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问当代体育文化与体育精神(微言)

微言

本文原刊于《举目》33期

         考体育的原意,首先是为健康,其次是为娱乐,再则是为因着切磋与参与,得着友谊和精神激励。然而当代人的体育精神与体育文化,已日益被奖牌竞赛与体育明星所主导,这二者又日益被由利益趋动的商业因素所操控,逐渐异化和偶像化,失去体育的原意与健康的内涵。

           这种异化和偶像化,在当今中国,尤其因着不透明的运作机制,被赋予代表民族复兴和爱国象征的重压,加上媒体宣传的推波助澜,显得更加突出。

          一方面,出现兴奋剂、“假哨”、“假球”、“假摔”、“内定冠军”等等各种怪现象(注1);一方面,伴随为各种大赛金牌累年上升而欢呼的,却是学生体质、青 年体质、军人体质(注2)、公众体质节节下滑(注3)的悲哀。人们日益崇拜极少数“赢家通吃”型的姚明、乔丹式人物天文数字般的收入与盖顶的辉煌,却不见 大多数运动员“身体潜能被恶意挖掘”(足球名帅金志扬语,注4)而落下严重伤残与病变,甚且其中许多人退役后,因穷困无它技而无以谋生(注5)。我们须要 反思,从运动员、体育管理机构,到整个大众的体育文化精神,是变得更健康了呢?抑或是危机日深?

          相较之下,反倒是《奔跑人生》(编按)所 介绍的,84年前的一位生在中国、献身中国、最后死在中国的苏格兰奥运冠军,埃里克‧利迪尔(Eric Liddell,1902-1945;中文名“李爱锐”,图一),以其短促而精彩、英勇并健全的一生,让人们可以在狂热而虚迷的氛围中,冷静思考,究竟什 么是健全的体育精神?什么是健全的人生?

          埃里克‧利迪尔出身于一对英国宣教士的家庭。他生于中国天津,有着出色的运动天赋──大概不亚于 当选政协委员的刘翔。他品学兼优,从来没有把运动与比赛放在大学学业与信仰之上。他本是一个业余的运动员,却被公认为最有实力夺取1924年奥运会100 米冠军。然而因着那场比赛被安排在礼拜天──对一个敬虔的基督徒而言,礼拜天是专门分别出来,敬拜上帝与享受安息的日子──他宁可放弃即将到手的金牌与巨 大荣誉。

         当时的桑德斯男爵说:“在世界面前,他公开持守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立场,世界为此而对他致以敬意。有一个人,不满足于躲在‘只做这么一次’或‘入乡 随俗’的遁词后面,在这个道德沦丧的时代,的确很了不起。”(注6)队友出于惋惜,把400米比赛的机会让给他,虽然他并不擅长此项比赛,却仍然一举夺 冠,并保持世界记录30多年。

         面对得奥运冠军后的巨大荣誉与锦绣前程,他出于信仰与对中国人民的爱,毅然舍弃一切荣华,连坐12天火车, 回到炮火连天、几无安身之所的中国,默默地作一个中学教师,成为了许多中国人的祝福,其中包括他冒死救下的两位抗日战士。被日寇抓到集中营(山东潍坊的 “外国侨民集中营”)后,他又成为一同被困的各反法西斯国家人民的祝福,给大家带来乐趣、安慰和希望。作为世界知名的人物,他被列为最早交换的战俘之一, 据说是邱吉尔亲自点名要的人,但他又把生的机会优先让给了别人(注7),结果在最终胜利的前夕,因生病与所受的折磨,死在集中营中(图二)。消息传出,举世纪念。         

         “他虽然死了,却仍旧说话。”(注8)《爱丁堡大学运动员俱乐部故事集》曾评论说,“没有一位运动员像利迪尔那样对全世界的人产 生过那么大的影响。”他传奇的一生被拍成电影《烈火战车》(Chariot of Fire),荣获1981年三项奥斯卡大奖,至今为体育类题材影片之冠。其同名主题曲更是风靡世界,知名度甚至在电影之上。

           2007年,英国奥林匹克委员会首席执行官、2008英国奥林匹克代表团团长赛蒙‧克雷格先生,曾专程冒雨前往山东,在埃里克‧利迪尔纪念碑前,深切悼念这位生在中国、死在中国的英国民族英雄。(注9)

          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副部长、奥运宣讲团团长徐达,也曾向媒体介绍了利迪尔与中国结下的友好情谊(注10)。许多媒体也广泛报导过利迪尔在中国留下的英勇和感人事蹟。

          对比那些为了“获胜”而不惜以种种方式违背诚实、公正、健康原则的人,正如同为奥运冠军(第22届、23届1500米冠军)、获“世界最佳运动员”称号的 Sebastian Coe为该书所作的序言所说的,“利迪尔那场著名胜利,已成了现代运动史和现代运动成就中不朽的一刻。埃里克‧利迪尔把看似山穷水尽的处境,转化成了一次 人类灵性的巨大胜利。

          在电影《烈火战车》中所刻划的这一形象,多年来鼓舞了很多背景迥异的人,强调了同样不朽的运动精神:永不放弃──在 运动场内场外俱都如此。在这个时代,我们的年轻人需要更多英雄和榜样的激励,埃里克‧利迪尔的传记,不仅领我们至体育的要义,更引我们入生命的核心。在 2008北京奥运会这一年中,这本关于他的新书将会特别引起反响,有助于鼓励人们通过运动来促进和平,增进跨国友谊和理解。”

          奥运会历来被认为是促进世界和平的盛会,然而,如果我们内心深处的文化理念与精神世界不健康的话,真正的和平会到来吗?

          体育的进步,尤其是奥运金牌的获得,盛大赛事的举行,常常被视为民族复兴的标志,然而,如果我们的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不具有真正的健全与内在的强大,真正的复兴与光荣会到来吗?

注:

1. 《十运丑闻拷问体育“举国体制”》�Ahttp://gb.cri.cn/9083/2005/10/19/116@744198.htm
2. 《沈阳军区部分新兵体质差 已影响部队正常训练》,《中青报》沈阳4月29日电�Ahttp://news.qq.com/a/20070430/000145.htm
3. 《人均体育经费不足三元,学生体质怎能不下降?》,2006年09月09日,《中国青年报》
4. 《冉雄飞:艾冬梅拷问体育人生存底线?》�Ahttp://sports.sohu.com/20070414/n249428928.shtml
5. 同注4。
6. 《奔跑人生》,约翰‧W‧凯迪著,华夏出版社,2008,第147页。
7. 《山东潍坊日军集中营秘闻 两绅士转让活命机会》,据《周末》周益、沈勇兵文: http://history.news.163.com/07/0802/08/3KSJL95O00011247_2.html
8. 《希伯来书》11章4节。
9. 《奥运冠军长眠潍坊集中营 英国奥会CEO悼念民族英雄》,中国新闻网2007年8月21日, http://www.jsyrart.com/News/2007821/olympic/757952825600.html
10. 《北京奥组委津门巡讲 英短跑冠军利德尔生在天津》,《今晚报》�A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07/04/22/001628796.shtml

编按:《奔跑人生:埃里克‧利迪尔——生于中国、献身中国的英国奥运冠军》,约翰‧W‧凯迪著,由华夏出版社于2008年4月出版。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