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李玟到《海底》——如果流行文化可疗愈……(李静)2023.10.02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3.10.02

李静

 

这几年,“抑郁症”这个词频频出现。从社会新闻,到个人周遭;从流行歌曲《海底》,到李玟自杀,越来越多地听到这个词。尤其是天后级歌手李玟,与抑郁症进行了多年的斗争,最终仍是选择了自杀,让歌迷感到无比哀伤。

我在20岁左右时,也有过一段非常抑郁的经历。最近半年,因为面临毕业、找工作、照顾孩子和家庭等一系列问题,我数次焦虑症发作。感谢上帝用亮光和真理指引我,我才不至于滑向黑暗的深渊。

 

世界已然将你抛弃

上文提到《海底》这首网络歌曲,该曲发行于2020年,由“一支榴莲”作词、演唱,讲述一个女孩避开人群,穿着白裙,走向大海自杀的情境。

近年来,中国大陆表现年轻人抑郁状态的歌曲并不少,如朴树的《平凡之路》、毛不易的《像我这样的人》等。但是直接描绘自杀情节,并引起广泛关注的,当属《海底》了。这首歌凄美哀婉,把对世界的悲伤和绝望表达得淋漓尽致:

“往海的深处听,谁的哀鸣在指引。灵魂没入寂静,无人将你吵醒”

“你问我死后会去哪里,有没有人爱你,世界能否不再/世界已然将你抛弃”

“总爱对凉薄的人扯著笑脸,岸上的人们脸上都挂著无关,人间毫无留恋,一切散为烟”

“来不及来不及,无人将你打捞起。来不及来不及,你明明讨厌窒息”。

截至到2023年7月下旬,歌曲在哔哩哔哩上有316万、Youtube上有860万的播放量。每个播放平台上都有3000多条评论,以年轻听众为主体,大多表示共鸣:

“我也是忧郁症患者,可是听了这首歌对我很疗愈……毕竟这是我们的心声……只是希望有人能够做我们的倾听者,不带有嘲笑,不带歧视……在我们失落的时候,能够倾听我们的倾诉……”

“听着听着,眼泪莫名就流了下来。每一句歌词都深深地戳进了我的心里。角落里,静静抱住自己,人为什么要活着?那么努力的活着,是为了什么?人间很好,可是我不想再来了。”

“听着听着就哭了!真的太窒息了!越来越不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活着。”

“这歌曲让人有点抑郁,但又有一点安慰的感觉。”

“这首歌真的让我体会到了抑郁症患者的绝望。”

事实上,播放量远远比现在看到的多。然而因为歌曲蕴含的“负能量”,很多平台上都将其删除了。

这首歌之所以如此特殊,能够引起广泛关注,与当下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

 

无法继续热爱自己

据《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中国抑郁症发病群体,呈上升化、年轻化趋势。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比30%,18-30岁占比52%(注1)。然而心理咨询师却严重短缺,每百万人口仅有20人能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与美国相差50倍。

在治疗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艺术,尤其是流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起到疏导大众心理问题的作用。从上文的评论中可以看出,抑郁症患者听了《海底》这首歌,感到被理解,情感得到宣泄。旁观者也通过这首歌,感受到了抑郁症患者的绝望。

“一支榴莲”介绍自己的创作初衷,是“希望能通过这首歌,让大家对于抑郁群体多一份理解,给予他们更多的陪伴”,并希望正处于负面状态的朋友听歌、发泄,然后继续“热爱自己,热爱生活”(注2)。

可惜评论区显示,听完这首歌后,很多人感到阴郁、无力。能够“热爱自己、热爱生活”的,几乎没有,因为歌曲本身并不具备这种能量。

 

明天是个好天气

一年后,由唐恬(注3)作词、凤凰传奇演唱,把这首歌做了改编。目前在B站上有4500万播放、13.7万评论,Youtube上有610万的播放、1900多条评论。改编后的歌曲收到了大量好评,一改原版的阴郁、悲伤,变得温暖、激昂。歌词肯定了个体的价值,也表达了世界的美好:

“你是重要的存在,是某人的星星”

“散落的月光穿过了云,躲着人群,溜进海底。有光正在找你,它想温暖你。它说你听你听, 有人唤你回去”

“来不及来不及,也要唱给你听。春日雨夏蝉鸣,明天是个好天气。秋风起雪花轻,海底看不见四季”。

歌曲视频下面,有很多令人心痛的评论(注4)。不少抑郁症患者讲述著自己的经历,并感谢这首歌给他们带来的希望:

“‘明天是个好天气’,这句话真的太打动人!”

“听到‘春日雨夏蝉鸣,明天是个好天气’的时候,就特想哭。”

“我周遭的人都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你不被需要。你是活着还是死了,对我们没任何影响。这首歌,真的,告诉我,海底没有四季,我想活。我最喜欢秋天,还有夏天的蝉鸣。”

很多人都说,被最后几句歌词打动,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那么,一首歌、几句词,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治愈效果?

有一些学者认为,当一首歌、一部电视剧或一本小说的销售量达到一定程度,它们就成了一个流行文化的文本,既反映、同时也形塑著大众的世界观、价值观,而且,能起到像宗教一样的效果(注5)。

像宗教一样,流行文化也从不同的角度,为生命提供意义、帮助人们应对生命中的问题,并试图提供答案。原版《海底》中的女孩因为对人间绝望而选择自杀,而改编版为她提供了答案:“明天是个好天气……海底看不见四季!”

 

一个向上仰望的开始

我想这样的答案确实具有治愈效果,因为一方面,科学研究表明,与大自然接触,人会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意识到有更大的存在。这样能很大程度上缓解压力、焦虑和抑郁(注6)。另一方面,把视角从人际关系转向天空、四季,也是一个向上仰望的开始。这其实就已经是探索宗教信仰的起点了。

在这个世间活久了,每个人或早或晚,会有各样的创伤,变得伤痕累累。怎样理解苦难,是人生重大的课题。要解决这个课题,解决张爱玲所说的中国文化中的“大悲哀”(注7),靠文化、艺术是不够的,需要到信仰中寻求答案。

马克思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其实不然。而在众多宗教派别中,基督教对于苦难的人生状况,能够提供最完满的答案。

以我自身的经验,在基督信仰这条天路历程上走得越久,越变得清醒、理性、勇敢,而非沉溺在痛苦、挫折中无法自拔。因为,真理使人得自由,帮助我们认清世界真相,从而敢于直面“惨澹的人生”。

 

上帝子民抑郁时的特权

圣经中,就有很多对苦难的描述,和抑郁症患者的例子。

        • 以利亚

先来看先知以利亚的故事。他先是对上帝信心满满,一人对峙450个巴力先知。然而当耶洗别王后追杀他,他在旷野中走了一日,就抑郁了。他向耶和华求死,觉得自己太孤单、力不能胜。

他睡着后,天使叫他起来吃东西。他吃完又想躺平,天使又叫他起来吃,并对他说,你要走的路甚远。抑郁的人大概没什么食欲,但他顺服天使,还是吃了。走了40昼夜,到上帝的山,听上帝对他说话,继续为上帝做工。最后以利亚乘旋风被上帝接去。

法国艺术家古斯塔夫•多尔  (Paul Gustave Louis Christophe Doré, 1832-1883)于1866年的作品:天使供养以利亚(Elijah Nourished by Angel,《王上》19:1-21)。收录于多尔英文圣经(Doré’s English Bible)中。

       • 约伯

然后是义人约伯。

《约伯记》中有大量的篇幅,记载约伯遭受的苦难。这些苦难,使他诅咒自己的出生和存活。他“切望死,却不得死;求死,胜于求隐藏的珍宝”。他“寻见坟墓就快乐,极其欢喜”(参《伯》3:21-22)。

妻子劝他,“弃掉上帝,死了吧”。3位朋友从远处而来,本想安慰他,却不得要领,反而起到嘲笑他、打击他的效果。

但是,约伯始终没有放弃信仰,没有选择自杀。他抓紧上帝,向上帝抱怨,在上帝面前陈说自己的苦情,“我的朋友讥诮我,我却向上帝眼泪汪汪”(《伯》16:20)。最终上帝对他说话,加倍地赐福他。

        • 大卫

《诗篇》中的大卫,遭受仇敌的逼迫。也曾在痛苦中祷告:“我因唉哼而困乏,我每夜流泪,把床榻飘起,把褥子湿透。我因忧愁眼睛干瘪,又因我一切的敌人眼睛昏花。”(《诗》6:6-7)。但是在向上帝吐露苦情之后,大卫始终不忘赞美与称谢上帝的良善与信实。

       • 耶利米

还有先知耶利米。他是一个情感充沛的人,因传讲上帝的话,受到人的毁谤、戏弄、凌辱。他也多次向上帝抱怨、诉苦,并咒诅自己的出生(参《耶》 21)。当锡安城遭遇患难,他泪流成河,叹息悲伤,以致“心肠扰乱,肝胆涂地”(《哀》2:11)。他所描述的耶路撒冷的惨状,令读者无不心痛泪流。

然而在如此的境况中,他仍称颂上帝的公义和慈爱,顺服上帝的带领:“我们不至于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祂的怜悯不至断绝。每早晨这都是新的。你的诚实极其广大!”(《哀》3:22-23)

以上几位圣经人物,都经历了黑暗的幽谷,有许多痛苦和挣扎,但他们都有一个情绪的出口:向上帝倾诉。

这是基督徒的特权,也是上帝给我们的恩典。

当我们悔改认罪,忧伤痛悔,存著无亏的良心向上帝祈求,最终上帝总会出手相助,因为祂是如此地爱我们。

人的局限性,注定了人向别人提供的帮助是有限的。约伯的3个朋友,为他的遭遇放声大哭,并陪他同坐无言7天7夜,但仍不能够提供安慰。唯有上帝,最后把约伯的苦难翻转成祝福。

想起宣教先驱Elisabeth Elliot的一句话:“Every experience in life, if offered to Jesus, can be your gateway to joy.”(每一种生命经历,如果献给耶稣,都可以成为通往喜乐的大门。注5)。

 是的,每一种经历, 即便是疾病、困苦、悲伤,如果把它们交托给上帝,都可以成为通向喜乐之路。

愿我们不是白白受苦!愿每个受伤的灵魂都能找到真光,在光明中,勇敢地走前面的路!

 

注:

1.  凤凰网“2022最新数据:5成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https://health.ifeng.com/c/8JW2WC1dbd2

2.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a411N7sg/?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3a6c652de98786ed15efb746198e0f1e

3. 唐恬作词的另外一首歌曲《孤勇者》,由陈奕迅演唱,是2021年华语十大年度歌曲之一。

4.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p4y1t7DJ/?vd_source=3a6c652de98786ed15efb746198e0f1e

5. Elisabeth Elliot podcast #72 “Deliverance from Depression.” https://youtu.be/q_cNns2Pb1E?si=kcjSneTvUfw2J1AH

5. Bruce David Forbes, “Introduction: Finding Religion in Unexpected Places,” In Religion and Popular Culture in America, Edited by Bruce David Forbes and Jeffrey H. Mahan (Oakland,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Third edition, 2017), 1-24.

6. “5 Science-backed Reasons Nature Can Heal the Soul”. https://www.wevorce.com/blog/5-science-backed-reasons-nature-can-heal-soul/

7. 在《中国人的宗教》一文中,张爱玲指出,“中国文学里弥漫着大的悲哀…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的,而主题永远悲观。一切对于人生的笼统观察都指向虚无。世界各国的人都有类似的感觉,中国人与众不同的地方是:这‘虚空的空虚,一切都是虚空’的感觉总像个新发现,并且就停留在这阶段。一个一个中国人看见花落水流,于是临风洒泪,对月长吁,感到生命之暂,但是他们就到这里为止,不往前想了”。

 

作者现居美国佛吉尼亚州,为艺术学硕士与文化研究博士。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