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
本文原刊於《舉目》29期
“必有許多國的民前往,說:來吧,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奔雅各神的殿。主必將祂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祂的路。因為訓誨必出於錫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賽》2:3)
兩種登山客
《以賽亞書》2章3節經文裡有一座“耶和華的山”,是指錫安山,是那時猶大國的首都、也是聖殿所在地。那山特別高,所以需要攀登。聖殿蓋在高處,代表眾望所歸,在以色列人心裡也有屬靈中心的意義。
舊約時代,以色列人一年三次會登耶和華的山。今天也有世界各地的人到耶路撒冷這個“聖地”旅遊,它現在是世界著名的觀光景點。從世俗的角度看,也可以說應驗了以賽亞的預言,“萬民都要流歸這山”(《賽》2:2)。
說到旅遊,如果稍注意一下近來的出版業,會發現有一種書銷路不錯,就是旅行文學。反映出現代人生活忙碌,需要逃離常軌、出去透透氣的現象。也因為普遍經濟條件夠,可以出去度假,所以有愈來愈多的人去不同的地方旅行觀光。有些作家將所見所聞寫下來,敘述各地的美食、景點或文化比較等,便成了旅行文學。
旅行文學的讀者通常有兩類,一為出遊,所以先買書回來做功課。另外一類是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外出,但有興趣涉獵或瞭解異國文化與風俗習慣,好在頭腦裡虛擬一趟旅遊,如同中國人所謂的“臥遊”。
然而眾人皆知,“臥遊”和實地出遊完全是兩回事。一個是用腦子推想,沙盤推演。另一個是全人的投入,親身去体會那個地方的氣味、風景與食物。
在那些真正出遊的人中,有一種人很奇怪,他們不會選擇風景優美,吃住都有五星級旅社的名勝古蹟;也不去荒山野地,經歷天地間搭帳棚的野外探險。而是專選那種交通不大方便,吃住簡陋的偏遠之地。這些地方有的很貧窮,要擠火車;有的要爬許多階梯、走許多路;有的地方還有戰亂,要冒生命危險……他們去,並非為度 假、放鬆或享受,而是為去“朝聖”:到一個聖地──印度恆河,或西藏拉薩,或以色列耶路撒冷或麥加──經歷神聖的膜拜感覺。
我們可以公平地推測,這些人並非全是信徒。很多不信佛的人會去泰國寺廟,不信基督教的會去耶路撒冷。他們所為何來呢?有為觀光,有為考古。更有的還一待幾個月,一個聖地一個聖地体驗真正的“朝聖”。
即便如此,事後終究還是要回家,與聖地的宗教色彩告別。在聖地沾染的一點提昇、一點虔敬和一點神聖,一旦回到紅塵俗世,也逐漸消失淨盡。因此,到聖地的人也可以簡單分為兩種:一種是信徒式的朝聖,一種則是觀光客式地朝聖。
如何分辨?似乎不能從奉獻金錢的多少來看。家母過去曾在台灣參加一個土風舞社,參加者很多是賣菜的歐巴桑(台語“老太婆”的意思)。有時也辦郊遊活動,全是到台灣一些有名的廟宇進香。意外地,家母發現這些賣菜的歐巴桑,平常賺的雖是蠅頭小利,但香火錢卻會大把大把地掏。
然而,奉獻再多的金錢,也不代表是真正信徒,因為信徒不能靠錢來買戶口、掛號。
也不能用奉獻時間作義工來看。有些醫生會到災區作義工,到慈濟功德會所支援的地區,或印度德蘭修女的痲瘋救濟院服務窮人。他們的服務甚至比一般信徒還有果效,但也不代表他們是真正信徒。
也有的在朝聖時抱著中國人所說“心誠則靈”的心理,十分虔誠地禮拜、禱告,全心地投入,但仍然不代表是他們是真正信徒。差別到底在哪裡呢?
差別在於你是以觀光客的心態到宗教場所走一回,還是真正把信仰帶回家長期實踐,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走一回的代價到底有限,成為生活方式則需要長期的投入。很多人只願付有限的代價買一時的平安,而不願付較大的代價投資自己的永生。
朝聖的心理
問題是:人為什麼會有朝聖之心?為何一定要到一特別地方,與俗世分別出來,才能獨坐觀心,分辨真妄?或對一神聖對象膜拜,投訴心中諸多不安,尋求安慰。
其實人有朝聖之心,應算是普遍現象,是意識到這世界有一大過自己的“力量”,進而渴慕與它發生接觸。這可以是信仰路上的一個起點。
教會雖然不是觀光聖地,但從某些方面來說,也是生活裡的一塊淨土。許多人初至教會,也會抱著朝聖的心態,唱唱詩歌,聽聽講道,看看慈眉善目之人,好似如此可過濾些俗慮,沾一點神聖,提升一些自我。
甚至,有人進入教會後也受洗了。但一說要查經,上主日學,塑造基督徒品格,把基督徒價值觀活出來,便失了耐心,覺得“不大好玩”。這就是尚未脫除觀光式的朝聖心態。
觀光式朝聖的目的是“看”。“觀光”,就是什麼亮眼就看什麼。抱這樣的心態來到教會,很自然地會想看到一些賣點。像南加水晶大教堂,外表建築別致,望去光燦 晶亮。內又有神聖音樂,名家講道,豈不好看?觀光式的朝聖就有點像看熱鬧,順便收集一些關於神的知識,但不見得會應用在生活裡。聽來覺得有趣,想想也有點 道理,但事不見得關己,更不會把信仰化入自己的生命。
至於前面所說的“臥遊”,便又離得更遠了。有位作家朋友,書架上乍見好幾本不同版本的聖經,也有可蘭經和佛經。但他是把信仰當成一門學問來研究,或幾部文學作品來欣賞。頭腦百般琢磨,心卻沒有一點進入。
真正的信仰,要能發生改變生命的作用,不能只靠觀光式的朝聖,而是要信徒式地全人進入。不能只靠腦子讀、眼睛看,而是要不斷地學習,把信仰融入自己的生命。
登耶和華的山,為敬拜神
所以若要登耶和華的山,不能只是觀光式的朝聖。也許每個信徒多少都走過這段過程,初時陌生地接觸,帶點新鮮,不大能進入狀況。但既然走進來了,為何不探討信仰核心,嘗試瞭解信仰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也不枉走這一遭。
什 麼是基督信仰的核心呢?就是經歷耶和華神所成就的救贖大工。舊約的以色列人曾在埃及作奴隸,出埃及的時候,便親身經歷了神的救贖,從為奴之地被帶領出來。 後來又在曠野中經歷神的供應,最後終於進入迦南美地。以色列人之所以會一年三次登耶和華的山──春天逾越節,夏天收割節(也叫五旬節),加上秋天住棚節 ──就是為在敬拜中,重新記念神在他們生命中的帶領與作為。
我們每星期天來到教會,也是來到神面前敬拜祂,思考祂在我們生命中的作為:祂如何救我們脫離在罪裡作奴隸的“埃及地”,帶領我們走過在靈裡流浪的“曠野地”,然後我們可以重整我們的心靈,重新與神立約。
即使仍有不安,仍會為明天憂慮,會為親人的傷害流淚,會覺得人生不過是勞苦愁煩。但總要認定,是神把我們從罪裡拯救出來,將我們從流離失所的曠野中帶出來,進入有依靠,有平安,又有盼望的迦南美地。
所以,要登耶和華的山,敬拜神!
登耶和華的山,為學習
每一次上山後,以色列人都會接受來自神的教導,“主必將祂的道教訓我們”。教導什麼呢?你們是被拯救的子民,是被祝福的子民,也是被差遣出去的子民。
在這樣教導下,以色列人每一次與神重新立約。約就像合同,只是這是在愛裡的契約,也就是與神進入一種關係,重新確認祂是我們的神,我們是祂的子民。
觀光式的朝聖是為觀看,而信徒來教會則是為學習。老實說,在我們信仰中很大一部分,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學習。初來教會,是學習基督教信仰是怎麼回事。漸漸瞭解後,決定接受這個信仰,就要學習神的道,學習聖經的話語,學習禱告,學習做主的門徒。
然而很多人進入教會多年,卻未抓到這個關鍵,只是一味架空地求各樣祝福,而且還兀自奇怪:為什麼求工作卻無工作?求美好婚姻,婚姻卻破裂?求健康,身体卻一直病痛不斷?於是便開始懷疑,覺得這個神一定不靈,不信也罷!
這和前面所提賣菜歐巴桑的信仰又有何不同?總覺得丟下大把香火錢後,便應看到自己所求應被實現,這是賄賂式、趨吉避凶的信仰。完全在求超自然之事發生,求外在環境改變,卻沒抓到信仰核心,就是求自己能在各樣處境中學習功課,求自己個性改變,能全心信靠神。
所以我們看到許多人在教會多年,卻一點沒有改變。脾氣一樣壞,個性一樣憂慮,碰到事一樣沒有平安,然後卻宣稱這個信仰沒用。須要澄清的一點是:信仰“不 靈”,問題不在於神,乃是在人。人如果沒有學習,就沒有成長。沒有學習,就是觀光式地朝聖。下了山回去當然你還是你,我還是我。
也可以說觀光客式的信仰很懶惰,要神作所有的工,而自己則閒坐一旁,被動地觀望,看看有什麼事會發生。問題是在信仰中,我們與神的關係不只是求願望,還要學習功課。信仰能在你生命中產生多少影響,完全要看你對信仰實踐了多少。神有神會負責的恩典,人有人要負責的承擔。
所以信仰不在於哪個獨立的點或事件上,而在於把信仰活成一種生活方式,行天路,走耶穌的路,然後看神怎樣帶領。
下了山,要行祂的路
經文的下半是:“我們也要行祂的路。”是的,我們下山回去後,從教會回家後,要開始學習走神的路,不要再走自己的路。
以色列人一年上山三次,敬拜神,學習神的道,然後下山,回去,在節期與節期之間,仍在每天生活中操練被教導的神的道。
學習神的道,不是只在腦子裡兜轉,也不只是學看事情的觀點,那只停留在前面所說的“臥遊”。而是要在生命裡去實踐所學的道,這牽涉到讓性格被神塑造,學習愛人,節制脾氣,交托憂慮。生命整個從裡面被“翻轉”,成為一個不一樣的人,才能活出一股力量,承載不同的境遇與苦難。
平常有些機會受邀講婚姻講座,但心中卻深知,婚姻中許多問題常不在技巧,乃在一顆願意的心。技巧不難學:溝通、衝突處理、關係經營等,但光學技巧並於事無 補。也許懂得溝通是多說造就之語,衝突處理是避免踩到對方的神經。但懂得這些又怎樣呢?當人不謙卑自己,不願意改變,一切只為自己利益,只顧自己的傷口, 兩人關係永遠走不出死胡同,再多技巧又有什麼用呢?
人啊!人!一定要改變,不改變再多理論也沒用。但要變,就一定要從裡面變。因為忍一時不能忍長久,除非性情真正轉變,否則神的道對我們永遠是隔靴搔癢。
而變,就一定會痛,神的路本來就不容易走,很多時候一定要被拆散,被打破,甚至要完全被破碎,才能真正地改變。這是成長的痛,英文叫作“growing pain”。
所以行祂的路,牽涉到要付代價。但若能行出來,信仰就成為我們的力量,可以承載、托住我們,給我們一個不同的人生。
載欣載奔,邀請人
經文又說:“要登耶和華的山,要奔雅各神的殿。”我們可以想像“登”是需要力氣的,而且是帶著盼望,才會“奔”向聖殿。前面還有一句“來罷!”,是一個邀請,有呼朋喚友、扶老攜幼的味道。
基督教信仰說實在,就是一個信心之旅。而且不是千山獨行,乃是一群人結伴而行。在這旅程上,有困難也有險阻,需要彼此扶持,也會付出許多代價。就因為人人各 有軟弱,單打獨鬥便容易陣亡。所以需要一起登耶和華的山,一起奔雅各神的殿,一起敬拜神,一起學習神的道,一起下山行走祂的路。什麼都一起來,一起作。
西方有個童話故事叫《綠野仙蹤》,是另一種版本的《天路歷程》。故事中有個小女孩桃樂絲,被一陣大風吹到一個陌生地方。她想盡辦法找回家的路,路上碰到一些 很具代表性的角色,具体而微地刻劃出幾種人類最常見的弱點:缺少一顆心的鐵人,缺乏智慧的稻草人,望似兇猛、實為沒膽的獅子。
不會愛,不會思考,不勇敢,不是具体而微地勾劃出我們自己或身邊人的影子麼?我們是像鐵人,稻草人?還是像獅子?不是有心沒膽,便是有膽無識?很少有人智勇雙全,或是又勇敢又有愛心,多少都有些不足。
這個故事的重點,便是一群帶有殘缺的人,結伴同行天路。過程中以己之長,補他人之短,彼此不斷扶持,才能走到目的地。
很幸運地,在我所處的教會中,便有一群這樣的弟兄姊妹。來美國至今30年有餘,搬了許多地方,換過許多地址,終於在洛杉磯落了戶。我極為珍惜認識的這批弟兄 姊妹。想想,在美國還可以這樣說,“我認識某某十幾二十年”,在異鄉裡多麼不易?有些還是從單身就認識,一起走過結婚、生子,進入中年,見証並參與過彼此 孩子的成長與父母過世。
但生命重疊還非最寶貴的,能見証彼此在屬靈生命中的成長才是信仰中最寶貴的部分。一起學習神的道,看著彼此從年輕氣盛,到一起學習行走祂的路,一起順服地成長。我們都各有各的缺點,但卻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全朝同一個方向走,我們的心全都向神。
每想及經文中的“來吧!”就覺得溫暖。好像有一個人走在前面,忽然回首一笑說:“來吧!我們登耶和華的山。”
在這條路上我曾經受到邀請,也上了路,享受到信仰的寶貝。現也邀請大家,一起登這座耶和華的山,奔雅各神的殿。不要只停留在觀光式的朝聖,而是真正成為信徒,住在神的聖山上,也把聖山帶在心裡,一起下山來行走祂的路。
神的話語,來自神
最後,經文說:“因為訓誨必出於錫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
2002年,所在教會有些變動,堂沒有買成,牧師又走了,感覺上好像家不成家,教會不成教會。
但所謂的聖殿、教堂,也不過是天路上的橋樑或路標。橋樑可以幫助我們走向神,若此路不通,必有它路。
牧師也不過是幫我們指向神的指路人。這裡說的“訓誨必出於錫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即指所學之道,全是來自神。不管由誰來說,由誰指路,道都是來自神。
因而所有通向神的橋樑、路標、或指路人,神都會為我們預備、設下,並差來,神絕不會讓我們無所適從,不知東西。
在教會動盪的時候,我們只要謹守一個重要的分辨,那就是路標只是路標,它絕非最後的目的地。
而且路標有時會被拆走,指向聖殿的人也許會換,但不代表終點也因此就不存在。
重要的是我們還想走,還想朝同樣的目標走去。所以“來吧,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奔雅各神的殿。主必將祂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祂的路;因為訓誨必出於錫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
且讓我用這段經文,作為對每一位信徒的誠摯邀請。
作者是自由作家,現住美國洛杉磯。
編者按:本文原為作者的講道材料,經改寫後刊載。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