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3.07.26
寧政
Arine Kim是一位韓裔美國人。 2022年,她和一位朋友在加州的一家In-N-Out漢堡店吃飯,突然有一位白人男子問她的和男性友人:“你們是奇怪的同性戀者……你是金正恩的男朋友嗎?”當事人就對方仇視與威脅的言詞報警,並慶幸沒有人在這次事件中受傷。(註1)
這不是一起單一事件。2020年3月到2022年3月間,一個“停止亞裔仇恨”的網站接到了11,467起投訴。而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後的三年裡,針對亞裔美國人社區的仇恨和種族歧視事件大幅增加,其中41%是針對18到35歲的亞裔青年。(註2)
對應上述現象,教會應該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幫助亞裔青年處理因疫情加劇的公義議題,這是整全靈命塑造的重要一環。
整全靈命塑造的觀念
傳統的靈命塑造,是關注青年的讀經,禱告,參加聚會和宣教。Melissa Brandes卻提出整全的靈命塑造應包括七個因素(註3):
1. 身份——身份指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和和其他人的關係。
2.意義——我們對世界的解讀和如何帶來不同。
3. 歸屬感——年輕人渴望被接納。
4. 自我價值——年輕人盼望經歷滿足和豐盛。
5. 照顧他人的能力——年輕人期望有能力愛自己和他人,也接受別人的愛。
6. 反思——對過往經驗的反思幫助年輕人建構有意義的人生。
7. 對以上6個元素的整合。
這個模式的優點,是她看待靈命塑造是一個過程,需要在群體中完成,而且不限於在信仰群體內;對社會公義和弱勢群體的關懷,可以提升青年的意義感。
年輕人正在掙扎的問題有:我是誰?(身份問題)我屬於哪裡?(歸屬感問題)我可以帶來什麼不同(意義問題)
對此,《哥林多後書》5章17-21節提供了一個和好的神學框架:在和上帝和好的根基上,與自己和好解決身份問題;與別人和好則是社區歸屬問題;和上帝創造的萬物和好,是滿足意義問題。要支持年輕人的靈命塑造,就不應該侷限於教會中的事工。
Jean Twenge發現,年輕人離開教會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看見教會和他們所面臨的世界脫節。(註4)其中,公義是上帝的屬性,也是舊約和新約中不斷出現的主題。所以支持年輕人的靈命塑造,需要關注公義的議題。
種族歧視和疫情的雙重打擊
長久以來,亞裔社區一直面對兩個對亞裔的刻板印象:模範少數民族和永遠的外國人。
● 模範少數民族
模範少數民族的迷思,是指亞裔美國人可以實現美國夢,克服障礙,達到教育、經濟和職業的成功,不需要藉助政府的特別項目和扶持。
這個現象的出現,得歸於1966年紐約時報William Patterson的文章《日裔美國人的模式和成功故事》,以及Ellen Wu的書籍《有色人種的成功》。兩位作者都把日裔和華裔美國人的成功,歸功於正確的文化和家庭價值觀。
迷思的問題,是忽視了亞裔美國人是一個在語言、文化和歷史上,都非常多元的群體,存在著經濟收入不平均的巨大差異。這種迷思也將亞裔社區置於與其他有色人種,特別是非裔美國人社區的對立面。
此現象對亞裔青年造成的危害,是使有需要的亞裔青年,無法獲得足夠經濟幫助和心理健康資源,也讓亞裔青年經歷比同齡人更高水平的羞恥感——如果他們感到自己沒有達到所謂“成功,高成就的亞裔”的期待。
● 永遠的外國人
另一個刻板印象是永遠的外國人——華裔和其他亞裔無論在美國生活了多少年,都被視為外國人。
這種歧視已經從赤裸裸的從“滾回亞洲”這類歧視性語言,發展為微歧視。微歧視通常的表現,是出於好奇心的詢問或好意的誇獎:“你從哪裡來?”“你的英語為什麼說得這麼好,沒有口音?”這些表達的潛台詞是,亞裔美國人即使出生在美國,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也被看作不如歐洲裔的美國化。
永遠外國人的刻板印象,在亞裔青年嘗試融入白人身份時,造成他們對自己的亞裔父母和亞裔群體有負面的看法。
● 新冠疫情
新冠疫情的爆發,加劇了經歷過種族歧視的亞裔青年的心理健康的挑戰。
Asian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曾經出了一期特刊,研究疫情中亞裔社區的心理健康。其中,Xiaodi Yan指出,針對亞裔有四種最常見的歧視行為(註5):
1. 非言語的拒絕——亞裔被視為潛在的病毒攜帶者而被迴避。
2. 言語的拒絕——很多亞裔經歷諸如“滾回中國”的歧視性語言。
3. 對身體或經濟相關的攻擊——很多仇恨犯罪是針對亞裔的人身和財產。
4. 針對亞裔種族歧視的媒體爆光——很多亞裔因為讀到大量通過新聞和社交媒體報導的亞裔仇恨事件,而感到焦慮。
這些因著種族身份帶來的歧視,對於亞裔青年有很多影響。Virginia Huynh指出,已經建立穩固族裔身份的人,在面對歧視時,可以通過自己的族裔社群,獲得支持和對壓力的分擔。另一方面,還在探索、建造族裔身份中的人,則會因為這些歧視而造成心理健康的巨大壓力。(註6)
亞裔青年在他們建立身份認同的關鍵時期,對他們心理健康的關注和支持,刻不容緩。
教會的應對和屬靈操練的實踐
談到屬靈操練,很多人會聯想到初代教會或中世紀的修道士,認為這些和我們現代基督徒和教會相差甚遠。
富樂神學院教授Scott Cormode說,屬靈操練的更新與實踐,可以幫助年輕人創造能共同分享的希望故事,解釋經歷的渴望和損失,從而促進靈命塑造。
這些看似古舊的屬靈操練有四個特點:第一,屬靈操練在幾個世代以來塑造基督徒的身份,歸屬感和作為基督徒的意義。第二,每種屬靈操練都指向和達成一些美德。第三,屬靈操練有特定的標準。第四,屬靈操練在不同的時期,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存在。(註7)
筆者推薦幾個教會可以幫助年輕人靈命塑造的屬靈實踐:傳講見證,根植文化的社區,參與公義和慈善事工。
1. 傳講見證
NSYR(National Study of Youth and Religion)的研究顯示,年輕人正面臨一個問題,是不能清楚地闡明他們的信仰和故事。Amanda Drury認為,分享見證對於塑造年輕人屬靈身份有重大幫助。她建議教會,幫助年輕人期待和辨明上帝在他們周遭的世界、和在他們生命中的同在:藉著沈浸在“上帝談話”中學習詞彙,並提供機會讓他們在小組和教會中分享見證。(註8)
2. 根植文化的社區
Christo Thesnaar在幫助結束種族隔離的南非年輕人走向醫治和和好的過程中,強調象徵和儀式的重要性。(註9)華人教會在強調在基督裡的身份之外,也要幫助年輕人探索、建立和族裔文化的連結。
富樂神學院曾經有一次崇拜,特別以亞裔為聚會主題。在聖餐禮時,學生每八個人一組坐在一個圓桌前,在院牧祝福禱告後,相鄰的兩個同學會為彼此斟茶,分享一個蒸好的饅頭,作為主餐。
這根植於傳統基督教儀式的聚會非常有創意:圓桌代表合一;食物代表中華文化。這有助於亞裔青年探索、認同自己的文化身份。
3. 參與公義和慈善事工
如何在亞裔移民教會中,推動公義和慈善事工呢?
富樂神學院教授Soon-Chan Rah給出了以下建議:第一,教育事工。第二,價值傳遞。第三,開展滿足教會內需要的事工。第四,和其他的教會、機構配搭開展事工。第五,道成肉身的事工。第六,關注機構性的公義問題——不僅關注、為亞裔社區的社會公義,種族公義等議題發聲,也要和其他族裔互動,為其他族裔的公義議題發聲。(註10)
結論
亞裔青年正在掙扎的身份、歸屬和意義的問題,是他們靈命成長中重要的部分。
長久以來,亞裔移民教會專注在自己的舒適圈中,忽視了對社會發揮福音的影響力和實際參與。如今,年輕人的不斷離開,反映了他們的困惑和憤怒。教會應該反思,成為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年輕人可以回應和發展對這些問題的探索。
屬靈操練的更新與實踐,是其中一個可以把教會和年輕人連結起來的有效工具。亞裔青年不是教會的問題,而是教會的明天。他們的跨文化的經驗和能力,可以使他們勝任移民教會的橋樑,成為少數族裔社區的使者,且在一切的掙扎中,見證上帝的公義和憐憫。
註:
1. Tori Gaines, Amanda Hari, and Nexstar Media Wire, “Racist Incident at California In-N-Out Caught on Video”, accessed January 13, 2023, https://thehill.com/homenews/3788672-racist-incident-at-california-in-n-out-caught-on-video/ .
2. Aggie J Yellow Horse and Theresa Chen, “Twenty Years and Thousands of Voices: What Community-Generated Data Tells Us about Anti-AAPI Hate”, accessed January 6, 2023, https://stopaapihate.org/.
3. Melissa Ann Brandes, “Integrated Spiritual Development: A New Approach to Nurturing Adolescent Spirituality and Faith,” Religious Education 113, No. 2(2018): 195-199.
4. Jean M Twenge, IGen: Why Today’s Super-connected Kids Are Growing up Less Rebellious, More Tolerant, Less Happy—and Completely Unprepared for Adulthood (and what this Means for the Rest of Us), New York, NY: Atria Books, 2017.
5. Xiaodi Yan, Yi Zhu, Syed Hussain, and Mary Bresnahan, “Anti-Asian Microaggressions in the Time of COVID-19: Impact on Coping, Stress, and Well-Being,” Asian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 No. 3(2022): 252.
6. Virginia Huynh, Vaishali Raval, and McKenna Freeman, “Ethnic-Racial Discrimination Towards Asian Americans Amidst COVID-19, the So-Called “China” Virus an Associations With Mental Health,” Asian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 No. 3(2022): 260-261.
7. Scott Cormode. The Innovative Church: How Leaders and Their Congregations Can Adapt in an Ever-Changing World. Grand Rapids, Michigan: Baker Academic, A division of Baker Publishing Group, 2020. Chapter 4.
8. Drury, Amanda. Saying is Believing: The Necessity of Testimony in Adolescent Spiritual Development. Downers Grove, IL: IVP Academic, an imprint of InterVarsity Press. 2015.
9. Christo Thesnaar, “Facilitating Healing and Reconciliation with Young People Living in the Aftermath of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onflict: The Challenge to the Church and Its Youth Ministry.” Journal of Youth and Theology 2, No. 1 (2003): 43-46.
10. Peter Cha, Growing Healthy Asian American Churches. Downers Grove, IL: IVP Books. 2006.
作者來自中國,現在美國加州牧會,同時在富樂神學院進修教牧學博士,研究方向是亞裔青年的靈命塑造。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