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失之间(竹心)2020.11.07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0.11.07

竹心

 

最近几年一直赋闲在家,便重新提起笔。除了写写博客,也向各报刊投稿并相继发表,并在一些征文比赛中获得奖项。虽然一直提醒自己,所有一切均来自神的恩赐祝福,但心里却也免不了有些隐隐的骄傲得意。

 

改变与调整

新冠疫情扩大后,儿子在家上课,先生在家上班,自此开启一家三口宅家避疫的生活模式。

通常在早餐后,两个男人会相继上楼,各行其是。而我收拾妥当,准备静心读书写字。怎奈餐厅开阔,无遮无拦。一会儿儿子下来倒杯水,一会儿先生下来吃个水果;一会儿这个请示,一会儿那个汇报;终于可以安静思考时,却又该准备午餐了。从前在家所享有的大段独处时间,如今被许多鸡毛蒜皮的小事分割得支离破碎,情绪也不免支离破碎起来。

虽然理性告诉自己,这是一段难得的时光。什么时候先生可以全天候在家工作,而即将毕业成为牙医的儿子又怎么可能整天驻守家中?像现在这样,一家三口24小时相守相伴,或许会是此生中绝无仅有的一段经历。但是思绪、计划被一次次打断之后,心情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终于找到一隅清静之处——主卧卫生间。砰砰两声,相继关上主卧和卫生间的门,似乎便把一切打扰锁在外面,美其名曰世外桃源。然后一杯清茶,一段萧邦的雨滴前奏曲,几篇小说和散文同时进行中。空间安静,思绪完整,或孤独地沉思,或上网查找资料,或劈里啪啦敲打键盘,每日按部就班进展顺利。日子忙碌而有序,一切均在计划之中、掌控之下。于是,心情便春风得意起来。

 

意外

4月17日,阳光明媚的清晨,我打算先把一篇小说作最后修改,再润色一篇散文。时间安排紧凑,计划堪称完美。我得意洋洋地在朋友圈秀出自己的世外桃源,然后捧一杯新沏的白茶,开启电脑——结果悲剧了,资料夹打不开。开机关机,左试右试,总不成功。折腾近两小时,预定的写作计划泡汤,眼看又逼近午餐时间,不免焦躁起来。

听见先生从楼上下来,我破天荒地没有躲避他的打扰,反而主动走出主卧嘘寒问暖,顺便把情况说了。先生二话不说把电脑搬到餐厅的长桌上,儿子也下来了,父子两人脑袋凑在一起商量对策解决问题。

 

 

神的管教

我默立一旁,成了旁观者。那一刻,突然觉得这是天意,是神的管教。“人不要夸口说骄傲的话,也不要出狂妄的言语,因耶和华是大有智识的神,人的行为被祂衡量。”(《撒上》2:3)疫情宅家以来,整日围着厨房转,丈夫儿子围着自己转。总觉得他们打乱了我原有的生活秩序,自己清静的独处时光被一日三餐的嘈杂侵蚀吞没。

哪里想得到,两个小时前试图躲避的家人,现在却成了我的帮助者。是不是很讽刺?打扰和被打扰,谁能说得清,谁又离得开谁?

耶和华使人在夸口之处跌倒,又使人在骄傲之后无能为力。我们在什么事上骄傲,就在什么事上失败。正如彼得对主夸口:“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太》26:33)结果却应验了主的预言:鸡叫以先,三次不认主。(参《太》26:34)

先生和儿子继续埋首于电脑之中。我走进厨房准备午餐,思绪飘飞,想起耳熟能详的经文:“我儿,你不可轻看耶和华的管教,也不可厌烦祂的责备。因为耶和华所爱的,祂必责备,正如父亲责备所喜爱的儿子。”(《箴》 3:11-12)便心生喜悦,充满感恩。被父神管教的儿女是蒙福的,祂的赐福超过我们所求所想。

 

一厢情愿

“你所做的,要交托耶和华,你所谋的,就必成立。”(《箴》16:3)从前的很多年里,每每遇到疾病、困难、障碍、沟坎、挫折,在一切几乎跨不过去的时刻,我总是用这两节经文鼓励自己。而每一次,神总是在我诚心认罪、真心悔改之后,赐给柳暗花明的意外惊喜。这一次,我也坚信神是听祷告的神,失去的文字很快便会重见天日。

信心满满,开心快乐地忙着午餐。同时想像著文档修复后的喜悦,并再一次为下午制定了完美计划:晚上小组查经之前可以完成小说的最后修改,发送键一按,就等著小说见报了。

音乐环绕中,饭菜上桌,喜滋滋地走进餐厅,招呼父子二人开饭。顺口问:“好了吗?”“没有。”父子俩齐声回应。“怎么回事?”我有些急。“问题似乎比较特殊。”先生回答。

确实比较特殊,整个下午,拿着软碟,试了家里所有电脑,又试了所有连线,最后终于在儿子的苹果电脑上看见了档案。哈利路亚,赞美主,听祷告的神。我兴致勃勃地抢到儿子的电脑前,却悲哀地发现,虽然2020年之前的文档均安然无恙,但2020年的却都不翼而飞。那是最新的、四个多月来的所有努力,是最最重要的,而且没有备份。仿佛一记闷棍劈头砸下,大脑一片混沌,心情陡然间落到冰点,真真实实地感到什么叫做心疼。

 

迷茫

接下来百般尝试,下载修复软件,请教电脑专家,在一个又一个的软件上跑, 一跑就是好几天。漫长的等待中,一次又一次燃起希望,却又一个接一个宣告失败。我烦躁、郁闷、焦虑、愤怒……但那些费尽心思、呕心沥血写出来的文字,却终究如同一阵烟雾消散,无影无踪了。

至此,开始心灰意冷。原本的平安、喜乐、信念和盼望如同居家令实施之后的纽约,繁华散尽,苍白而荒凉。心底一直有一个声音,低沉而愤懑:不理解为何上帝曾陪伴走过无数高山低谷,却独独在这件事情上没有成全;与此同时,也一直有另一个声音,微弱而清晰:神是什么意思呢?祂在哪里?为什么不听我的祷告?丢失文档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管教和功课?我要如何祷告、怎样行,神才会使我的文字失而复得?

两种声音交替出现相互博弈,一系列疑问如同一团迷雾。一字一句敲下的文字既模糊又清晰,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忽上忽下时喜时悲的情绪,渐趋麻木命定推论的思维,与不愿失去却必须接受失去的不甘,它们如乱麻般纠结于心,我机械地行走在病毒肆虐的四月天。

 

失与得

时光走进5月,在一次主日崇拜中,一首《眼光》乐曲,缓缓流淌:

“不管天有多黑,星星还在夜里闪亮,
不管夜有多长,黎明早已在那头盼望,
不管山有多高,信心的歌把它踏在脚下,
不管路有多远,心中有爱仍然可以走到云端。
谁能跨过艰难,谁能飞越沮丧,
谁能看见前面有梦可想,
上帝的心看见希望,你的心里要有眼光。”

眼泪随着舒缓的乐曲涌出滚落。眼光是什么呢?自己的眼光和上帝的眼光有何区别?以自己的眼光看待此事,是文字丢失的心痛,是失去发表的遗憾,是祷告未蒙应允的失落,是希望落空之后的失望,是因失望而产生的痛苦。而从上帝的眼光,失去是什么?希望又是什么?是失而复得的文件吗?是文字变成铅字的惊喜吗?是得到奖项和赞美后的自满吗?是追求世界的快感吗?难道铅印的文字比生命更宝贵,值得为之伤心绝望?这点挫折、失去,又算什么呢?我们的生命原本就是一团云雾,出现少时便不见了,何况是键盘敲打出来的文字?

得与失,失与得,失而复得,得而复失,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追求世界的赞赏,失去心里的平安,患得患失的忧虑中,究竟是得了还是失了?于文字的失而复得中努力,却在平安的得而复失里痛苦,究竟是得了还是失了?怎样看淡、放下世界的失与得?在生命的终极之得与终极之失之间,如何选择?“……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约》14:27)或许那些写下的文字永远失去了,不过,我终究还是拥有了失而复得的平安。

 

作者来自中国大陆,出国前曾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工作。来美后从事财务工作。曾居住德州20年,现居新泽西州。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