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外扬
本文原刊于《举目》21期
如果以星星来形容散布于天涯海角的宣教士,那么每一种星星都有她的光彩与价值。在前一课中,我们看到耶鲁毕业的年轻富翁波顿威廉,二十六岁就死于开罗,这是一颗耀眼的流星。我们也看到一生为回教世界奔走呼喊的史文模,这是一颗稳健的行星。在这一课中,我们要看见贾艾梅这颗悬挂于印度南端的恒星,五十多年没有离开过,她将上帝的恒爱光辉投射出去,穿透印度社会的严密阶级与种种陋习,为印度的孩童带来极大的祝福。
贾艾梅是一个棕色 眼珠的英国女孩子,但是她喜欢蓝色,于是她在很小的时候就向上帝祷告,希望换成蓝色的眼珠。上帝没有答应,小女孩觉得很失望。一直要到小女孩长大后来到印 度,为了抢救被卖给寺庙的小孩,常要冒充是印度人,她才明白上帝保留她的棕色眼珠,是为了让她看起来更像印度人。
艾梅成长于北爱尔兰的贝尔发斯特 (Belfast),父母都是敬虔的基督徒。父亲经营面粉工厂,在地方上深受敬重,却在艾梅十八岁的时候突然病逝。身为七个子女中的大姐,艾梅只好帮助母 亲挑起家计重担,以及教导弟妹们的责任。艾梅对教会的事工也很热心,尤其是关心工厂的女工们,为她们募款兴建可容五百人聚会的场地,命名为“欢迎厅”。这 里除了有查经班、祷告餐会、福音聚会之外,也有夜校、缝纫班等课程,后来艾梅在印度的事奉型态,可以说在这里已有了雏型。
当时英国兴起一个属灵运 动,渊源于在凯锡克(Keswick)举行的研经培灵会,强调基督徒生命的深化,过得胜的属灵生活。贾艾梅深受这个运动的影响,而且还是领导人之一魏若柏 (Robert Wilson)老先生的干女儿,难怪她后来会具有那么超越的生命品质。而当凯锡克基金会决定开始支持宣教士时,早就预备自己献身海外宣教的贾艾梅,也顺理 成章地成为他们的第一人选。倒是魏老先生有点不舍,因为他在失去亲生女儿后,已将所有关爱转移到这个干女儿身上,巴不得她能长期留在英国。
二、庙童的母亲
三、相爱的团契
艾梅十分看重同工间彼此相爱的关系,她的许多著作,原本就是为激励同工们相爱而写的,后来却不断再版发行,成为一份留给普世教会的属灵遗产。她最倚重的两位印度籍同工,一位名叫波娜(Ponnammal),与她同工最早,也最有默契,直到1915年因癌症去世。另一位名叫阿露莱(Arulai),十几岁起就跟在“阿玛”身边,后来领导儿童事工多年,于1936年 病逝。
《若》(If)是一本小书,以格言佳句形式,教导基督徒将加略山的爱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中文译者苏恩佩如此评介:“贾艾梅不但在宣教事业上留下不朽的痕迹,她在文坛上更留下滴滴芬芳。她 写了三十五册书,以及无数的诗歌。她抱持的写作原则是要对生命绝对忠实,对真理绝对忠心。她以水晶般的透视力、极敏锐的心灵和如琴弦般颤动的情感,写出了 自己对人生和基督的爱的体验。“
“若我可以轻易议论别人的短处和过失;若我可以用漠然的态度谈论甚至只是一个小孩子的错失,那我就还是丝毫不懂加略山的爱。”
“若我受不了单调的生活、乏味的工作;若愚笨的人叫我厌烦,一丝涟漪微波便破坏了我心湖的平静,一点生活中的琐事便叫我小题大作,那我就还是丝毫不懂加略山的爱。” 1948 年六月间,艾梅在“平安之屋”里又跌倒了,这使她的健康状况更加恶化,终于在1951年一月18日清晨离世。直到今日,她一生心血所灌溉的杜那瓦团契仍在 运作,1981年增设一所现代化的中小学,主要对象是印度籍宣教士的子弟,让他们的父母在世界各地宣教时,没有后顾忧。直到今日,这颗宣教恒星仍在传递恒爱光辉。
1. 法兰克‧修顿(Frank L. Hougton)著,罗俊哲译,《恒爱的光辉-贾艾梅奉献的一生》(台北:以琳书房,1994)
2. 狄贺妮(Lois Hoadley Dick)著,乐恩年译,《印度之母贾艾梅》(香港:大使命基督徒团契,2000)
3. Janet & Geoff Benge, Amy Carmichael: Rescuer of Precious Gems(Seattle: Youth With A Mission Publishing, 1998)
4. 贾艾梅著,苏恩佩译,《若》(香港:福音证主协会,2003修订版)作者长期从事中国教会史研究,现任教于台湾中原大学。
本文选自中国学人培训材料中的《宣教伟人略传》。欢迎向本社订购。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