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外校园》《举目》(李捷)

李捷

编注:此文是用《海外校园》和《举目》上发表过的文章名,串成的一篇文章,别具特色。

 

我向《海外校园》《举目》,我的帮助从何而来,我的帮助从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

《在远方》(《进深特刊》7期)的《海外校园》里有我的朋友。《我喜欢》(《海外校园》40期)我的朋友,因为这朋友让我知道,当神牵着我的心在他的爱中行走的时候,我的天空就辽阔起来。当我“喜欢”和神在一起的时候,我的心就很容易被他的温柔牵住;我“喜欢”依赖他、打搅他、纠缠他,我“喜欢”他永不改变地爱我。

在进入《永生之门》(《海外校园》30期)之前,我不肯在宁静中倾听轻轻的叩门声,不肯在一切愿望的深处探寻那隐藏的饥渴。在以往白白《失落的时刻》(《海外校园》43期)里,为追赶学问,却被带进了骄傲;为追赶成就,却被带进了功利;为追赶完美,却被带进了苛责;为追赶那诸多的愿望,更不经意地失去了上帝在许多特别的时刻给我的特别祝福。失去了《拥有大海的老人》(《海外校园》36期)所拥有的,来自上帝的馈赠,还失去了拥有享受这馈赠的宝贵心情。

我喜欢《午后坐在凉风里》(《海外校园》45期),静静地思考人被造的奇妙,和人性中那许多的莫名其妙,思考人生命中永远抹不去的上帝的神性。神在大自然和他自己之间创造了人,人却滥用被创造的自由的理性思想去抨击神。人用理性做一件华丽的外衣给罪穿上,以致于神学、哲学、历史、文学、法律受到严重扭曲。我们因不认识神,就不认识自己,而且“人靠自己根本就不能认识自己,因为人已经陷溺在罪恶之中”。

我极热爱《生命中的自由》(《海外校园》39期),但是,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之下,所以人因此失去了生命中的自由。在认识神以前,我得到的自由,就是“自由地迷路”和“自由地犯罪”,“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的自由。其实,真正的自由是不应该做什么,就能够不做什么。生命中的自由是不犯罪的自由。

在《也谈丑陋的中国人》(《海外校园》42期)时,旅日多年的我,也有一些机会看到,当人还没有认识神的圣洁纯全良善的时候,丑陋的就不只是中国人了。圣经就告诉我们:“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上帝的。都是偏行正路,一同变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如果人是进化而来的,“适者”之人得以生存至今日,“善良”就是不可能的了。人们以丑陋表达的,无非是一种更有利于生存的生活形态,是一种有限的生命的必然竞争,干什么一定要在不丑陋的良善中淘汰自己呢?可是,不合逻辑的是,连进化论的推崇者都一样期待着人类的善良。

在《亘古渡口》(《海外校园》30期),我是不是也能发现,倚靠自己的聪明、机智、计谋抓取世人眼中看重的一切,却为什么从来没有抓取从上帝而来的应许和祝福呢?我是不是也能像雅各那样对神大喊:“你若不给我祝福,我是不会让你走的”呢?

我也愿意《从物质的沼泽中突围》(《海外校园》43期)。我知道“五色令人目盲”,对金钱无休止的贪欲,事实上是由于精神的空虚。在《一个春日的下午》(《举目》3期),Emily问:“在人还活着的时候,他们真的明白了生命吗?”我才醒悟,我们应该向上帝恳祈,请他赐我珍惜周遭人、事、物的情怀。使我不要再将自己局限于麻木、疏离的现代生活中,帮我拆毁周身刺般的栅栏,赐我能力剪去缠绕心中的累赘的繁华,刮掉生命中一些多余的颜色,永远不要被人世间的琐碎所搅扰,使我能《乘着恩典的翅膀》(《举目》4期),接受十字架的救赎,领受神的饶恕。

我喜欢《趣说简朴》(《举目》3期),虽说,钱不仅意味着生存,还意味着生存的尊严。但真正简朴的生活,其实应是清醒的生活,“赚得全世界”或“省得全世界”都一样,“你们吃喝是为自己”,“不吃不喝”还不是同样为自己的“健康”或“美丽”?简朴,而又挥霍有时,马利亚用30两银子的香膏膏耶稣,犹大却捏著30块钱,选择了出卖。唉,一样的30,让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

“为了使人生幸福,需得喜欢日常琐事……在一切日常琐事中,感到无尽的甜美。”在《芳邻,您好!》(《进深特刊》8期)中,开校车的司机小伙子看到等车的长椅上放著一个可乐罐,健步冲下车,拿起可乐罐扔进垃圾箱,又飞身冲上车。这一切的发生《只在一转念》(《海外校园》35期)。是否《搬开石头》(《海外校园》43期),也只是《奴伯拉苏必力兹》(《海外校园》33期)。身份尊贵的人,行事为人要与身份相称。

我喜欢体会《唐斯先生》(《海外校园》26期)吃那气味冲天足以叫死人复活的榨菜、酸笋、韩国泡菜时的心情。真是《此爱绵绵无绝期》(《海外校园》39期),他们让我明白,痛苦也是喜乐的一部分。

我喜欢《中年男人的眼泪》(《进深特刊》3期),一位被别人哭得头皮发麻、浑身发冷的人,终有一天,自己竟也哭得眼泪哗哗往下淌,同样令人起鸡皮疙瘩。那是为罪痛悔、为义自己责备自己的眼泪,是上帝不轻看的眼泪。

我也常觉得《听道难》(《进深特刊》5期),但我也知道,想要像彼得那样,讲完道,就有三千人信主悔改,难!我口才也不好,但我在家里,只有我是基督徒,只要有机会,我也得讲。家里有需要慇懃教育的女儿,还有一位没成为主内弟兄的老公。讲道讲著慢慢就觉得底气不足、心里发虚,我因而知道了,不光要听道,还要用生命去读神的道,把道活出来,生命就得到改变,讲话就带有能力。否则,就算听了一篇好道,所有的冲击、热情、感动、悔恨也都不堪一击。当然,把神的道讲得空虚混沌、枯燥无味,这怎么也不能说是善举。

我喜欢《破罐子》的主人(《海外校园》43期),主人对破罐子说:“当我们回家的时候,我希望你留意一下靠你那边的路旁。”我这个“破罐子”才第一次发现,沿着我这边的路旁,也开着几朵美丽的鲜花,顷刻间眼中的泪珠把花儿放得好大。天父啊,你叫我怎能不感谢?你的恩典真是够我用的。人的有限(即破罐子)不是罪,人不知道自己的有限、不承认自己的有限才是罪。

在《有乌鸦的麦田》(《海外校园》48期)里,幸而有一片安宁的海外校园,使一些曾经寻求真理、幸福、快乐、满足,却又不曾得到、心灰意尚未冷的人,可以《在风里说爱你》(《海外校园》46-50期)!

 

作者来自北京,现居日本。

本文原刊于《海外校园》56期,原文链接https://yzd.oc.org/oc56-45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