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吧,我们登耶和华的山(莫非)

莫非

本文原刊于《举目》29期

           “必有许多国的民前往,说:来吧,我们登耶和华的山,奔雅各神的殿。主必将祂的道教训我们;我们也要行祂的路。因为训诲必出于锡安;耶和华的言语必出于耶路撒冷。”(《赛》2:3)

两种登山客

          《以赛亚书》2章3节经文里有一座“耶和华的山”,是指锡安山,是那时犹大国的首都、也是圣殿所在地。那山特别高,所以需要攀登。圣殿盖在高处,代表众望所归,在以色列人心里也有属灵中心的意义。

          旧约时代,以色列人一年三次会登耶和华的山。今天也有世界各地的人到耶路撒冷这个“圣地”旅游,它现在是世界著名的观光景点。从世俗的角度看,也可以说应验了以赛亚的预言,“万民都要流归这山”(《赛》2:2)。

         说到旅游,如果稍注意一下近来的出版业,会发现有一种书销路不错,就是旅行文学。反映出现代人生活忙碌,需要逃离常轨、出去透透气的现象。也因为普遍经济条件够,可以出去度假,所以有愈来愈多的人去不同的地方旅行观光。有些作家将所见所闻写下来,叙述各地的美食、景点或文化比较等,便成了旅行文学。

          旅行文学的读者通常有两类,一为出游,所以先买书回来做功课。另外一类是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外出,但有兴趣涉猎或了解异国文化与风俗习惯,好在头脑里虚拟一趟旅游,如同中国人所谓的“卧游”。

         然而众人皆知,“卧游”和实地出游完全是两回事。一个是用脑子推想,沙盘推演。另一个是全人的投入,亲身去体会那个地方的气味、风景与食物。

          在那些真正出游的人中,有一种人很奇怪,他们不会选择风景优美,吃住都有五星级旅社的名胜古蹟;也不去荒山野地,经历天地间搭帐棚的野外探险。而是专选那种交通不大方便,吃住简陋的偏远之地。这些地方有的很贫穷,要挤火车;有的要爬许多阶梯、走许多路;有的地方还有战乱,要冒生命危险……他们去,并非为度 假、放松或享受,而是为去“朝圣”:到一个圣地──印度恒河,或西藏拉萨,或以色列耶路撒冷或麦加──经历神圣的膜拜感觉。

          我们可以公平地推测,这些人并非全是信徒。很多不信佛的人会去泰国寺庙,不信基督教的会去耶路撒冷。他们所为何来呢?有为观光,有为考古。更有的还一待几个月,一个圣地一个圣地体验真正的“朝圣”。

          即便如此,事后终究还是要回家,与圣地的宗教色彩告别。在圣地沾染的一点提升、一点虔敬和一点神圣,一旦回到红尘俗世,也逐渐消失净尽。因此,到圣地的人也可以简单分为两种:一种是信徒式的朝圣,一种则是观光客式地朝圣。

           如何分辨?似乎不能从奉献金钱的多少来看。家母过去曾在台湾参加一个土风舞社,参加者很多是卖菜的欧巴桑(台语“老太婆”的意思)。有时也办郊游活动,全是到台湾一些有名的庙宇进香。意外地,家母发现这些卖菜的欧巴桑,平常赚的虽是蝇头小利,但香火钱却会大把大把地掏。

          然而,奉献再多的金钱,也不代表是真正信徒,因为信徒不能靠钱来买户口、挂号。

          也不能用奉献时间作义工来看。有些医生会到灾区作义工,到慈济功德会所支援的地区,或印度德兰修女的痲疯救济院服务穷人。他们的服务甚至比一般信徒还有果效,但也不代表他们是真正信徒。

          也有的在朝圣时抱着中国人所说“心诚则灵”的心理,十分虔诚地礼拜、祷告,全心地投入,但仍然不代表是他们是真正信徒。差别到底在哪里呢?

          差别在于你是以观光客的心态到宗教场所走一回,还是真正把信仰带回家长期实践,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走一回的代价到底有限,成为生活方式则需要长期的投入。很多人只愿付有限的代价买一时的平安,而不愿付较大的代价投资自己的永生。

朝圣的心理

          问题是:人为什么会有朝圣之心?为何一定要到一特别地方,与俗世分别出来,才能独坐观心,分辨真妄?或对一神圣对象膜拜,投诉心中诸多不安,寻求安慰。

         其实人有朝圣之心,应算是普遍现象,是意识到这世界有一大过自己的“力量”,进而渴慕与它发生接触。这可以是信仰路上的一个起点。

          教会虽然不是观光圣地,但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是生活里的一块净土。许多人初至教会,也会抱着朝圣的心态,唱唱诗歌,听听讲道,看看慈眉善目之人,好似如此可过滤些俗虑,沾一点神圣,提升一些自我。

          甚至,有人进入教会后也受洗了。但一说要查经,上主日学,塑造基督徒品格,把基督徒价值观活出来,便失了耐心,觉得“不大好玩”。这就是尚未脱除观光式的朝圣心态。

          观光式朝圣的目的是“看”。“观光”,就是什么亮眼就看什么。抱这样的心态来到教会,很自然地会想看到一些卖点。像南加水晶大教堂,外表建筑别致,望去光灿 晶亮。内又有神圣音乐,名家讲道,岂不好看?观光式的朝圣就有点像看热闹,顺便收集一些关于神的知识,但不见得会应用在生活里。听来觉得有趣,想想也有点 道理,但事不见得关己,更不会把信仰化入自己的生命。

          至于前面所说的“卧游”,便又离得更远了。有位作家朋友,书架上乍见好几本不同版本的圣经,也有可兰经和佛经。但他是把信仰当成一门学问来研究,或几部文学作品来欣赏。头脑百般琢磨,心却没有一点进入。

          真正的信仰,要能发生改变生命的作用,不能只靠观光式的朝圣,而是要信徒式地全人进入。不能只靠脑子读、眼睛看,而是要不断地学习,把信仰融入自己的生命。

登耶和华的山,为敬拜神

          所以若要登耶和华的山,不能只是观光式的朝圣。也许每个信徒多少都走过这段过程,初时陌生地接触,带点新鲜,不大能进入状况。但既然走进来了,为何不探讨信仰核心,尝试了解信仰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也不枉走这一遭。

          什 么是基督信仰的核心呢?就是经历耶和华神所成就的救赎大工。旧约的以色列人曾在埃及作奴隶,出埃及的时候,便亲身经历了神的救赎,从为奴之地被带领出来。 后来又在旷野中经历神的供应,最后终于进入迦南美地。以色列人之所以会一年三次登耶和华的山──春天逾越节,夏天收割节(也叫五旬节),加上秋天住棚节 ──就是为在敬拜中,重新记念神在他们生命中的带领与作为。

          我们每星期天来到教会,也是来到神面前敬拜祂,思考祂在我们生命中的作为:祂如何救我们脱离在罪里作奴隶的“埃及地”,带领我们走过在灵里流浪的“旷野地”,然后我们可以重整我们的心灵,重新与神立约。

          即使仍有不安,仍会为明天忧虑,会为亲人的伤害流泪,会觉得人生不过是劳苦愁烦。但总要认定,是神把我们从罪里拯救出来,将我们从流离失所的旷野中带出来,进入有依靠,有平安,又有盼望的迦南美地。

         所以,要登耶和华的山,敬拜神!
登耶和华的山,为学习

          每一次上山后,以色列人都会接受来自神的教导,“主必将祂的道教训我们”。教导什么呢?你们是被拯救的子民,是被祝福的子民,也是被差遣出去的子民。

          在这样教导下,以色列人每一次与神重新立约。约就像合同,只是这是在爱里的契约,也就是与神进入一种关系,重新确认祂是我们的神,我们是祂的子民。

           观光式的朝圣是为观看,而信徒来教会则是为学习。老实说,在我们信仰中很大一部分,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初来教会,是学习基督教信仰是怎么回事。渐渐了解后,决定接受这个信仰,就要学习神的道,学习圣经的话语,学习祷告,学习做主的门徒。

          然而很多人进入教会多年,却未抓到这个关键,只是一味架空地求各样祝福,而且还兀自奇怪:为什么求工作却无工作?求美好婚姻,婚姻却破裂?求健康,身体却一直病痛不断?于是便开始怀疑,觉得这个神一定不灵,不信也罢!

         这和前面所提卖菜欧巴桑的信仰又有何不同?总觉得丢下大把香火钱后,便应看到自己所求应被实现,这是贿赂式、趋吉避凶的信仰。完全在求超自然之事发生,求外在环境改变,却没抓到信仰核心,就是求自己能在各样处境中学习功课,求自己个性改变,能全心信靠神。

          所以我们看到许多人在教会多年,却一点没有改变。脾气一样坏,个性一样忧虑,碰到事一样没有平安,然后却宣称这个信仰没用。须要澄清的一点是:信仰“不 灵”,问题不在于神,乃是在人。人如果没有学习,就没有成长。没有学习,就是观光式地朝圣。下了山回去当然你还是你,我还是我。

           也可以说观光客式的信仰很懒惰,要神作所有的工,而自己则闲坐一旁,被动地观望,看看有什么事会发生。问题是在信仰中,我们与神的关系不只是求愿望,还要学习功课。信仰能在你生命中产生多少影响,完全要看你对信仰实践了多少。神有神会负责的恩典,人有人要负责的承担。

          所以信仰不在于哪个独立的点或事件上,而在于把信仰活成一种生活方式,行天路,走耶稣的路,然后看神怎样带领。

下了山,要行祂的路

           经文的下半是:“我们也要行祂的路。”是的,我们下山回去后,从教会回家后,要开始学习走神的路,不要再走自己的路。

          以色列人一年上山三次,敬拜神,学习神的道,然后下山,回去,在节期与节期之间,仍在每天生活中操练被教导的神的道。

          学习神的道,不是只在脑子里兜转,也不只是学看事情的观点,那只停留在前面所说的“卧游”。而是要在生命里去实践所学的道,这牵涉到让性格被神塑造,学习爱人,节制脾气,交托忧虑。生命整个从里面被“翻转”,成为一个不一样的人,才能活出一股力量,承载不同的境遇与苦难。

          平常有些机会受邀讲婚姻讲座,但心中却深知,婚姻中许多问题常不在技巧,乃在一颗愿意的心。技巧不难学:沟通、冲突处理、关系经营等,但光学技巧并于事无 补。也许懂得沟通是多说造就之语,冲突处理是避免踩到对方的神经。但懂得这些又怎样呢?当人不谦卑自己,不愿意改变,一切只为自己利益,只顾自己的伤口, 两人关系永远走不出死胡同,再多技巧又有什么用呢?

          人啊!人!一定要改变,不改变再多理论也没用。但要变,就一定要从里面变。因为忍一时不能忍长久,除非性情真正转变,否则神的道对我们永远是隔靴搔痒。

           而变,就一定会痛,神的路本来就不容易走,很多时候一定要被拆散,被打破,甚至要完全被破碎,才能真正地改变。这是成长的痛,英文叫作“growing pain”。

          所以行祂的路,牵涉到要付代价。但若能行出来,信仰就成为我们的力量,可以承载、托住我们,给我们一个不同的人生。

载欣载奔,邀请人

          经文又说:“要登耶和华的山,要奔雅各神的殿。”我们可以想像“登”是需要力气的,而且是带着盼望,才会“奔”向圣殿。前面还有一句“来罢!”,是一个邀请,有呼朋唤友、扶老携幼的味道。

           基督教信仰说实在,就是一个信心之旅。而且不是千山独行,乃是一群人结伴而行。在这旅程上,有困难也有险阻,需要彼此扶持,也会付出许多代价。就因为人人各 有软弱,单打独斗便容易阵亡。所以需要一起登耶和华的山,一起奔雅各神的殿,一起敬拜神,一起学习神的道,一起下山行走祂的路。什么都一起来,一起作。

          西方有个童话故事叫《绿野仙踪》,是另一种版本的《天路历程》。故事中有个小女孩桃乐丝,被一阵大风吹到一个陌生地方。她想尽办法找回家的路,路上碰到一些 很具代表性的角色,具体而微地刻划出几种人类最常见的弱点:缺少一颗心的铁人,缺乏智慧的稻草人,望似凶猛、实为没胆的狮子。

          不会爱,不会思考,不勇敢,不是具体而微地勾划出我们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么?我们是像铁人,稻草人?还是像狮子?不是有心没胆,便是有胆无识?很少有人智勇双全,或是又勇敢又有爱心,多少都有些不足。

          这个故事的重点,便是一群带有残缺的人,结伴同行天路。过程中以己之长,补他人之短,彼此不断扶持,才能走到目的地。

          很幸运地,在我所处的教会中,便有一群这样的弟兄姊妹。来美国至今30年有余,搬了许多地方,换过许多地址,终于在洛杉矶落了户。我极为珍惜认识的这批弟兄 姊妹。想想,在美国还可以这样说,“我认识某某十几二十年”,在异乡里多么不易?有些还是从单身就认识,一起走过结婚、生子,进入中年,见証并参与过彼此 孩子的成长与父母过世。

          但生命重叠还非最宝贵的,能见証彼此在属灵生命中的成长才是信仰中最宝贵的部分。一起学习神的道,看着彼此从年轻气盛,到一起学习行走祂的路,一起顺服地成长。我们都各有各的缺点,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全朝同一个方向走,我们的心全都向神。

          每想及经文中的“来吧!”就觉得温暖。好像有一个人走在前面,忽然回首一笑说:“来吧!我们登耶和华的山。”

         在这条路上我曾经受到邀请,也上了路,享受到信仰的宝贝。现也邀请大家,一起登这座耶和华的山,奔雅各神的殿。不要只停留在观光式的朝圣,而是真正成为信徒,住在神的圣山上,也把圣山带在心里,一起下山来行走祂的路。

神的话语,来自神

           最后,经文说:“因为训诲必出于锡安,耶和华的言语必出于耶路撒冷。”

          2002年,所在教会有些变动,堂没有买成,牧师又走了,感觉上好像家不成家,教会不成教会。

          但所谓的圣殿、教堂,也不过是天路上的桥梁或路标。桥梁可以帮助我们走向神,若此路不通,必有它路。

          牧师也不过是帮我们指向神的指路人。这里说的“训诲必出于锡安,耶和华的言语必出于耶路撒冷”,即指所学之道,全是来自神。不管由谁来说,由谁指路,道都是来自神。

          因而所有通向神的桥梁、路标、或指路人,神都会为我们预备、设下,并差来,神绝不会让我们无所适从,不知东西。

          在教会动荡的时候,我们只要谨守一个重要的分辨,那就是路标只是路标,它绝非最后的目的地。

          而且路标有时会被拆走,指向圣殿的人也许会换,但不代表终点也因此就不存在。

         重要的是我们还想走,还想朝同样的目标走去。所以“来吧,我们登耶和华的山,奔雅各神的殿。主必将祂的道教训我们,我们也要行祂的路;因为训诲必出于锡安,耶和华的言语必出于耶路撒冷。”

          且让我用这段经文,作为对每一位信徒的诚挚邀请。

作者是自由作家,现住美国洛杉矶。
编者按:本文原为作者的讲道材料,经改写后刊载。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