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一点中国味(范学德)

范学德

本文原刊于《举目》16期

一、千万别洋味十足

      多年前还没信主耶稣时,我也时常去教堂,听讲道,听布道,有时听进去了,有时听不进去。听不进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道讲得实在是太洋味十足了,内容不去说它了,单说这形式,就令我不舒服。比喻,一讲到例子,就统统都是西方人的故事,好像中国就没出过什么基督徒似的,就连引用格言,也只有西方的,没有东方的。要不是看着讲道的人长的的确是东方脸,说的也是中文,还真以为这是一个西方人在对着一群西方人讲道呢?

         多年来,国人一直把基督教视为“洋教”,这自然有偏见,不必细说,但是,反省我们基督徒自己,难道就没有我们的原因吗?我们对西方教会的一切都照抄照搬,弄得教会洋味十足,天长日 久,连自己也搞不明白了,到底什么是基督教的根本内容,到底什么是基督教的外在形式,什么是不变的,什么是可变的?

        无论如何我们都得承认,基督教是从外国传到中国本土的,绝对不可能没有洋味,也就是说,在基督教中包含了中国文化中从来没有的新信仰,新思想,新概念,新的宗教仪式,而最重 要的,是一位炎黄子孙从来没听说也不认识的救主耶稣基督,一本中国人从来没有读过的经——圣经。如果基督教一点洋味也没有了,全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土特产,那么,大概也就不是什么基督教了。

         但耶稣基督的信仰若能在神州大地落地生根,那么,就绝对不能洋味十足,必须有本土味,中国味,有乡土气息,让中国人一听到就觉得这是我们自己的,或者说,是上帝向我们中国人说话,并且,这话说得令我们感到亲切,熟悉,有一种回到家里的感觉。

         在传福音中,这一点尤其重要,乡土味,这是我们缩短与朋友们的精神距离的粘合剂。我们应当重视这种粘合剂,并且善于使用它。

二、乡情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句俗语突出地反映了中国人是多么重视乡土观念。就更大的范围来说,中国人都是一家人,都是老乡。

         在传福音中,我们要认亲,即在思想上感情上认同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至少要认同那十三亿大陆人,是我的骨肉同胞。不论我们离开了故乡多久,不论我们是在大陆出 生长大的,还是在台湾、香港、东南亚,甚至美国出生的,也不论我们在国籍上属于哪国的国民,我们都要在心理和感情上认同我们是一家人。

         这种认同,就是浓郁的乡情。

        《耶利米书》中记载了先知的话,“因我百姓的损伤,我也受了损伤。我哀痛,惊惶将我抓住。在基列岂没有乳香呢?在那里岂没有医生呢?我百姓为何不得痊愈呢?但 愿我的头为水,我的眼为泪的泉源,我好为我百姓中被杀的人,昼夜哭泣。”(《耶》8:21至9:1)而保罗则说:“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哀痛,为我弟 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诅咒,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罗》9:2-3)

         耶利米和保罗都是圣徒,圣徒有真情,且是大悲大喜之情,于此可见一斑。

         这种感情上认同我百姓、我弟兄、我骨肉之亲,更强烈地激发了圣徒传福音,宣讲上帝的话的信心和勇气。我们不必以这种感情上的认同为耻,为狭隘,反而,我们要 祈祷上帝,让我们牢记我还有许多骨肉之亲没有得救,他们还在黑暗中徘徊流浪。我们应当像那首歌唱的那样:给我一颗中国心,一颗中国心,每当我在寄居地歌 唱,想到你就哭了。

         我们若不认亲,别人常常就不认同我们所传讲的信息。

三、乡音

        乡音说的是家乡话。近几年出外布道,常有人在会议结束后对我说,听了你的东北口音,我感到真亲切。这就是乡音本意的注解。但我在这里说的乡音,是转借,意思是说在我们传福音中,我们所说的话应当尽量地增加中国的气息。

        第一:我们要善用我们的祖宗所发现的一切真理,并把它们运用到我们的讲章文章和讲话之中。中华文化是人类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古老文化之一,在数千年的历史 中,我们的祖宗发现了许多真理,这是不容否认的,并且,有的真理至今仍然散发出真理的光辉,这也是不容否认的。问题就在于能不能把它们融会到我们的信仰 中。我认为是可以的。因为耶稣基督就是真理,是真理的化身,是真理的来源,也是衡量真理的标准。一切真理都来自上帝,来自主耶稣基督,即使一个人还不认识 上帝,他也是在上帝的光照下发现上帝所命定的真理的。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我们有许多的话可讲。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传讲主耶稣的话:“无 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太》7:12)我们也可以谈孔子对“仁”的定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确认 自己是人,就必须承认别人也是人;肯定自己有立与达的愿望,就要承认别人也有同样的愿望。再如我们讲到“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 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太》6:14-15)时,我们就可以适当地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印证,也可以说是 注解。

          第二,要善于提取中华文化中所包含的丰富的人生智慧。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哲学,有的认为有,我们不必参入这个争论,但争论的双方 都承认,中国的古人把他们的智慧主要用在了探索人生上,可以称为人生哲学或人生智慧。这许多的智慧可以与《箴言》中所包含的智慧相比美,相辉映,如知足者 长乐,如得饶人处且饶人,如知行合一,如天人和谐,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如反者道之动,如君子和而不同,等等。

         我们只要认真思考,并作提取,剥离,提纯的工作,也就是在复杂的中国文化中,首先去发现那些至今还有生命力的思想,并且把他们从旧的思想体系中剥离出来,然后,用来自上帝的真理将其提纯,从而帮助中国人更加容易地走向耶稣。

         第三,要尽力使用为中国人所熟悉的文化因素,特别是那些美的文化因素。在中国的哲学、诗词、戏曲、民间故事和传说中,在中国的历史故事中,有许多宝藏等待我们基督徒去认识,并借用它们来帮助我们的骨肉同胞认识耶稣基督。

         有两个例子为证,一次我们教会的王牧师讲孝敬之道,他引用了大画家郑板桥的一句话,说是像你照料孩子那样照料父母,就是孝敬了。非常生动,一下子人们就记住 了。还有一次是我在一本书中看到周联华牧师解释“道成肉身”这四个字,他用的是“上帝下凡”来解释,“下凡”这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一个观念,用它来帮助理 解“道成肉身”,这可以说是一个妙字。

         至于中华文化中所包含的美的文化因素,可以说是随手可得,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不是对追求信仰的最佳描述吗?如划地为牢,作茧自缚,不是非常形象地表明了人固守在旧的世界观中所造成的生存困境吗?

         当然了,讲话要合乎中文的习惯,把句子说得短一点,加一点中国的故事,使用一下中国的成语和诗句,等等,这一切,都可以增加我们所传讲的信息的中国味道。而我们所作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把人带到耶稣面前,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承认耶稣是主。

         提要:
1.要切忌把福音搞得洋味十足。

         2.在思想上感情上认同大陆人是我的骨肉同胞,这是增加中国味的关键。

         3.在传福音中,我们要善用我们祖宗所发现的一切真理,善用中华文化中所包含的丰富人生智慧,善用中华文化中所蕴藏的美的文化因素。

作者原为马列哲学讲师,现住美国伊利诺州,自由传道。
本文选自范学德的新书《走近心灵--如何向大陆人传福音》,欢迎向本社订购。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