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 -[海外校園機構]30週年紀念專輯2022.07.19
趙莉
上篇:
《牧者廻音|美好的回顧 滿滿的感恩(2之1)――寫在《海外校園》創刊30周年之際(趙莉)2022.07.19》https://behold.oc.org/?p=56459
二、“海外校園”前輩們的榜樣與陪伴
上帝特別使用蘇文峰夫婦幫助許多從中國大陸來在海外信主的傳道人,學習事奉,走上事奉的道路,我和元琦就是他們當中的一員。對我們來說,蘇牧師和蘇師母是我們的良師益友,一直關心陪伴我們的事奉與成長。
教我事奉
記得我剛剛信主不久,傳福音的心十分火熱,當時在洛杉磯橙縣Placentia播道會系統的一個西人教會作中國留學生福音事工,我是在這個西人教會受洗歸主的。信主後我火熱傳福音,很快我們的查經班就有了十幾個人。
有一天蘇牧師給我打電話說:“趙莉,你知不知道洛杉磯一間華人電影院在上映電影《活著》?”我說:“不知道。”蘇牧師說:“我覺得你應該去看這個電影,你做學生、學者的福音工作,需要瞭解他們想些什麼,看些什麼,你才會有與他們對話的契機和話題。”最後還加了一句:“是葛優和鞏俐演的”。
這件事使我非常感動,蘇牧師作為臺灣生臺灣長的臺灣人,似乎比我更瞭解中國大陸的事。他為了辦好《海外校園》,做好海外學人的福音工作,他要花多少時間、精力來瞭解學習呀。
記得他曾經跟我說過,他每天都有讀一兩個小時中國出版的書。有一次他還推薦我去讀賈平凹的小說《廢都》,我當時沒有找到這本書,就一直沒讀。但是他這種對上帝的呼召與使命的態度,一直激勵著我。
謙卑的事奉
早些年有一次我問蘇師母說,為什麼在《海外校園》上看不到您和蘇牧師的文章?蘇師母回答說:“因為我們不敢寫,怕水準不夠”。我說,怎麼會呢?蘇師母說:“是真的不敢寫,以前我們在編其它雜誌時,文章不夠我們就自己寫。自從創辦《海外校園》以來,我們就不敢寫了,怕寫不好影響這份刊物的果效。”
那是我第一次聽說一份刊物的創辦人不敢在自己所創辦的刊物上寫東西。從此我便知道,真正的謙卑是敬畏。存著恐懼戰兢的心來做上帝所託之事就是敬畏上帝,而敬畏上帝便是真正的謙卑。
還有一次 ,我被洛杉磯靈糧堂的神州團契邀請,在一個週五晚上分享福音信息。剛好那天蘇牧師也在,當我講完後,蘇牧師過來跟我握手鼓勵我。然後把我叫到一旁,指出我講稿的一些問題和一些方式方法上的缺欠。他態度謙卑溫和,語氣真誠堅定,讓人有一種心悅誠服的感覺,沒有什麼不舒服。
最後他對我說:“趙莉,我給你指出這些不是因為我做的比你好,只因為我是旁觀者清,我是希望你更好。”誰能拒絕這樣的態度,這樣的話語表達呢?蘇牧師以這種溫和謙卑的態度,處理問題的方式,使我在後來的事奉中受益匪淺。
當我需要與同工或外請老師有些溝通 ,但又有些作難時,我常常會照著蘇牧師的態度和話語去表達,都有很好的果效,慢慢這些話也成為我自己的話了。
生活上的關懷
我剛信主就蒙召出來全時間事奉,對很多真理還不清楚,特別是對傳道人傳福音還要領教會的供給,有一些不正確的觀念。所以我堅決不要教會的供應,願意完全憑信心生活,就像中國家庭教會老一代傳道人那樣,當然這種心志並不是錯的。
我另一方面的想法是,如果我拿了教會的錢,福音朋友會認為我傳福音的目的不純,是為了拿錢而傳,這樣我傳的福音可能就沒有果效;如果我不拿錢,我傳福音就不是為個人的好處,可能福音朋友就比較容易接受福音。這種想法當然不對,說到底還是人心裡的驕傲在作祟。
蘇牧師知道我的這些想法,他並不完全同意,但他尊重我的領受。有一天蘇牧師打電話給我說,有一位弟兄有感動願意支持我每個月300美金的生活費。我當時不知道如何回答,接著他說:“趙莉,這也是憑信心生活的一種方式,你要憑信心接受上帝的供應”。
當我牧會多年後才能體會蘇牧師這種為父的苦心。他想方設法用這個人能夠理解、接受的方式來說話,只為了這個人得到上帝的恩典和憐憫。
幫助與引薦
有一年的中國學人培訓營在達拉斯舉辦我不打算參加,因為教會要補助機票,我想讓其他同工去。蘇牧師知道了給我打電話說:“趙莉,這次培訓營,你還是應該去,你是傳道人,你去學習、裝備才能更好地服事教會。你的機票從《海外校園》出,因為有人為培訓營奉獻了一些費用。”
這件事讓我學到了,一個傳道人一生都要不斷學習裝備自己,才能更好地服事教會。我後來作中國家庭教會的神學培訓事工時,也堅持一個理念,就是對有心學習但生活困難的傳道人給予幫助,絕不讓他們因為沒有錢而不能參加學習。
上帝也藉著屬靈前輩的推薦引導我們參與一些事奉。我第一次被邀請去外地教會作連續3天佈道會的講員,就是蘇文峰牧師推薦的。大約是1996年,去北加州的一個華人教會,之前我只在LA的一些教會有過分享。
記得那天主持大會的弟兄介紹說:“ 這次我們為什麼邀請趙莉姊妹來作講員呢?因為蘇文峰牧師說,他鄭重推薦趙莉姊妹。我跟蘇牧師是這麼多年的朋友了,還是第一次聽他說‘鄭重推薦’誰,所以我們就請她來了”。當時我作為一個剛剛信主就出來服事的新人來說非常感動,同時也極大地鼓勵並堅固我服事主的信心。日後外出服事漸多,對我屬靈生命的成長和事奉,大有助益。
我在7年後再次來到這個教會作為退修會的講員,神州傳播協會把我那次分享的幾場信息製成DVD光碟,就是《榮耀上帝的人生》。當一個人蒙恩為主所用,不知道上帝差派了多少人在背後扶持、陪伴,引薦、幫助,對於這些我們不該忘記。我們也應這樣扶持身邊年輕的同工。
扶持與成全
2004年我和馮秉誠牧師在籌劃成立“真道培訓中心”時,我們都想到應該邀請蘇牧師作我們的董事,但又怕他太忙而不會答應。當我有點忐忑不安打電話給蘇牧師時,沒想到蘇牧師回答說:“我是一定會答應的,你們的事工我是一定會支持的”。我們的第一次董事會就是在[海外校園機構]辦公室召開的。
2008年元琦被按立為牧師,我被差派為宣教士,蘇牧師是按牧團和差派團成員。對於我們無論承受聖職還是所做的事工,無論我們成熟與否,他都願意幫助成全。
2017年,由於我被禁止入境中國,真道培訓學院需要在亞洲的某城市找到一個培訓地點開神學培訓課程。當時我對那裡非常陌生,不知從哪裡著手。我就打電話給蘇師母,問她和蘇牧師有沒有認識的弟兄姊妹可以幫我們聯繫。蘇師母說,她去聯絡看看,聯絡到了就發郵件給我。
我動身的時候還沒有收到蘇師母的郵件,當我和另一位中國來的姊妹在旅館時,收到了蘇師母的郵件,她介紹了一位牧師,後來這位牧師幫我們聯繫到了培訓的地方。當我在旅館收到蘇師母的郵件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20多年過去了,儘管我們早已搬離了加州;儘管我們的神學觀念也不完全相同;儘管我們是容易忘恩的人,沒有事也不常聯繫;儘管他們都已經退休了;但蘇牧師和蘇師母一如既往、盡心竭力地願意幫助、扶持、成全我們。這並不完全是出於個人的情感,這是他們忠於上帝託付給他們的使命與負擔。
傳承與感恩——南加州基督徒培訓營
2004年-2006年,由[海外校園機構]和“真道培訓中心”牽頭,與洛杉磯地區和橙縣的7個教會一同參與,連續3年舉辦了三屆“南加州基督徒培訓營”。我們提前半年多就召開籌備會議和禱告會。記得在籌備會上,蘇牧師說,這次就由“真道”來主要牽頭吧,真道的同工全權籌辦,我們全力配合,因為我們“海外校園”人手不夠。
當時真道培訓中心還在向加州政府註冊的過程中,只有我和趙元潔姊妹是全時間的義務同工,馮秉誠牧師住在密爾沃基(Milwaukee),他的佈道會行程也很滿,有什麼事情我們只能電話聯繫。由於蘇牧師和其他教會的信任與放權,真道同工得到一次很好操練和考驗的機會。真道就是這樣被推到了南加州眾教會面前。
這次培訓營從內容設計;大會講員、英文青少年的講員、兒童服事團隊、專題講員的邀請;日程的安排;大會手冊製作;宣傳與組織報名註冊;租借營地、每一間宿舍安排等,全部由真道同工負責組織安排。
每一次開會蘇牧師只要不外出都會參加,每次看到蘇牧師坐在那裡,哪怕他不說話,我就會覺得心裡有底。為了那3天的培訓營會,我們開了四、五次的籌備禱告會,有時就在[海外校園機構]辦公室開會。與眾教會的同工開會、討論、合作,這是我們真道同工的一個學習和成長的過程。
這次培訓營是針對基督徒靈命成長的,除了大會的陪靈信息外,在專題講座時段,還安排了一些如 “護教學”,“基督徒世界觀”等神學講座;以及配合教會實際需要的“如何帶小組查經”、婚姻家庭等講座。上帝真是恩待我們,使參與主辦的兩個機構、7個教會聯絡整齊,大會內容和行政管理上,都沒有出現任何大的問題。
因著大會信息上帝話語的傳講,專題講座培訓的裝備,小組討論的消化吸收,感到整個培訓營充滿了聖靈的同在和運行,大家心裡都滿了喜樂,願榮耀單單歸給神!在結束之後的總結會上,大家一致認為這是一次合一的、喜樂的配搭,對教會的信徒也很有幫助,所以決定要繼續辦下去。
我們連續辦了3年,每一次都有300多人報名(包括青少年和兒童在內)參加。最後一次是2006年。2005年我們家和真道機構已經搬到費城,我們從費城飛回來舉辦了最後一次,開完總結會,我們才帶著眾教會同工的禱告祝福離開。
我想這是一種傳承。我是《海外校園》最早期的讀者和受益者,“海外校園”的屬靈前輩又一路扶持陪伴我走上服事的道路。因著上帝的憐憫呼召,我在北美和中國家庭教會作神學培訓的事奉,我盼望能夠像這些屬靈前輩一樣,一生忠於上帝對自己的呼召和使命,把基督教大公教會的純正信仰傳承下去。
我寫這些並不是要高舉人,而是要記錄歷史,個人的歷史也是歷史的縮影。沒有歷史就沒有感恩,沒有希望,沒有傳承。人是容易忘恩的,我想趁著還記得一些的時候(其實已經忘記了許多)把這些事記錄下來,為了我自己能夠常常數算上帝的恩典;為了屬靈前輩們的榜樣和扶持而向神常存感恩之心;為了我們這一代能夠把福音信仰傳承下去;也為了我們能夠像他們一樣扶持成全將要接替我們的下一代同工。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