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太福音》看耶稣的门徒训练(陈济民)

陈济民

本文原刊于《举目》24期

       自早期教会开始,《马太福音》便被应用在门徒训练事工上。近代福音书的研究,也注意到这本福音书写作的目的不仅是要介绍耶稣,也是在提供信徒今世的生活模式。本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要简单地阐述耶稣培育门生的内容,方法和过程。

一、门徒的事工是普世的宣教

       《马太福音》介绍耶稣基督事工的方法相当特别。他简单地以一节经文(4:17)记载主耶稣在世所传的信息之后,立即述说耶稣呼召了2对兄弟做的门生 (4:17-22)。跟着再回头──仍然是相当简单地──为我们综括耶稣在世的言行和果效,告诉我们有钗h人从各地来向耶稣学习(4:23,25)。

       马太好像要我们知道,最初的4个门生只是耶稣众门生的代表。为什么马太给耶稣的门生这么重要的地位呢?关键在4章19节:“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耶稣要 的门生传扬天国的福音!

       让人惊奇的是,《马太福音》为我们介绍了耶稣的教导和神迹(5:1-9:34)以后,再次以同样的语言,为我们综括耶稣的事工(9:35)。但是这一次,马 太告诉我们,耶稣的感受是:“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少。”(9:37)工场的需要之大,连上帝的儿子都做不完!因此,马太在第10章便记载耶稣选立12 位门生,要他们传耶稣所传的信息,而且得到耶稣的授权,能够做耶稣所做同样的事工。

        当然,耶稣的门生本身没有这种能耐。当耶稣被出卖的时候,他们都跌倒了(参26:31)。但是,耶稣老早知道,而且与他们约定,在 复活后到加利利见面(26:32)。而《马太福音》的终结,就是著名的大使 命:“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做我的门徒……”(28:18-20)耶稣基督普世性的王权,是 门生到普世传福音的基础。

二、培育的关键是对耶稣的认识

       倘若耶稣基督普世性的王权是 门生到普世传福音的基础,门徒训练的重点必定是认识耶稣的王权和这王权的内涵。对于这一点,马太在记载主耶稣的教导时,已经指 出耶稣的教导与当时的圣经权威不一样之处,就是“ 教训人好像有权柄的人”(7:29)。当马太在第8章讲到主耶稣的事工时,也同样告诉我们,主耶稣平静 风浪以后,“众人希奇,说:这是怎样的人?连风和海也听从 了!”(8:27)。《马太福音》11至16章更是详细地报导这个重点。

        为什么对耶稣的认识这么重要?马太告诉我们,有人可以承认耶稣事工的表现,却对耶稣有完全不一样的认识。这些人就是当时的法利赛人,他们不能否认耶稣确实赶鬼 医病,却说 是靠鬼王赶鬼(9:14,12:24)!因此,《马太福音》从11章开始,便让我们看到在不信的世代中,耶稣要的门生能够正确地回答:“你 们说我是谁?”(16:15)

         更仔细地研读《马太福音》,我们又会发现《马太福音》的耶稣,不仅是一位有绝对权柄的君王,更是为世人死而 复活的耶稣。在记载门徒们准确地回答耶稣的问题后,马太又告诉我们:耶稣紧跟着教导 必须死而复活的真理(16:24)。在这个布局中,马太从此便一再以 耶稣必需死而复活这个主题为背景,记载了钗h 如何训练门生的事迹(17:22-20:34)。原因是:基督徒的生活是建立在耶稣死而复活这个真理之上, 耶稣的死而复活也决定了基督徒的言行,必须在生活上活出同样的模式!

三、培育的内容是全人的塑造

        《马太福音》中有好几段经文描述耶稣基督的工作,上文提到 在4:23,9:35,曾二次以同样的语言作概括性的总结。这两节经文同时用了3个动词。第一个动词是“教训”,主 要指的是“教导”(参5:2)。第二个动词“传”,也可译为“宣讲”,指的特别是宣告神国的来临,呼召世人悔改(参4:17)。第3个动词是“医治”。 《马太福音》相当重视医病,但这用词更是涵诳鵄𫛞m以赛亚书》中“耶和华的仆人”拯救的工作(参8:17,12:17-21)。所以我们可以说,培养神国 仆人的工作,绝对不能限于口头语言和知识的传授。

        书中一个独特之处,就是有5段耶稣的教导(5-7,10、13、18、23-25章)。在这5段经文中,第10章可以说是主耶稣差遣门生出发工作前的培训,有相当高的实用性,但基本上五段经文都是真理与实践的结合。

       例如,13章的比喻是说门生对天国真理的认识,会帮助他们理解耶稣在世传福音的模式;18章是以耶稣自己的生活模式作为门生的模式,谈谦卑与赦免;24和 25章则是末世的现象和生活。第5至第7章的登山宝训是以八福开始,而这八福其实谈的不是8种品德,而是8种人──也就是基督徒的面面观。

       在登山宝训中,门生之所以有这种与世人不同的生活表现,更是因为他们是一群以追求神的国和神的义为生活取向的人,也就是说,基督徒的品德是建立在他们与神的 关系之上。而马太记载主耶稣的言行时,更是先讲 的教导,再讲 的神迹(8至9章)。可见在他心目中,门徒不仅是一群委身于事工的人,而是一群委身于神的 人。目前不少教会中的门徒训练是以工作和技巧为中心,实在需要调整。圣经中的门徒训练涵诱F真理、事工、灵命和品格这几个不同的层面。

四、培育的方法是全人的生活

      《马太福音》记载主耶稣教门徒的方法时,也为我们带来相当大的启迪。上文提及的五段耶稣的教导。这些教导原来可能是主耶稣在一些不同场合的话(例如5至7章的 登山宝训,在《路加福音》便分散在不同的地方)。马太将它们收集在一起,表示系统化或综合化的教导是可行的方法。但这并非主耶稣培育门徒所采用的唯一的方 法。也充份运用“机会教育”培育门徒。例如,当门徒忘记带食物时, 便提醒他们要防备法利赛人的酵(16章);当门徒为争取神国的官位而争吵时, 便趁 机教导领袖高升的原则(20:20-28)。 一些系统化的教导,有时显然也是某种背景引起的(如13、18章)。倘若系统教导是“教和听”,机会教育也陷N是“学与用”。

       更重要的是,主耶稣的教育更是表现在 自己能“树立榜样”。例如, 最后一次进入耶路撒冷,骑的是驴驹,活出了“温柔 谦卑”的模式(21:1-5); 二次变食物给人吃,是要他们认识 就是神的儿子(16:9-10)。这是生活层面的教育,是在生活中活出教导的内容,达 到言行的合一。

       主耶稣的方法表示事奉和灵命的教育也有可行的途径。目前教育界常用的“范例法”(case study)特别值得在教学中使用。在学习时有机会讨论一些范例,在学习上相信可以更加具体而落实。

       在《马太福音》8至10章,我们也可以看到耶稣的门徒训练是渐进式的。在这两章经文中,耶稣的事工与门徒这两个主题交叉出现。马太先让我们看到门徒首先是旁观者和受惠者,然后是耶稣带着 的门生,从事一次我们现今称为“短宣”的旅程,最后是要他们独自运作。

       在培养真理、事工、灵命和品格时,我们常遇到的困难是它们之间的协调。在这方面,《马太福音》也给我们启迪,就是在教育的内容和基本价值上寻求统一。主耶稣 宣讲悔改之道,为的是使人能以神为中心的生活; 教导,为的是使门徒能在各方面的生活中都表现这种以神为中心的生命。而 自己建立的榜样,也是充分表现出 同样的品质。

        最后这一点具体的表现,就是《马太福音》中生活的基本价值──爱神爱人而遵行神旨中的义行、怜悯和谦卑──固然是门徒的品 德,更是主耶稣自己生活表现出的榜样。主耶稣是义人,因为 遵从神的旨意走十架道路(参3:13-15,23:33-37,27:4,24); 医治舍 命,因为 怜悯(参12:7); 骑驴进京,因为 谦卑(21:1-5)。无论是教导、宣讲或是事奉,主耶稣的信息和生活都是一致的,活出了属神的人的样 式。同样,真理、事工、灵命和品格的学习不是四种各自独立、彼此无关的事,而是一个爱神爱人的人,生活中不同的层面!

结语

       在《马太福音》中,我们看到耶稣的门生基本上是一个委身追求神的国、相信耶稣是神国领袖的信徒。因此,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与耶稣一样传扬神国的福音,在世过著与神国福音一致的生活。

       这种生活的基本特征就是耶稣死而复活的模式,它涵盖真理、事工、灵命和品格四个不同的层面。在现今的世代,无论我们谈的是基督徒个人的信仰或信徒的训练,这些重点都值得我们反思。

按:本文是较全面性的探讨,部分内容曾在中华福音神学院院讯(2001年4月)发表。

作者曾任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院长,现住美国洛杉矶。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