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语言、图像、行动——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孙基立)2023.03.08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3.03.08

孙基立

图像之表达

这3年疫情泛滥,美国也经历了一波针对亚裔的种族仇恨浪潮。有些人将在疫情中感受到的恐惧、沮丧,以及无端的愤怒,向着美国的亚裔群体发泄。

2021年4月5日,著名的杂志《纽约客》封面上,登载了一幅漫画:一位亚裔母亲带着女儿在地铁站等车。车晚点了,妈妈一边看手表,一边用眼角的余光,警惕地扫视著周围的环境。小女孩紧紧地拉着妈妈的手,害怕地看着四周,身体靠向妈妈。两人的身体形成一个类似功夫防守的半圆,防备暴徒可能随时出现、袭击她们。

漫画没有直接描绘暴力,但是那对母女的身体语言,和整个画面冰冷的蓝灰色背景,都让人感是到不言而喻的忧惧和紧张。

作者R. Kikuo Johnson,是美籍亚裔。他在求学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隐形的歧视,让他对美国亚裔的生存状态非常关注。他选择了当下生活中,一个再常见不过的微小细节,用图像的方式,将其蕴含的深刻意义表达给观看者。

当我看到这幅漫画时,无需作者更多的语言描述,许多亲人、朋友的类似经历,已顿时出现在我的脑海中!这就是图像的力量!它在一秒钟之内,就能唤起你内心的共鸣。

如果用语言去描述这样的画面,显然更费时费事,也没有那么直观。而且每个人想像出来的画面,会很不一样。当然,语言的表达也有独特的优势。语言的抽象概述能力很强,可以描述许多不直观的事物。大家很难想像,用连环画写神学论文吧?因为抽象的概念和名词,是很难用图像的方式表达的。

看惯了神学论文的人,习惯用抽象概念的方式去表达信仰。然而不要忘记,我们还拥有别的表达方式。

有些牧者、神学家,因为对别的表达方式不习惯,轻易地加以蔑视或否定。其实世界上,有许多表达信仰的方式,有的通过语言,有的通过音乐,有的通过绘画、插花等等。这些出自内心的表达,都可以是美好的。就如《纽约客》上的这幅“晚点”,以画面图像控诉了针对亚裔的仇恨暴力,让无数人产生了共鸣。

行动之表达

看到这幅漫画后半年,我又看到一则新闻:在费城的地铁上,几位亚裔学生遭到仇视亚裔的暴徒的袭击。地铁上的乘客,大多噤若寒蝉,唯有一位名叫Christina Lu 的年轻华裔女孩,勇敢地站出来保护受害者。那几个女暴徒对她拳打脚踢,揍得她全身是伤。地铁上的乘客,居然没有一个敢于出手相助。

这件事引发了当地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抗议对亚裔的仇视和暴力。

我愤慨之余,“晚点”画中那对母女的神情,又真切地浮现在我眼前。许多人看过那幅漫画,但是当真的面临这样的暴力的时候,又有多少人甘愿冒着危险,去保护他人?而Christina 却用行动,说出了她的内心的正义感!在这样的时刻,行动是最有力、最直接的表达!

最令人感动的是,当记者采访她,问:你对那几个袭击你的人,有什么话要说?满脸包著纱布的她,回答:我希望她们能从这件事上吸取教训。她们还年轻,还有美好的未来在等待她们。

我有没有勇气?

我扪心自问,在当时的情况下,我有勇气单独站出来,面对那样一群暴徒吗?我必须承认,我会犹豫。我的第一个反应大概是:她们有枪吗?我怎样马上报警而且不被她们袭击?

而Christina,一个高中女学生,却不顾一切地站起来,冒着生命危险,用身体保护那几个被袭击的同龄男生。后来,其中一位男生的母亲写了一封公开信,忏悔自己的教育方式——一味叫孩子避开冲突,以致于孩子在别人伸手相助的时候,都没有勇气保护相助者!

这件事,让我自问,而当真的考验来临,我们熟读的圣经话语,能否真的化成行动?我们能否实践自己的信仰?抑或只有极少数人才有这样的勇气?

重价的恩典

在历史上,纳粹德国、日本军国主义,都是利用了大多数人的恐惧、沉默或者从众心理,和少数人的狂热,将暴力和屠杀蔓延到整个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纳粹势力高涨,全国上下,包括许多神学家、牧师,都在民族主义的狂热中拥护希特勒。当时的反纳粹神学家潘霍华,在巨大的压力下,疾呼“重价恩典”—— 信仰不是在不需要考验的时候,在教堂进行轻松、愉快的社交,做不需要太费力气的善事。恩典是重价的。我们对于信仰的实践,有时也是是重价的。对于恶行的无原则让步、怯懦的不作为,是违背我们的信仰原则的。

对恶行的的沉默和妥协,会让恶势力蔓延,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和灾难。这种社会风气,是群体之恶滋生的温床。犹太社会学家汉娜•鄂兰(Hannah Arendt, 1906-1975),在听了纳粹战犯审判的全过程后,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平庸之恶”。他说,普通人在这场悲剧中的盲目服从,不能作为免责的理由。他们以无知、愚昧和怯懦的不作为,成了这场暴行的帮凶。

而这样的平庸之恶,在不同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曾大规模地发生。经历过文革的中国人,想必对此颇有感触。这种平庸之恶,至今不绝,甚至在教会中都会出现——特别是在那些没有正规、透明的行政程式,用心理操控、个人崇拜和群众暴力来管理的小型独立教会中。

和Christina相识

通过一个朋友,我与勇敢的Christina相识了。我邀请她到我任教的大学和大学生座谈。她那时已经痊愈了,拆去了脸上的纱布,是一个清秀文雅、开朗亲切的女孩。

她说,作为第二代移民,她亲眼看到父母创业的艰辛,从小就帮忙做家务,努力学习……

她的成长过程,和许多华裔第二代孩子很相似。然而在许多身强力壮的成年人都低头看地面的情况下,她却用身体去遮挡那些受害者。

亚裔群体常常被人描述为“听话,乖巧,勤奋”。而今,亚裔群体也开始用语言、漫画、行动等各种方式,去表达自己的声音,反抗社会的不公!

最真实的方式

基督信仰也有多种表达方式。在我看来,最真实、最诚挚的表达方式,是行动!

当我们引经据典地谈论圣经中的“神性之爱” ,却不配以行动,或者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谈论“上帝的公义”,看到不公的事情却默不作声,甚至,在工作、生活中纵容不公义,更甚者,自己就做不公正、不诚实的事,那么,别人不但不会信服你的信息,还会在这些概念上抹黑,使神圣的词语受到污染,不再对这些词语有敬意。

文革十年,是对语言的大规模污染。现在的年轻人,不再对“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等等有什么感觉。这就是因为在十年浩劫期间,这些词语意义被扭曲,用在了和它们本来的含义极不相称的语境下。

基督信仰的词汇,如果也被言不由衷地滥用,最终的结果,就是人们对这些神圣的词语不再有感动,甚至产生反感。

在宗教历史复杂的地区,人们听到宗教词汇后,表情复杂、沉默不语,这就是“语言污染”带来的恶果。而真正的,充满爱和公义的行动,即使没有口吐莲花、刻意宣传,也会让人产生敬意。华裔女孩Christina Lu的英勇行为,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

结语

那幅漫画“晚点”和Christina Lu 的故事,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信仰:它虽然拥有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但是,只要是真诚的出自内心的表达(无论用语言、艺术还是行为),总会从各种虚伪、浮夸的表达中,被人辨识出来。

真正的金子永远不同于镀金的冒牌货,而上帝也永远不会混淆这两者。

作者留学法国,语言学博士。现任教于芝加哥的西北大学。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