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大过我的信与不信(陈世贤)2020.11.30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牧者恩言专栏2002.11.30

陈世贤

 

经文:“耶稣问他父亲说:‘他得这病有多少日子呢?’回答说:‘从小的时候。鬼屡次把他扔在火里、水里,要灭他。你若能做什么,求你怜悯我们,帮助我们。’耶稣对他说:‘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孩子的父亲立时喊著说:‘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帮助。’”(《可》9:21-24)

 

这个故事我们很熟悉,讲的是有一个孩子被鬼附身、长年受折磨,孩子父亲的心也备受折磨。父亲来找耶稣求救,不料耶稣还带着彼得、雅各、约翰在山上,他先遇上了其他门徒,门徒们赶不走鬼。接着耶稣来了,父亲向耶稣求助,耶稣说:“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父亲一听到这句话,立刻喊著说:“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帮助。”

这位父亲的回应,中文圣经多数翻译为:“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帮助。”更直白的意思是:“我信!求主帮助我的不信!”(I believe;help my unbelief!)

在这里,我们看到,父亲的信心不只是“不足”,而是根本“不信”,但他又先说自己相信。信与不信,看似南辕北辙、两个互斥相反的特质,怎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呢?若真是这样,那么这位父亲到底是信,还是不信呢?

面对这个难题,当我们只想着人的“相信”或“不相信”时,我们便落入了一种试探,那就是误以为我们所做的决定,可以充分左右我们的命运。在这样的思维中,上帝仿佛沦为一套机械式地回应我们的公式:若我们输入不信,就得不到回应;若我们的信心充足,就得到救恩。如此,上帝变成了一只可以被预测的“人偶”,而非一位闯进我们生命中、令我们惊讶以至崇敬的上帝。

既相信又不相信。人,原来可以矛盾到超出逻辑、理性之理解。然而,这位父亲的祷告,切中了基督信仰的核心,那就是“基督大过我们的信与不信。”

若我们不信神,自然得不到;但若我们的得救,只是基于我们的信心,我们就落入了一种自我膨胀的异端思想中,这异端在教会历史中被称为伯拉纠主义(Pelagianism)。

身为一位来到上帝面前乞求的人,这父亲已经做了一切他能做的,他努力去相信,但他知道这一切都仍远远的不足,他求主帮助。他祷告:“我信!求主帮助我的不信!”这个祷告,跳脱了信心到底是有还是没有的两难张力——这位父亲连自己的信心都不信任,但他非常信任耶稣基督;他不是因为很有信心了,信心够了,所以才求耶稣,而是因为相信耶稣比他的信心更大:“我信!求主帮助我的不信!”

基督徒的生命要凭信心,但我们倚靠的不是我们的相信,而是我们相信的那位对象──耶稣基督本身。以至于当仇敌在我们心中控告我们信心软弱时,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回应:“纵然我没有信心,我仍然可以向基督呼求拯救!”

愿这位父亲的祷告,成为我们每一天的激励。使我们追求基督,胜过追求信心充足。因为我们知道,信心不是我们追求的对象,信心是信仰道路上的引路牌,目的是引导我们走向基督。

祷告:主啊,即使我们有信心,那也不值得夸耀;即使我们没有信心,也不至于羞愧;因为是你接纳了我们的信心,也是你怜悯了我们信心的软弱,我们要夸的,唯有你耶稣基督,你大过我们的信与不信,你大过一切,阿们!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