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0.09.03
王唯权
导语:无惧新冠疫情肆虐,第12届“网络宣教论坛”于2020年8 月28日在线上火热开幕。第一场以“教会”为题的讲座中,三位牧者(黄约伯、王唯权、陈爱光)的分享精彩绝伦、发人深省。现为您奉上讲员之一王唯权牧师的分享。全文八千多字,分3次刊登。
前篇:《疫情中的“神学异象” ―― 在多变的世界中履行不变的召命(三之1)(王唯权)》
中篇:《疫情中的“神学异象” ―― 在多变的世界中履行不变的召命(三之2)(王唯权)》
三、未来需用“神学异象”来回应的挑战
这次的疫情为一些教会(至少我的教会)带来不少祝福,但也带来了挑战。我们实体聚会时,一直都有很多的福音朋友,但因疫情爆发的缘故,我们发现福音朋友,尤其是北美的福音朋友比较被动,不会主动的想要跟教会联结、追踪教会脸书上面的资讯,或者加入教会的群组里,所以我们流失了不少慕道的朋友。
但与此同时,也吸引了很多有信仰或过去有信仰的弟兄姐妹,其中一个原因是跟我们整个的策略有关。不能实体聚会,对宣教的工作、福音的工作带来不少的挑战,这也是我们教会在这段时间不断的探索和思考的。如果上帝允许,我也希望在这段时间重新制定我们教会的“神学异象”,开始由内向外去做更多作光作盐的工作、福音外展的工作、社会公义和慈惠的工作。
另外,在疫情中,教会吸引了不少离教会方圆30英哩之外的信徒,甚至外州的信徒。我的教会在加州,这段时间有一些纽约的弟兄姐妹跟我们一起聚会,但这是一件非常有挑战的事,因为我们需要思考教会是否能够有效地去牧养远程的弟兄姐妹。一方面透过网络平台,他们成为无距离了,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们实际上是住很远的。
如果用教会的三个标记来评估,我们需要问,教会除了能够纯正地宣讲圣道外,我们是否也能够正确地施行圣礼、忠心地执行教会的纪律等等。当教会透过网络平台吸引不同教会的弟兄姐妹时,我们需要思考当中是否涉及了教牧伦理的问题,牧者应当在这样的一个状况之下怎么跟弟兄姐妹沟通、传递正确的教会观念?我们又是否愿意为了别的教会的良心多走一里路,主动的跟对方的教会进行沟通?进行怎样的沟通、互动、同工,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整体来说,我认为这次的疫情对教会来说,会带来哥白尼式的一个革命,彻底改变教会的前景,影响教会未来牧养的策略和资源的分配。虽然多数的牧者、学者都认为网络聚会不可能也不应该取代实体聚会,但事实上已经改变了我们整个聚会及教会的样貌。如果一间教会过去在线下聚会是5、6人,改成线上聚会是18、20人的话,教会没有道理要坚持过去的牧养模式。
这段时间改成线上聚会后,大家也发现了影音同工的重要性,但我们要问,教会是否重视这些事工?我们有多少同工是在这方面接受过装备的?我们是否留意到影片的制作有前制和后制上的差异?前制是什么?后制是什么?我们应当用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新媒体、自媒体,甚至即时通讯软件安全性等等的问题?
在面对这些议题时,教会不可能不去思考教会跟文化间的关系。在面对文化议题时需要去思考,我们的态度是抗衡还是接受?我们的态度是改进还是合作?针对这些方面,我强烈建议有兴趣的弟兄姐妹可以去参考凯勒牧师所撰写的《21世纪教会成长学》,在当中会得到很多的启发。
另外,也可以参考柯罗奇 (Andy Crouch)所撰写的《创造文化》(Culture Making),他在书中说到面对文化的几个态度,在科技和传媒的使用上,我们教会的态度是谴责(Condemning)、批判(Critiquing)、模仿(Copying)、消费 (Consuming)?还是我们用比较正面的态度?当然这也是柯罗奇所建议的一个看待文化的态度,就是培育(Cultivating),还有创造(Creating)。
总结:
未来还有许多我们需要面对的课题,而这些课题都需要我们透过自身教会的“神学异象”,以及我们的神学传统来回应。一方面不论我们隶属哪一个宗派,或者是没有宗派的,都需要不断的在真理、教义、神学的理解上面下功夫,使我们能够“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非常睿智地去观察、评估我们的处境,谦卑地聆听各个领域专家透过上帝普遍启示所积累的洞见,凭著对上帝及其福音的信心,尽其所能的把所蒐集到的资料整合、整理,厘定一个合理合法的“神学异象”,以致于我们能够借此荣耀神、建造教会,并且造福世人。
注:本文是根据美福神学院神学生Sally的听打稿整理而成。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