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教札记之十二: 动心与动手(末雁)

末雁

本文原刊于《举目》第19期

耶稣动了慈心,就伸手摸他……(《可》1:41)

我邀请您和我一起进入三个画面。

场景一:(云南的山间小道)一个有玉带云(注)的早晨,一行三人骑马走在山路上。那是我带着前来帮助乡医培训的两位医生进山。出发前,“上级”特别加给了我一个任务:替他们拍几张照片作为纪念。一路唱着“这是天父世界”,不知不觉已到了半山腰。

突然,我听见有异样的声音,一回头,看见一个电影慢镜头:在我背后的那匹黑马的后蹄,正慢慢滑出狭窄的路面,几秒钟后,连人带马在山道上消失了。我翻身下马,冲到那里,往下一探头:那是深不见底的山谷,那马带着女医生掉入山崖下好几米,幸好有一棵碗口粗的树挡住了他们,可那棵树开始摇晃起来。那女医生从马背上抬起头来望了我一眼。那眼神“激发”了我的艺术灵感,我冲她大喊一声:“不要动!我给你拍照!”然后迅速举起相机,按下快门。

场景二:(云南的一所医院)接到一位本地同工的母亲在医院突然去世的消息,我和几位同工赶紧往医院跑。在路上,我对一位姊妹说:你负责安慰,我负责处理后事。到了那里,那位本地同工哭着迎了出来,我冲她点了一下头,就直奔病房,留下那姊妹与哀哭的人同哭。一进去,正赶上要把尸体从病床上搬到运尸车上,有人抱头,我就帮着抬脚,然后送到停尸房。等到死人、活人都安顿好以后,我突然害怕起来。不是因为停尸房的寒气,也不是因为第一次触摸没有气息的人,而是我意识到我的心跟死了的人一样,又冷又静。

场景三:(拉撒路的坟前)耶稣哭了。耶稣又心里悲叹。耶稣使拉撒路复活。

您一定从这些画面中看见一个强烈的对比:一个是不动声色,一个是声泪俱下。耶稣完全不必为拉撒路之死忧伤,因为祂明明知道几分钟后,祂就可以使拉撒路复活,但我们的主却深深认同我们的痛苦,与哀哭的人同哭。我们的主总是先动了慈心,然后才做医病、赶鬼、喂饱群众、拯救灵魂和牧养群羊的善工。但是我常常看不见这位哀哭的耶稣,这位怜悯的耶稣,更听不见祂担当我们重担时那沉重的心跳。我看重的只是作工的耶稣、有能力的耶稣,结果就会导致心手分裂的危机:心是冷漠的,口却在关怀辅导;心是自私的,手却在扶贫救济;心是属世的,脑却在计划圣工;心是美国心,脚却踏在中国宣教的工场上。若不是以基督的心为心,那么手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被风吹散的碎秸。

主啊!你的眼泪能融化我僵硬的心肠,你的怜悯能复活我沉睡的心灵,你的大能能保守我手所做的都有永恒的价值。主啊!让我靠近你的胸膛,好使我的心与你的心连在一起,让我常听你心跳的声音,这声音告诉我当怎样行。

注:玉带云是当地的“特产”。形状像一条长长的带子,悬在山间。当地人说,在玉带云停留的地方,就能开采到大理石。

作者原住上海,后移居美国。曾在大陆边远地区参加扶贫工作,现在神学院进修。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