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生活:自我降卑之路(王敏俐)2020.10.18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言与思”栏目2020.10.18

王敏俐

 

1

多数人想到妈妈在家带领孩子自学的时候,总是很诧异,也带着些许好奇:要和孩子们共处24小时,没有间断,没有休息,如何在他们的疯狂轰炸下,安然生活?一个人要担负起孩子们学习课业的责任,是否太沉重?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孩子,那妈妈的自我,妈妈的梦想,妈妈的休闲在哪里?……

的确,身为一个带领孩子在家自学的妈妈,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可以拥有的独处时间的确是非常少;也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时间可以追剧;更很难有一个完整的时间,能安静咀嚼一本大部头的作品;而且自学家庭毕竟属于少数,在茫茫人海之中,还常常会有一种身为异类的孤独感。

此外,如果你期待在陪伴孩子自学的过程中能享受到成就感,也许你将会失望,因为自学生活所带来的,并非像在职场上完成一个又一个项目随之而有的成就感,与之相反,更多的时候,你感受到的是挫败感:一是因为自己和孩子的生命本质都是那么难以被改变的挫败感,二是面对错误一再重蹈覆辙、罪性难以被驯服的挫败感。

那么,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我一年又一年地带着孩子在家教育呢?

 

2

7岁的哥哥,许多时候,他已可以独立学习。今年我陪伴他一起面对的,是怎么样静下心来,不受外在环境与压力的影响,好好地去完成每天的学习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与其说是指导他的课业,更多的是我们彼此性格的操练。

哥哥要学习的功课是克服不专心与浮躁,认清自己当下的目标与方向;而我的功课则是,克制自己的怒气,不要像个苛刻的督工时刻监管他,要给他空间与时间,调整对他的期待,给他不唠叨、点到为止的提醒。

4岁的弟弟,常常面临情绪的问题。他很容易因为计划被打断而被激怒,今年,我陪伴他一起面对的,是怎样在情绪爆发,比如觉得自己的界线被侵犯,自己的计划被打乱时,学习为自己的想法与计划申诉,表达,在自己的想望与现实的处境之间,找一个双赢的平衡点,而不是在环境不如己意时,陷于暴怒。

1岁的妹妹则带给我们许多乐趣,也有许多挑战。因着妹妹,我学习弹性地使用时间:妹妹醒来时,我们可以各自独立做一些可以不需要立即指导的课业或学习。妹妹也让我们面对时间有限的急迫感,促使我们合力有效率地完成当日的任务。

神使用妹妹来祝福我们。在我照顾妹妹的时间,哥哥们学习独立,以及彼此帮忙;许多时候,妹妹又是爱捣乱的大魔王,哥哥们必须学习忍耐;妹妹睡觉时,我们学习轻声细语,放下自己的喜好,去照顾他人的需要。

 

3

事实上,当我带着孩子们学习他们的功课时,更多时候,我发现,他们所面对的,也是我所要学习的功课。当我情绪失控感到挫败时,当教导孩子感觉到侷限时,当我觉得孤单时,当身体疲惫软弱时……神不断地锻炼我,让我把焦点从耽溺于责备自己的失败中,转移到看见自己对神的需要与渴求,我时时刻刻需要祂,我求祂的同在与能力,求祂的恩典与饶恕。

和孩子在一起,我们共享进步与完成里程碑的喜悦,也一起共同面对生命局限所带来的失败感。当我在困境中被神谦卑下来,我也带领孩子,以合乎中道的眼光来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不管是身为自学妈妈的我,或者是与我一同前行的孩子们,我们都是在神恩典中前行的孩子,我们的生命不是借由各种自我实现的成功感,或由那些没有做到目标的挫败感来定义,我们不是生命的主角,上帝才是,祂在我们的挫败中,书写祂恩典的故事,在我们的成就中,彰显祂奇妙的作为。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