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心灵的校园——《海外校园》创刊词(1992年11月1日)

苏文峰  

编注:1992年11月,《海外校园》杂志创刊,至今已30年。当时是基于何种情怀出版这份刊物呢?

身为海外中国知识份子,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些迫切的关怀。我们关怀个人的学业前途;我们关怀下一代的乐利幸福;我们关怀海外华人的奋斗拼搏;我们更关怀祖国的生死荣辱。这些关怀,是因我们共有一份使命感,要探索三个最终极的问题:我从那里来?我置身何处?我往那里去?

 

我从那里来?──

我们来自华夏中国。我们见闻了鸦片战争以来此起彼落的运动、主义、制度、学说。无论我们属老中青任何一代,只因我们个人的遭遇都和国家休戚与共,因此我们也同尝了追寻、希望、幻灭、徘徊的苦涩。但是我们却相信苦难后的坚韧、徬徨后的豁明,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写照。带着这种有实底的盼望,我们是一群有古今、有悲欢的中国人。

 

我置身何处?──

我们置身海外,寄居在北美、欧洲、亚洲、澳纽。我们是全球12亿华人中极少数的幸运者。我们身处自由的天空可以任意遨翔,我们濒临浩瀚的学海可以随意汲取。我们亲眼见识了奠基于信仰源头的进步科技和民主运作,我们也目睹背离上帝的后现代社会如何解体。我们是一群需要慎思明辨的海外华人。

另一方面,我们也是同在异乡为异客的拼搏者。我们都经历了在海外求学、求职、求生存的艰辛。有人仆倒,有人奋起;有人漂泊,有人已寻到心灵的家乡。我们是一群需要同舟共济的海外游子。

《海外校园》创刊号封面

 

我往那里去?──

我们正走向世界,世界正走向中国。我们已成为“地球村”的一员,与各国各民彼此串联。当整个地球正在重建政治、经济、环境、价值的新秩序时,我们看出中国在寻求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有一项更重要的追寻绝不容忽略,就是心灵的再造更新。历史的规律已经证实,人不能楸著自己的头发,使自己离开地面。只有来自造物主的天启,人有限的理性和意志始能与那无限的智慧联结,中国的文化和民族性才可能脱胎换骨,我们才会走向爱的新眼界和能力的新境界。

我们期盼上帝的真光照透我们心灵的深层结构,重建人和造物主的正常关系。当中国人与上帝的位置重新调整后,人与己、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正常秩序才可能建立。我们必须是一群有真理规范的建设者。

基于这样的体认,我们出版这份属于海外中国学生学者的《海外校园》杂志。我们是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及海外各地的基督徒知识份子。我们都曾经在追寻理想的漫漫长路中、在关键的时刻,做过人生最重要的一项抉择──改变以人为中心的自我,承认上帝在我们生命中的主权。

从那时刻起,上帝不再是一个研究探讨的“观念”,而是一个可以建立关系的“实体”。悟道的喜乐、生命的转变、信仰的肯定,成为我们的新经历。因此我们秉持这个共同的信念出版这份刊物──信望爱的福音是当代中国人的唯一盼望,生命的更新是一切改革的根基。

我们期盼在上帝的恩情和圣经的化育下,藉这份刊物介绍合乎中国民情现况的价值观、人生观、伦理观、婚姻观、科技观,并将这些观念落实于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也愿藉这份刊物与诚心慕道的朋友在“信仰广场”中间问答对话。我们更愿意见证个人从怀疑到信仰、从追寻到寻见的“心灵之旅”。

我们欢迎一切具有使命感的中西读者、作者共同参予本刊的出版。我们渴求言之有物、真诚亲切的作品;我们需要鞭辟入里、坦率具体的建议;我们期盼同心合意、集思广益的支持。

但愿这份刊物的创办,能使海外所有中国知识份子的智慧整合起来,成为这时代良知的声音和真理的见证。

 

此文原刊于《海外校园》创刊号,原文链接http://ocfuyin.org/oc0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