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河對岸——面對無處安放的失落感(小望)2022.04.25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言與思專欄2022.04.25

小望

 

自三月開始,國內的疫情開始大範圍地反復著。過去經歷武漢疫情時的情緒,再次席捲、淹沒自己:悲傷、憤怒、恐慌,以及各種隔離後帶來的壓抑,一種盛世螻蟻的哀傷爬上心頭,不但喪失安息,甚至比以前更強烈地有深深的無力感。

黃有璨寫到:

“所謂‘無力’,其實源自于你原本對於一個事物有某些美好的預期,也覺得這些美好是自己觸手可及的,但由於某些突發的不可控事件,你發現事情完全與你的原本預期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從原本你預期中的‘美好’進入到某種‘非常不美好’的狀態,甚至你對此也完全無能為力,感覺自己再做什麼都有種‘徒勞’的感受,此時你就會產生深深的‘無力感’”。(注1)

剖析無力感,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無力感的存在,就像想控制卻無法止住的咳嗽,或是告訴自己要休息卻無法抑制的失眠。當我自己去思考、去默想自己的狀態時,我發現自己很多地方已經失去焦點。

 

信息的失焦

這種失焦首先體現在面對、處理外部的信息上;當身處一個悲觀情緒和信息不斷的群體社會環境中,失焦無疑會放大無力感。

在這個時代中,我們有一種錯覺,就是認為獲取越多的信息,就會越有安全感、越善分辨,可以更好的掌控自己的生活和預期——這其實是一種“如上帝能知道善惡”(參《創》3:5)的誘惑和僭越。

《如何閱讀一本書》提到:我們為了理解(understand)一件事,並不需要“知道”(know)和這件事情相關的所有事情;太多的資訊就如同太少的資訊一樣,都是一種對理解力的阻礙。(注2 )

同樣波茲曼也說:

“不管是在口頭文化還是印刷術文化中,信息的重要性都在於它可能促成某種行動……在電報時代之前,“信息-行動比”基本是平衡的,所以大多數人有一種能夠控制他生活中突發事件的感覺……但在電報創造的信息世界裡,人們失去了行動的能力,因為整個世界都變成了新聞存在的語境”。(注3)

“假信息並不意味著錯誤的信息,而是意味著使人產生誤解的信息——沒有依據、毫無關聯、支離破碎或流於表面的信息——這些信息讓人產生錯覺,以為自己知道了很多事實,其實卻離事實的真相越來越遠”。(注4)

這並非否定科技帶來的工具性提升的作用以及信息的功用,而是警惕濫用媒介以及信息,同時警惕媒介的隱喻性,以及科技未必中立性。黃有璨建議:“如果你已經感受到‘無力感’開始對你帶來一些顯著的負面影響,並且你也感受到自己身邊的信息環境充斥著大量負面和悲觀,那你也許可以先下意識適當隔絕和過濾一下你的信息環境。”(注5)

如使徒約翰的勸勉:我們剛強而非無力,在於我們的心裡常存上帝的道,而非對世界的愛和世界上的事。(參《約壹》2:14-15)對信息過度關注,就失去了對上帝的專注和仰望,也失去了對身邊之人的關心。

因此,我在禱告的時候,為了能夠專心,我就把手機放在別的房間;如果是用手機來網絡連線禱告,那就確保在可以聽到對方聲音的情況下,不要讓自己輕易拿到手機,以免同時忍不住刷信息、看回復。

晚上休息的時候,可以嘗試不把手機帶進臥室。即使我們強烈知道刷手機的危害性,仍然可能抵擋不住從一條信息刷到另一條信息,從一個購物鏈接刷到另一條鏈接,直到渾渾噩噩中進入睡眠……很多時候我們知道如何做是對的,卻不願意。

 

感覺的失焦

無力感容易放大自己的不好的感覺,並惡性循環,停滯不前嘗試行動。“感覺”並非不好,但感覺不一定靠得住。畢德生道:

“感覺的確在很多事情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在信仰一事上卻完全不可靠。保羅·雪瑞簡單明瞭地說道,聖經很少浪費時間討論我們的感覺。我們活在一個‘講究感性的時代’,我們以為如果我們缺乏感覺,事情做起來就沒有真實感而言,然而上帝的智慧卻不同:我們可以從行動中產生新的感覺,遠比等候感覺來產生新的行動要快得多。”(注6)

先知以利亞就曾錯用了感覺。當他在迦密山上大勝假先知,王后耶洗別對他發出追殺令後,他逃到了猶大的別是巴,獨自在曠野走了一日,來到一棵羅騰樹下;坐在那裡埋怨“耶和華啊,罷了!求你取我的性命,因為我不勝於我的列祖。”(《王上》19: 4)

在面對理想與處境間落差的無力時,以利亞放大自己的感受,極端到向上帝求死。但令我驚訝的是,耶和華沒有直接劈頭蓋臉地責備他,說你太矯情了,太玻璃心了,太不屬靈了;為什麼自己想得太多,不想不就行了嗎……

上帝反而不斷地給予恩典:首先上帝兩次給他食物吃,然後再引導他在何烈山與上帝相遇,使他靈性復蘇。因為人需要的不只是責備:“你難道你不知道爭戰的勝敗在乎耶和華嗎?”,而是更需要安慰和應許:“爭戰的勝敗在乎耶和華,他在掌權,他能施行拯救!”

上帝細緻入微的關懷和恩典,不但幫助我們勝過自己的放大的失落感,進而促成人力所能及的行動。

 

接受的失焦

無力感的生成在於落差感。信仰常常會讓我們陷入一種錯覺,認為在歸信後,世界就立刻變得美好,生活也理應全無差錯——有人稱其為“成功神學”。

我們要學習接受一個事實: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勞苦,直到如今。不但如此,就是我們這有聖靈初結果子的,也是自己心裡歎息,等候得著兒子的名分,乃是我們的身體得贖。(《羅》8:22-23)

1753年,約拿單·愛德華茲寫信給遠方的女兒以斯帖,重病的她當時已活不過5年了。在文章《我們的世界一團糟,但我們的未來是光明的》中,作者說:

“除了擁有高超的神學之外,愛德華茲也同樣是一個付諸行動的人……然而……在信中……愛德華茲知道自己能力有限。他“深深地掛慮”以斯帖,因為她不在“所見”和“所及”之處……他不能將他的女兒帶入永恆之中。他不能帶領任何的家庭成員跨過約旦河。這件事情在他的能力之外。(注8)

接受不能接受之事,並非是消極的宿命論或心灰意冷的躺平,而是真正在謙卑中承認自己的有限。無力感很多時候,最大的重點不是無能無力,而是不甘心,不甘心於自己的平庸和不甘心於自己的局限,這種看似承認自己無力,難道不也是另一種驕傲嗎?

基督徒的安全感和對生活的把握,是先要謙卑的看到並承認自己的有限。承認自己靈裡貧窮的人是有福的;接受世界的現狀,同時學習看到耶穌基督全然的護理和和掌權,如在枝頭的鳥兒,從來不擔心樹枝是否斷裂,因為它相信的不是樹枝,而是上帝賜給它的一雙翅膀。

前段時間在工作彙報中,我還調侃自己:面對新的工作,讓我深深感到萬事開頭難,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句話,改變我的看法:萬事開頭難,中間難,到最後都難。

是的,承認世事的確艱難而多舛。但“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參《林前》13:7、8)。在洪水氾濫時愛永不失敗,沒有任何事情能歪曲神對我們生命的旨意(參《羅》8:31-39)。

是的,承認生活是不確定的,我們雖然生如朝霧,但是我們對天上之家的確定性卻多到不能再多了(參《約一》5:13-15)在等候中交托,在忍耐中盼望,上帝護理的生活,強大到時常從悲傷裡剪輯出歡樂來 。

 

內心的失焦

疫情或嘈雜的處境,只是加速或放大了無力感,而非產生無力感的根本原因。最根本的原因,乃是源於我們裡面:“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參《箴》4:23)。

對於基督徒而言,我們的焦點是三一上帝。有時候我們可以預備安靜的環境,有時也需要學習在雜蕪的環境中,學習心的安靜,使自己重新對焦上帝。

很奇妙,每一年的受難周和復活節的默想都對我有很大的幫助。或許這就是要常常默想我們以為熟悉的,甚至覺得枯燥的“福音”。如,在今年的受難周的默想中,讓我觸動最大的是受難周的第4日(週三),也是傳統上一般教會認為的耶穌基督的靜修日。

這一天,聖經中沒有記錄耶穌去了哪裡,做了什麼。經過了週二一天在聖殿裡的辯論,耶穌一定很累了。相信這一日,耶穌不只需要身體上的休息,同時也有靜修禱告,從天父那裡得力量和安慰,來面對幾天後的十字架刑罰。這是耶穌無聲的休息,就如樂譜中的休止符。

我們常常不願意休息,心無法安放。而常用的藉口之一,是“盡本份”。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很清楚,我們想掌控自己的人生,嘗試靠著自己從無力感中掙脫,去獲取自己的安全感。

於是,我們的身體和靈魂總是得不到安息,即使身體安坐在椅子上,可心靈卻拼命“勞作”。安息與行動的平衡失序,也帶來身份的錯位。回歸對焦於基督、帶來救贖的安息,是在聖父的旨意裡開始,在聖子的死亡和復活之中實現,也借著居住在我們裡面的聖靈,在我們心中運行。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上帝,因他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讚他。(《詩》42:5)”我們雖站在無力感如疾風暴雨的此岸,但只要在基督裡,就能看見對岸。

 

注:

1、黃有璨,《我們要如何應對強烈的“無力感”?》https://mp.weixin.qq.com/s/I-2AmqmbGZrgGFLJiah_cQ

2、莫提默·J.艾德勒、查爾斯·範多倫,《如何閱讀一本書》, 郝明義、朱衣 譯(商務印書館,2004),8。

3、尼爾·波茲曼,《娛樂至死》,章豔 譯(中信出版社,2015),84-85。

4、尼爾·波茲曼,128。

5、同注1。

6、尤金·畢德生,《天路客德行囊》,郭秀娟 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40。

7、Owen Strachan,《我們的世界一團糟,但我們的未來是光明的》,TGC, https://www.tgcchinese.org/article/world-mess-future-bright

8、同上。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