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言与思専栏2021.4.19
王敏俐
我不能接受你的采访,但我可以和你分享我的故事
自从开始接触文字事工后,主给我一些机会,去采访一些曾被神使用的仆人。他们的话语以及他们的生命故事,常常带给我许多的震撼、感动、与冲击。
在过去的采访经历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老牧师。老牧师年轻时,曾因着福音的缘故经历过逼迫,而后继续为主传道。还记得那是一个气候温和的上午,我来到了老牧师的居所拜访。老牧师的第一句话是:我不能接受你的采访,但是我可以和你分享我的故事。
于是,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老牧师与我分享了他如何蒙召;他与妻子的爱情故事;他所经历的痛苦岁月,以及因着受逼迫,长年无法陪伴妻子儿女心中的内疚;在后来的工作中,神怎么恩待他;他的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故事;他陪伴女儿们经历蒙召服事的过程,以及他对长子的期许……
那是一个如沐春风的美丽早晨,一个心心念念于为主传道的忠心主仆,与我分享他生命的故事。
谈话结束之际,他再次嘱咐我,不要将谈话的具体内容写下来。事实上,我不是第一个被这位老牧师拒绝采访的记者。
新媒体时代的试探
那是一个颇为奇妙的约定。对于我而言,也是一个全新的体验。我成长于新媒体时代,看着许多主的仆人,被呼召进入网络世界中,借着文字、影音与各种社交平台,分享神的话,记录下各种见证,与未信者展开精彩的对话。
久而久之,我已经习惯于这样的分享模式,甚至会不自觉地去看看哪些人名气比较大,粉丝比较多,留心基督徒网红们最新的时事评论与探讨。
我不只带着扭曲的眼镜,用流量与名气来判断一个人服事的果效,也常常用流量来评估自己的文字价值。身为一个文字工作者,我不免俗地关注著自己文章的流量与转发率:如果阅读文章的人多,我便沾沾自喜,若作品无人问津,便觉得自己一败涂地。
新媒体以及各种社交平台,本是让我们有更广大的可能性去分享主恩,但是内心的罪性,却使我们常常被流量与读者的评论回应所绑架。
那一个与老牧师对话的早晨,老牧师坚持不要受访的心志,如同一扇向阳的窗口,让我看见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生命风景:一个不受网络流量与媒体辖制、不被舞台与掌声吸引的、自由的灵魂。
效法神仆,不求人前的荣耀
身为一个文字工作者,我知道再真实的访谈,也都经过记者心中的默认、编辑按著价值观等考量而进行的切割与剪辑,更多时候,为著流量、效果与噱头,媒体也许只呈现了一个面向的访谈,而不是受访者分享的全貌。
老牧师不把自己交给媒体,交给任何一个可能会将他形塑为属灵伟人的记者与编辑。但尽管不愿意受访,他仍然愿意在百忙之中,留下两个小时给我这一个好奇的小记者,坦诚地分享他生命的故事。
老牧师立定心志,不让自己被彰显,只愿主得着一切的荣耀。这样深刻、真实,却又隐藏在主里的生命,带给我许多的震撼。在这个喧嚣、张扬的时代里,这位神的仆人,在主里面立志安静,不刷存在感,不为自己立名,是不是值得我们这活在新媒体时代的基督徒效法?
《希伯来书》13章7节里说,“从前引导你们、传神之道给你们的人,你们要想念他们,效法他们的信心,留心看他们为人的结局。”
几年后,辗转从老牧师的女儿那里得知,老牧师在睡梦之中,无病无灾地被主接走。神恩待了祂仆人的终局,这位在人面前不求荣耀的老牧师,被神以极荣耀的方式接回了天家。
那一个早晨的访谈,没有留下任何的录音,没有留下任何的文字,却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一道不灭的神仆身影,一个立志安静的自由灵魂。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