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义与灵命塑造——与亚裔青年共创教会的明天(宁政)2023.07.26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3.07.26

宁政

Arine Kim是一位韩裔美国人。 2022年,她和一位朋友在加州的一家In-N-Out汉堡店吃饭,突然有一位白人男子问她的和男性友人:“你们是奇怪的同性恋者……你是金正恩的男朋友吗?”当事人就对方仇视与威胁的言词报警,并庆幸没有人在这次事件中受伤。(注1)

这不是一起单一事件。2020年3月到2022年3月间,一个“停止亚裔仇恨”的网站接到了11,467起投诉。而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后的三年里,针对亚裔美国人社区的仇恨和种族歧视事件大幅增加,其中41%是针对18到35岁的亚裔青年。(注2)

对应上述现象,教会应该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帮助亚裔青年处理因疫情加剧的公义议题,这是整全灵命塑造的重要一环。

整全灵命塑造的观念

传统的灵命塑造,是关注青年的读经,祷告,参加聚会和宣教。Melissa Brandes却提出整全的灵命塑造应包括七个因素(注3):

1. 身份——身份指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和和其他人的关系。

2.意义——我们对世界的解读和如何带来不同。

3. 归属感——年轻人渴望被接纳。

4. 自我价值——年轻人盼望经历满足和丰盛。

5. 照顾他人的能力——年轻人期望有能力爱自己和他人,也接受别人的爱。

6. 反思——对过往经验的反思帮助年轻人建构有意义的人生。

7. 对以上6个元素的整合

这个模式的优点,是她看待灵命塑造是一个过程,需要在群体中完成,而且不限于在信仰群体内;对社会公义和弱势群体的关怀,可以提升青年的意义感。

年轻人正在挣扎的问题有:我是谁?(身份问题)我属于哪里?(归属感问题)我可以带来什么不同(意义问题)

对此,《哥林多后书》5章17-21节提供了一个和好的神学框架:在和上帝和好的根基上,与自己和好解决身份问题;与别人和好则是社区归属问题;和上帝创造的万物和好,是满足意义问题。要支持年轻人的灵命塑造,就不应该侷限于教会中的事工。

Jean Twenge发现,年轻人离开教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看见教会和他们所面临的世界脱节。(注4)其中,公义是上帝的属性,也是旧约和新约中不断出现的主题。所以支持年轻人的灵命塑造,需要关注公义的议题。

种族歧视和疫情的双重打击

长久以来,亚裔社区一直面对两个对亚裔的刻板印象:模范少数民族和永远的外国人。

    ● 模范少数民族

模范少数民族的迷思,是指亚裔美国人可以实现美国梦,克服障碍,达到教育、经济和职业的成功,不需要借助政府的特别项目和扶持。

这个现象的出现,得归于1966年纽约时报William Patterson的文章《日裔美国人的模式和成功故事》,以及Ellen Wu的书籍《有色人种的成功》。两位作者都把日裔和华裔美国人的成功,归功于正确的文化和家庭价值观。

迷思的问题,是忽视了亚裔美国人是一个在语言、文化和历史上,都非常多元的群体,存在着经济收入不平均的巨大差异。这种迷思也将亚裔社区置于与其他有色人种,特别是非裔美国人社区的对立面。

此现象对亚裔青年造成的危害,是使有需要的亚裔青年,无法获得足够经济帮助和心理健康资源,也让亚裔青年经历比同龄人更高水平的羞耻感——如果他们感到自己没有达到所谓“成功,高成就的亚裔”的期待。

    ● 永远的外国人

另一个刻板印象是永远的外国人——华裔和其他亚裔无论在美国生活了多少年,都被视为外国人。

这种歧视已经从赤裸裸的从“滚回亚洲”这类歧视性语言,发展为微歧视。微歧视通常的表现,是出于好奇心的询问或好意的夸奖:“你从哪里来?”“你的英语为什么说得这么好,没有口音?”这些表达的潜台词是,亚裔美国人即使出生在美国,说著一口流利的英语,也被看作不如欧洲裔的美国化。

永远外国人的刻板印象,在亚裔青年尝试融入白人身份时,造成他们对自己的亚裔父母和亚裔群体有负面的看法。

    ● 新冠疫情

新冠疫情的爆发,加剧了经历过种族歧视的亚裔青年的心理健康的挑战。

Asian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曾经出了一期特刊,研究疫情中亚裔社区的心理健康。其中,Xiaodi Yan指出,针对亚裔有四种最常见的歧视行为(注5):

    1. 非言语的拒绝——亚裔被视为潜在的病毒携带者而被回避。

    2. 言语的拒绝——很多亚裔经历诸如“滚回中国”的歧视性语言。

    3. 对身体或经济相关的攻击——很多仇恨犯罪是针对亚裔的人身和财产。

    4. 针对亚裔种族歧视的媒体爆光——很多亚裔因为读到大量通过新闻和社交媒体报导的亚裔仇恨事件,而感到焦虑。

这些因着种族身份带来的歧视,对于亚裔青年有很多影响。Virginia Huynh指出,已经建立稳固族裔身份的人,在面对歧视时,可以通过自己的族裔社群,获得支持和对压力的分担。另一方面,还在探索、建造族裔身份中的人,则会因为这些歧视而造成心理健康的巨大压力。(注6)

亚裔青年在他们建立身份认同的关键时期,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支持,刻不容缓。

教会的应对和属灵操练的实践

谈到属灵操练,很多人会联想到初代教会或中世纪的修道士,认为这些和我们现代基督徒和教会相差甚远。

富乐神学院教授Scott Cormode说,属灵操练的更新与实践,可以帮助年轻人创造能共同分享的希望故事,解释经历的渴望和损失,从而促进灵命塑造。

这些看似古旧的属灵操练有四个特点:第一,属灵操练在几个世代以来塑造基督徒的身份,归属感和作为基督徒的意义。第二,每种属灵操练都指向和达成一些美德。第三,属灵操练有特定的标准。第四,属灵操练在不同的时期,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注7)

笔者推荐几个教会可以帮助年轻人灵命塑造的属灵实践:传讲见证,根植文化的社区,参与公义和慈善事工。

   1. 传讲见证

NSYR(National Study of Youth and Religion)的研究显示,年轻人正面临一个问题,是不能清楚地阐明他们的信仰和故事。Amanda Drury认为,分享见证对于塑造年轻人属灵身份有重大帮助。她建议教会,帮助年轻人期待和辨明上帝在他们周遭的世界、和在他们生命中的同在:借着沈浸在“上帝谈话”中学习词汇,并提供机会让他们在小组和教会中分享见证。(注8)

   2. 根植文化的社区

Christo Thesnaar在帮助结束种族隔离的南非年轻人走向医治和和好的过程中,强调象征和仪式的重要性。(注9)华人教会在强调在基督里的身份之外,也要帮助年轻人探索、建立和族裔文化的连结。

富乐神学院曾经有一次崇拜,特别以亚裔为聚会主题。在圣餐礼时,学生每八个人一组坐在一个圆桌前,在院牧祝福祷告后,相邻的两个同学会为彼此斟茶,分享一个蒸好的馒头,作为主餐。

这根植于传统基督教仪式的聚会非常有创意:圆桌代表合一;食物代表中华文化。这有助于亚裔青年探索、认同自己的文化身份。

  3. 参与公义和慈善事工

如何在亚裔移民教会中,推动公义和慈善事工呢?

富乐神学院教授Soon-Chan Rah给出了以下建议:第一,教育事工。第二,价值传递。第三,开展满足教会内需要的事工。第四,和其他的教会、机构配搭开展事工。第五,道成肉身的事工。第六,关注机构性的公义问题——不仅关注、为亚裔社区的社会公义,种族公义等议题发声,也要和其他族裔互动,为其他族裔的公义议题发声。(注10)

结论

亚裔青年正在挣扎的身份、归属和意义的问题,是他们灵命成长中重要的部分。

长久以来,亚裔移民教会专注在自己的舒适圈中,忽视了对社会发挥福音的影响力和实际参与。如今,年轻人的不断离开,反映了他们的困惑和愤怒。教会应该反思,成为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年轻人可以回应和发展对这些问题的探索。

属灵操练的更新与实践,是其中一个可以把教会和年轻人连结起来的有效工具。亚裔青年不是教会的问题,而是教会的明天。他们的跨文化的经验和能力,可以使他们胜任移民教会的桥梁,成为少数族裔社区的使者,且在一切的挣扎中,见证上帝的公义和怜悯。

注:

1. Tori Gaines, Amanda Hari, and Nexstar Media Wire, “Racist Incident at California In-N-Out Caught on Video”, accessed January 13, 2023, https://thehill.com/homenews/3788672-racist-incident-at-california-in-n-out-caught-on-video/ .

2. Aggie J Yellow Horse and Theresa Chen, “Twenty Years and Thousands of Voices: What Community-Generated Data Tells Us about Anti-AAPI Hate”, accessed January 6, 2023, https://stopaapihate.org/.

3. Melissa Ann Brandes, “Integrated Spiritual Development: A New Approach to Nurturing Adolescent Spirituality and Faith,” Religious Education 113, No. 2(2018): 195-199.

4. Jean M Twenge, IGen: Why Today’s Super-connected Kids Are Growing up Less Rebellious, More Tolerant, Less Happy—and Completely Unprepared for Adulthood (and what this Means for the Rest of Us), New York, NY: Atria Books, 2017.

5. Xiaodi Yan, Yi Zhu, Syed Hussain, and Mary Bresnahan, “Anti-Asian Microaggressions in the Time of COVID-19: Impact on Coping, Stress, and Well-Being,” Asian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 No. 3(2022): 252.

6. Virginia Huynh, Vaishali Raval, and McKenna Freeman, “Ethnic-Racial Discrimination Towards Asian Americans Amidst COVID-19, the So-Called “China” Virus an Associations With Mental Health,” Asian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 No. 3(2022): 260-261.

7. Scott Cormode. The Innovative Church: How Leaders and Their Congregations Can Adapt in an Ever-Changing World. Grand Rapids, Michigan: Baker Academic, A division of Baker Publishing Group, 2020. Chapter 4.

8. Drury, Amanda. Saying is Believing: The Necessity of Testimony in Adolescent Spiritual Development. Downers Grove, IL: IVP Academic, an imprint of InterVarsity Press. 2015.

9. Christo Thesnaar, “Facilitating Healing and Reconciliation with Young People Living in the Aftermath of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onflict: The Challenge to the Church and Its Youth Ministry.” Journal of Youth and Theology 2, No. 1 (2003): 43-46.

10. Peter Cha, Growing Healthy Asian American Churches. Downers Grove, IL: IVP Books. 2006.

作者来自中国,现在美国加州牧会,同时在富乐神学院进修教牧学博士,研究方向是亚裔青年的灵命塑造。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