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不散的筵席(許萬常)2022.12.17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牧者恩言專欄2022.12.17

許萬常

 

說再見之前,早已預備了一段時間,因此,說起來又快又狠,一點都不拖泥帶水,沒有欲罷不能、藕斷絲連。

不管這再見怎麼說:委婉或唐突,最終的結局都是一樣。要走的終歸會走,再怎麼哭哭啼啼,執手相看信誓旦旦,還不是,“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註1)

為什麼“相見時難”(註2)?因為人生是分秒必爭的倒數計時,我們把時間緊緊地握在手上,不敢鬆手過日子。“別亦難”就無需多說了,面對這種事情人都長不大,不論年歲多大,離別並不是在職訓練,沒有“出師”的一天。

一生無數次道別,多少次說再見,還是熟練不起來。分別像逃難,每次都是慌慌張張地離開,似乎兒時的“別離焦慮”現今還在。當初年少無知,就怕父母離開了再也不會回來,如今年長有知,多少恐懼都成實際,深知有些再見不會再見,有些人離開了不會再回來。

主耶穌與門徒相聚不過是短短3年的時間。門徒多麼想把3年當作30年來活,彼得甚至説:“主啊,我們在這裡真好!你若願意,我就在這裡搭三座棚……”(《太》17:4)

人的夢想是想把山上的經歴搬到山下,把瞬間化為永恆;但是主耶穌的想法並不是這樣,祂屢次提醒門徒説,“我還有不多的時候與你們同在”,並且“祂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受長老、祭司長、文士許多的苦,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

這種相見是何等的困難呀!想到未來要受的苦難,日子肯定會過得提心吊膽,對信徒來說,這3年的歲月,幾乎每天都是“相見時難”。

面對人生的現實,相聚時間的短暫,“相見時難別亦難”是理所當然的感慨,這是人生的必經之路,沒有人能倖免。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是拖,拖一天算一天,活著就是賺到。

把相見的時間盡量延長,這或許是世人對時間的觀點,無能為力的著力,面對光陰的短暫,我們只能聳聳肩攤攤手,無可避免的事只能坦然接受。除此之外,還有什麼路可走?

主耶穌英年早逝,道成肉身在地上不過33年的時間,面對生命的短暫,祂每一天的日子應該都是“時難”。但事實是,祂給人做了一個美好的榜樣,一天的難處一天當。

人無遠慮就有近喜,人遙望的遠處只有模糊的地平線,近看可以看見天空的飛鳥和野地的白合花;主教人怎麼活、怎樣死,永生的真諦就是沒有死亡,每個離別都有再見,死了是睡了,每個痛苦都有解釋。

就是那最後的離別,主也作了精心的設計,完全不像我們這般的草草了事,祂與門徒最後的晚餐並不是最後,倒像是一攤不散的筵席。

主耶穌説:“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林前》11:24)那個主為門徒預備的盛筵,直到如今我們還在細細的品嚐,主雖然走了,但祂一直沒有離開,真正相信死裡復活的真實,人生就不會有“相見時難別亦難”的事。

那時候,與主道別之後,日子還是要過,門徒不得不重操舊業,整夜精疲力竭的打魚,淩晨時分,朦朧中看見遠處的岸上有人在生火烤餅。哦,那個永別原來是暫別,那人是復活的主耶穌,一時之間,日子彷佛又回到從前的熱鬧與圓滿,人生再也沒有必要説再見。

是的,天下有不散的筵席,主為門徒預備的晚餐,直到如今,我們已經吃了幾千年,每次吃喝,都是一個小團圓。

 

歡迎您上網  behold.oc.org  閱讀更多好文。《OC舉目》面對當代挑戰,與教會同行,和跟隨基督的您一起成長。

 

註:

  1. 《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李清照。
  2. 《無題》,李商隱。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