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块石头(刘加恩)2021.08.11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1.08.11

刘加恩 

 

立石为记

《约书亚记》第四章提到,约书亚带领百姓过了河,当祭司把脚踏入水中,约旦河的水就分开,使得百姓能够从干地中走过。然而神蹟的内容不只是水的分开,或许也需要从迦南人的反应来看这个事件。

我们可以想像,以色列人过河,乃是从干地的部份走过,意思是说他们很可能排成一线,而后慢慢地过河。从战略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方式其实非常不明智,因为若此时迦南人站在岸上,以逸待劳,就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将以色列人一个接一个地歼灭。然而,此时神似乎不单让约旦河的河床出现干地,更使得迦南人的心消化,于是他们能够平安渡河。

就在这个神蹟发生之后,4:1的经文告诉我们,在百姓过了河以后,神特别吩咐约书亚分别由每支派挑选出一人,总共十二个人去约旦河当中拿一块石头,搬到他们住宿的地方。这个石头可能不是很大,是一个人可以扛得动的,于是他们就去河中取了石头。

接下来的经文告诉我们这个动作的意义:乃是要作为永远的纪念。纪念耶和华曾经在他们中间行奇妙的大事:让约旦河的水分开,使他们能够渡河而不受到仇敌的侵扰。同时,经文进一步告诉我们,这个动作所代表的意义,不只是给当代的人,更是盼望留给后代的子孙,即后来的人虽然没有机会亲自参与在神蹟当中,但却能够因为这些纪念用的石头,明白神在他们中间的事实。

对神的百姓而言,纪念不只是一个理智上的动作,更是一种情感的投入,与对于该群体的认同。

透过纪念的动作,使得以色列人不分时间、空间,都能成为被集合在一起的群体,每个人不只顾念自己的需要,而是因为知道神在百姓中间,于是认识到,参与在神的作为中的人,不只是自己,还有很多其他的人,似乎这也成为当神预备建立以色列人成为一个新的国家时,非常重要的起点。

以色列人在进入迦南地之前,曾经400年之久在埃及做奴隶,神虽然将他们从埃及领出来,让他们有了外在的自由,但这一群百姓却因为已作了太久时间的奴隶,因此他们一直没有办法脱离奴隶的心。

对于奴隶来说,所在乎的只是自己的温饱,并不会在意其他的人、其他的事。在这样的状态下,即使以色列建立起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将仍然无法产生向心力。而这个现象也反映在过去40年旷野的漂流当中,摩西一而再、再而三地处理他们当中的问题,这问题便是他们不断地抱怨且专顾自己。

因此,如果这一群百姓仍是这样的光景,只要自己的利益没有办法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各样的毁谤、攻击,那么即便约书亚顺利地带领他们进入迦南,他们仍然没有办法真正成为一个合神心意的国家。

于是神透过约书亚教导他们,若要远离那些奴隶心态所带来的问题,就必须要先从学会纪念神的恩典开始,神明白人的软弱,就是人对于纪念、感恩等类的事,通常都比较迟钝,往往都会在事情结束以后,就失去感恩的心,于是神使用了一个特殊的方式,让他们每个支派从河里拿一块石头,立在吉甲作为永远的记号。

其实人很需要纪念的东西,特别是当我们的生命遇到困境的时候,或是当我们觉得信仰的路快要走不下去的时候,我们很需要透过一些方式,帮助自己能够回到与神相遇的时刻,好让我们重新纪念神在我们身上的作为,找回起初的爱心。

纪念物是我们谨守法度的关键要素,因为它可以保护我们免除遗忘,以免我们忘记神所看重的事。它的作用就像闹钟一样:没有人在起床之后才设立闹钟,总是在事前设定它,以便时间到了,它会引发我们采取一定的行动。

事实上,今天的我们也会做类似的事情。我们去不同的地方旅游时,不难发现在这些景点都会有一些商店,在里面可以购买到相关的纪念品,目的就是当我们离开那个地方之后,却仍然可以因为再次看到这个纪念品,重新回想起过去在这个地方旅游的心情,让我们重温过去那一段美好的经历。

其实各样的节期也具有纪念物的功效,即透过节期的安排,让人们能够为了某些事情,产生重新回顾且纪念的机会,就如旧约时代规定以色列百姓,每年三次必须上耶路撒冷过节,为的就是要他们能够重新温习神在他们身上的作为。

同样地,在这里,神要以色列人每一支派出一个人,从河里搬一块石头做纪念,就是要让他们不要忘记耶和华的作为,在每一个支派中都有见证。或许在我们的生命当中,也常常需要透过不同的纪念物,帮助我们不要忘记神奇妙的作为。

 

生命为记

如果我们再仔细看一下《约书亚记》第四章,会发现这段经文有一些重复之处,也就是神设立这个立石为记的方式与意义,经文重复提了两次,两次都提到这是耶和华神让他们从干地走过,一个很重要的纪念。

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两次的描述中,有一些地方是不太一样的,第24节的经文告诉我们,神设立石头的目的,乃在于使万民知道神的手大有能力,于是带来万民永远的敬畏。然而如果我们比对一下两段经文,发现在上一段一样是结尾的地方,却提到了两个事件——4:12-14提到流便、迦得、玛拿西半支派的人,带着兵器从以色列人面前过去,在那里等候打仗上阵;第二个事件则是提到,耶和华使约书亚在以色列人眼前尊大,百姓敬畏他好像敬畏摩西一样。

在第一个事件当中,当时流便、迦得与玛拿西半支派的人,要求在约旦河东定居,神也允许他们不用过河。但是神却要他们的勇士,必须要带着兵器过去与其他支派的同伴们一起争战。

因此,这两节经文,虽然看起来只是在描述几个支派的人过河之后预备打仗的情况,但其实这里是一个非常美的画面:因为以色列人打仗,乃是为了拿到迦南的土地,可是对于这两个半支派的人而言,他们的土地根本不在这边,但他们却愿意在其他以色列人的前面过去,表达出这是一群愿意为弟兄死,自己却不得任何好处的人。

第二个事件则是将重点放在领袖约书亚身上,他与百姓一起争战,从《约书亚记》的记载中,很容易看出,约书亚在许多战役中,都是第一个冲锋陷阵的人。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整段经文描述的,是一个爱与牺牲的行动。作者提醒我们,原来敬畏神的实际行动,乃在于对于这些为我们牺牲奉献之人的感恩、敬畏与纪念。

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也有许多人默默地为了我们,付出了许多我们可能根本不知道的代价。教会里更有许多人,为了让我们得到生命的好处,不惜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因为他们默默的付出与承担,才造就了今天的我们。

因此,我们应当敬畏在生命中那些带领我们的人。他们可能是我们教会的领袖、传道同工、执事长老,或是团契中的同工、小组长等,这一群人总是默默地付出,承担了他人很多的软弱,甚至在当事人无法完全理解时,在背后为他们担当了许多沉重的重担。

虽然对以色列人来说,约书亚可能远远不如摩西,但圣经的作者却让我们看见,因为这一群人敬畏约书亚如同敬畏摩西一样,使得万民真认识到耶和华神是大而可畏的神。

人很软弱,我们很容易忘记过去别人对我们的帮助,当我们在困难当中,这些帮助就好像及时雨一样;但事情一旦结束,我们就很容易把这些事情忘记,甚至我们很容易因为这些人的一些问题,就将过去的一切当成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也许我们生命中有摩西,有一些伟大、重要的领袖带领着我们、陪伴着我们,带给我们极大的帮助;也许我们生命中也有约书亚,虽然他们好像比不上我们生命中的摩西,可是在神的眼中,这些人的陪伴与扶持,仍旧是神看为宝贵、看为重要,神更期待我们能够敬畏他们,好像敬畏摩西一样,使得神的名不受到亏损,反而得到当得的敬畏。

各位亲爱的弟兄姊妹,透过今天这一段经文,我们更需要进一步来思想,那些曾经在我们生命中种下美好果实的人;纪念那些为我们的生命承担许多苦楚、盼望我们得到生命好处的人;也许有一些人我们觉得他们没有过去的某某人对我们好,但他们仍旧是用不同的方式担当我们生命的重担,我们应当纪念生命中的“第十三块石头”——没有他们,就没有办法造就今日的我们。

求神帮助我们,让我们在每个时刻中,不忘纪念神在我们身上各样的作为,更不要忘了纪念神透过许多人,在我们生命中给予的陪伴、关怀与爱,让我们在这些作为纪念的“石头”当中,更懂得活出一个敬畏神、敬畏人、爱神也爱人的生命。

 

作者为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新约专任教师,内湖信友堂牧师。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