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願上帝把她變成一個中國人!”——記中國殘障孤兒的天使羅娜(海嘉)

海嘉

本文原刊於《舉目》22期

全成為中國人

        羅娜(Laura),收養中國殘障孤兒的天使,是一個在中國大地不再陌生的名字。《西安晚報》稱她為“洋惠芳”,《人民日報》的網絡文摘報導她《給無家的孩子一個家》。當然,還有許多的報刊雜誌記載過她的故事。

        羅娜來自美國新澤西州的Burlington市。父親是工程師,母親修的是鋼琴專業。50多年前,羅娜的外祖母禱告數年,願神派她的女兒去國外傳福音。沒想到上帝卻揀選了她的兩個外孫女──羅娜和海倫,成了宣教士。羅娜去了中國,妹妹海倫去了斯羅伐克。

        羅娜7歲的時候,就立志去中國做宣教士。那時,小小年紀的她,還不知道怎麼拼寫“宣教士”這個字。羅娜21歲的時候,一位老牧師為即將赴台灣的羅娜按手禱告:“願上帝把她變為一個中國人。”

       20年後的今天,羅娜講一口流利的中文,成了中國的媳婦,愛中餐勝過西餐。那天在停車場,我上前自我介紹時,羅娜立即招呼孩子們過來:“叫阿姨!”那一瞬間, 我已百分之百地確信羅娜是個中國人了——因為我們這些在西方住久了的中國人,都已不會再讓自己的孩子叫別人阿姨叔叔了。

        然而,羅娜最遺憾的是,至今沒能入中國籍。她3次申請,3次被拒。中國的官員說:“我們中國不是移民國家,我們人口太多。歡迎你們去美國。”

沒有“價值”的孩子

        在中國,每年有許多女嬰被遺棄和扼殺。只因為是女孩,她們就成為不該出生的人。更何況,有些是帶著重病和殘障來到世上,成為父母從內心深處不願接受的、沒有“撫養價值”的孩子。

        羅娜收養的第一個孩子沒有病,只因是女孩,就被自己的親身父母棄之門外。

       羅娜的第2個養女天諾,則被父母遺棄在西安的一個醫院,在走廊的長凳上躺了5天。餓了,渴了,她的哭聲只喚來一些住院的病人,喂她幾口奶和水,卻從未喚來任何醫務人員或有關部門採取行動。

       羅娜的丈夫建安聽說了這個棄嬰,告訴了羅娜──那時候,建安和羅娜還只是主內的普通朋友,建安還不理解,羅娜為什麼要當單身媽媽,撫養棄嬰。他還以為是美國人喜歡養狗養貓,外帶收養孩子。

        孩子送到了羅娜的手中。這個孩子有脊柱裂,背上長了個大包。看著眼前奄奄一息的病孩子,羅娜心痛地緊摟著可憐的小身軀,深深地親吻,恨不能把心掏出來奉獻給 這幼小無助的生命。剎那間,建安被羅娜真摯的愛深深地震撼,他明白了那是一種超越血緣、種族、文化背景的愛。只有與上帝的愛相接的人,才能流露出這樣深切 而廣博的愛。

       還有一個嬰兒因兔唇,放在陝西某地的官方福利院門口6天。因為當地政府認為,“不鼓勵這樣做”,而堅持不收留這些棄嬰。孩子的父母晚上把孩子抱走,白天又放回。初生兒被這樣折騰6天後,已得了嚴重的肺炎。當羅娜和建安看見這個孩子時,已必須送孩子去醫院搶救。

        這樣的棄嬰,羅娜和建安收留了許多個。有的棄嬰的父母缺錢,更多的是缺乏對生命的摯愛和責任。

即使失去了所有

        每當別人問到羅娜和建安:“你們為什麼收留這些孩子?”人們總是聽到一句真誠而樸實的回答:“我們是基督徒,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羅娜原本是西安第四軍醫大學的英文老師。這之前,她任教于西安交大。自從她在半年之內收養了兩個女嬰,安諾、天諾,和一個兔唇的男嬰以諾,成為3個孤兒的單親媽媽後,西安有關部門下了通知,讓陝西任何大專院校不得再聘用羅娜。于是,羅娜失去了所有的工作機會。

        政府部門的這種反應,也許出于中國人的面子觀念,不希望外國人插手中國孤兒的事。面對這樣強大的壓力,羅娜翻開聖經《出埃及記》1:15-21,看到兩位接生婆敬畏神,不遵照埃及國王的命令,反而保留男嬰的性命。羅娜決定順服來自神的感動,撫養這3個孩子。

        沒有工作,意味著沒有居留簽証。而這3個孩子均沒戶口,也不可能得到任何證件。羅娜面臨的唯一的選擇,就是默默地在中國把這3個孩子撫養成人。

        神照樣如《出埃及記》1:20-21,讓羅娜與建安相知相愛,成立家室。從此,羅娜有了一個忠實的伴侶,把他們的青春和生命獻給更多的中國孤兒。

        靠著各地基督徒和教會的愛心奉獻,以及許多其他有愛心的人的幫助,他們一次又一次地把孩子們送進醫院手術治療。許多孩子需要多次手術。每一個手術之前,羅娜和建安都要面對很大的壓力。不僅是經濟上的壓力,更擔心的是手術的成功和安全。

       為每一個手術的孩子,他們都恆切禱告。主讓他們明白,如果只有成功和順利,他們永遠學不到堅強和忍耐的功課。更多的時候,神奇妙地帶領他們闖過一關又一關,從死神手中爭奪出孩子們的生命,並且從不誤事、不誤時地供應他們各種需要。

流浪兒童的港灣

        為了羅娜的中國簽証,羅娜和建安離開西安,去了上海。上海的外國人多,政府官員較開明,主動給羅娜多延長兩次簽証。

       上海之後,神帶領他們去過廣州、成都、長沙、青島,及至陝西渭南。這些年裡,他們不斷地收養新的棄嬰,有好幾個兔唇和脊柱裂嬰孩。

        看見各地街頭的流浪兒童,羅娜動了惻隱之心。從開始把一些無家可歸的孩子帶回家,給他們洗澡,換上乾淨的衣服,讓他們每天吃上飽飯,到正式辦兒童之家,他們幫助了不計其數的孩子。

        這些流浪兒童,有的是父母離婚出走,有的是父母吸毒、坐牢。孩子沒處投靠,便流露街頭。有一個孩子陳小香,父親坐牢。小香4歲時,母親撇下她和兩個更小的弟妹出走了。羅娜和建安的兒童之家收留了小香兩姐妹,直到她們有了去處。

        另一位13歲的孩子叫陳真,父母離婚後,父親把兩個姐姐賣到廣東去了。陳真在上海街頭流浪,被信主的弟兄姐妹送到羅娜的“伯特利兒童之家”。

        還有一個男孩,父母是開餐館的。孩子8歲時得了病,手腳從此不能動,大小便也失禁。儘管頭腦很清楚,但父母不願被這個孩子拖累,把孩子棄放到西安火車站,孩子只能乞討為生。兩個月之後,建安獲知這件事,便從西安火車站領回了這個可憐的孩子。

        電影《十字架》中介紹的成都家庭教會孤兒院,前身就是羅娜和建安在成都辦的兒童之家。這家孤兒院裡有一個男孩清楚地記得,父親去世了,母親為了跟另一個男人結婚,當著孩子的面對那個男人說,她不認識這個孩子。說完就同那個男人揚長而去。

        這些孩子需要的,何止是永遠地結束風餐露宿,他們更需要羅娜、建安這些上帝的天使,成為他們生命沙漠中的綠洲——在遇到羅娜和建安之前,他們的世界只是愛的 荒原。羅娜、建安以及他們家庭教會的同工們,默默地用神的愛耕耘和澆灌了這些幼小的心靈。並且,為了這些孩子,羅娜和建安決定不生育自己的孩子。

不再是愛的乞丐

        他們的所作所為感動了社會上許多人士。有的大學生犧牲週末,為這些孩子上課、教他們學習。有的單位送來大米和雙層鐵床。

        有一個小學校長,破例讓“伯特利兒童之家”的幾個孩子免費上學。上學第一天,老師特意留下班上全体學生開會,老師說:“你們看見了,我們班上今天來了幾位特 殊學生。連外國人都為這些孩子獻愛心,你們今天回家告訴爸爸媽媽,把家裡多餘的毛衣、鞋帽、文具帶來,幫助這些小朋友。”第二天,“伯特利兒童之家”的孩 子們,收到了大包的愛心贈送。

        我相信,經歷過這些愛之後,這些孩子的心永遠不會再冷漠。因為他們嚐到了愛的甘甜。也許那些冷漠的父母從未經歷過這樣的愛,所以沒有愛。而他們的孩子在上帝的眷顧下,已不再是愛的乞丐。

        有不少政府幹部也被他們的事跡感動,力所能及地為他們開綠燈。有的官員看見孩子們需要多次手術,特地為羅娜多次延長簽証。有的領導更是破例為羅娜領養的頭三個孩子,在沒有戶口的情況下辦了護照。

        羅娜和建安告訴我們,最早的3個孩子,安諾、天諾和以諾已經有了美國護照,其餘的棄嬰中,只有兩個孩子在一次人口大普查時,僥倖地報上了戶口。這意味著其他的孩子都沒有合法證件。可想而知,這些孩子的未來有多麼艱難。

拂去眼中的蒼涼

        在此,我邀請每一位讀者同我一起,為中國千千萬萬無家可歸的孩子們禱告。願中國領導人一代比一代更開明,讓羅娜、建安以及許許多多教會的孤兒院,不要被關閉,允許他們給無家缺愛的孩子一個家、一份屬天的愛。

        也願我們中國社會多關心那些棄嬰以及他們的父母。無論拋棄女嬰還是殘障嬰兒,都是走向良心的自滅。那是得罪天和傷害人的事。而一個社會多容忍一份冷漠,就多一粒苦毒的種子。“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加》6:7)

        如果你心中有感動,願意為《伯特利兒童之家》奉獻一份愛心,請你為這些柔弱的小生命迫切地禱告。讓千萬個真誠的禱告,為這些不幸的孩子拂去眼中的蒼涼,拉開一片晴朗的天空。

作者來自四川,畢業于四川外語學院德文系。在德國留學和工作多年。現居美國新澤西州。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