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牧者恩言專欄2022.03.31
許萬常
(音頻製作/華僑福音廣播中心)
“有一個女人名叫馬大,接祂(耶穌)到自己家裡”(參《路》10:38)。談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們總是想到馬利亞,不過這個敘事的主角其實是馬大。主耶穌的教導針對大眾,從馬大的身上,我們彷佛也看到了自己。
思慮煩擾
“馬大伺候的事多,心裡忙亂”(參《路》10:40)。這是我們人生的寫照:事多、心裡忙亂。藉著這個故事的教導,或許我們應該自我反省,重新調整生命的優先次序。
事多的人有捨我其誰的心態,胸懷大志,想要為主成就大事,這類人也是領導型人物,所謂的領頭羊,老看不慣庸庸碌碌的小人物;典型的完美主義者,凡事要做到盡善盡美,律己甚嚴待人欠寬,別人眼𥚃有刺看得清清楚楚,活得怨聲載道。
這時候,馬大對主說:“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在意嗎?”(參《路》10:40)這是“只剩下我一個人”的自憐,常有主並“不在意”的感傷,心中充滿千山萬水我獨行的愁悵。
“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參《路》10:41),主對馬大說。這許許多多事,其實都不要放在心上,也沒有必要去思慮煩擾;聽命勝於獻祭,事奉主首先是聽,然後是行。
主耶穌到底還是在意的,祂的語氣滿了對人的同情,祂的話語是對我們的點醒:我們一生所面對的不外乎人與物,關鍵的抉擇在於以人或以物為重。
長久以來,我始終都在強調這點,這是幸福人生的方程式,我們痛苦的解題:上帝在人之上,人在物之上,這是優先的次序;由小而大,由親而疏,這是做事的原則。
在當代,英國著名史詩作者是個典型的高成就者,學識才具無以倫比,職場官場都得意,正在生命日正當中之時,他的眼睛突然瞎了,人生一切的期望瞬間成為泡影。
這時候,他寫了一首著名的十四行詩 On His Blindness,作為他的懺悔與反省,其中的結論説道:那些伺立等候的也是事奉上帝( they also serve who only stand and wait )。這是詩人米爾頓眼瞎之後的看見。
上好福分
生命是個加減的過程,生命活到末了都是不得不減,沒有主的人最終會被減到一無所有,愛主的人會被減到“只有一件”。主對馬大說:“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 (參《路》10:42)。既然如此,我們一生最大的専注、最大的努力、最深的滿足,應該就是那一件事。
這時候,請你跟我一起哼一下這首詩歌,這一件事是詩人大衛一生的祈禱,這也是主耶穌所指的那“不可少的只有一件”,他寫道:“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華,我仍要尋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祂的榮美,在祂的殿裡求問”(《詩》27:4)。
“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 (參《路》10:42)。“上好”就是世間再也沒有比這“上好”更好的東西了,以次好取代上好的結局肯定是他們的愁苦必加增,這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劇。
這時候,主耶穌對人間的“上好”下了一個絕對的定義:是不能奪去的。凡事不論再好,若無永恆就是不好,天長地久有時盡,盡就是離,事盡人離令人傷心,上好的福分是永遠長存。好與不好的選擇就這麼簡單,也是如此的困難。
“她有一個妹子名叫馬利亞,在耶穌腳前坐著聽祂的道” (《路》10:39)。“停下來,聞一聞玫瑰的花香”,這一句話早已被用爛,或可作為你我每天的提醒,其實主就坐在身旁,我們是否心裡忙亂地“伺候”祂,恐怕跟主擦肩而過,卻失去與主促膝長談的時機。
別忘了,親近才會親密,聞到馨香之氣需要近距離。
歡迎您上網 behold.oc.org 閱讀更多好文。《OC舉目》面對當代挑戰,與教會同行,和跟隨基督的您一起成長。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