,

近代欧洲华侨宣教事工(林日峰)

林日峰

本文原刊于《举目》37期

前言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我们一家在欧洲宣教已将近五年了!我与妻子事奉的范围主要是神学教育,并服事散居在欧洲的侨胞。在此,我盼望藉《举目》一角,分享我们在欧洲宣教事工的心得与体验,并提请大家看见,把欧洲规划为策略性的宣教工场,已是目前刻不容缓之事。

一、 欧洲简介

        根据联合国的资料, 欧洲占地约1,018万平方公里,现拥有7.3亿左右人口,由48个国家和地区组成。从地理上来说,俄罗斯是最大国,而梵蒂冈是最小国。

       100年前的欧洲,占了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而如今,因非洲与亚洲人口遽增,欧洲人口只约占世界的十分之一。

二、欧洲华侨移民历史

         大约在一百多年前,欧洲出现了一些华人移民。许多华人移民是船员,定居在英国的利物浦与荷兰的鹿特丹等大港口。

        法国华人的历史,则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法国政府从中国引进14万华工,最后有二千余人留下,定居法国。

        在60年代期间移民到欧洲的华人,大多来自香港的饮食业,或是来自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留学生。

        70年代中期,南越,北越统一后,有大批越南难民和柬埔寨难民涌进欧洲,其中也包括了许多华裔。

        1989年六四事件后,约有三至四千大陆异议人士,以难民身分抵达法国,并获居留权。

        近期欧洲华侨移民,则主要是由以下社会群体组成:

1. 商人

       在80年代中期后,随着中国大陆的开放,大批中国大陆人士,尤其是浙江一带的人涌进欧洲。其中许多人在欧洲定居,并且经商。到90年代后期,这批主要来自浙江温州与青田等地、经济条件较好的华侨商人,多合法居留西欧(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

      当1989年苏联解体和东欧国家逐一开放后,又引发了另一波的大陆移民潮(仍主要来自温州与青田)。他们许多人到东欧国家(如罗马尼亚、捷克、匈牙利与波兰)居住并经商。

2. 餐饮业与劳工

         除了早期到欧洲来的香港人,近期移民到英国从事餐馆饮食业与其它劳工行业的,主要是福建人。而到欧陆的则是温州与青田人。他们的工作时间一般都比较长,有些人甚至365天都在工作。

        尤其是90年代中期后,有大量的移民藉“蛇头”的安排来到欧洲,为欧洲的餐馆及其它行业,提供了廉价的劳工。这一群被称为“人蛇”的移民,大多没有居留身 分,而且必须工作二至三年,才能把昂贵的介绍费还清!这还是幸运的。许多“人蛇”在到达欧洲之前,就死在海上、被抛入海中了。

3. 留学生

        90年代初期,全英的中国大陆学生,约在两、三千人之间。进入21世纪后,大陆留学生有明显的增加。

         大学本科的留学生,多逗留三至四年。而博士、硕士、交换学生、语言班及游学学生,他们所逗留的时间,则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另外,还有预科班或中学生等一群少年人,多是属于经济条件较好的独生子女。总计下来,单单在英国的大陆留学生就有十万人。

       照我个人的统计,如今欧洲华侨人口约有180-200万人,主要是集中在法国(约40-50万)、英国(约35万),其它的国家,如荷兰(约18万)、德国(约15-20万)、西班牙(约15万)、俄罗斯(约11万)、意大利(约12万)和南爱尔兰(约4万)等。

三、华侨移民到欧洲的原因

        华人移民到欧洲,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等多种原因:

1. 欧盟逐渐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国驻欧盟大使关逞远,2007年在比利时自由大学开幕仪式中说到:“10年前,中国和欧盟贸易额只有766亿美元,去年达到2,700多亿美元,欧盟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关逞远提到,每年有100多万中国人到欧洲旅游,300万欧洲人到中国观光。

       英国首相布朗,在2008年拜访中国,与总理温家宝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时说:“在未来的几年里,英国将欢迎来自中国的大量新投资……随着中国在世界各地投资,我们希望英国成为中国的头号投资国。”两位领导人计划,在2010年前,将贸易额提高到600亿美元。

        大多数国际时势评论员都认为:中国的发展需要欧洲,欧洲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在21世纪,中欧关系的发展前景看好

2. 九一一事件后的新趋向

         九一一以后,美国签証有一段时期相当不易取得。加上中国前任领导人江泽民与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的默契与协议,来英国的留学生有突增的现象。

        在欧洲之中国留学生,目前已约有20-25万人,主要分布于英国、德国及法国,其余的则在西班牙、意大利、荷兰、比利时、波兰与一些北欧国家。

3. 欧陆大学有很强的吸引力

         欧陆大学在吸引留学生方面,有以下特点:

(a)免缴高昂的学费及奖学金

        法国、意大利和北欧一些国家,大学是免学费的。比利时也有许多科系是免学费的。另外,据欧盟教育专员菲格尔介绍,欧盟在2004年启动的向外国留学生提供奖 学金的Erasmus Mundus计划,在吸引留学生方面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为了确保这个奖学金计划,欧盟还将在2009年拨款2.3亿欧元。

       为了鼓励中国学生到欧盟高校学习,欧盟对高级硕士奖学金项目追加了资金,开辟了“中国窗口”。参加该项目的中国学生,不仅可以修读硕士课程,还可以攻读学士或博士学位。

(b)欧洲大学积极向大陆招生

        以往,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为中国留学生之首选。但近两年来,欧洲已经越来越成为留学的新焦点。根据报导,欧盟国家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中国学生的首选。

        西班牙和意大利,自从在2006年的国际教育展亮相后,也吸引了中国留学生的关注。较高的教育水平,以及低廉的留学费用,使这两个国家在2007年竞争激烈的留学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法国教育和科研部长吉勒•德罗宾,在2007年1月,与中国教育部签署了新的“中法互相承认学历协议”意向书。协议的内容之一就是,中国留法学生一旦拿到了法国文凭,其学历获欧盟所有成员国认可。

        在就业方面,法国教育系统鼓励留学生半工半读。最近通过了一项法律,留法的学生,可在学习结束后,获得在法工作一年的签証。

       这些措施,都使法国的留学环境更有吸引力。

(c)教育水平高与文化多样性

        西班牙、意大利和荷兰,都属于教育发达的国家,如德国就被认为是学历含金量很高的国家。

        在世界500所最好的大学中,欧盟拥有多所。因此,欧盟的大学凭借其严谨的教学风格和学费上的优势,成为了许多学生留学的首选。欧盟教育专员菲格尔说:“当 人们谈起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时,经常想到美国。但实际情况则是,从总体上看,欧盟成员国的大学才最有吸引力,因为它们拥有多样化的文化和教学方法。”

四、欧洲为策略性之宣教工场

        基督教华侨布道会(COCM)是最早在欧洲从事华侨福音事工的宣教机构。早期的宣教士在伦敦开办了欧洲第一间华人教会(伦敦中华基督教会)后,又到巴黎布道。1961年,华人信徒同心协力成立了巴黎第一间华人教会(基督教巴黎华侨教会)。其后各宗派差会相继到来植堂。

1. 仍然处于贫瘠的状况

        虽然欧洲华侨福音事工已有58年的宣教历史,但仍然处于贫瘠的状况。例如,近期欧洲华侨人口激增到180-200万人之间,但定期参加教会崇拜的基督徒,只有约2.6万人,几乎只占华侨人口的1%。

         目前,欧洲已有华人教会近300间,主要设立在城市内;另外至少有104个团契或查经班(同时兼为乡镇地区基督徒的聚会点)。

         然而,一半以上的华人教会或团契,没有全职事奉同工。另外,以人口与教会的比率来看,至少在伦敦与巴黎,仍拥有很大的福音工场发展空间。

         温州与青田人的来临,可说是带动或加速了欧陆华侨教会的发展。这群新移民,有相当多的人,是有基督教家庭背景的。他们移民到欧陆后,华人教会的人数有快速的增加。法国巴黎温州语教会、意大利罗马华人教会,以及西班牙巴塞罗那华人教会,就是典型的例子。

         不仅如此,欧洲较冷门的城市,如希腊的雅典与帖撒罗尼迦,塞尔维亚的贝格拉,保加利亚的苏菲亚,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波兰的华沙等地的教会,也得以开拓,甚至在短期内就有能力购买堂会。

        面对近代新移民的热潮,欧洲各地都急需更多的布道、短宣与培灵事工(包括各种夏令与冬令营),急需能说普通话的讲员和同工(而且需要较高的普通话水平,否则,会在沟通与培训方面产生困难)。

2. 大陆新移民的态度比较开放

         一般大陆新移民都很忙碌,生活充满了困难和挑战。

         例如,来欧陆创业的温州人与青田人,多为年轻人,有些是单身或刚结婚不久,有些则有年幼的孩子──他们多半会把小孩留在国内,让父母照顾,等到小孩比较自立了,才带回身边。

        饮食业是欧洲华侨的传统行业,年轻一代的新移民,却多有转向其它行业或商业的(批发商、零售店、百元店等)。许多土生的第二代华侨都受过高等教育,就融入了社会各主流工作阶层。

         在传福音上,饮食业的信徒,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欧洲“餐馆业福音事工”团队已组织起来,在各地传递“餐福”的异象,组织短宣队,分区探访、传福音。从他们当中,神兴起了许多愿意委身事奉的工人。

         至于在欧洲的留学生,他们一是对西方新文化有兴趣,二是离乡背井,孤单寂寞,面临挑战,常常会多花一点时间思考人生。所以,他们对福音较为开放(有许多在欧洲留学的人,都是平生第一次接触福音)。

         我在巴黎布道时,当地大陆留学生团契团长告诉我,巴黎某团契,在五、六年间,带领了500位留学生信主。而笔者也记得,在2006年12月,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圣诞布道会,吸引了4,500人参加,约700人当晚决志信主。

         街头布道是欧洲福音事工的一大特色。例如,每年6月份巴黎举办音乐节,华人教会就乘此机会,在街头公开演唱与传讲福音信息。而笔者也很荣幸地担任过一届音乐节的特别讲员。

3. 建造把福音传遍中国的桥梁

         到欧洲参与过培训或短宣的基督徒领袖,多认为应当把欧洲规划为策略性的宣教工场,并重视大陆学者或留学生的事工。例如,美国基督使者协会总干事周大卫牧师就说,欧洲的留学生潮流,就好像美国30年前一样,而当时的美国华人教会,也掀起一波向留学生传福音的热潮。

         对 外来移民,欧洲向来比较保守,也不太接纳亚洲人,因此华人毕业后被聘用的机会不很高。比起到美国的留学生,赴欧洲的留学生较少得到就业签証。加上如今大陆 的经济飞腾,发展空间大,大部分留学生毕业后都会返国就业。高流动性使得欧洲的校园福音事工,必须付出额外的辛劳。然而,这是值得的,因为许多毕业生返国 后位居要职,能带他们信主,会影响深远。

         在欧洲信主的大陆留学生,成为了把福音传遍中国的桥梁,现中国各大城市内,已有许多查经班,是由这些“海归”组成的。

        回溯1920年代留学生,约有2,000名留法的政治活跃份子(包括周恩来、邓小平)。因当时欧洲没有展开对华侨的宣教事工,而错失了向他们传福音的良机。是多么的可惜!现在大陆留学生既然抵欧深造,我们怎能再次错失此次良机!?

4. 欧洲本身有此需要

         200 年前,马里逊与其他欧洲宣教士,千辛万苦把福音传到中国。如今的欧洲,却在属灵上衰落了。许多从前兴旺的教堂,现今被拍卖,成为了清真寺,或沦落成货仓与 酒吧!对欧洲诸国而言,“基督教国家”这个称号,只余下历史的意义罢了。现在的欧洲,其实已成为“最少接触福音之地”(least evangelized region)。

         为了把福音传给下一代,我们有必要重视第二代青年事工。欧洲各国之堂会,已有不少用当地语言来崇拜的(例如英国、法国、意大利和荷兰等)。华侨基督徒如今可借着土生土长的第二代子弟向欧洲人宣教,向欧洲人还福音的“债”了!

五、 欧洲神学培训事工

        现时欧洲华人教会,属灵牧养不足。这是因为华人教会的力量相当薄弱,国语事工多数没有牧者,且经济力量不强,有许多堂会都是借用西人教会为聚会点(因此主日 聚会都在下午举行)。没有自己的堂会,聚会的时间和空间都受限制。而宣教士也有经济上的负担,语言上的限制,以及孩子教育的困难。

         另外, 欧洲严重缺乏神学院及资源,以培训教牧同工。照我个人的统计,如今欧洲只拥有不到200位全职传道人或同工,大多都集中在英国、法国与荷兰。福音机构则有 大约20间。瑞士、俄罗斯和罗马尼亚等国,亟需华语教牧同工前来牧养。英国、德国和法国等,也甚有此需要。可见要供应欧洲诸国的属灵需要,并不容易。我们 盼望更多有奉献心志的弟兄姐妹前来接受装备,让四散荒野的羊群,早日得到牧者的喂养。

        成立更多的圣经学院,培训传道人和同工,是当今欧洲之急。

       欧洲华人教会所需要的长期委身事奉的工人,应当从当地华人教会中产生。因此,在教会内建立信徒、训练他们承担教会的事奉,应是事奉的重点。目前已有好几间使用普通话的圣经学院建立。英国一所圣经学院,也在伦敦与曼城举办校外圣工証书延伸课程。

        2006 年在伦敦办的延伸课程中,有42位同学就读。令人感动的是,有一位从苏格兰爱丁堡来的姐妹,竟然坐了整个晚上的火车来上课。另有一位从威尔士的卡迪夫来的 弟兄,以及一位从英国北部曼彻斯特来的姐妹,都是坐了好几个小时的火车前来就读!由此可见弟兄姐妹渴慕培训的心志,以及对校外课程的殷切需求。

       笔者在英国所服事之圣经学院的毕业生,除了两位回中国事奉外,全部留在欧洲事奉。他们分别在英国、法国、意大利、挪威、匈牙利与西班牙,全职或带职事奉。这 个成果,印証了当时神给神学教育者的带领。圣经学院课程的设计,也尽量做到“本色化”,希望神学毕业生能够在欧洲工场学以致用。

        在近几年当中,各圣经学院也在欧洲华人教会积极举办“神学主日”,目的是让教会更正面、直接地了解学院的运作,也让教会明白支持圣经学院的重要性。在未来的日子, 神学教育会办得更完善,更切合欧洲华人教会的需要,并且给欧洲的基督徒领袖和未来的牧者,提供高质素的神学训练。

结语

        盼望以上的分享,能增加大家对欧洲福音工作的了解。也盼望各教会领袖,能重视欧洲华侨事工,视其为一个有策略性的宣教工场。希望各地的华人教会,能够多差派 长期的宣教士或者牧师,来到欧洲各地牧养教会,同时福音机构可以为欧洲教会提供圣经、书籍、福音单张、影音材料等资源,并协助开发文字福音工作及网络事 工……

       我们也向上帝呼求,差派更多同工来收割天国的庄稼,也求圣灵感动更多弟兄姊妹投入全职事奉,使神的国拓展!

作者现居英国,担任COCM(基督教华侨布道会)圣经学院院长。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