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末世双城──新耶路撒冷和巴比伦(吴献章)2023.06.28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3.06.28

吴献章

 

精彩的双城对比

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长篇历史小说《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中,大文豪狄更斯以并排比句,作为全书的开场白: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日,也是愚昧的年日;这是信仰的纪元,也是怀疑的纪元;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绝望的冬天;我们应有尽有,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径直奔向天堂,我们径直奔向地狱!”

这精彩的对比,逐步引出以伦敦、巴黎两大城市为舞台上演的一个动荡时代的血泪故事。

有学者将《启示录》,称为圣经中的“双城记”。老约翰在拔摩岛所写的启示录,以两个城市为对比:新耶路撒冷城,和巴比伦城。正如狄更斯用对比来开始他的《双城记》,老约翰在《启示录》17-22章中,也用了更加精彩的对比,描述末世的两个城市:

一、坐落在高大山上的新耶路撒冷(参《启》21:10),有上帝的帐幕,并以羔羊为圣殿(参《启》21:3、22)。

在众水之上的巴比伦(参《启》17:1),是鬼魔的住处,和各样污秽之灵的巢穴(《启》18:2)。

二、圣城有上帝的帐幕同在(参《启》21:3),没有任何不洁或可憎之物(参《启》21:27)。

巴比伦却充满各样的不义(参《启》18:5)。坐在其上的淫妇手中的金杯,盛满污秽和可憎之物(参《启》17:3-4)。

三、属于上帝的圣城,没有死亡、眼泪、悲哀、哭号、疼痛等(参《启》21:3-4)。有生命水、生命树,叫干渴的得滋润,万民得医治(参《启》21:6,22:1-2)。

敌对上帝的巴比伦城,欺骗万民,叫万民喝邪淫、大怒之酒。巴比伦要彻底倾倒(参《启》14:8,18:2、21)。

难怪老约翰传达他所听见的:“我的民哪,你们要从那城(巴比伦)出来,免得与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灾殃。”(《启》18:4)他并如此叙述新耶路撒冷:“城门白昼总不关闭,在那里原没有黑夜。人必将列国的荣耀、尊贵归与那城。”(《启》21:25-26)。他呼吁上帝子民,要“进入”圣城(参《启》22:14)!

 

两城居民分道扬镳

列举了这两个城的迥异属性后,约翰也用强烈的对比,描绘这两个城的“居民”(大淫妇和新妇):

“拿着七碗的七位天使中,有一位前来对我说:‘你到这里来,我将坐在众水上的大淫妇所要受的刑罚指给你看。’”(《启》17:1)

“拿着七个金碗、盛满末后七灾的七位天使中,有一位来对我说:‘你到这里来,我要将新妇,就是羔羊的妻,指给你看。’”(《启》21:9)

如此便凸显了在末世里,能住在属于上帝之新耶路撒冷的新妇,从此进入了最好的时代、智慧的年日、光明的季节、希望的春天,走向天堂。相对之下,住在敌对上帝之巴比伦的大淫妇,从此将进入最坏的时代、愚昧的年日、黑暗的季节、绝望的冬天,因为将一直走向地狱!

两者在永恒里的命运,明显有天壤之别──永生与永死!在这两个城的对比中,《启示录》达到最高峰,从此人类分道扬镳地进入“永生”和“灭亡”的“末世双城”!

 

人要选择哪一边?

淫妇和新妇两者的命运,有天壤之别。人要选择哪一边?

淫妇“骑在朱红色的兽上;那兽有七头十角,遍体有亵渎的名号”(参《启》17:3),因此无可避免地被公义的上帝审判,下场是“烧淫妇的烟往上冒,直到永永远远”(参《启》19:2-3)。

另一方面,老约翰以光明洁白细麻衣的穿着,以及贯穿《启示录》七福之一的“凡被请赴羔羊之婚筵的有福了”(《启》19:9),来描绘羔羊婚筵的新妇──新妇蒙福是因为站在羔羊这边。而淫妇落入永死,就因她站在与上帝对立的兽那边!

约翰用足足两章的篇幅,来描绘末世的焦点──被撒但所掌控的淫妇与巴比伦如何被审判(参《启》17-18)。

接着,他的笔锋又转向天上:在连续4次的哈利路亚声中(参《启》19:1-6),羔羊骑着白马,以得胜者姿态出现,迎娶祂的新妇(参《启》19),预备新妇进入新耶路撒冷城(参《启》21-22)。

明显的,人间喧嚣的“撒但/淫妇/巴比伦”等,对于于“羔羊/新妇/新耶路撒冷”,终将被审判(参《彼后》3:10)。

亦即,约翰用3组对比(新耶路撒冷-巴比伦,羔羊-兽,淫妇-新妇),刻画出《启示录》17至22章的异象:世上的人被“兽”所迷惑,心甘情愿成为“淫妇”,住在“巴比伦”。

上帝通过“羔羊”,吸引上帝儿女成为“新妇”,预备进入“新耶路撒冷城”!

老约翰强调:上帝借着羔羊胜过兽,以新妇代替淫妇,并为新妇预备新城,取代人间堕落的巴比伦城。他向读者呼吁,末世的人必须做出选择:跟从羔羊或兽,成为新妇或淫妇,最后住荣耀的新城或沦亡的巴比伦!

 

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南北战争时,北军和南军都向上帝祈求赢得胜利。有人问当时的总统林肯:“两边都向上帝祷告,上帝不为难吗?祂该帮哪一边?” 林肯回答:“我关心的不是上帝是否站在我们这边;我最关心的是站在上帝那一边,因为上帝永远是对的。”(Sir, my concern is not whether God is on our side; my greatest concern is to be on God’s side, for God is always right.)

纳粹集中营幸存者、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Viktor E. Frankl)在《活出意义来》(Man’s Search for Meaning)中写道:“在任何情况下,人们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态度。”

约翰通过“末世双城”呼吁:不要选错!因为在上帝永恒的计划中,在通往永恒的道路上,人的选择决定了自己的结局。

耶稣在登山宝训说:“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太》7:13-14)

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的第二部(11至22章)也说:地上城(巴比伦城)和上帝城(新耶路撒冷城)起源不同,进程和终局也是迥异!

班扬更在《天路历程》中呼吁,在世上作客旅的上帝儿女,要选择对焦新耶路撒冷城!

人们天天做选择:选中餐,还是西餐?就读哪个学校?投谁一票?移民哪个国家?等等。人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例如雅各的儿子们,不能推诿卖弟弟(约瑟)之恶(参《创》50:20)。连白色大宝座前,上帝审判的原则也是“都照各人所行的”(参《启》20:13)。

诚然,一切都在上帝的主权下,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传》3:1)。然而上帝的“预定”和人的“自由意志”间,并非那么水火不容!故此,约翰在这本”末世双城记”里呼吁,在永生与灭亡的重要抉择上,绝对要慎思明辨,不要将自己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八条重要的教导

《启示录》用两城、三组鲜明的对比(新耶路撒冷-巴比伦,羔羊-兽,淫妇-新妇),给予了信徒诸多重要的教导:

  1. 末世的结局,并非条条大路通罗马。

末世可走之路,其实只有两条可选:新耶路撒冷城,或巴比伦城。人不能脚踏两条船,不能走宽门的同时又走窄门,也不能同时住新耶路撒冷和巴比伦,更不可能已经困在硫磺火湖,还能踏入新耶路撒冷。

  • 没有永恒的眼光,就会被今生所迷惑。

遭上帝审判的淫妇和大巴比伦城,也用宝石作装饰(参《启》17:4,18:16)。撒但就是借着大淫妇奢华的生活,诱惑世人。今生充斥着迷惑人的价值判断啊!

  • 往灭亡的路宽、人多,但是结局悲惨。

当兽和假先知,被扔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时,其跟从者,也将被利剑击杀(参《启》19:11-21)。这印证耶稣所说:走大路的人奔向灭亡(参《太》7:13)。

  • 千禧年(参《启》201-6)是上帝出于爱,给撒但迷惑的世人悔改的机会,好引进身体复活、除灭死亡、给义者申冤(参《林前》15)。

祂会将假先知扔入火湖(参《启》19:20),将仿冒三一真神的龙/魔鬼/撒但捆绑,关在无底坑中达千年……

我们不必采用系统神学家复杂的神学论述,来解读千禧年,只要知道,它印证了上帝就是爱(参《约》3:16)。被上帝审判的人,从来没有冤枉的。

  • 公义的报应,在末世终将完全彰显。

千禧年后,撒但从监牢中释放,无知的世人继续受其迷惑。因此,上帝断然出手,将古蛇扔进火湖。最后,世人(包括义人)都将在白色大宝座前受审判(《启》21:7-15)。上帝的公义完全彰显!

  • 参加羔羊婚筵者,须自备合宜礼服(行义)。

倚靠撒但的淫妇,最后被烧在硫磺火湖里(参《启》19:2-3,21:8),而期望住在新耶路撒冷城的人,就是可以参加羔羊婚筵的新妇(参《启》21:1-2),则须“蒙恩得穿光明洁白的细麻衣(这细麻衣就是圣徒所行的义)”(参《启》19:7-8)。

提摩太.凯勒(Tim Keller)在《慷慨的正义:如何靠恩典行出上帝的公义》一书中说得对:“如果一个人心里明白上帝恩典的意义,他就会伸张正义”(If a person has grasped the meaning of God’s grace in his heart, he will do justice.)

  • 选择永恒者,即蒙上帝无边的赏赐。

老约翰写《启示录》,目的之一是安慰受逼迫者(参《启》20:4,“给耶稣作见证、为上帝之道被斩者的灵魂”)。如英国女诗人罗塞蒂(C. Rossetti)所说:“刀剑虽然为所欲为,却不过是将殉道者的灵魂送入荣耀里。”

黑夜已尽,黎明近在咫尺,新妇可以住在上帝的帐幕遮盖、有生命水和生命树供应、没有黑暗、被主上帝光照并且永远为王的新城(参《启》21:3,22:1-5)。

  • 切记不要被世事拉扯,而忘了回家。

写了《失乐园》后,约翰·米尔顿又写了《复乐园》,叙述堕落的亚当后裔的出路──耶稣。上帝为爱祂的(也是祂所爱的)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未曾想到的”(参《林前》2:9)。祂在《创世记》造了伊甸园,在《启示录》预备了比伊甸园还要好的新城。

这扣紧了我们这些寄居在世为客旅者的心,“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天上祂为所爱的所预备的新城(参《来》11:16)。从现在开始随时提醒自己,不要忘了落叶归根,回天上的家!

 

前有永恒的甜美

有了这末世双城的视野,才能体会鲁益师在《开往天堂的巴士》所说:

“人若选择了尘世而非天堂,终将发现尘世一向都只是地狱的一部分;而尘世若被置于天堂之次,则一开始就是天堂本身的一部分。”

“对得救的人而言,不单这山谷,就连他们过去在世的一切都是天堂;而在堕入地狱的人眼中看来,不仅幽冥城里充满幽暗,连他们在世的生活也都是地狱……世人以自我为中心,就开始了地狱生活;而蒙恩的人,信上帝以上帝为主,就开始了天堂。”

有了这末世双城的视野,才能不屈服于“巴比伦”所带来的困境和逼迫,看淡日光之下那至暂至轻的苦楚——痛苦会过去,新城永恒的甜美在前。

16世纪英格兰主教胡珀(John Hooper),因坚持真理而将遭处死殉道。有人希望他三思,苟活强过送命。胡珀回答:“永生更甜美,永死更苦涩。”

“天使又对我说:‘这些话是真实可信的。主就是众先知被感之灵的上帝,差遣祂的使者,将那必要快成的事指示祂仆人。’‘看哪,我必快来!凡遵守这书上预言的有福了!’”(《启》22:6-7)

 

作者为华神旧约教授、教牧博士科暨宣教博士科主任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