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啊,我是你的儿子——默想《诗篇》第2篇(健新)2021.09.13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言与思専栏2021.09.13

健新

 

人们把《诗篇》中的第2、18、20、21、45、72、89、110和132篇,都归为“君王诗篇”。第2篇是君王诗中的第一篇,它也是在新约圣经中引用最多的诗篇之一。

以下是我的默想和祷告。

 

一、列国的背叛

像诗人一样,我也止不住要问:为什么?

人间的君王与帝王,世上的总统与主席们,为什么,几千年你们一直在抵挡上帝?为什么你们至今还在谋划、喧嚣、怒吼,你们的反叛要到多久?

我像诗人一样看到了,尽管你们彼此之间勾心斗角,恨不得你死我活,你吃了我或我吃了你,但在反抗上帝这一点上,你们竟结成了神圣联盟!你们对上帝的仇恨到底有多深?

你们把十字架践踏在脚底,将圣经列为禁书,上帝的子民是你们的仇敌。

你们的一切反叛说到底,就是“要抵挡耶和华并祂的受膏者”——耶稣基督。你们要反抗基督的统治。但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耶稣基督了,正是这一点,引起了你们的反叛。你们要挣脱上帝的束缚,拒绝基督的真理,不服从耶和华的法律,迫害并践踏天父的子民。

什么是“世上的君王”与“万邦”?凡是反对基督统治的,就是世上的“君王”,就是人间的“万邦”。

世上的君王要自己作王,成为上帝。他们要自己作主——生命的主宰。

但你不过是人。一个人如果以为自己就是上帝或是神明,那便是人世间最虚妄的事情。你一口水喝得岔了气,就能粉碎这个妄想。而你在人间的结局,只能是坟墓。出自尘土,又归于尘土。从秦皇到汉武,从凯撒到希特勒,最后都是一阵风。

无论什么人,哪怕你是一国之君,君临天下、统治一切,如果你坚持反对基督,等待你的也只有灭亡。

这是诗人的警世恒言:“现在,你们君王应当醒悟,”(《诗》2:10)你们要悔改,你们要接受上帝的管教,你们“当存畏惧事奉耶和华”,要顺服耶稣基督。你们这样行,才能得到上帝的祝福。不只是你个人有福了,你领导的国家也有福了。

你们怎样才能存敬畏的心事奉主呢?奥古斯丁说,最重要的就是要“禁止和遏制凡有违背上帝诫命的行为……必要时运用权力来颁行扬善抑恶的法律”。

 

二、天上的一幕

主啊,赐给我信心,让我也看到天上那一幕。让我听到你的笑声,看到你嘲笑世上君王时的面孔。因为你知道他们的结局。

主你说,“要在怒中责备他们”,那是何时?是最终审判的那一日吗?还是今天、此时?恳求你现在就责备他们吧,他们罪大恶极。他们不但自己走向地狱,还驱赶着千千万万的民众跟他们一起灭亡,成为殉葬品。

请告诉我,主啊,你的怒气是什么?是不是像古代教父迦修多儒所说的那样,“上帝只是从恶人收回他的恩典所产生的影响。因此,对恶人的报应就叫做上帝的怒气。”我想,圣经说得更清楚,那就是你“任凭”他们按照自己的心意而行,就如抗拒摩西的那位埃及国王所行的一样。

也许,这报应还有别的意思。就像奥古斯丁解释的那样,上帝的怒气“是指上帝以至高的公义实行审判的大能,因为整个受造界都服从于祂并为祂效力……上帝的怒气也是一种情感,就是当那些认识上帝律法的人看到这律法被罪人侵犯时,在他心灵里出现的情感。靠着义人灵魂里的这种情感,许多事就得到报应。还可以对上帝的怒气作另外一种解释,人若触犯上帝的律法,所临到他的,就是心灵变得暗昧。”

主啊,你是不是说,如果我们——你的儿女按照你的旨意行,让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那就是你对一切叛逆你的君王与臣民的报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求你赐给我们一颗勇敢的心,顺从你的心意坚定不移。

是不是也可以作更多的解释,就是当我们违背你的律法,远离了你时,你的愤怒就临到了我们生命中。因为那时我们心里的光就黯淡了,不得不在黑暗中行走,徘徊。如果是那样的话,主啊,愿你的怒气更猛烈些吧,因为我们若不在你的震怒中惊醒而悔改,就在自己的麻木中走向灭亡。

主啊,我们像G.K.Chesterton一样恳求你:“不求撤去你对我们的震怒,但求挪去我们的骄傲。”(《诗情祷语》毕德生)因为没有忿怒,便没有真正的爱。唯有罪,才把我们引向死亡,而骄傲乃众罪之首、万恶之源。

但主你应许过我们,你让我们看到约拿的故事,当一国之君和他的百姓切切地求告你,各人悔改,转离自己所行的恶道,你就会转意后悔,不发烈怒,收回你要降下的灾祸,使这国家和民众不至于灭亡。

主啊,求你使我们悔改。

主啊,愿我们像当年的以色列人一样认罪悔改,为我们列祖列宗的罪向你认罪悔改,为每个皇帝叛逆你的罪而认罪悔改。也为我们的不义认罪悔改,因为我们就是君王之罪的一部分。我们的懦弱、愚昧与不义,我们的贪婪、自私与骄傲,等等,这一切,构成了君王之罪的深厚土壤。

主啊,求你怜悯我们。求你怜悯我们的祖国。

 

三、耶稣就是受膏者

上主你告诉我们:“我已经立我的君在锡安我的圣山上了。”

这个“君”就是耶稣基督。耶稣就是受膏者,就是弥赛亚,就是救主,把人从罪恶中拯救出来的主。

但人怎么能想到,上主你立耶稣为救主的方式竟然如此奇特,你让耶稣背负著整个人类的全部罪孽,死在各各他山上的十字架上,三天后,你又使祂从死里复活。于是,我们就像彼得一样大声欢呼:“以色列全家当确实地知道,你们钉在十字架上的这位耶稣,上帝已经立祂为主,为基督了。”(《徒》2:36)

上主,你对你的受膏者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

我们在伯利恒听到了这个声音,那是天使对牧羊人说的:“不要惧怕!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孩,包著布,卧在马槽里,那就是记号了。”(《路》2:10-12)

我们在约旦河上空也听到了这个声音:“耶稣受了洗,随即从水里上来。天忽然为祂开了,祂就看见上帝的灵仿佛鸽子降下,落在祂身上。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太》3:16-17)

这是永恒的“生”,正如奥古斯丁所说:“在永恒里无一事物会过去,彷佛不复存在;也无一事物属于将来,彷佛尚未存在。永恒里只有现在,因为凡是属于永恒的都永远长存。正确无误的大公信仰借着‘我今日生你’这句话,宣告了上帝的大能和智慧——就是独生子的永恒的生。祂从永恒的父所生;从永恒里、且在永恒里被生,无开端,无终结,也无空间上的延展。因为祂就是存在,祂就是存在者。”

耶稣基督就是存在,就是存在者,这个观点非常深刻。

圣子耶稣,你是存在,又是存在者,世上万民唯有在你里面才能存在,唯有相信你,才会成为一个存在者。人只有成为上帝的儿子,才能作为一个人而活着。人只有在基督里,才能成为上帝的儿子。

 

四、我是天父的儿子

慈爱的天父啊,我在自己心中也听到了这个最美好的声音:“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

我们听到了这个声音。

当我们承认耶稣基督是我们的救主时,我们就借着救主基督成了天父的儿子。正如教父麦托丢所说:“那些从来不认识上帝各样智慧的人,基督从来不曾生在他们里面——也就是从未被他们所知,从未向他们显明,也从未向他们显现过,倘若这些人也认识恩典的奥秘,那么,由于他们转向并相信了基督,基督就会成为知识和悟性生在他们里面了。”

主啊,你生我之日是我真正的生日。我的肉身获得了真正的生,就是你赐予的永生。

只有永生之生,才是真正的生。因为这生不会过去,它永远是今日——昨日的今日,今日的今日,明日的今日。

这样的“今日”是耶和华的日子,耶和华的日子就是永恒。

主耶稣基督,你是天父的儿子,天父的旨意就是要让上帝的国度彰显在地上。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将上帝的儿女从罪恶里就出来。耶稣,唯有你是救主。

天下、列国是上帝赐给耶稣基督的“产业”(基业),虽然这一天还没有完全来到,但它已经来临了,在上帝的儿女中、在教会中,我们看到了这一点。主啊,我们就是你的产业。教会就是你的产业,她属于你。

任何人把教会看成我的都是邪恶的,主啊,因为教会只属于你,她是你的。

任何一个基督徒把我看做属于我的都是邪恶的,因为你属于基督。当你属于我的时候,就不是属于基督了。

只有在基督里,我才属于真正的我,一个在基督里新生的我,一个在基督里不断地长大的我。

这就是盼望,耶稣基督统治全世界的那一天终究会来到,因为这是上帝的应许,这应许永不改变。主啊,你与大卫家已经立了约,你应许对大卫的后裔永远守约,你说:“我与我所拣选的人立了约,向我的仆人大卫起了誓。我要建立你的后裔,直到永远;要建立你的宝座,直到万代。”(《诗》89:3—4 )是的,你的慈爱永远不会离开大卫的子孙,不会离开我们。我们都是大卫的后裔。

我很喜欢这首诗中“你求我”这三个字。俄利根说得好:“在某种程度上,这或许已经成了一个教义:上帝的恩赐不求就得不到。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参《太》7:7)这句话是为了我们的缘故说的。”

我在上帝面前求得太少了。

我太少地先求上帝的国了。

今天就是我祈求的时候。我祈求主打碎在我心中的“世上的列国”,这就是世上流行的世界观、价值观。奥古斯丁正是这样看的:“你必把这些在他们里面摔成碎片:就是属地的欲望,旧人的肮脏关注,以及凡是从罪的淤泥中产生或加入人里面的一切东西。”

主啊,求你打碎它们,求你帮助我打碎它们,不断地打,直到我离开这个世界。让我只爱你的国,爱你超过一切。

爱上帝之国的人有福了。

 

注:诸教父语录,转引自《古代基督信仰圣经注释丛书·旧约篇·VII · 诗篇》,台湾,校园书房出版社,2015年。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