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金玲
本文原刊于《举目》36期
经过洪水的浩劫后,人类逐渐在地上繁衍众多。他们聚集起来,彼此商议,在巴别城建造了一座塔,经文很清楚地说(《创》11:4),他们造塔的目的是想显扬自己,不想遵从神要人分散到全 地的吩咐(参《创》1:28),而塔顶通天似乎是为了想靠自己的力量,在天地(人神)间设立一个通路(注1)。
由于人类企图加强自己的团 结与力量,这种野心会促使他们作出更大的恶事。所以神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作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这样的情况与《创世记》3:22的叙述相当类似,就是人类想要脱离神而自主,像神一样,作自己想作的事。
当人离开神,想以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意思来行事时,将会带来许多的灾难,至终威胁到整体人类的安全,所以神必须加以制止。于是神行使权能,干预建塔的过程,将他们分散到全地 上(注2)。人类本想借着团结抵抗神,然而神的能力远胜过他们,人就在神的审判中被迫分散到全地。从此,人类的语言与人种开始产生变化,人与人之间的误会、纷争,也开始层出不穷。
这段故事,对上古史作了一个总结。它叙述了地上的人类,因着语言的隔阂,被迫分散在各地。然而,这也是人类历史的一个转捩点,慈爱的神要在分散的众人中,兴起一个民族,借由他们来成就神的救赎。
《创世记》11:10-26节是一个族谱,它的内容说明谁是谁的祖先。这种介绍常用于古代的世界,借此确定一个君王或是一个王朝是否正统。这族谱记载的,是从 闪(挪亚的儿子)到亚伯兰的世代,它表达的是蒙神拣选的嫡系。神要借着这个民族,将他们造成一个大国,成就神对人类救赎的应许。
神的吩咐(《创》12:1)
《创世记》12章一开始就记载神呼召亚伯兰(后来被神改名为亚伯拉罕):“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12:1)这是一个很特别的 命令。一方面,这需要亚伯兰割舍许多事务,他要离开家乡吾珥、他的亲朋好友、他所熟悉的环境。另一方面,神似乎故意把某些部分隐藏起来,因为亚伯兰并不知 道将往何处去。因此,他若接受这呼召,将是无比信心的行动。
从考古的挖掘得知,吾珥可能是位于下幼发拉底河地区的一个大城。早于亚伯兰时 代,这城就以它的文明而夸耀。许多的史实资料証明这城相当富足,其中充满了精巧的工匠与艺术作品,并具有高度的文化与科技(注3)。从这些历史的背景,可 以看出亚伯兰要离开吾珥,不是一件易事,必定经过几番压力与挣扎。
根据《约书亚记》24:2的记载,亚伯拉罕的父亲他拉,原来是住在大河 (幼发拉底河)那边事奉别神的。研究吾珥文化的学者们大多认为,当神呼召亚伯兰时,他正生活在一个富裕安舒且信仰异教的社会中。异教神明的崇拜,在他们家 中原本占着重要的地位。所以神要亚伯拉罕离开他的家乡,去一个遥远陌生的地方,以完全脱离异教文化的影响。这也是神要借着亚伯拉罕,将祝福带给全人类的开 始。
亚伯兰顺服神的命令,以信心回应了神的呼召,离开了本族本家。亚伯兰这个行动,和《创世记》11章中的巴别塔事件有着极鲜明的对比。 巴别塔事件中的人类藐视神的命令,他们企图群聚在一起,建造一座没有神的城市,并传扬自己的名。他们心思所想的是如何因着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祝福,忘了人需 要依靠神才能成事。亚伯兰的顺服,与人类在巴别塔的反叛完全相反。亚伯兰信靠神,放弃安逸舒适的大城吾珥,后来神反而赐给他伟大的名声,这岂不正是人类在 巴别塔梦昧以求的吗?
神与亚伯兰立约(《创》12:2-3)
神对亚伯兰说:“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12:2-3)这段应许包含了三方面,土地,后裔,和神的赐福:
一、土地的应许
神呼召亚伯兰时,虽然亚伯兰不知往何处去,但神已暗示将为他预备一块土地,当时神对亚伯兰说:“你要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创》12:1)。于是亚伯兰 随从神的引导,到了迦南地的示剑,神就对他重申应许,并因亚伯兰信心的表现而赏赐他,神说要把那地赐给他的后裔(《创》12:7)。
从亚伯兰的行动中,可以看出亚伯兰了解神所赐下土地的应许,不仅只是外在有形的土地,更包含了属灵的层面。当神引导他前往应许地的途中时,他经历了敬拜神的喜 乐。这些敬拜的地点包括了示剑、伯特利、希伯仑、别示巴、摩利亚等地,这几个地方都在神应许之地的范围里。亚伯兰在这些地方都筑坛献祭,并且求告神的名。 所以从一开始,神就引导亚伯兰,让他在迁移途中,经历了神的同在。
从《创世记》的记载可以得知,亚伯兰原是相当富有且具有强大能力的人, 但他从来没有企图以他的财富和权势来取得土地。《创世记》14章记载了东方四王与五王的争战事件,在这场战争里,强大的民族联合起来,要掠夺那些住在神应 许给亚伯兰土地附近的民族,罗得也在此情况中被掳去(《创》14:12)。亚伯兰就召聚他的精练壮丁318人,以及联盟之人,在夜间追赶攻击入侵的军队。 亚伯兰在神的赐福之下,那一夜追击那些掠夺应许之地的敌人,一路向北追逐到“但”的地方,那是应许之地的北方边界。他打败他们,并将罗得的全家和他的财 物,都夺了回来(《创》14:1-16)。
虽然当时和亚伯兰联盟的所多玛王,愿意把国中的财物分给亚伯兰,他却坚定地拒绝了,因为他不愿 让人认为是所多玛王使他富足(《创》14:22-24)。这件事道出亚伯兰的心思,他深知神所应许的福气是超过物质的,是具有属灵性质的,所以他宁可依靠 从神而来的赏赐。读者可以从后来《出埃及记》的经文得知,神要让被救赎的百姓不仅可以住在应许之地,并且可以享受与神同住的安息与喜乐。
《创世记》15章记载了神与亚伯兰立约的仪式。神从冒烟的炉和烧着的火把中显现他自己(注4),这样的情景常用来描述神的热诚和他令人敬畏的圣洁(参《赛》 6:3-7)。当日落天黑且亚伯兰正沉睡时,神独自从摆列的祭物中经过。在这立约的仪式中,神以这样的异象,象征性地表明他自己独自承担立约的责任(注 5)。这位全能的神以热诚之心,愿意单方面地承诺,来成就约的应许,这应许包括了赐给土地的祝福,它是肯定要应验的,因为神定意要在那块土地上让他的百姓 享受安息,神并要住在百姓之中,与他们有美好的关系。
亚伯兰在世之日并没有拥有这块士地,直等到他的妻子撒拉过世时,他仅买了当地的一小 部分,来为撒拉埋葬(《创》23:3-20)。神与亚伯兰正式立约当日,曾把这块地的完整地理范围显明出来,经文记载,当那日耶和华与亚伯兰立约说:“我 已赐给你的后裔,从埃及河直到伯拉大河之地。”(《创》15:18)
后来以色列民出埃及,准备进入应许之地,对他们而言,有关亚伯拉罕之约中土地的记载,与他们切身相关,若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必然知道神对亚伯拉罕应许的那土地,正是他们前往的目的地,并且神自己要成为他们属灵的产业。
二、后裔的应许
神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中,除了土地之外,还有后裔的应许,后裔是承受土地的人。神应许亚伯兰的后裔要成为大国(《创》12:2;15:5;17:4-5)。
《创世记》13章记载,亚伯兰和他的侄儿罗得因产业增多,必须分开,各自寻找栖身之地。在面对牧场的选择时,亚伯兰有神可靠的应许,知道他在神里面有丰富的产业,不介意让罗得先拣选上好的牧场。
在《创世记》13:14-17节中,亚伯兰和罗得的性格又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罗得主动地把看为最好的归与自己,而亚伯兰慷慨大方地让罗得先选择原本是他可以选择的土地,也因此化解了一场纷争。
此后罗得离别亚伯兰,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从你所在的地方,你举目向东西南北观看,凡你所看见的一切地,我都要赐给你和你的后裔,直到永远。我也要使你的后 裔如同地上的尘沙那样多,人若能数算地上的尘沙,才能数算你的后裔。你起来,纵横走遍这地,因为我必把这地赐给你。”(《创》13:14-17)
这场危机充分表现了亚伯兰的信心。罗得凭着眼见和心中的喜好去拣选,这样的选择是以自我为中心,是短暂的,因为事情并不如外表看来那样的美好。反之,亚伯兰 宽宏大量,慷慨地让罗得先选择。亚伯兰凭著信心,学到信靠神不靠自己,更能得到神所赐的福气。他相信神的应许,知道虽然放弃眼前的好处,神终究会赐给他所 需的产业。并且此时神把后裔和土地的应许相连,当亚伯兰走遍这地时,就可以体会这应许的程度,乃是后裔无数。
亚伯兰虽然相信神,但对后裔的应许仍感到困惑,因为他和妻子撒莱已年纪老迈,膝下仍旧无子。诚然,亚伯兰信神,神就以此为他的义(《创》15:6)。可是亚伯兰要承受后裔的应许,还得经过时间的考验。神要等到亚伯兰和妻子撒莱都过了生育年龄时,才赐下后裔给他们。
当时,按人的常情来看,应许的子嗣绝不可能透过撒莱而得,结果亚伯兰和撒莱在这项考验上,表现得缺乏信心,他们想透过人的方法来解决。后来亚伯兰从婢女夏甲 得到以实玛利这个后裔,可是神说以实玛利并不是那位应许的后裔。神的计划乃是借着人认为不可能的方法来成就他的应许,那就是借着撒莱(后来被神改名为撒 拉)所要生的孩子,才能成为应许的后裔。
经过多年之后,所应许的后裔仍未来到,神又向亚伯兰显现,再次确认他对亚伯兰所立的约,并且详细 解说神的应许。神说:“我与你立约,你要作多国的父。从此以后,你的名不再叫亚伯兰,要叫亚伯拉罕,因为我已立你作多国的父。我必使你的后裔极其繁多,国 度从你而立,君王从你而出。我要与你并你世世代代的后裔坚立我的约,作永远的约,是要作你和你后裔的神。我要将你现在寄居的地,就是迦南全地,赐给你和你 的后裔,永远为业,我也必作他们的神。”(《创》17:4-8)这应许又一次把土地和后裔相连,并且神要作亚伯拉罕和亚伯拉罕后裔的神,神要与百姓永远同 住。神逐渐显明他拯救百姓的终极目的,这也是亚伯拉罕之约的重点。
神此时要求以割礼作为立约的记号(《创》17:9-14)。根据《创世记》9章记载,彩虹是神与挪亚立约的记号,作为神不再以洪水毁灭人类的保証;而《创世记》17章的割礼记号,乃是神对立约之民将有份于应许之约的保証。
终于,神亲身造访了亚伯拉罕,并向他重申应许,等到预定的时间到来,那应许的子嗣就会出生(《创》18:1-15)。随后以撒的出生,正合乎神计划中的事。 亚伯拉罕和以撒的后裔将要在地上成为典范,他们要成为神与世人和好的器皿。将来以色列的君王要从亚伯拉罕和以撒的后裔而出,作为神在世上的代表。并且,弥 赛亚君王耶稣基督,也就是亚伯拉罕的那后裔,将要来到人间(参《加》3:7),世人借着信这位所应许的后裔,就可以得救,并且在他所治理的国度里,享受与 神同住的福气。
三、赐福的应许
约中第三个应许是神对亚伯兰的赐福(注6)。神因着亚伯兰的信心与顺服,应许对他赐下名望和丰富,让他本人也成为别人的祝福。凡为亚伯兰祝福的,都会蒙神赐福;凡轻看他、咒诅他的人要受咒诅(注7)。因此那 些祝福亚伯兰并认同他的信仰的人,会从神得到祝福;凡是轻看恶待亚伯兰和他的信仰的人,会被从祝福之地挪去。最后,甚至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他得福(《创》 12:3)。
如此,亚伯兰就成为神祝福全世界的管道。因为神已经对亚伯兰作出如此的应许,无论如何,神都要持守他的承诺。例如当他住在埃 及时,因为害怕妻子撒莱的美丽会惹来杀身之祸,于是隐瞒部分事实,向法老王宣称撒莱是他的妹妹(注8)。埃及法老想得到美丽的撒莱为妻,就厚待亚伯兰 (《创》12:16),可是神却因此降大灾与埃及王宫中所有的人。可见凡欲伤害亚伯兰的举动,是无法实现的。
这时神插手干预,拯救撒莱脱 离法老王之手。当法老王得悉撒莱的真实身分,就斥责亚伯兰,并且把他逐出埃及(《创》12:17-20)。神借着降灾的方法,拯救以色列人先祖亚伯兰的家 庭,不至受埃及人的玷污。虽然亚伯兰这一次不像当初凭著信心行事,但是神对自己的承诺绝对要实现,不会因着亚伯兰一时的愚昧,破坏神对世人的救赎计划。
了解亚伯拉罕之约的内容,可以看出里面充满神要借着弥赛亚,救赎且赐福世人的恩典。神一路以他的信实来引导并保护他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然而,亚伯拉罕还要经历另一项信心的考验。
神曾经向亚伯拉罕清楚说明,以撒必有后裔(《创》17:19),以撒的后裔是约的承受人。可是现在神却命令亚伯拉罕把以撒献为燔祭,这似乎和神先前的应许发 生抵触。但是亚伯拉罕因着信神,相信即使以撒死了,神有能力让他从死里复活(《来》11:19),因此他顺服神的命令,将以撒献上。这是亚伯拉罕的信心成 长到最高峰的时刻。他以顺服表明他的信心以及他对神的敬畏。结果神的使者及时制止了亚伯拉罕的献祭,并且指示挂在树丛中的公羊来代替以撒,这说明了亚伯拉 罕的奉献已经被神悦纳。
新约使徒保罗以亚伯拉罕不爱惜他心爱的儿子为例子,推论出神对世人的慷慨,“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 了,岂不也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的赐给我们吗?”(《罗》8:32)(注9)亚伯拉罕献以撒的故事,说明了父神所做的牺牲:神为著世人的罪,预备了最宝贵的 祭物──献出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借着亚伯拉罕那位独特的后裔,耶稣基督的献祭来拯救世人。
结论
《创世记》自开始到亚伯拉罕的记载,逐渐显明神对世人犯罪后的救赎计划。神从闪的后裔中拣选了亚伯拉罕。他的蒙召,使得神赐福救赎的主题更加地明显。特别是神和亚伯拉罕所立的约,更具有独特的意义。
先前的挪亚之约是属于普世性的恩典,应许一切受造者享有和平与安全;而亚伯拉罕之约在于神对亚伯拉罕及其后裔的应许,应许赐下土地、后裔和福气。在亚伯拉罕之约里,神的救赎计划集中在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身上,让他们成为世人蒙福的管道。
这后裔最后在耶稣基督身上实现,他就是《创世记》3:15所应许的那位女人的后裔。透过这位所应许的后裔,耶稣基督的救赎,神的福气要临到世人。人若相信 他,就可以经历从罪恶的辖制中,被拯救出来的恩典,并且被称为义,成为亚伯拉罕属灵的后裔(《加》3:29),可以享受到神与人同在的福分,承受所应许的 产业。人若藐视弃绝他,将会落在审判的咒诅里。
注:
1. Bruce Waltke, Genesis (Grand Rapids, Zondervan, 2001), p. 179.
2. 《创世记》10至11章记载了上古世界,各个民族为何被分散在各地的原因。
3. Schultz, “Abraham,” The Zondervan Pictorial Encyclopedia of the Bible, Vol. I (Grand Rapid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22. 关于吾珥的实际位置,学者有不同的意见。详情可参考 Howard F. Vos, Genesis and Archaeology (Chicago: Moody Press, 1963), pp. 63-34; Harold G. Stiflers, A Commentary on Genesis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76), pp. 133-34.
4. 这两种东西和古代世界的献祭仪式有关。通常这些形象是用来描述神对这世界发热心,并以焚烧来施行审判。参 Ephraim A. Speiser, Genesis (New York: Doubleday Publisher, 1964), pp. 113-14.
5. J. John Skinner, 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Genesis (Edinburgh: T. & T. Clark, 1930), p. 238.
6. 福分(barak)包括了属灵和物质上的富足。
7. 咒诅这个用词的希伯来文可有arar和qalal两个字。它们是同义词,意思类似,可是arar的意思较强,有强加障碍物使其无法行动,或从祝福之地和将其能力挪走之意。而qalal的意思是轻视、恶待或咒诅。
8. 撒莱是亚伯兰同父异母的妹妹,参《创》20:12。
9. 保罗使用“爱惜”(epheisato,源自pheidomai)这个动词,和七十士译本《创世记》22:12中译作“留下”的用字相同。
作者为美国达拉斯神学院哲学博士,主修圣经研究。现任教于神学院。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