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學德
本文原刊於《舉目》21期
一、把自己投身在聖經的敘述之中
“在途中”,從這個客旅的他鄉,到那個美好的故鄉,這就是基督徒一生的路。走路,開車出遠門,得帶一張地圖。麥葛福(Alister E. McGrath)寫了一本書──The Journey: A Pilgrim in the Land of the Spirit,中文將書名譯成《天路之旅──信仰追尋的地圖》。這是信仰之旅,只有用心靈才能看懂這張地圖。
上路了。我們邊看邊走,邊走邊看。
先看聖經,看福音書。為了能看明白這聖書,要先反省自己的看書方式。從啟蒙時代到現代,“西方的基督教深受一種特殊的思想方式所影響”,就是“啟蒙”。“啟 蒙”的基本要求是對事物多加了解,它認為運用理性可以解釋一切(註)。這就忽略了人類的想像力,以及感覺情緒對人的影響。聖經不只是影響我們的思考方式, 它也改變我們的想像和情緒,改變我們如何地体驗這個世界。因此,學習聖經必須把思想、想像和情感連接起來。
麥葛福也曾經只用乾巴巴的幾根腦筋讀聖 經,但他讀不下去了。這時,他發現了中古時期的基督教作家舒特芬(1367-1400),舒特芬講到默想經文:“默想是把你所讀所聽的話很勤快地用心靈來 接受,很誠實地加以反復思想,一直以某種特殊的方式燃起你的情愛,或者啟發出你的悟性的一種過程。”(第22頁)“燃起情愛”,“啟發悟性”,這為麥葛福 打開了心靈的一扇門戶,從此他開始探索“如何把自己投身在聖經的敘述之中”(第23頁),就是說:當聖經說明事件是怎麼發生時,它允許自己身臨其境。
中古晚期的另一位作家盧道夫具体地揭示了這種讀經方式:“如果你想從這些(福音情境)獲得心得的話,你必須用全部心思中的情感力量,用愛心關懷,用拋開一切 憂慮而持久不衰的喜悅之心,把自己置身于耶穌所說所作的情景當中。在聽著看著這些事怎麼被闡述時,就彷彿是在現場親耳聽,親眼見。因為這些事對那些渴望去 思索的人而言,極為甜美,對那些親身体嘗的人而言,更是甜蜜。而且雖然這些所闡述的大半是過往事跡,但你必須把它們當成是發生在現實的事件來思想,因為這 樣能讓你嘗到更大的甜味。所以要像是發生在現時一般來讀事件,讓過往的事像發生在現時一般呈現在眼前。”(第25至26頁)
從這些寶貴的經驗中,麥葛福總結了三個最重要的讀經原則:
1. 當我們讀到聖經中的情境時,要停下來讓腦海裡產生經文中所呈現的一幅景象。我們必須進入這種意象的世界裡面,調整自己成為意象中的一部分,体驗此意象的豐富及含義。
2. 當我們讀到聖經故事時,要進到故事裡,站在見證主的那個世界的人物當中,思想著故事的敘述過程,彷彿就發生在眼前。
3. 當我們讀到聖經中的理念或主題時,需要應用在生活上,使它變成一種活生生的實体,而非抽象的無生命的觀念主張。基督教不是只談觀念,而是關係著屬靈實質的改變。”(第27頁)
二、行走在靈性生活的曠野上
麥葛福認為,世界上偉大的生命歷程之一,是以色列人從埃及走向應許之地──迦南。它記錄在《出埃及記》中。但實際上,“《出埃及記》敘述了我們本身的故事。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個出埃及的旅程要走,從我們自己的埃及走到迦南。”(第31頁)走在這條路上,我們必須“記念神在過去所作的;期盼神應許在將來要作的; 現今決定加強基督徒信心及其生活的品質。”(第36頁)
雖然這條路不易走,好在我們不必成為獨行俠,因為已經有許多前行者,我們可以搭上他們的便車,從他們的身上汲取力量,向著新的耶路撒冷邁進。
麥葛福將曠野中的信心之旅分成四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環繞著三個主題:路標,曠野和綠洲。
第一階段的路標是:創造,神是宇宙的造物主。因此,“當我們行路經歷世事時,不必無視于周遭的美善。我們盡可以享受欣賞,預先品嚐那位我們將面對面看見祂榮 光的神的美善;我們也不必從別人的愛以及陪伴中脫身,反倒要加以珍惜感激,當作是將來能活在神的愛中的一種預告。但總有一天,我們必得為著那最美好的放棄 這次好的。”(第58至59頁)就像愛德華滋說的那樣:“我們可以擁有,享受,使用這些事物,然而一旦蒙召時,卻能放得下,甘心樂意地捨下萬物來換取天 國。”(第57頁)
這裡的曠野是懷疑。懷疑不僅是理智上能否證明上帝存在的苦惱,而且是“情緒上的事,叫人經歷著搖擺不定的可怕感受,不知道宇宙 是否富有意義,是否有一位愛我們並珍惜我們的神。”(第61頁)在此,我們可以搭上馬丁路德的便車,學學他對付懷疑的兩種方法:其一,集中心力來思想十字 架的景象。“對路德而言,默想基督的傷痕,是去除懷疑神愛的極佳藥方。祂為我們受傷受死,每一處傷痕都是神愛心的代表……我們對神重要到一個地步,祂竟願 意為我們選擇痛苦。”(第66頁)其二,想像你就在受難日發生的那地方,讓你進到釘十字架當時的景象。信心生活很像受難日,“我們會遭遇沮喪,迷惑和絕望 的感覺,但是我們必須從復活日的眼光來看這些感受……我們必須相信神的應許,而不是自己的感受。”(第69頁)
曠野之後是綠洲,它的名字叫“復 甦”。司布真曾告訴人們如何藉著“默想基督”而得以復甦。“默想基督能為每處傷痕敷上脂油;默想父神能解除一切的哀慟;在聖靈的影響下,能使每個痛楚之處 帶來慰藉。你想擺脫痛苦嗎?想消除掛慮嗎?那麼,把你自己完全投入在神的深海之中;沉浸在它的無限裡,那麼你便能得著安歇復甦,重新得力。”(第72頁)
“復甦”的另一條路是藉著與神會面而更深地認識神。巴刻說:“認識神是一個人在心思、意志、情感,都投入的一件事,不然就不是屬于完全個人性的關係。要想認識 一個人,就得委身在他身旁為伴,投入他的所好當中,隨時願意認同他所關心的事,若非如此,你跟他的關係只屬膚淺而無味。”(第72頁)我們與神的關係是一 種投靠、信賴和依靠的委身關係,是愛的關係。最要緊的只有一件事:神愛我,“神認識我,我銘刻在祂掌上,永遠不會被忘記。”(第80頁)
信心之旅第二階段的路標是“被擄”:我們被趕出了伊甸園,“被放逐在外”。“我們一生在世如被放逐在外。我們活在有一天能回家的盼望之中。”(第89頁)安瑟倫的 一個祈禱有助于瞭解我們被放逐時的渴望:主啊!“我心切切,又饑又渴╱又哀歎又傾心地想望著你╱猶如孤子喪了愛父在側╱哭叫吶喊,全心全意不休止地依戀他 的慈容……以絕不動搖的信心緊握╱泣灑浪跡的艱辛╱指望你到來的安慰╱火熱地期盼著你笑臉間的光輝。”(第92至93頁)
這裡的“曠野”是“失敗”。失敗是基督徒在曠野中的一種最基本的經驗。麥拉連告訴我們要“從失敗中得勝”。昨日的失敗是今日成長的機會,而且引向明日的成功。我們對失敗的看法 經常受到世界的標準的束縛,但神卻要經歷失敗痛苦的人仰望十字架,認識自己的軟弱,明白需要依靠神,而不是依靠自己(第103頁)。
這片曠野上的“綠洲”是“休息”。人不休息就一定崩潰。衛斯理的母親蘇珊娜把休息當成“責任和快樂”,使自己從對“吵雜厭煩的世事的追逐中退出,得以享受在神面前隨即且不受干擾的晉見。”(第111頁)我們是受命而在星期日休息,這是神的命令也是恩典。
信心之旅第三階段的路標是“救贖”。如路德所說:我們必須停止把基督的十字架當成口號或神學公式,要把它當成是改變生命的事件。我們要學習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在十字架上,讓十字架能在我們的感情上產生衝擊,而不只是思想而已。詩人華滋是這樣默想十字架的:“每逢思想奇妙十架,銘感救恩,虔誠敬禮,從前所慕勢利 虛榮,如今願意完全拋棄。覲見寶架,仰瞻聖範,寸心了解救恩浩大;莫容我為別事矜誇,生死安危,唯誇十架。試問眾生曾否見過,憂愁慈愛,交流涓涓?愁愛可 曾如此相接,荊棘可曾化為冠冕?救主慈愛,無限高深,盡獻所有,難報主恩;願負十架,學主犧牲;喝主苦杯,效主求仁。”(第123頁)
“害怕”是在這段的“曠野”中的經驗。本仁約翰在其《天路歷程》中提醒我們,就像獅子已經被鎖鏈捆住了一樣,雖然撒但的權勢還在,但我們不必懼怕,因為基督已經戰勝了死亡與罪惡,撒但的毒鉤已經被拔出了。
驅逐害怕的“綠洲”是“團契”。信心在團契生活中得到滋潤和維繫。團契生活的中心是分享。分享自己的心得,分享見證,彼此照顧,彼此代禱,彼此認罪,這都是我們在團契生活中需要實行的。
信心之旅第四階段的路標是“成全”。基督徒信心之旅的目標是神應許的新天新地。在旅程中,如果我們“藉著思想在那裡的事,以及滿心盼望到那裡所獲得的安全和 喜樂的情境”,我們就會以不同的心態去處理我們在一路上所遇到的事(第149頁)。詩人蘭畢治說得好:“從相同的鐵欄內向外望去,一人看見了泥地,一人則 見到星星。”(第152頁)斯托德如此地挑戰:“抬起眼睛來吧!你們固然活在時間裡,卻同時也是永恒之子。你們是天上的國民,在地上寄居為客旅,正在前往 天城的路上奔跑。”(第153至154頁)
受苦是典型的曠野經驗。對于受苦的問題,很難在理性上或者感情上做出回應,不論你是不是基督徒,沒有人 有一個標準答案。基督徒的回答只能是:完全地信靠上帝,他要像一個古老的禱告詞所說的那樣:主啊!“我不再屬于自己,而是屬于你所有,按你的旨意安排我, 將我擺在那中間;或行事,或受苦,讓我按你的心意;或被任用,或被棄置;或升高或降卑;或滿溢,或虛空;或者擁有一切,或者一無所有。”(第161頁)
伯納爾認為:受苦是基督徒“家中的標誌”。“作為這一家人的一個標記:那就是每個人都是十字架的背負者。這個記號使人人都能認出他們是基督徒,他們都背負了 一個十字架,而且並不以為恥辱。”雖然要經常走在哀傷的路上,在世的生活就像活在流淚谷中,但是,“每個先賢都已親身踏過,而留下了他們的足跡。能作此 想,會得到安慰和受鼓舞。”(第162至163頁)更重要的是,榮耀的盼望照亮了基督徒受苦的經驗:“在今世全然受苦是來世全然得榮耀的證據,這兩件事不 可分割,我們在地上蒙受主的羞辱,在天上就要蒙受主的榮耀。”
“我們都不過像是徒步旅行之人,在孤寂的黑夜裡漫步行走,微微可見遠方的山尖頂處,有這永不在此夜裡升起,卻也永不在新天地裡沉落的陽光。能有此見,已足夠有餘,在黑暗崎嶇道路上提供安危,帶來鼓舞。”(第164頁)多麼莊嚴而又美麗的圖像。
走吧,兄弟,時間不早了。
註:麥葛福著,白陳毓華譯,《天路之旅──信仰追尋的地圖》,校園出版社,臺北,2000年。第21頁。以下只標頁碼。
作者原為馬列哲學講師,現住美國伊利諾州,自由傳道。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