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校园与我 | 出发点与公约数(周传初)- [海外校园机构]30周年纪念专辑2022.07.05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 – [海外校园机构]30周年纪念专辑2022.07.05

周传初

1980年我从台湾来到北美,第一年在亚利桑那土桑城唸书。当时在文化适应、课业压力、团契生活和信仰成长几方面,都面对重重的挑战。除了圣经每天读,出国时皮箱里有限的几本书翻了几遍,几乎能背了。后来在袖珍收音机上找到Family Radio,熟悉的诗歌和Hendrick Van Dyke的Bible Reading Fellowship带给我很大的帮助和安慰。

从半饥饿到饮食正常

当地没有华人教会,每个礼拜五约五对夫妇和几位单身的弟兄姐妹有查经聚会,礼拜天和房东美国老太太去她的教会聚会。那一年中,除了《中央日报》海外版以外,中文的精神食粮短缺,常处在半饥饿状态。

第二年转学到洛杉矶,资源开广了不少,在所参加的教会里陆续接触到基督使者协会、更新传道会,以及佳音社等等福音机构的出版品。是年年底参加尔班那青年宣道大会,遇见在台湾辅导过我编辑写作的苏文峰牧师,十分亲切,也就北美中文福音事工有不少请教。之后定期收到他主编的《使者》杂志。这份刊物和我以前在台湾时常读的《校园》杂志风格相似,在口味和营养上,我进入了饮食正常的状态。

空前的需要及时的接轨

在洛杉矶期间,我经历成家、毕业、就业,1988年因为换工作,搬到纽泽西。这段时间,北美的留学生和上班族在背景上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背景来自中国大陆的取代了来自台湾、香港和其他地区的,成为大多数。此外由于天安门事件的影响,使不少人受到刺激而做深度的反思,许多留学生在校园里经由各种管道接触福音,悔改信主,渴慕圣经真理,写下了许多震撼人心的见证。

信主的人数,像连锁反应一样地增加。1992年,苏牧师夫妇高瞻远瞩,决定专心从事不受时、空限制,无远弗届,内容多样而深浅兼顾的文字事工,创立了[海外校园机构]。先后发行了福音性的《海外校园》,和促进已信主者在与神与人关系上成长和事奉学习的《举目》杂志,也出版了不少介绍和说明信仰,以及辅导查经的专书。

此外,把握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与成熟,开拓了即时互动的爱看网、爱学网和爱问网等等渠道,把北美基督徒当中丰富的资源和全球华人在福音上空前的需要,做了及时的接轨。

共同信守的出发点与公约数

我在十几年前,受邀忝任[海外校园机构]的董事,有幸和苏牧师及几位董事会的前辈在多方面学习。对事工的前瞻性,传播的接地气,以及管理的透明化等等,有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苏牧师一再强调的“以基督为中心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同工的相处、信息的预备和事工的发展上,成为共同信守的出发点与公约数。

苏牧师和同工们低调的作风与任劳任怨的榜样,吸引了许多优秀的作者和行政人才,说是承续了戴德生、艾德理、张明哲等等拓荒者一脉相传的精神,实不为过。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一直注重人才培养和接棒传承,是许多教会和福音机构的典范。

如今[海外校园机构]已是而立之年,也顺利进入第二梯队承担重任的阶段,我向开创的前辈们致敬和致谢,也以祷告和其他方式支持现今的团队。愿主厚厚祝福,使[海外校园机构]成为实现祂应许的见证:“我必赐福给你!”“你也要叫别人得福!”“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12:1-3)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