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末世雙城──新耶路撒冷和巴比倫(吳獻章)2023.06.28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3.06.28

吳獻章

精彩的雙城對比

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的長篇歷史小說《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中,大文豪狄更斯以並排比句,作為全書的開場白: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年日,也是愚昧的年日;這是信仰的紀元,也是懷疑的紀元;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絕望的冬天;我們應有盡有,我們一無所有;我們徑直奔向天堂,我們徑直奔向地獄!”

這精彩的對比,逐步引出以倫敦、巴黎兩大城市為舞臺上演的一個動盪時代的血淚故事。

有學者將《啟示錄》,稱為聖經中的“雙城記”。老約翰在拔摩島所寫的啟示錄,以兩個城市為對比:新耶路撒冷城,和巴比倫城。正如狄更斯用對比來開始他的《雙城記》,老約翰在《啟示錄》17-22章中,也用了更加精彩的對比,描述末世的兩個城市:

一、坐落在高大山上的新耶路撒冷(參《啟》21:10),有上帝的帳幕,並以羔羊為聖殿(參《啟》21:3、22)。

在眾水之上的巴比倫(參《啟》17:1),是鬼魔的住處,和各樣汙穢之靈的巢穴(《啟》18:2)。

二、聖城有上帝的帳幕同在(參《啟》21:3),沒有任何不潔或可憎之物(參《啟》21:27)。

巴比倫卻充滿各樣的不義(參《啟》18:5)。坐在其上的淫婦手中的金杯,盛滿汙穢和可憎之物(參《啟》17:3-4)。

三、屬於上帝的聖城,沒有死亡、眼淚、悲哀、哭號、疼痛等(參《啟》21:3-4)。有生命水、生命樹,叫乾渴的得滋潤,萬民得醫治(參《啟》21:6,22:1-2)。

敵對上帝的巴比倫城,欺騙萬民,叫萬民喝邪淫、大怒之酒。巴比倫要徹底傾倒(參《啟》14:8,18:2、21)。

難怪老約翰傳達他所聽見的:“我的民哪,你們要從那城(巴比倫)出來,免得與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災殃。”(《啟》18:4)他並如此敘述新耶路撒冷:“城門白晝總不關閉,在那裡原沒有黑夜。人必將列國的榮耀、尊貴歸與那城。”(《啟》21:25-26)。他呼籲上帝子民,要“進入”聖城(參《啟》22:14)!

兩城居民分道揚鑣

列舉了這兩個城的迥異屬性後,約翰也用強烈的對比,描繪這兩個城的“居民”(大淫婦和新婦):

“拿著七碗的七位天使中,有一位前來對我說:‘你到這裡來,我將坐在眾水上的大淫婦所要受的刑罰指給你看。’”(《啟》17:1)

“拿著七個金碗、盛滿末後七災的七位天使中,有一位來對我說:‘你到這裡來,我要將新婦,就是羔羊的妻,指給你看。’”(《啟》21:9)

如此便凸顯了在末世裡,能住在屬於上帝之新耶路撒冷的新婦,從此進入了最好的時代、智慧的年日、光明的季節、希望的春天,走向天堂。相對之下,住在敵對上帝之巴比倫的大淫婦,從此將進入最壞的時代、愚昧的年日、黑暗的季節、絕望的冬天,因為將一直走向地獄!

兩者在永恆裡的命運,明顯有天壤之別──永生與永死!在這兩個城的對比中,《啟示錄》達到最高峰,從此人類分道揚鑣地進入“永生”和“滅亡”的“末世雙城”!

人要選擇哪一邊?

淫婦和新婦兩者的命運,有天壤之別。人要選擇哪一邊?

淫婦“騎在朱紅色的獸上;那獸有七頭十角,遍體有褻瀆的名號”(參《啟》17:3),因此無可避免地被公義的上帝審判,下場是“燒淫婦的煙往上冒,直到永永遠遠”(參《啟》19:2-3)。

另一方面,老約翰以光明潔白細麻衣的穿著,以及貫穿《啟示錄》七福之一的“凡被請赴羔羊之婚筵的有福了”(《啟》19:9),來描繪羔羊婚筵的新婦──新婦蒙福是因為站在羔羊這邊。而淫婦落入永死,就因她站在與上帝對立的獸那邊!

約翰用足足兩章的篇幅,來描繪末世的焦點──被撒但所掌控的淫婦與巴比倫如何被審判(參《啟》17-18)。

接著,他的筆鋒又轉向天上:在連續4次的哈利路亞聲中(參《啟》19:1-6),羔羊騎著白馬,以得勝者姿態出現,迎娶祂的新婦(參《啟》19),預備新婦進入新耶路撒冷城(參《啟》21-22)。

明顯的,人間喧囂的“撒但/淫婦/巴比倫”等,對於於“羔羊/新婦/新耶路撒冷”,終將被審判(參《彼後》3:10)。

亦即,約翰用3組對比(新耶路撒冷-巴比倫,羔羊-獸,淫婦-新婦),刻畫出《啟示錄》17至22章的異象:世上的人被“獸”所迷惑,心甘情願成為“淫婦”,住在“巴比倫”。

上帝通過“羔羊”,吸引上帝兒女成為“新婦”,預備進入“新耶路撒冷城”!

老約翰強調:上帝藉著羔羊勝過獸,以新婦代替淫婦,並為新婦預備新城,取代人間墮落的巴比倫城。他向讀者呼籲,末世的人必須做出選擇:跟從羔羊或獸,成為新婦或淫婦,最後住榮耀的新城或淪亡的巴比倫!

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南北戰爭時,北軍和南軍都向上帝祈求贏得勝利。有人問當時的總統林肯:“兩邊都向上帝禱告,上帝不為難嗎?祂該幫哪一邊?” 林肯回答:“我關心的不是上帝是否站在我們這邊;我最關心的是站在上帝那一邊,因為上帝永遠是對的。”(Sir, my concern is not whether God is on our side; my greatest concern is to be on God’s side, for God is always right.)

納粹集中營倖存者、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 Frankl)在《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中寫道:“在任何情況下,人們都可以選擇自己的態度。”

約翰通過“末世雙城”呼籲:不要選錯!因為在上帝永恆的計劃中,在通往永恆的道路上,人的選擇決定了自己的結局。

耶穌在登山寶訓說:“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太》7:13-14)

奧古斯丁在《上帝之城》的第二部(11至22章)也說:地上城(巴比倫城)和上帝城(新耶路撒冷城)起源不同,進程和終局也是迥異!

班揚更在《天路歷程》中呼籲,在世上作客旅的上帝兒女,要選擇對焦新耶路撒冷城!

人們天天做選擇:選中餐,還是西餐?就讀哪個學校?投誰一票?移民哪個國家?等等。人必須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例如雅各的兒子們,不能推諉賣弟弟(約瑟)之惡(參《創》50:20)。連白色大寶座前,上帝審判的原則也是“都照各人所行的”(參《啟》20:13)。

誠然,一切都在上帝的主權下,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傳》3:1)。然而上帝的“預定”和人的“自由意志”間,並非那麼水火不容!故此,約翰在這本”末世雙城記”裡呼籲,在永生與滅亡的重要抉擇上,絕對要慎思明辨,不要將自己推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八條重要的教導

《啟示錄》用兩城、三組鮮明的對比(新耶路撒冷-巴比倫,羔羊-獸,淫婦-新婦),給予了信徒諸多重要的教導:

  1. 末世的結局,並非條條大路通羅馬。

末世可走之路,其實只有兩條可選:新耶路撒冷城,或巴比倫城。人不能腳踏兩條船,不能走寬門的同時又走窄門,也不能同時住新耶路撒冷和巴比倫,更不可能已經困在硫磺火湖,還能踏入新耶路撒冷。

  • 沒有永恆的眼光,就會被今生所迷惑。

遭上帝審判的淫婦和大巴比倫城,也用寶石作裝飾(參《啟》17:4,18:16)。撒但就是藉著大淫婦奢華的生活,誘惑世人。今生充斥著迷惑人的價值判斷啊!

  • 往滅亡的路寬、人多,但是結局悲慘。

當獸和假先知,被扔在燒著硫磺的火湖裡時,其跟從者,也將被利劍擊殺(參《啟》19:11-21)。這印證耶穌所說:走大路的人奔向滅亡(參《太》7:13)。

  • 千禧年(參《啟》201-6)是上帝出於愛,給撒但迷惑的世人悔改的機會,好引進身體復活、除滅死亡、給義者申冤(參《林前》15)。

祂會將假先知扔入火湖(參《啟》19:20),將仿冒三一真神的龍/魔鬼/撒但捆綁,關在無底坑中達千年……

我們不必採用系統神學家複雜的神學論述,來解讀千禧年,只要知道,它印證了上帝就是愛(參《約》3:16)。被上帝審判的人,從來沒有冤枉的。

  • 公義的報應,在末世終將完全彰顯。

千禧年後,撒但從監牢中釋放,無知的世人繼續受其迷惑。因此,上帝斷然出手,將古蛇扔進火湖。最後,世人(包括義人)都將在白色大寶座前受審判(《啟》21:7-15)。上帝的公義完全彰顯!

  • 參加羔羊婚筵者,須自備合宜禮服(行義)。

倚靠撒但的淫婦,最後被燒在硫磺火湖裡(參《啟》19:2-3,21:8),而期望住在新耶路撒冷城的人,就是可以參加羔羊婚筵的新婦(參《啟》21:1-2),則須“蒙恩得穿光明潔白的細麻衣(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參《啟》19:7-8)。

提摩太.凱勒(Tim Keller)在《慷慨的正義:如何靠恩典行出上帝的公義》一書中說得對:“如果一個人心裡明白上帝恩典的意義,他就會伸張正義”(If a person has grasped the meaning of God’s grace in his heart, he will do justice.)

  • 選擇永恆者,即蒙上帝無邊的賞賜。

老約翰寫《啟示錄》,目的之一是安慰受逼迫者(參《啟》20:4,“給耶穌作見證、為上帝之道被斬者的靈魂”)。如英國女詩人羅塞蒂(C. Rossetti)所說:“刀劍雖然為所欲為,卻不過是將殉道者的靈魂送入榮耀裡。”

黑夜已盡,黎明近在咫尺,新婦可以住在上帝的帳幕遮蓋、有生命水和生命樹供應、沒有黑暗、被主上帝光照並且永遠為王的新城(參《啟》21:3,22:1-5)。

  • 切記不要被世事拉扯,而忘了回家。

寫了《失樂園》後,約翰·米爾頓又寫了《復樂園》,敘述墮落的亞當後裔的出路──耶穌。上帝為愛祂的(也是祂所愛的)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未曾想到的”(參《林前》2:9)。祂在《創世記》造了伊甸園,在《啟示錄》預備了比伊甸園還要好的新城。

這扣緊了我們這些寄居在世為客旅者的心,“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天上祂為所愛的所預備的新城(參《來》11:16)。從現在開始隨時提醒自己,不要忘了落葉歸根,回天上的家!

前有永恆的甜美

有了這末世雙城的視野,才能體會魯益師在《開往天堂的巴士》所說:

“人若選擇了塵世而非天堂,終將發現塵世一向都只是地獄的一部分;而塵世若被置於天堂之次,則一開始就是天堂本身的一部分。”

“對得救的人而言,不單這山谷,就連他們過去在世的一切都是天堂;而在墮入地獄的人眼中看來,不僅幽冥城裡充滿幽暗,連他們在世的生活也都是地獄……世人以自我為中心,就開始了地獄生活;而蒙恩的人,信上帝以上帝為主,就開始了天堂。”

有了這末世雙城的視野,才能不屈服於“巴比倫”所帶來的困境和逼迫,看淡日光之下那至暫至輕的苦楚——痛苦會過去,新城永恆的甜美在前。

16世紀英格蘭主教胡珀(John Hooper),因堅持真理而將遭處死殉道。有人希望他三思,苟活強過送命。胡珀回答:“永生更甜美,永死更苦澀。”

“天使又對我說:‘這些話是真實可信的。主就是眾先知被感之靈的上帝,差遣祂的使者,將那必要快成的事指示祂僕人。’‘看哪,我必快來!凡遵守這書上預言的有福了!’”(《啟》22:6-7)

作者為華神舊約教授、教牧博士科暨宣教博士科主任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