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临其境,心入之中 ──读《天路之旅》(范学德)

范学德

本文原刊于《举目》21期

一、把自己投身在圣经的叙述之中
“在途中”,从这个客旅的他乡,到那个美好的故乡,这就是基督徒一生的路。走路,开车出远门,得带一张地图。麦葛福(Alister E. McGrath)写了一本书──The Journey: A Pilgrim in the Land of the Spirit,中文将书名译成《天路之旅──信仰追寻的地图》。这是信仰之旅,只有用心灵才能看懂这张地图。

        上路了。我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
先看圣经,看福音书。为了能看明白这圣书,要先反省自己的看书方式。从启蒙时代到现代,“西方的基督教深受一种特殊的思想方式所影响”,就是“启蒙”。“启 蒙”的基本要求是对事物多加了解,它认为运用理性可以解释一切(注)。这就忽略了人类的想像力,以及感觉情绪对人的影响。圣经不只是影响我们的思考方式, 它也改变我们的想像和情绪,改变我们如何地体验这个世界。因此,学习圣经必须把思想、想像和情感连接起来。

        麦葛福也曾经只用干巴巴的几根脑筋读圣 经,但他读不下去了。这时,他发现了中古时期的基督教作家舒特芬(1367-1400),舒特芬讲到默想经文:“默想是把你所读所听的话很勤快地用心灵来 接受,很诚实地加以反复思想,一直以某种特殊的方式燃起你的情爱,或者启发出你的悟性的一种过程。”(第22页)“燃起情爱”,“启发悟性”,这为麦葛福 打开了心灵的一扇门户,从此他开始探索“如何把自己投身在圣经的叙述之中”(第23页),就是说:当圣经说明事件是怎么发生时,它允许自己身临其境。

        中古晚期的另一位作家卢道夫具体地揭示了这种读经方式:“如果你想从这些(福音情境)获得心得的话,你必须用全部心思中的情感力量,用爱心关怀,用抛开一切 忧虑而持久不衰的喜悦之心,把自己置身于耶稣所说所作的情景当中。在听着看着这些事怎么被阐述时,就仿佛是在现场亲耳听,亲眼见。因为这些事对那些渴望去 思索的人而言,极为甜美,对那些亲身体尝的人而言,更是甜蜜。而且虽然这些所阐述的大半是过往事迹,但你必须把它们当成是发生在现实的事件来思想,因为这 样能让你尝到更大的甜味。所以要像是发生在现时一般来读事件,让过往的事像发生在现时一般呈现在眼前。”(第25至26页)

        从这些宝贵的经验中,麦葛福总结了三个最重要的读经原则:
1. 当我们读到圣经中的情境时,要停下来让脑海里产生经文中所呈现的一幅景象。我们必须进入这种意象的世界里面,调整自己成为意象中的一部分,体验此意象的丰富及含义。
2. 当我们读到圣经故事时,要进到故事里,站在见证主的那个世界的人物当中,思想着故事的叙述过程,仿佛就发生在眼前。
3. 当我们读到圣经中的理念或主题时,需要应用在生活上,使它变成一种活生生的实体,而非抽象的无生命的观念主张。基督教不是只谈观念,而是关系著属灵实质的改变。”(第27页)

二、行走在灵性生活的旷野上
麦葛福认为,世界上伟大的生命历程之一,是以色列人从埃及走向应许之地──迦南。它记录在《出埃及记》中。但实际上,“《出埃及记》叙述了我们本身的故事。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个出埃及的旅程要走,从我们自己的埃及走到迦南。”(第31页)走在这条路上,我们必须“记念神在过去所作的;期盼神应许在将来要作的; 现今决定加强基督徒信心及其生活的品质。”(第36页)

       虽然这条路不易走,好在我们不必成为独行侠,因为已经有许多前行者,我们可以搭上他们的便车,从他们的身上汲取力量,向着新的耶路撒冷迈进。

       麦葛福将旷野中的信心之旅分成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环绕着三个主题:路标,旷野和绿洲。
第一阶段的路标是:创造,神是宇宙的造物主。因此,“当我们行路经历世事时,不必无视于周遭的美善。我们尽可以享受欣赏,预先品尝那位我们将面对面看见祂荣 光的神的美善;我们也不必从别人的爱以及陪伴中脱身,反倒要加以珍惜感激,当作是将来能活在神的爱中的一种预告。但总有一天,我们必得为著那最美好的放弃 这次好的。”(第58至59页)就像爱德华滋说的那样:“我们可以拥有,享受,使用这些事物,然而一旦蒙召时,却能放得下,甘心乐意地舍下万物来换取天 国。”(第57页)

      这里的旷野是怀疑。怀疑不仅是理智上能否证明上帝存在的苦恼,而且是“情绪上的事,叫人经历著摇摆不定的可怕感受,不知道宇宙 是否富有意义,是否有一位爱我们并珍惜我们的神。”(第61页)在此,我们可以搭上马丁路德的便车,学学他对付怀疑的两种方法:其一,集中心力来思想十字 架的景象。“对路德而言,默想基督的伤痕,是去除怀疑神爱的极佳药方。祂为我们受伤受死,每一处伤痕都是神爱心的代表……我们对神重要到一个地步,祂竟愿 意为我们选择痛苦。”(第66页)其二,想像你就在受难日发生的那地方,让你进到钉十字架当时的景象。信心生活很像受难日,“我们会遭遇沮丧,迷惑和绝望 的感觉,但是我们必须从复活日的眼光来看这些感受……我们必须相信神的应许,而不是自己的感受。”(第69页)

       旷野之后是绿洲,它的名字叫“复 苏”。司布真曾告诉人们如何借着“默想基督”而得以复苏。“默想基督能为每处伤痕敷上脂油;默想父神能解除一切的哀恸;在圣灵的影响下,能使每个痛楚之处 带来慰藉。你想摆脱痛苦吗?想消除挂虑吗?那么,把你自己完全投入在神的深海之中;沉浸在它的无限里,那么你便能得着安歇复苏,重新得力。”(第72页)

       “复苏”的另一条路是借着与神会面而更深地认识神。巴刻说:“认识神是一个人在心思、意志、情感,都投入的一件事,不然就不是属于完全个人性的关系。要想认识 一个人,就得委身在他身旁为伴,投入他的所好当中,随时愿意认同他所关心的事,若非如此,你跟他的关系只属肤浅而无味。”(第72页)我们与神的关系是一 种投靠、信赖和依靠的委身关系,是爱的关系。最要紧的只有一件事:神爱我,“神认识我,我铭刻在祂掌上,永远不会被忘记。”(第80页)
       信心之旅第二阶段的路标是“被掳”:我们被赶出了伊甸园,“被放逐在外”。“我们一生在世如被放逐在外。我们活在有一天能回家的盼望之中。”(第89页)安瑟伦的 一个祈祷有助于了解我们被放逐时的渴望:主啊!“我心切切,又饥又渴╱又哀叹又倾心地想望着你╱犹如孤子丧了爱父在侧╱哭叫呐喊,全心全意不休止地依恋他 的慈容……以绝不动摇的信心紧握╱泣洒浪迹的艰辛╱指望你到来的安慰╱火热地期盼著你笑脸间的光辉。”(第92至93页)
        这里的“旷野”是“失败”。失败是基督徒在旷野中的一种最基本的经验。麦拉连告诉我们要“从失败中得胜”。昨日的失败是今日成长的机会,而且引向明日的成功。我们对失败的看法 经常受到世界的标准的束缚,但神却要经历失败痛苦的人仰望十字架,认识自己的软弱,明白需要依靠神,而不是依靠自己(第103页)。

        这片旷野上的“绿洲”是“休息”。人不休息就一定崩溃。卫斯理的母亲苏珊娜把休息当成“责任和快乐”,使自己从对“吵杂厌烦的世事的追逐中退出,得以享受在神面前随即且不受干扰的晋见。”(第111页)我们是受命而在星期日休息,这是神的命令也是恩典。

       信心之旅第三阶段的路标是“救赎”。如路德所说:我们必须停止把基督的十字架当成口号或神学公式,要把它当成是改变生命的事件。我们要学习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在十字架上,让十字架能在我们的感情上产生冲击,而不只是思想而已。诗人华滋是这样默想十字架的:“每逢思想奇妙十架,铭感救恩,虔诚敬礼,从前所慕势利 虚荣,如今愿意完全抛弃。觐见宝架,仰瞻圣范,寸心了解救恩浩大;莫容我为别事矜夸,生死安危,唯夸十架。试问众生曾否见过,忧愁慈爱,交流涓涓?愁爱可 曾如此相接,荆棘可曾化为冠冕?救主慈爱,无限高深,尽献所有,难报主恩;愿负十架,学主牺牲;喝主苦杯,效主求仁。”(第123页)

       “害怕”是在这段的“旷野”中的经验。本仁约翰在其《天路历程》中提醒我们,就像狮子已经被锁链捆住了一样,虽然撒但的权势还在,但我们不必惧怕,因为基督已经战胜了死亡与罪恶,撒但的毒钩已经被拔出了。
驱逐害怕的“绿洲”是“团契”。信心在团契生活中得到滋润和维系。团契生活的中心是分享。分享自己的心得,分享见证,彼此照顾,彼此代祷,彼此认罪,这都是我们在团契生活中需要实行的。

       信心之旅第四阶段的路标是“成全”。基督徒信心之旅的目标是神应许的新天新地。在旅程中,如果我们“借着思想在那里的事,以及满心盼望到那里所获得的安全和 喜乐的情境”,我们就会以不同的心态去处理我们在一路上所遇到的事(第149页)。诗人兰毕治说得好:“从相同的铁栏内向外望去,一人看见了泥地,一人则 见到星星。”(第152页)斯托德如此地挑战:“抬起眼睛来吧!你们固然活在时间里,却同时也是永恒之子。你们是天上的国民,在地上寄居为客旅,正在前往 天城的路上奔跑。”(第153至154页)

        受苦是典型的旷野经验。对于受苦的问题,很难在理性上或者感情上做出回应,不论你是不是基督徒,没有人 有一个标准答案。基督徒的回答只能是:完全地信靠上帝,他要像一个古老的祷告词所说的那样:主啊!“我不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你所有,按你的旨意安排我, 将我摆在那中间;或行事,或受苦,让我按你的心意;或被任用,或被弃置;或升高或降卑;或满溢,或虚空;或者拥有一切,或者一无所有。”(第161页)

        伯纳尔认为:受苦是基督徒“家中的标志”。“作为这一家人的一个标记:那就是每个人都是十字架的背负者。这个记号使人人都能认出他们是基督徒,他们都背负了 一个十字架,而且并不以为耻辱。”虽然要经常走在哀伤的路上,在世的生活就像活在流泪谷中,但是,“每个先贤都已亲身踏过,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能作此 想,会得到安慰和受鼓舞。”(第162至163页)更重要的是,荣耀的盼望照亮了基督徒受苦的经验:“在今世全然受苦是来世全然得荣耀的证据,这两件事不 可分割,我们在地上蒙受主的羞辱,在天上就要蒙受主的荣耀。”

       “我们都不过像是徒步旅行之人,在孤寂的黑夜里漫步行走,微微可见远方的山尖顶处,有这永不在此夜里升起,却也永不在新天地里沉落的阳光。能有此见,已足够有余,在黑暗崎岖道路上提供安危,带来鼓舞。”(第164页)多么庄严而又美丽的图像。

       走吧,兄弟,时间不早了。
注:麦葛福着,白陈毓华译,《天路之旅──信仰追寻的地图》,校园出版社,台北,2000年。第21页。以下只标页码。
作者原为马列哲学讲师,现住美国伊利诺州,自由传道。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