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1.04.23
Jerry
笔者在教会服事时,有机会将教会的门训系统重组包装。在某次教会领导培训的场合,得到了华人教会一位德高望重的牧者的指导。这位牧者在简要回答关于门训系统的问题后,直接挑战我:
“你有没有踩着前任牧师的脚?”
“你把人家踩得疼不疼?”
我就借用这位牧者的两个问题,来试着回应 R 州M教会新牧师希望带领教会改革、反而导致分裂一事(见:《M教会的“磨难”》)。我希望从“了解”、“谅解”和“化解”这三个角度,提供一些思路。
一 、了解
当一个新的牧者进入新的环境,或者新的同工开始带领一个现有的事工时,就好像一个新手司机准备驾驶,要明白车况和路况一样。
“车况”就是教会的实际情况,主要指教会的制度章程、领导团队、人口组成、信仰状况等。
华人教会的制度大致分为监督制、会众制、长老制三种。监督制中,传道人决策,长执同工会只是执行;会众制是会众决策,长执同工会执行;长老制是长执会共同决策,并带领大家去执行。
每种制度最大的区别是谁决策主导、谁配搭执行。且不说许多教会的制度可能是介乎这三者之间,就是在执行层面,还有创会牧者是否仍在任等原因,使得华人教会的决策和执行,在或明或暗中,难免是在走一些比较特色的路线。
一个熟悉长老制或监督制运作的牧者,如果受聘进入会众制度的教会,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反之亦然。另外,无论什么制度,教会作为机构在政府登记都有自己的董事会(编按:専指北美),董事会的成员不一定是现有长执会的成员,在不同教会的治理中,董事会也会担任不同的角色。
另外,无论什么制度,作为比较“专业”(大都经过神学装备)的牧师、传道人,与一些不一定经过神学培训、且还在兼任职场工作的长老们,在教会的管理、治理和牧养上,往往也会爆发矛盾。
在北美华人教会,人口组成也是一个有意思的元素。年轻化一点的教会往往因为 ABC(美生华人)一代的参与,可能会把西方社会比较制度化的东西带到长执层面,也因此造成和年长、强调权威的牧长之间的张力。
此外,教会建立时间的长短,会众和同工属灵的成熟度,以及在职场和家庭等领域为人处事的素养态度等,都是影响教会如何决定、如何运行的重要因素。
“路况”就是指教会在运行层面如何按实际状况决定前行的方向和方式。例如是否走灵恩或基要路线?主要服事白领还是蓝领?主要服事工程师科学家还是创业家?是否服事非法移民?在政治领域和公共领域采什么路线等等。
无论是了解“车况”还是“路况”,都是对前任的了解,也是一种对前任带领的会众团队的了解。这个了解的过程,是一个聆听和服事的过程,也是培养彼此尊重的重要步骤。
当了解都到位后,就可以在实情之下,按照车况路况往前开。带领人不可能一下子将车子换成直升飞机,带领大家飞起来,也不可能在崎岖的路上开高速,更不宜在高速平顺行驶时,急转弯或急刹车。
了解全面并且尊重到位,是新的带领人必须认真学习的第一课。
在举目主编提供的案例当中,F 牧师似乎在了解的功夫上做得不够,否则L董事和P董事的离开,就不会在教会造成那么大震撼性的撕裂,尤其是其中非常有影响力的P董事夫妇,似乎并未影响教会的日常运行,但被挤出,必然造成纷争。L董事的脚看起来是给踩疼了!
二、谅解
有人的地方就难免会有误会,误会往往是因为权责和对权责的期待等因素引起的。
圣经中广泛全面的教导也给了会众、执行同工和决策同工互动的多重角度:会众应尊重带领者(摩西、亚伦等),这是对带领者的尊重;使徒彼得教导信徒皆为“君尊的祭司”,说明大家都是平级的;主耶稣更亲自示范为门徒洗脚,这是领导服事被带领的。
有人看重一个角度而专找对方的刺;也有人喜欢从另一个角度多看对方的好。没有一个带领人是完人,单就看问题角度的不同,便难免造成误会,更别说因带领人的品格、才干等差异所带来的冲击了。
带领人要彼此尊重职权:有责无权不能执行责任,有权无责则会使领袖腐败。领袖们对权责的期待也要有合乎中道的期待,并要制度性地定下健康的制衡机制,尽量减少因人而异所带来的误会。
无论如何,有误会就要通过沟通等方式来澄清。
一谈到沟通,这难免就戳中了许多华人牧者和带领同工的死穴。教会的带领者,不仅是带领“底下”的会众群羊 (Lead down),也要在同工、各事工及各部门之间协调(Lead across),更要学会带领教会中具决策地位的牧师长老等 (Lead up)。
许多同工不乏lead down的技巧,但是lead across 就开始费劲,至于如何lead up,在他们的字典中,就找不到这个词。没有这360度带领的思维,无论在运行还是协作的磨合上,都难免会产生误会。
任何一个新的带领人,都会有新的思路,因此没有改变是不可能的。如果要改变,必然要在权责层面运作,也要在教会的各层级带领中充分发挥,使各层级都能360度充分交流,不留死角。
在决定要改变的层面,笔者建议带领者要学习尼西米的榜样,按照以下步骤:
- Pray,祷告寻求改变;
- Vision,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确立异象并充分宣传;
- Leader,用异象激励关键岗位的负责人站出来;
- Collaboration,鼓励各事工部门之间有充分的合作协调;
- Commitment,亲力亲为,鼓励委身参与;
- Celebration,在该总结庆祝时及时庆祝总结。
就如毛竹一般,每成长一段,就打个结继续往上长。每个过程都需要花时间,做好交流,并通过主日、祷告会、同工会、小组团契等各种途径,不断推广异象,也不断收集回馈意见,以便在阶段性的事工中能回应反馈,让新老会众觉得自己的意见也被重视。
毛竹在成长的过程中,切忌砍断现有的枝子,却指望新牙新枝能长得好。
如果希望对原有系统做很大改变,但不是按照上面的5点步骤,非要通过改变决策成员组成等,会给人分门结党之嫌。任何来自神的事工,如果是祷告寻求得到的,就不怕成就不了,即便在反对的同工中间,都会赢得同意。
意见相同的同工是工作的好同工,意见不同的同工是生命的好同工,都要揽在一起,好好用神的爱去爱他们。对于不能立刻做出决定的地方,就等!等神的时间!切忌用人的方法,走在神的前面,急于求成!
笔者曾在教会决定做一件自以为大家都会无异议之事,没想到在长执会就被质疑,于是我就撤下提议。过了半年后,委托那位反对的同工去研究并负责交流。几个月后,再拿到长执会表决,全体通过!事后证明,这个决定和决定的过程,都充满了神的恩典和指引!
F牧师似乎急于要建立自己的团队,这是砍断毛竹,让毛竹按照自己的想法成长,冒险太大;再加上他没有上上下下打好交流的通道和脉络,让本来支持自己的同工和会友离心而去,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教会工作的带领是个艺术!谅解,就是原谅加理解!如果有人的脚被踩疼了,但没有谅解要改革的一方,嫌隙就会不断生成了。
三、化解
其实因为嫌隙而导致张力和冲突不是问题,不肯承认、不愿面对、不想处理,那才是问题。
最后我们谈谈化解。化解是一项痛苦但需要勇敢面对的功课。一个起码的心理准备就是,化解并不一定解决问题,但是在圣灵的指引和爱心的陪伴、疏通交流中,许多疙瘩就融化了,导致病变的“癌细胞”不再扩散,或者慢慢变小了,甚至真的可以消失掉。
化解的第一步:对事!作为带领的人,必须搁置一切正在推的方案。不管如何难过,也要等候神的时间。爱是恒久忍耐!当神让大家操练这个功课时,不要失去见证。
化解的第二步:对人!重点是和中间受伤害的肢体,有诚心实意的交流,取得对方的谅解。即便对方不再谅解,也做好背十字架的准备,不硬碰情绪的炸弹。有时候可以通过其他肢体做协调的工作。不要使用任何世界的手段,把人逼出决策层或逼出教会,如果当事人真的要离开,也不让会众留下把柄,说成是被人事斗争逼走的。
化解的第三步:等!等什么?等人等事!等曾经反对的人或有其他建议的同工,提出类似的甚至相反的方案,带领大家决策讨论。对于原先搁置的方案,无非是赞成、否决或变通执行,无论是什么结果,都顺服地接受。
如果决议的结果让带领的牧者实在无法接受,怎么办?为了教会的合一和整体的利益,个人的荣辱都必须放在一边。建议当事人即便不得不离职,也不应该在造成教会分裂和主名亏损上,留下不好的见证。
化解也是危机变转机的好过程!
- 在对人的层面,可以更好地赢回同工、坚固团队,让可能分裂的教会止损,也是操练同工以德报怨的属灵品格的好时机。对当事人来讲,更是处理自己人性软弱的最佳时机。
- 在对事的层面,可以帮助大家在事工上找出症结所在,更好地了解会友的诉求和感受,重新梳理思路和方向,将事工带向荣神益人的方向。按照求同存异的思路去决策引导,简单归结就是:“在基要的事上合一,在非基要的事上求异,在一切事上凭爱心行事”。
- 无论是对人、对教会,还是对事工,都如当年约书亚带领以色列百姓过约旦河一样,是一个经历神的过程。每个人的人生当中,都需要经历一些约旦河,不要怕!靠神总是过得去的。
怕就怕在出现张力时,没勇气面对,或是像保罗提醒哥林多教会的结党和论断等一意孤行。神也会允许人凭己意走下去,但是“人种什么就要收什么”(《加》6:7)。
最后,牧会最重要的不是成全“事”,乃是要成全“人”——成全圣徒(参《弗》4:11-12)。个案中F牧师似乎颠倒次序,急于成事而影响了人与教会(人的组合)(参《林后》10:8)。
总结和提醒
以上了解,谅解和化解,只是根据笔者仅有的牧会经验所提供的思路。
回到文章开始那位牧者问我的问题,我花了近5年的时间去“了解”我心中有负担要改革的系统。在这5年间,我不断地和同工们充分交流意见,尤其是和前任牧者一对一地交流,一步步阐明我的想法,让任何可能引起误会的想法(“谅解”),都通过及时坦诚地交流,被“消灭”在萌芽状态(“化解”)。
更重要的是,我没有推翻以往的系统,而是将这个系统重新包装得更有画面感和节奏感,使之有效执行,不仅没有踩前任的脚,反而取得了前任的祝福,打了很好的一个健康的结,继续往上成长!
作为最后的提醒,我想引用邱清萍牧师通过《培育教会和睦文化》网络课程(https://ceciyau.org/index.php/online-courses/),给神学生们的教导成为与读者同工的勉励。她说:
“教会是活出和好福音的群体,这是教会与一般社群不一样的地方。基督徒也是人,仍然会有软弱、私心,传道人也不例外。但我们有圣灵内住,祂会鉴察光照我们,我们需要常在祂面前反省自己,承担自己的责任,彼此认罪饶恕,以致和好的福音大能能够彰显。这部份是福音很重要的部份,教会领袖要多多强调并以身作则。”
作者为北加州基督之家第六家全职长老。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