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界决定境界(刘加恩)2021.11.19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1.11.19

刘加恩

 

《眼界决定境界》一书中曾提到:眼界乃是一个人的思想境界,而一个人的眼界将决定此人拥有多高的境界。对于基督徒而言,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我们会用什么样的眼界来看待?

诚然,只要是人,都在面对生活的挑战,也要在不同的挣扎中做出选择。然而许多基督徒却把信仰只看成生活中的点缀,在实际遇到困难的时候,仍然会以过去不信主时习惯的方式来应对,从而无法真正从信仰中得到鼓励与帮助。事实上,只有在跟随神的过程中,信心一点一滴的积累,我们才有可能真实经历神的恩典与作为,这会逐步拓展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能够进入进一步勇敢跟随主的境界。

 

充满信心、抓住应许 VS. 只见困难、坐享其成

《约书亚记》13到19章,常让许多人读起来很辛苦,但这一段经文,却让我们看见不同的眼界,带出不同的境界。

这段经文提到以色列各支派的分地。当他们讨论时,很可能眼前摆着一张迦南地的地图,之后拈阄决定要把哪一块地分给哪个支派。其实,当时许多城市还没有攻下(也就意味着,他们马上面对的是一场又一场的争战),我们看见,同样的迦南地,在不同人的心中,却呈现出不同的地图。

第一张是犹大支派所看见的地图。这个支派的代表人物是迦勒,虽然他85岁的高龄,却因为抓住神的应许,即使再难,他都想要去得那一块神要给他的地——他不是坐享其成,而是选了最辛苦、最困难的城市。

因此,犹大家虽然分到比较大的土地,但同时也意味着,他们要面对更多的争战。即便如此,他们仍是第一个站出来接受挑战的支派,所以第一张地图,是一张充满信心、看见应许的地图,是迦勒与犹大支派所看见的地图。

接着来看看另外7个支派的状况。18章的开头提到全会众聚集在示罗(14章提到迦勒与约书亚见面的地点在吉甲),我们留意到约书亚对他们说:“神所赐给你们的地,你们耽延不去得,要到几时呢?”(《书》18:3)可以看出这些人耽延的态度——那是一种松懈、怠惰的态度。从犹大支派分地,一直到这7个支派分地,应当已经过了一段不短的时间,故而见面的地点也位于迦南地的核心(从吉甲换到示罗)。

我们可以想像,其他支派的人应当已看见犹大支派如何一步步得到神的赐福,以致于将不同的城市、土地攻占下来,但他们却一直在观望,不采取行动,他们不想要成为犹大支派。他们可能顾虑现实的问题,比如自己人口很多,却又不像犹大支派那么会打仗,渐渐地,他们便在现实的环境中妥协了。

每个教会也都有这样的人,他们看到别人在信仰上的追求与成长,别人在教会中美好的服事,可是当这样服事的职责轮到自己时,他们却不愿意付出,甚至觉得自己目前已经不错了,以致于在松懈中怠惰,不敢前进,没有办法真正经历信仰的真实。

问题不只如此。经文提到,这7个支派的松懈,不仅给他们带来属灵上的亏损,他们也渐渐变成只想要坐享其成的人。19章提到,西缅、但支派分地的时候,他们所分的地界是在犹大地业中间(参《书》19:1)意思是说,他们不但不想辛苦争战,还想要直接拿别人的成果,希望在犹大支派辛苦攻下的土地上收获好处。这些人也很快成为犯罪堕落的百姓。因此第二张的地图,是这7个支派所看见的——是一张充满危机、困难的地图。因着这种眼界,他们想尽办法要坐享其成。

 

转变的契机:转换眼界、拓展境界

这7个支派的问题,正好与犹大支派成为强烈的对比:一群是只会观望、松懈,甚至想要从别人那拿好处的人;另一群则是追求属灵成熟、紧紧抓住神应许的人。

这当中的张力与冲突,常常反映出我们生命的光景。信主之后,我们虽然知道倚靠神的重要,但当面对生活实际的挑战时,却容易在这两种极端中摆荡:有时候我们像犹大支派一样非常有信心,但有时候却像那7个支派一样只是观望,最终陷于我们的惰性中,好像我们没有什么缺乏,就开始松懈,甚至想要坐享其成。

经文提出一个转变的契机,出现在约瑟家(以法莲和玛拿西半支派)与约书亚之间的对话。从《约书亚记》16、17章中可以看见,这些支派是在犹大支派之后下一个分地的群体,当约瑟家分配好土地之后,他们的领袖就以抱怨的口吻对约书亚说:神到如今赐福他们,但他们族大、人多,所分配的土地不够大,他们希望得到山地,但觉得树太多不好使用;他们希望得到平原,但平原有更高科技的迦南人,这些土地不易取得。

然而约书亚告诉他们,若是觉得土地不够大,他们可以自己去取,若觉得山地的树太多,可以把树砍掉;虽然迦南人的土地不易攻下,但就因为他们族大、人多,正是能够取胜的优势。

我们看到,玛拿西支派所面对的困难是真实的。但是约书亚提醒他们,神已经看见他们的困难,神要帮助、祝福他们。神要他们看见,神使他们成为大族,就是要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困难中倚靠神,担起别人无法担当的重任,而不是像其他支派,只想要坐享其成——即神要他们转换眼光,看见人多反而是他们整个支派的优势,也是神的赐福。

可惜,这一群人最终还是没有完成神的吩咐,将迦南人全数赶出。17:12节写道:只是玛拿西子孙不能赶出这些城的居民,迦南人偏要住在那地——这表示约瑟家虽然听见了约书亚的话,但似乎仍与现实妥协。历史也证明,因为这一群混居的外族人,使得以色列人后来渐渐不专心敬拜耶和华,最后带来宗教、道德的混乱,产生不可收拾的后果。然而有关于约瑟家的记录,不只停在这里。我们不要忘了,还有一位约瑟家的重要角色,即约书亚。根据《民数记》13章的记载,约书亚本名叫何西阿,是属于以法莲支派的。换言之,约书亚乃是约瑟家其中一个领袖,他不仅告诉百姓应该抓住神的应许、看见神的赐福,在19章的结尾,我们看见,约书亚只求了一座城名为亭拿西拉,之后修筑这个城,住在其中。(参《书》19:50)

约书亚求了一个可能是荒废的城,或是打仗之后严重毁损的城,这显示出约书亚并没有坐享其成,他更不想找容易的工作来做。全国上下除了年纪最长、辈份最高的迦勒,下一个重要的前辈就是约书亚,若是论资排辈,约书亚应当是劳苦功高的领袖,他根本不需要这么辛苦,但是他却与迦勒一样,紧紧抓住神的应许。因此,当大家把好的地方都选完了,他才挑自己的城,成为整个分地的结尾。

关于约书亚,从《出埃及记》到《约书亚记》后半,我们会发现,他对神的信靠似乎愈来愈坚定,这很可能是他在经年累月的争战过程中,一次又一次见证了神的作为,这坚固了他的信心,他相信神的安排与应许能超越眼前的危机。

 

总结

以色列12个支派都是认识神的,也都是神的百姓,但当他们在分地时,不同的眼界,透露出他们不同信仰的光景。

今日教会人数众多,但究竟我们是基督教的信徒?还是主耶稣的门徒?迦勒与犹大支派看见的地图,是充满神的应许和祝福的一张图,于是他们勇敢向前,他们相信困难会更让他们经历神奇妙的带领;以色列7个支派所看到的,是充满困难的一张图,因此他们处心积虑地想要从别人那得到好处。

你我也许像约瑟家的人,我们常常在这两种眼界当中摆荡。然而最后我们会选择像约瑟家的领袖,与事实妥协、抱怨、甚至裹足不前?还是选择像约瑟家的约书亚,定睛在神的应许上,看见神丰富的赐福,以至于得着更宽阔的眼界,经历更丰富的境界?

要活出迦勒与犹大支派看见第一张地图那样的生命,不是一蹴而就,神会让我们慢慢得着,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在生活的经历中,允许神慢慢调整我们的眼界。求神帮助我们看见神的应许,在真实的挑战中,经历并记念神宝贵而丰富的应许,使我们的信心愈加成熟,得以看见神为我们预备的那充满应许、充满祝福的地图。

 

作者为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新约专任教师,内湖信友堂牧师。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