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雁
本文原刊于《举目》22期
在美国有China Town。在那里,中国人的饮食、建筑、思想、文化和传统被顽强地保留下来,供海外游子解思乡之情。
从美国进入云南,西方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思考方式等等也远渡重洋,在中国城里无形地建起了一个“美国Town”。
虽然我每天吃米线,但家里的柜子里一定要有一瓶花生酱或三文鱼罐头,因为that’s part of me!听说小城里开了第一家McDonald’s(麦当劳),不禁兴奋不已,奔走相告;偶尔去“洋人街”上吃一餐墨西哥卷饼,真有“西出阳关见故人”的感觉。
在“美国Town”里有一句口头禅:“如果这是在美国……”
挤公共汽车是叫我紧张的一件事,就像打美式足球。你要跑得快,不怕撞,不怕推,要有巧劲,懂得借力使力,更要有准确的判断力,知道站的位置刚好是车靠站时能对着车门,不然想上车就难了。“如果这是在美国,即使做不到Lady First(女士优先),也总得讲个先来后到,哪像这样个个奋勇争先呢?”
随地吐痰,擤鼻涕更是一自然风俗。最叫我恨得牙痒痒的就是“两点式喷射法”。他们用一根手指先按住左边的鼻孔,头拧到右边,一用力……,然后又按住右边的鼻孔,头转到左边,一用力……短短两秒钟就污染了两块地方。地上痰迹斑斑,在阳光下泛出银光。“如果这是在美国,一定上新闻了。在美国连打一个喷嚏都觉得不礼貌,不管有人没人,嘴里还得说一句:‘Excuse me!’”
与当地人沟通,真累!西方人的思想方式常常是逻辑性的:A=B,B=C,得出结论是A=C。而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常常是跳跃式的,不用B,直接就知道A=C,它留给你想像的空间,你自个儿去琢磨。例如,唐诗中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两句。国人皆知其含义,可老外就费解了:天上的一个星球与我的Home Town有什么关系呢?与当地各路人马打交道,碰了几回大钉子后,不得不承认:看来永远无法使他们按我的思考方式来沟通,来做事,就像B.B.Q.永远代替不了麻辣火锅;7月4号的焰火永远亮不过火把节的夜空一样。
“美国Town”的优越心态受到冲击。既然不能改变他们,那么就融入他们吧。如何着手呢?先从居家布置开始。当地的草帽被我拿来改装成灯罩;客厅的沙发旁,我放上四张长条木凳(当地老木匠说现在没人再坐这样的长凳了。我说这长凳对我意义重大)。望着中西合璧的“室内设计”,心中有一丝安慰:我不是已经融入本地文化了吗?
可是当我听到一对西国宣教士夫妇的故事时,不禁惭愧起来。那对夫妇连同三个孩子,在中国一个偏远贫穷的小镇上住了许多年。当第四个孩子要出生时,他们没有回美国生产,也没有去县级医院,甚至没有去几十里外的乡级医院。他们就在小镇上的卫生所里生产。没有干净的产房,没有地毯空调,没有消毒严格的医疗器械,没有训练有素的医生,只有一张破旧的产床,上面血迹斑斑。就在那张产床上,一个西国的婴孩出生了。“当地的妇女都是这样生孩子,为什么我们不能呢?”
我家的那四条长凳是所谓融入本地文化的点缀;这张产床是这个西国家庭与中国百姓血肉相连的见证!这张产床叫我想起两千年前伯利恒客店的那个马槽……
作者原住上海,后移居美国。曾在大陆边远地区参加扶贫工作,现在神学院进修。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