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漫
本文原刊于《举目》35期
次贷危机的原委
现今的全球性经济风暴,导火索是美国的“次贷”危机。什么是“次贷”呢?笔者正好在美国一家最大的发放次贷的信用卡公司工作过,对次贷有过一些近距离的接触。
次贷的英文是Sub-prime,对应于Prime和Super-prime。Prime是高级和精华的意思,也就是,Prime级别的贷款人有比较高的信 用度,他们赖帐不还的比率非常低;而Sub这个前缀词,在英文中就是次等的意思,那么,Sub-prime级别的贷款人,信用度就比较低了。向他们发放的贷款,就属于“次贷”,坏帐可能性非常高。
那么,我们自然会问一个问题,银行为什么要冒险,向很可能不还帐的人发放贷款呢?答案很简单,公司业绩要增长,行业竞争又这么厉害,就必须开辟新的领域和新的用户。如果没有大量的贷款,哪来大量的利息?如果没有利息,哪来业绩?
于是,近十年,银行大胆进入了“次贷”市场。当然,银行同时也发展了各种分析工具,订下了苛刻的条款,确保坏帐的比率不会过高,以致银行“得不偿失”。
一般来讲,属于次贷市场的家庭和个人,多是美国的穷人,收入非常低,例如一些黑人家庭,偏远地区小城镇的白人家庭,和没有信用历史的新移民家庭,如西班牙裔 等。银行就找到这样的家庭,对他们讲:“你们不是没钱,又没有信用,因而买不起房吗?没关系,我们愿意贷给你。利息也还不起?没关系,第一个月免,下三个 月只按3%的利率算。如果这样,你还怕失业了还不起贷款,还是没关系,因为,你看,房价一直在涨,若你实在还不起了,就卖了房子,还能赚一笔!”
于是,很多这样的住房次贷就发放出去了。
既然房贷公司能够使越来越多家庭买房(当然,这些公司的盈利也越来越多,管理者的奖金也越来越丰厚),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当然是房价一路上涨。而一路上涨的 房价,又使得买房的和贷款的都不会赔,只会赚(买房的还不起贷款了,把房子一卖就行了;贷款的如果遇到坏帐,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一拍卖就行了)。这样,住 房的次贷市场就越来越火。
当然,这些地区性的和全国性的商业银行也看到了风险,所以他们就找到了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大佬。这些大佬把这些风 险很大的次级房屋贷款,包装成债券的形式,再卖给机构投资人,包括欧盟、日本和韩国政府等。这些债券既然是高风险,那自然是高回报(年息可以达到 12%)。因为美国房市一直很火,所以次级债券市场也就越来越火,华尔街银行家的分红也就越来越丰厚。
当然,华尔街的银行家也看到了潜在的风险,于是就找保险公司为这些债券保险。这些保险公司呢,看到美国房市这么火,保险金跟白拿的差不多,也就跟着一头扎进这个次贷之中了。
说到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玩过一种扑克游戏,叫作“说谎话”——就是几个玩家抓几副牌,然后,一位玩家扣著出四张牌,说:“这是四个A!”如果你不信,可以 翻开——如果真是四个A,那你就受到惩罚;或者,你也可以跟进,比如说再扣著放上六张牌,说:“这是六个A!”接着,下一家也可以翻开或者追加……真真假 假,很快,大家出的“A”,远远超过这几副牌A的总数,直到有人把牌翻开。
次贷的游戏就好像“说谎话”一样,终有人翻牌的!被炒高的房价加上调升的利息,使得越来越多人付不起水涨船高的利息(次贷者多半是用浮动利率来付贷款),这样,还不起月供而被列入“坏帐”的家庭,日益增多;与此同 时,美国房市开始降温,这样一来,次贷的利益链条瞬间崩裂了,进入了恶性循环──先是直接贷款的公司,一个接一个地破产(这些公司不仅损失了利息,又因为 房价下跌,收回抵押的房屋,拍卖后连本金都补不上),如美国最大的房利美、房地美(Fannie Mae and Fareddie Mac)、New Century、Washington Mutual。然后是转卖债券的华尔街投资银行,一间间倒闭,如雷曼、Bear Stern。接着是大保险公司,像AIG。
于是,金融危机爆发了,因为老百姓不再借贷和消费了。还没有破产的银行,也不敢贷款了。整个国家的金融市场不再流动,经济遂进入萧条。而这次救灾的8,500亿美元,就是为要让那些坏帐和死账再活起来,在根本上使信用从底层再重新流动起来。
基督徒如何看待
那我们基督徒该如何来看待这次的次贷危机呢?若我们身边的人,和我们聊起次贷危机,我们应该从怎样的角度,特别是从怎样的信仰角度,向他们解说呢?
有的弟兄姊妹说,次贷危机的爆发,意味着美国已经完全破产了,美国教会的宣教能力大大削弱了,中国教会正式接过“向世界宣教这一棒”的时候到了。然而,笔者认为,下此结论为时尚早。但是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利用这次的次贷危机传福音!
首先,我们要从本质上去看次贷危机,从人骄傲的罪性去看,从“人类凭自己的智慧和自建的游戏规则毫无出路”去看,从我们实在需要十字架的救恩去看!
如此,我们不会因次贷事件而幸灾乐祸、嘲笑美国,我们会意识到,这是神在历史中再一次给我们机会,让我们看到人类自身的罪性是何等的可怕,而且这罪性,也在你我的血液中、骨子里。
我们借着此事可以看到,十字架的救恩是何等的宝贵!如果神不主动拯救我们、任凭我们,就像这次次贷事件的发展趋势一样,我们必会一路下滑,走向毁灭、陷入深 渊,因为我们里面的罪使我们毫无自我救拔的能力。所以我们必须倚靠神救赎的恩典,我们需要为我们钉十字架的耶稣基督──我们越是有机会看清自己的罪、我们 的败坏无望,我们越会对耶稣十架的救恩产生渴求,对神怜悯的恩典产生敬畏!
是的,我相信,怜悯的神借着次贷事件,再一次给我们看清楚真相的机会,给我们明白他真理的机会。
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后,你、我也好,我们身边的朋友同事也好,首先会问的问题是:难道那些聪明的华尔街银行家,不知道潜在的危险吗?
他们当然知道!可是,又是什么使这一场危机四伏的盛宴,能够一直进行下去呢?是什么心理使所有参与的人,能够不想以后的事情,却尽可能使这眼前随时会引爆的狂欢持续下去呢?我们只能说,是我们罪人本性中的贪婪造成的。
前几天,美国国会开听証会,调查次贷事件中可能有的犯罪行为。倒闭了的雷曼公司的董事长承认,在任职期间,他所得的工资和奖金,高达近五亿美元!我们想想 看,如果次贷可以在今天带给你个人钜额的收入,即使在以后可能给国家带来金融危机和大萧条,你会退出这眼前的掠夺吗?你一定不会,因为你的贪婪不允许,你 的私欲不允许。人的罪性从来都是没有底线的。
我在中国坐出租车的时候,常听到司机师傅抱怨中国人生来素质差,比起西方人差很多。我就告诉他们:“不能这么说!西方人和我们一样,都是罪人,只不过因为制度不同,表现形式不太一样罢了。本质上却是一样的,谁也不比谁好到哪去。我们都需要耶稣十字架的救恩!”
是的,我们都是罪人,无论中外、古今,都是一样。坐在华尔街董事会里的,在北京街头开出租车的,奔跑在原始雨林中打猎为生的,若没有主耶稣十字架的救恩,都是罪的奴仆。发达国家的经济规则也好,原始部落的约定也好,庄严大厅里的法律制度也好,都不能救我们自己。
美国有比较完善、缜密的制度法规,可是在美国商界却有一个怪现象,那就是,不出事罢了,一旦出事,就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这次的次贷是这样,之前世界500强 的安然和世通公司轰然倒下,也是如此。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人类建立的法律制度,只是人在犯罪时,权衡风险与回报的一个参考而已──法律越健全,就 越意味着,只有在回报非常大的时候,才值得铤而走险,也必有人铤而走险。
而且,越是精通那些条目繁多、庞杂缜密的法律的专家,越有犯罪的机会和动机,越会钻法律的空子。就像最常玩弄法律的,是学法律和当法官的;最能践踏财务制度的,是学会计和管财务的。
这一次,高智商、高专业水准的华尔街金融精英,便是如此!
这正应了保罗所说的,律法的实质“本是叫人知罪”(《罗》3:20),并不能使人真遵守法律。而且 ,“律法本是外添的,叫过犯显多”(《罗》5:20), “那因律法而生的恶欲,就在我们肢体中发动,以致结成死亡的果子”(《罗》7:5)。
从这次次贷事件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人的罪性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在思想、感情和意志上,罪人已经完全被罪捆绑,不再是自己的主人,只是罪的奴仆!就如那些高 智商、高专业水平的华尔街精英,他们都意识到了潜伏的危机,甚至意识到将来可能发生的全球性大萧条,但贪婪,已经使他们身不由己了。
由此可见,当我们以为自己是主人,以为我们是自由的,可以吩咐罪为我们服务时,事实却是如主耶稣所说的:“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约》8:34)
是的,犯罪的,就是卖给罪了。既卖给罪了,就是罪的奴仆。我们既然成了罪的奴仆,就是为罪打工。保罗说,罪还会为我们发工资呢。那罪的工资是什么呢?“罪的工价(wages)乃是死。”(《罗》6:23)
不仅如此,“死后且有审判”(《来》9:27)。审判的结果就是第二次的死,是永远离开上帝和上帝的恩典,永远丢在火湖里面(参《启》20:14)。
圣经告诉我们,我们这些堕落之人,从来就不是自己的主人——我们若不在神的恩典之下,就是在罪的权势之下;若我们不顺服神,把自己献给神,作神的仆人,就是顺服罪,把自己献给罪,作罪的奴隶。
所以圣经告诫我们:“不要容罪在你们必死的身上作王,使你们顺从身子的私欲;也不要将你们的肢体献给罪作不义的器具;倒要像从死里复活的人,将自己献给神; 并将肢体作义的器具献给神。”“岂不晓得你们献上自己作奴仆,顺从谁,就作谁的奴仆吗?或作罪的奴仆,以至于死;或作顺命的奴仆,以至成义。”(《罗》 6:12-13、16)
当年犹太人来到主耶稣面前的时候,主耶稣说:“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犹太人便困惑了,问: “我们……从来没有作过谁的奴仆,你怎么说‘你们必得以自由呢?’”于是主耶稣说:“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然后再次告诉他们:“天父的儿子若叫你 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参《约》8:32-36)
这个真理,对当年的犹太人如此,对今天的我们也是如此。
作者来自北京,1996赴美,2002在美蒙恩受洗,2004回北京工作并在家庭教会服事。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