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馬太福音》看耶穌的門徒訓練(陳濟民)

陳濟民

本文原刊於《舉目》24期

       自早期教會開始,《馬太福音》便被應用在門徒訓練事工上。近代福音書的研究,也注意到這本福音書寫作的目的不僅是要介紹耶穌,也是在提供信徒今世的生活模式。本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要簡單地闡述耶穌培育門生的內容,方法和過程。

一、門徒的事工是普世的宣教

       《馬太福音》介紹耶穌基督事工的方法相當特別。他簡單地以一節經文(4:17)記載主耶穌在世所傳的信息之後,立即述說耶穌呼召了2對兄弟做的門生 (4:17-22)。跟著再回頭──仍然是相當簡單地──為我們綜括耶穌在世的言行和果效,告訴我們有釵h人從各地來向耶穌學習(4:23,25)。

       馬太好像要我們知道,最初的4個門生只是耶穌眾門生的代表。為什麼馬太給耶穌的門生這麼重要的地位呢?關鍵在4章19節:“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耶穌要 的門生傳揚天國的福音!

       讓人驚奇的是,《馬太福音》為我們介紹了耶穌的教導和神跡(5:1-9:34)以後,再次以同樣的語言,為我們綜括耶穌的事工(9:35)。但是這一次,馬 太告訴我們,耶穌的感受是:“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9:37)工場的需要之大,連上帝的兒子都做不完!因此,馬太在第10章便記載耶穌選立12 位門生,要他們傳耶穌所傳的信息,而且得到耶穌的授權,能夠做耶穌所做同樣的事工。

        當然,耶穌的門生本身沒有這種能耐。當耶穌被出賣的時候,他們都跌倒了(參26:31)。但是,耶穌老早知道,而且與他們約定,在 復活後到加利利見面(26:32)。而《馬太福音》的終結,就是著名的大使 命:“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做我的門徒……”(28:18-20)耶穌基督普世性的王權,是 門生到普世傳福音的基礎。

二、培育的關鍵是對耶穌的認識

       倘若耶穌基督普世性的王權是 門生到普世傳福音的基礎,門徒訓練的重點必定是認識耶穌的王權和這王權的內涵。對於這一點,馬太在記載主耶穌的教導時,已經指 出耶穌的教導與當時的聖經權威不一樣之處,就是“ 教訓人好像有權柄的人”(7:29)。當馬太在第8章講到主耶穌的事工時,也同樣告訴我們,主耶穌平靜 風浪以後,“眾人希奇,說:這是怎樣的人?連風和海也听從 了!”(8:27)。《馬太福音》11至16章更是詳細地報導這個重點。

        為什麼對耶穌的認識這麼重要?馬太告訴我們,有人可以承認耶穌事工的表現,卻對耶穌有完全不一樣的認識。這些人就是當時的法利賽人,他們不能否認耶穌確實趕鬼 醫病,卻說 是靠鬼王趕鬼(9:14,12:24)!因此,《馬太福音》從11章開始,便讓我們看到在不信的世代中,耶穌要的門生能夠正確地回答:“你 們說我是誰?”(16:15)

         更仔細地研讀《馬太福音》,我們又會發現《馬太福音》的耶穌,不僅是一位有絕對權柄的君王,更是為世人死而 復活的耶穌。在記載門徒們準確地回答耶穌的問題後,馬太又告訴我們:耶穌緊跟著教導 必須死而復活的真理(16:24)。在這個布局中,馬太從此便一再以 耶穌必需死而復活這個主題為背景,記載了釵h 如何訓練門生的事跡(17:22-20:34)。原因是:基督徒的生活是建立在耶穌死而復活這個真理之上, 耶穌的死而復活也決定了基督徒的言行,必須在生活上活出同樣的模式!

三、培育的內容是全人的塑造

        《馬太福音》中有好幾段經文描述耶穌基督的工作,上文提到 在4:23,9:35,曾二次以同樣的語言作概括性的總結。這兩節經文同時用了3個動詞。第一個動詞是“教訓”,主 要指的是“教導”(參5:2)。第二個動詞“傳”,也可譯為“宣講”,指的特別是宣告神國的來臨,呼召世人悔改(參4:17)。第3個動詞是“醫治”。 《馬太福音》相當重視醫病,但這用詞更是涵誑鵄鴃m以賽亞書》中“耶和華的僕人”拯救的工作(參8:17,12:17-21)。所以我們可以說,培養神國 僕人的工作,絕對不能限於口頭語言和知識的傳授。

        書中一個獨特之處,就是有5段耶穌的教導(5-7,10、13、18、23-25章)。在這5段經文中,第10章可以說是主耶穌差遣門生出發工作前的培訓,有相當高的實用性,但基本上五段經文都是真理與實踐的結合。

       例如,13章的比喻是說門生對天國真理的認識,會幫助他們理解耶穌在世傳福音的模式;18章是以耶穌自己的生活模式作為門生的模式,談謙卑與赦免;24和 25章則是末世的現象和生活。第5至第7章的登山寶訓是以八福開始,而這八福其實談的不是8種品德,而是8種人──也就是基督徒的面面觀。

       在登山寶訓中,門生之所以有這種與世人不同的生活表現,更是因為他們是一群以追求神的國和神的義為生活取向的人,也就是說,基督徒的品德是建立在他們與神的 關系之上。而馬太記載主耶穌的言行時,更是先講 的教導,再講 的神跡(8至9章)。可見在他心目中,門徒不僅是一群委身於事工的人,而是一群委身於神的 人。目前不少教會中的門徒訓練是以工作和技巧為中心,實在需要調整。聖經中的門徒訓練涵誘F真理、事工、靈命和品格這幾個不同的層面。

四、培育的方法是全人的生活

      《馬太福音》記載主耶穌教門徒的方法時,也為我們帶來相當大的啟迪。上文提及的五段耶穌的教導。這些教導原來可能是主耶穌在一些不同場合的話(例如5至7章的 登山寶訓,在《路加福音》便分散在不同的地方)。馬太將它們收集在一起,表示系統化或綜合化的教導是可行的方法。但這並非主耶穌培育門徒所采用的唯一的方 法。也充份運用“機會教育”培育門徒。例如,當門徒忘記帶食物時, 便提醒他們要防備法利賽人的酵(16章);當門徒為爭取神國的官位而爭吵時, 便趁 機教導領袖高升的原則(20:20-28)。 一些系統化的教導,有時顯然也是某種背景引起的(如13、18章)。倘若系統教導是“教和听”,機會教育也陷N是“學與用”。

       更重要的是,主耶穌的教育更是表現在 自己能“樹立榜樣”。例如, 最後一次進入耶路撒冷,騎的是驢駒,活出了“溫柔 謙卑”的模式(21:1-5); 二次變食物給人吃,是要他們認識 就是神的兒子(16:9-10)。這是生活層面的教育,是在生活中活出教導的內容,達 到言行的合一。

       主耶穌的方法表示事奉和靈命的教育也有可行的途徑。目前教育界常用的“範例法”(case study)特別值得在教學中使用。在學習時有機會討論一些範例,在學習上相信可以更加具體而落實。

       在《馬太福音》8至10章,我們也可以看到耶穌的門徒訓練是漸進式的。在這兩章經文中,耶穌的事工與門徒這兩個主題交叉出現。馬太先讓我們看到門徒首先是旁觀者和受惠者,然後是耶穌帶著 的門生,從事一次我們現今稱為“短宣”的旅程,最後是要他們獨自運作。

       在培養真理、事工、靈命和品格時,我們常遇到的困難是它們之間的協調。在這方面,《馬太福音》也給我們啟迪,就是在教育的內容和基本價值上尋求統一。主耶穌 宣講悔改之道,為的是使人能以神為中心的生活; 教導,為的是使門徒能在各方面的生活中都表現這種以神為中心的生命。而 自己建立的榜樣,也是充分表現出 同樣的品質。

        最後這一點具體的表現,就是《馬太福音》中生活的基本價值──愛神愛人而遵行神旨中的義行、憐憫和謙卑──固然是門徒的品 德,更是主耶穌自己生活表現出的榜樣。主耶穌是義人,因為 遵從神的旨意走十架道路(參3:13-15,23:33-37,27:4,24); 醫治舍 命,因為 憐憫(參12:7); 騎驢進京,因為 謙卑(21:1-5)。無論是教導、宣講或是事奉,主耶穌的信息和生活都是一致的,活出了屬神的人的樣 式。同樣,真理、事工、靈命和品格的學習不是四種各自獨立、彼此無關的事,而是一個愛神愛人的人,生活中不同的層面!

結語

       在《馬太福音》中,我們看到耶穌的門生基本上是一個委身追求神的國、相信耶穌是神國領袖的信徒。因此,他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與耶穌一樣傳揚神國的福音,在世過著與神國福音一致的生活。

       這種生活的基本特徵就是耶穌死而復活的模式,它涵蓋真理、事工、靈命和品格四個不同的層面。在現今的世代,無論我們談的是基督徒個人的信仰或信徒的訓練,這些重點都值得我們反思。

按:本文是較全面性的探討,部分內容曾在中華福音神學院院訊(2001年4月)發表。

作者曾任台灣中華福音神學院院長,現住美國洛杉磯。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