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徒与信徒(下)(陈济民)

陈济民

(续上期)

本文原刊于《举目》32期


我们在上篇的引言中提到:一个名词在新约中出现的次数不多, 并不一定表示它不重要。谈到“信徒”这个名词,这个原则确实适用。因为,我们谈到门徒时已经指出,主耶稣对学生最特别的要求就是要他们信祂。在《使徒行 传》中,虽然我们看到初代教会主要是使用“门徒”这个名词,但它在5章14节也告诉我们:那些悔改而受洗的门徒,也是“信主的人”(believers; 现代中文译本、吕振中译本、思高译本,和新译本均类同)。我们以前讲到称义与成圣的时候,也同样看到信心的重要。保罗在《提摩太前书》两次用“信徒”这个 名词(《提前》4:10、12)是有道理的。

          在这一篇续集中,我们要看看新约圣经中怎样谈到信徒。我们特别要谈的是《约翰福音》和保罗的教导。

二、信徒

1. 《约翰福音》谈信心

          耶稣的门徒就是耶稣的信徒﹗这也是《约翰福音》的信息。我们甚至可以说,若是要明白门徒和信徒的关系,最好从《约翰福音》着手。

          在《约翰福音》中,作者特别告诉我们,当主耶稣快要离世前,对祂的学生讲过一席话,就是《约翰福音》14至17章著名的“小楼谈话”。在这谈话中,主耶稣第 一句话就是:“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神,也当信我。”(《约》14:1)为什么祂的学生会忧愁呢?因为他们要面对主耶稣的死亡;面对着一个未知的将 来,免不了会有焦虑和不安。

          但是主耶稣在《约翰福音》14章却告诉祂的学生们几个要点:第一,祂的死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回到天父那里;第二,天父那里 有足够的场所容纳许多人,祂还要再来接学生们到天父那里,让他们也一样胜过死亡;第三,到天父那里,胜过死亡,唯一的道路是主耶稣自己;第四,学生们因为 主耶稣胜过了死亡,借着圣灵可以得到祂生命的大能,可以在今世做耶稣基督做过的事,而且他们活动的地区比主耶稣更广;第五,学生们若是爱主,遵守祂爱的诫 命,就必定会体验这种生命的大能。

          简言之,在谈话中,主耶稣清楚地指出:祂的学生们必需成为“信徒”,而且相信的对象不是自己,只能是主耶稣,因为他们只有在主耶稣那里才能得到永远的生命。

         什 么才叫“信耶稣”?根据《约翰福音》第6章,主耶稣五饼二鱼的神蹟后曾与犹太人有一段很有趣的对话。从犹太人的角度看生命,他们问耶稣:我们该做什么才能 得到你所说的生命?耶稣给他们的回应是:“信神所差来的,这就是作神的工。”(《约》6:29)祂的意思是:你们什么都不要做,信就是了。接着,祂谈到他 们必需吃人子的肉,喝人子的血(《约》6:53-54),意思是:要得生命,就必须得到主耶稣自己,让主的生命成为他的生命。

         约翰在1章12节告诉我们: 信耶稣就是接待耶稣;接受,是一种行动,但是接受的人本身并没有贡献。胜过死亡的生命不是努力工作得来的,而是上帝所赐的恩典。这也是为什么主耶稣在《约 翰福音》第3章要对尼哥底母强调世人必须得到圣灵的重生。

          信耶稣而得着生命,在生活上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再回到“小楼 谈话”。《约翰福音》15-16两章的主题,就是信了耶稣的学生们,在世界上的生活。在这段经文中,主耶稣用葡萄树与枝子的关系,强调祂与信徒之间必须有 生命的关系以后,就谈到他们之间必须有主那种舍己的爱。

         信耶稣的人与主耶稣之间生命的关系,是爱的关系。信徒爱耶稣,所以听耶稣的话,遵 守爱的诫命。在这两章经文中,主耶稣特别对祂的学生指出,世人恨他们,正是表达出他们是属于世界,因为世界的特点就是恨。而信耶稣的人不一样,因为信耶稣 而得到的新生命,就是一种活出舍己之爱的生命。爱是一个信徒生命的表现。在这一点上,耶稣给信徒的命令和祂对门徒的教导也是一致的,这也帮助我们对信心和 爱心的关系有更深的理解。

2. 保罗谈信心

         讲到信心,当然我们不能不讲保罗的教导。 不过,讲到保罗,我们必须先了解保罗为什么要谈信心。在这方面,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第一,保罗谈信耶稣,是因为他知道有一天上帝的国度要来到这世界,在 这个上帝的国度里,不再有罪恶和死亡。这一点,他在《哥林多前书》15章,特别是20-28节,讲得非常清楚。

          第二,我们谈称义的时候已经提及,他知道我们若不是依靠耶稣的救赎和圣灵的大能,根本就不可能胜过罪恶和死亡。换言之,保罗讲因信称义,是要解决世人最基本的生命的问题,让世人胜过罪恶与死亡。这也是为什么耶稣在世时,要求学生信祂。

          谈到信心,现代人通常会联想到几件事。有人立刻想到的是自信心;有人会认为信心就是同意某些事情是事实;也有人会觉得信心是一种纯粹主观的看法。但这都不足以代表保罗的意思。

          对保罗而言,信心有几个重要的内涵。第一,信心是一种建立在历史事实上的信仰。在《哥林多前书》15章,保罗要哥林多的基督徒在信仰上站立得稳,跟着他就讲 到他自己在哥林多传福音时传递了一个初代教会共同的信息:“……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并且显给 矶法看;然后显给十二使徒看……”(《林前》15:3-8)保罗所讲的这一个基督和祂的事蹟,对哥林多人而言真的是一件新闻,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听见过;但 是,这新闻不是一些人编造出来的,而是历史事实,可以查証。换句话说,信心的起点是听到一个信息,需要学习。

          第二,由于这信息的内容不是讲到听者自己的事,保罗书信中的信心绝对不是对自己有自信心,而是信耶稣(《加》2:16,《罗》10:14,《腓》1:29,《门》5),耶稣是这信息的核心人物。这一点原本是非常明显的事,但是在现代往往被人忽略了。

          第三,紧接着的另一个重要的信心的特质,就是信服。这是保罗在《罗马书》中一个重要的用词,在《罗马书》开始,结尾都出现(1:5,15:26)。若是用浅 白的中文表达,就是听话。因此,在保罗书信中,信心既不能是信自己,也不仅是同意某种抽象的真理而已,它必定有行动的表现。

          第四,要听 话,就需要信任。因此,保罗在《罗马书》4:17说:“亚伯拉罕所信的,是那叫死人复活、使无变有的神。”近代有一位学者说:“信心,是受造者完全依赖, 并信托上帝的应许,因为应许是上帝自己给的。‘因信称义’的‘信’就是这意思,深刻的表达出神与人的关系,一种全然无条件的依靠,无条件的信任。人对神恩 典的依靠,若不是这样,就不是亚伯拉罕的信心。那是一种神可以藉以做祂自己工作的信心。”(注)就是说,这种信心,是相信上帝会拯救,也让上帝来动工。

          保罗在另外一段经文谈到信心的时候,说:“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祂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罗》10:9)这里的词句用的是犹太人熟识的对偶句。 对偶句的功能之一是有互补作用,讲一体的两面,看来像是口心对立,事实上是口心对应。它一方面告诉我们说,这信心是要表达的,因为口里要讲出来;但是又不 只是口头讲讲而已,而是你心里也这样相信的,不像我们现在有些华人的心态:“我口里讲讲,然而我内心并不赞同。”

        换句话说,信心很自然是有知识的层面,也 就是有认知的层面;但是这种认知不能只是口里说耶稣基督为主而已。用《腓立比书》的话来讲,就是还要在祂面前屈膝敬拜。用现代的语言表达,信心是整个人对 耶稣基督的委身,在生活中以言以行表达出来。也因为这样,保罗有时是以真知──一种爱的关系──来表达他与基督的关系(参《腓》3:10-11)。

         由于保罗所讲的信心包括认知的层面,却又超越认知,他讲到因信称义的时候,跟着就非常强调信耶稣的人就是属耶稣的人,与耶稣同死同活(《罗》6:4-6), 而且说信心是借着爱表达出来的(《加》5:6)。同时,他在书信中也说基督徒的生活必须效法耶稣(例如《林前》11:1),甚至在《以弗所书》4章21节 说信耶稣的人是“听过祂的道,领了祂的教,学了祂的真理。”这一些话都表示,在保罗心目中,一个信耶稣的人,就是一个跟从耶稣的学生。

结语

           谈到门徒,我们是在谈论一个新约时代常用的名词;谈到信徒,我们基本上是在谈一个现今世代通用,同时是有圣经根据的名词。但是,这两个名词指的都是同一批 人。这批人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他们对耶稣所传的天国的福音有所回应,依照祂的话承认自己是罪人,靠着上帝的恩典跟随耶稣的言行模式在世生活。门徒突显的是 我们跟从主耶稣,学习天国的真理,并顺从主的教训;信徒突显的是我们接受主耶稣,让祂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活出祂自己那种舍己的爱。

注:参见Dunn, James D. G. , The Theology of Paul the Apostle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8), pp. 378-79.

作者曾任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院长,现住美国洛杉矶。

研讨问题(本刊编辑部辑,可供小组团契讨论):

1. 信耶稣的人,生命会有什么样的特点?信耶稣与爱耶稣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 信耶稣的信,和自信心的信,有何不同?信心的内涵包括哪四点?

3. 门徒和信徒指的是同一批人吗?你目前的生命特征能显明出你是基督的门徒和信徒吗?怎么样才能知道自己是真正的门徒和信徒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