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鴻銘
本文原刊於《舉目》17期
歷史久彌新
《靈性低潮》(Spiritual Depression-Its Causes and Cure)一書的作者,是一代解經大師鍾馬田(Dr. Martyn Lloyd-Jones,1899-1981)。
鍾馬田生于英國南威爾斯,二十二歲時畢業于聖巴德醫學院。1927年因感于醫學未能解決人心中的道德難題,毅然辭去高薪的醫職,投入全時間的傳道工作。
在他擔任傳道三十多年的生涯中,以他卓越的屬靈洞見、生動的口才與邏輯的論理,吸引並造就了無數渴慕真道的人。
他的許多系統解經講章,後來被整理成書,並被譯成多國文字。其中一套共八大冊的《以弗所書》解經書(美國活泉出版社),更是深受華人神學界的敬重與喜愛。
《靈性低潮》全書共廿一章,是鍾馬田針對二次世界大戰後,在動蕩不安的局勢下生活的基督徒,所面臨的個人靈性低沉現象所準備的講章集。
靈性低潮,是歷代認真的基督徒都會面臨的問題。鍾馬田以他豐富的行醫與牧養教會的經驗,根據聖經,針對種種不同形式的靈性低潮,指出成因與解決之道。
此書雖然已出版四十年(英文版于1965年出版,中文版1977年由証主出版)之久,卻是歷久彌新之作。
本書提要
一、靈性低潮的徵候與結果
作者首先以《詩篇》42:5“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為例,提出靈性低潮主要的徵候,是內心憂悶煩躁,沮喪不安,生活緊張,意氣消沉,悒鬱寡歡,失去了基督徒生活應有的平安喜樂。
在各章中,作者一再提及這些症狀,並且提到基督徒感覺靈性低潮的結果,是不僅自身失去了生活的意義和樂趣,有虧基督徒作光作鹽的職份,更嚴重的是對基督教信仰造成一種反宣傳,使人對基督教產生誤解。
二、靈性低潮的成因
鍾馬田在該書的第一章,概括性地把靈性低潮的原因歸納為下列五大點:
1. 個性氣質:內向型的人常常自省太過,比較容易遭遇靈性低潮;而外向型的人,則容易落入躁進膚淺的試探中。
2. 健康情形:靈性低潮常發生于身体疲憊、過度緊張,和生病之時。
3. 反作用力:在經歷一次特殊的屬靈体驗後,屬靈低潮竟隨之而來。
4. 魔鬼伎倆:基督徒面臨屬靈戰場,撒但會利用各種計劃,對基督徒進行攻擊,讓他們的靈性失去健康,停止成長。
5. 不信的心:作者把所有靈性低潮的成因,歸根于不信的心,忘記了神的存在,失去了對神權能應有的信心。
從第二章開始,作者逐步歸納分析了靈性低潮的各種成因,包括:
1. 缺乏對救恩真理(因信稱義)的真切理解(第二章 根本大計)
2. 不清楚自己屬靈的身份,對基督只有模糊的認識(第三章 你看見了嗎?)
3. 在信仰的知、情、意三方面失去了平衡。或者說,缺乏對福音真理的整体認識(第四章 全心全意)
4. 把自己囚禁在過去罪惡的抑鬱愁苦中(第五章 往事難忘)
5. 為過去的失敗而沮喪煩惱(第六章 悔不當初)
6. 對未來的恐懼(第七章 憂慮明天)
7. 把信心建立在一些特殊的經歷或感覺上(第八章 感覺問題)
8. 太計較自己工作的報償並輕視他人(第九章 講議價錢)
9. 信心不足,或未明白信心的本質(第十章 信心何在)
10. 未能正確地運用信心(第十一章 驚濤駭浪)
11. 受到律法主義的轄制(第十二章 奴僕的心)
12. 被假教訓所攪擾(第十三章 誤信讒言)
13. 行善成為例行公式–基督徒的“中年危機”(第十四章 倦于行善)
14. 缺少操練,不會管理時間(第十五章 自我操練)
15. 未能正確面對試煉(第十六章 百般的試煉)
16. 未能正確認識管教(第十七章 嚴訓管教,第十八章 屬靈健身房)
17. 環境的壓迫,太多的掛慮(第十九章 神所賜的平安,第二十章 知足的心)
18. 未認清我與基督的關係(第二十一章 根本治法)
這個清單,可以說把基督徒一生所可能遭遇到的靈性低潮,作了一個全面式的預警,及針對性的分析,讓我們對這些情況有所警覺,提早預防。
三、釜底抽薪解決之道
鍾馬田在每一章中,都引用了一段經文,藉著闡釋經文,提出解決之道。他並沒有用太多世俗心理學的解釋,反而純粹由基督徒的角度,藉著經文的亮光,精確地分析每一個現象背後的成因,也教導基督徒如何面對。
例如,他在各章中不厭其煩地講述聖經真理的要道,包括罪的本質、因信稱義的核心真理(第二章)、上帝救贖計劃的實質與次序(第三章、第七章)、福音的全貌 (第四章)、信心的本質(第十章、第十五章)、基督徒生命的意義(第十四章)等等,可以說是把基督教的信仰要道,作了一次全面詳細的回顧。
這樣的回顧,為許多平信徒認識聖經,提供了一個架構,也幫助處于靈性低潮的基督徒,再次思考、認清自己信仰的實質,然後,可以“對自我說話”,“對自我傳講 真理”,敢于責備自己的不信(也就是用真理來引導感覺,而不是讓感覺凌駕在真理上),並且勸勉自我“當仰望神”(作者對《詩篇》42篇作了生動的說明)。
這就是鍾馬田所提出的釜底抽薪之道。
小小的感受
限于篇幅,對于作者針對每一個情況,所提出的特定解決方法,筆者就不做詳細的介紹了,留給各位讀者自己去閱讀、琢磨與應用。
筆者本人讀完此書,感受甚深。
聖經告訴我們,上帝不只是一個“力量”(force),也不只是一個“存在”(being)。祂是一個樂于與人相交的上帝,人可以在各種情境中與祂建立個人的、確實的關係,並且在這樣的關係中,以上帝為生命中心,找到自己。這正是聖經所要傳達的訊息。
所有的基督徒在與上帝交往的過程中,都難免有起起伏伏的時刻。但是,聖經告訴我們,上帝是永遠不變的上帝,當我們感覺上帝開始離我好遠時,往往是我們的感覺 出了問題。也就是說,變的是我們,不是上帝。因此,回到聖經中,確認上帝對我們的應許–祂永遠與我們同在,是我們面對靈性低潮所應採取的態度。
基督徒在不同的生命階段,可能產生各種不同的靈性低潮。例如初信的基督徒,可能是在一段時間的火熱之後,因為種種原因,逐漸冷淡下來,甚至對自己的信仰,產生懷疑;在教會事奉很久的基督徒,則可能表現為對事奉有無力感,覺得一切索然無味,只是應付差事而已。
這些都是認真的基督徒可能經歷的。鍾馬田在這本書中,給了我們很好的指導,我們甚至可按圖索驥,依法操作,幫助自己走出靈性的低潮。
但是,筆者認為,還有另一種更具殺傷力的靈性低潮,就是不知道自己的靈性出現了問題。也就是說,生活在虛假的宗教情緒中。比較好的,還堅持上教會,但是對讀 經、禱告等正常的基督徒生活缺乏興趣;情況差的,則連上教會也免了。生活在這種光景的基督徒,在今日華人教會中可說是處處都有。
教會如何幫助這些不知道自己正生活在危險邊緣的基督徒,用什麼方式來激發耶穌基督在他們心中預存的恩典,正是我們應當思索的。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