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学与圣经:矛盾究竟在哪? (徐理强)2024.04.03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4.04.03

徐理强 

最近,讨论基督教与心理学的文章与书籍,似乎不少。在谷歌里搜索“心理学与基督教”,立马跳出一篇《基督徒应该拒绝心理学的五个理由》(下简称《基》)。虽然此文没有注明作者,但估计该文章中提出的5个论点,应该得到很多华人基督徒的认同,并有很多基督徒认为,应该拒绝佛洛德对力比多(Libido)、 “恋母情结”的观点,或认为基督徒得抑郁症后,不应该接受世俗的心理治疗。 

与此同时,或许在华人教会中,还有许多人困惑于面对质疑,到底该如何看圣经与心理学间的冲突?有什么是我们忽略或误解的?圣经/基督信仰是否绝无可能与心理学共处?本文就心理学的领域、心理学与圣经不同的层面、心理学的观点、对《基》文质疑的回应,以及佛洛伊德与心理分析的起落,来做梳理与讨论: 

​ 目录

心理学的领域 

心理学主要是研讨心理与行为机制(Mechanism)的问题,包括:记忆,知觉,思想,洞察力,学习,情绪,兴趣,动力,欲望,感觉,选择、病态心理行为等等。研讨的方法,一般采用自然科学的假设、观察、实验、调查、统计等等的手段。 

心理学涵盖的领域,包括:临床心理学/辅导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神经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法医心理学……等等。 

可惜,不少基督徒好像误认为心理学就只等于临床或辅导心理学上述《基》文即犯了这个错误。著名的美国基督教出版社IVP出版的两本有关基督教与心理学的专著(注1),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其实临床或辅导心理学只占整个心理学领域的一小部分而已。 

另外一个误解,是以为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就等于心理学。其实心理分析虽然在上世纪50-70年代非常流行,但现在已经落伍。目前,在美国很少人用心理分析的手段,来进行辅导。然而目前心理分析在中国,仍很流行。 

心理学与圣经的层面 

基本上,心理学与圣经是对宇宙、世界、人生、人性、社会、文化、历史两个不同层面的解读和理解。简单来说:心理学是从机制(过程、方法)的层面来讨论这些问题,圣经则从上帝的特殊启示来了解这些问题的终极意义。 

上面所提IVP出版的《心理学与基督教:5种观点》中,只有第一个观点:多层次解释关,指出圣经与心理学讨论的层面不同。该篇文章的作者大卫•迈尔斯,是心理学教授(注2)。该书其他4个观点的作者,都是心理辅导师,可能因此引起误会。 

同样一个议题,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因此得到不同的答案,但这两个答案并不一定是彼此矛盾的。 

例一:死亡从意义(圣经)的层面,是人与上帝隔离的后果;从机制(生命科学)的层面,死亡是末端体Telomere磨损,造成染色体Chromosome组织破坏、细胞死亡的结果。 

例二:新生命的诞生,从圣经的观点,生育下一代是上帝的恩赐,是上帝创造天地的美意之一;从机制的层面,则生育是精子与卵子结合的结果。 

对不同层面的理解,其实都是出于上帝的智慧:意义的层面,来自上帝透过圣经的特殊启示;机制的层面,来自上帝在大自然创造中的启示。若我们能接受,一个问题是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并都是基于上帝的启示,那么就比较容易化解心理学与圣经间所谓的“矛盾”了。 

对心理学比较陌生的8个观点 

所谓圣经与心理学之间的矛盾,假如从理论来入手梳理,恐怕不是写一篇文章就可能解决的。所以,我想提出对心理学这个专业,一般基督徒比较陌生的8个观点,来了解现代心理学。 

1. 采纳科学方法 

所谓科学方法,是指其步骤包括:把问题定义,初步收集资料,定出假设,设计实验(主要控制变量),重复求证,结论等等。心理现象有很多变量(Variables),所以心理学实验难度大,进展慢。 

然而,以科学方法来研究对心理机制的结论,与时俱进,不是不变的真理。就如上面所提:心理分析学50年前普遍被接受,现在却已经落伍。 

2. 可能性,不是决定性 

心理学的结论,是关于该机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举例来说,心理学经常做诱因研究,想要找出在哪些条件(诱因)之下,该情况比较可能发生。比如说,在缺乏关爱环境中长大的人,特别是在成长期失去母爱的人,比较容易得抑郁症。这结论却不代表在该环境下长大的人一定会得抑郁症。 

同样,父母都有抑郁症的人,儿女也比较容易得抑郁症,却不是一定会得抑郁症。就比如接受过新冠疫苗的人,比较不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但不是一定不被感染。 

3. 病态心理的诱因 

心理学认为一个病态心理(比如自卑感很重),一般都有前因(所谓诱因)。找出病态心理的诱因,需要找出该情况形成的机制。一个在恶劣环境下长大的小孩,比较一个在优良环境下长大的小孩,病态心理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大。恶劣的环境是形成病态心理的诱因之一。 

可是,恶劣环境的哪一个因素比较容易造成病态心理?是缺乏关爱呢?是模仿别人的坏行为?是学校条件太差?是营养不良影响大脑网络成长?是吸毒、酗酒的结果?临床心理学一般是用因子分析来处理诱因研究中得到的资料,找出个别诱因造成该问题可能性的份量。 

一些基督徒认为,谈诱因就等于为自己的问题找借口,因此认为心理辅导是助长病人推卸责任。比如说:小时候缺乏父爱的女人,婚姻关系经常会出问题。因此假如来访者在辅导中,发现自己的婚外情可能是为了弥补小时候得不到的父爱,就会因此为自己推卸犯婚外情的责任。 

其实有效处理诱因,需要病人在了解诱因后,负责任勇敢找出有效处理诱因的方法。用上面的例子,婚外情其实无补于解决小时候缺乏父爱的伤痛,来访者需要在辅导中,找到更有效处理缺乏父爱的对策。 

4. 心态间的关联性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心理学研究已经发现:人在不同方面的心态与行为上,彼此具有关联性。 

一个赌博上瘾的人,也经常酗酒、吸毒、犯法。反对堕胎的人,一般也反对男女同厕;同时,也倾向赞同死刑,反对放宽移民,不同意增强消除种族歧视或增加社会福利等的条例,也可能认为,民主制度不一定是最好的政治制度,而倾向接纳一个强而有力的领导。 

为什么人的心态有关联性?认知心理学并没有很好的答案。可是,人却认为自己有关联的心态是合情合理,甚至符合圣经真理的。换句话说,人用“合理化Rationalization来解释自己在各类心态间的关联性。 

5. 每个人的脆弱度不一样 

对同样一个情况,每个人的反应不一样。如,有些人在失业后非常沮丧,有些人则仍满有信心。神经心理学认为,遗传基因是影响脆弱度(Vulnerability)或敏感度(Susceptibility)的因素之一;其他还包括环境、性别、灵性、信心。 

举例来说,在成长期中,女孩子12倍于男孩子,容易得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 ,而男孩子大约是女孩子的3倍容易得对立性反抗症(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所谓“脆弱性”,不是用来推卸责任,而是用来找出有效对策。 

举例来说,进食障碍者不是对自己说:  我是女孩子,所以应该可以得此症。而是需要找出影响自己脆弱度的诱因(比如说,太关注别人如何看自己的体型、过度在意别人对自己身材的批评),然后改变自己的认知。 

不但如此,脆弱性跟灵性、信心不一 定有直接关系。世界各地研究数据都告诉我们:成长期的女孩子12倍于男孩子易得进食障碍,并不代表这些女孩子的灵性比男孩子差,或比男孩子更有罪。 

6. 基因影响心理状况 

过去几十年,科学家对基因功能影响心理情况的了解越来越多。举例来说,有家族抑郁症史的人,比没有相同家族历史的人,更容易得抑郁症。 

7.  缺乏自知之明 

上面已经说过,人经常为自己的心态、行为辩护,企图合理化。一般情况下,人对自己的负面动机常缺乏自觉,比如嫉妒。缺乏自知之明(Insight)的一个原因,是在潜意识里,压抑著一般人自己不愿意面对的负面心态。 

8. 合理与不合理罪咎感的区分 

合理的罪咎感(Valid Guilt )是人犯错后良心的自然反应。不合理的罪疚感(Non-Valid Guilt)则一般是来自成长期缺乏关爱、缺乏肯定, 或小时候曾遭遇欺负、霸凌、歧视,在过度挑剔批评,无理打骂的成长环境中成长的结果。 

长大后不合理的罪疚感包括:常自责,内疚不安,缺乏自信,习惯性地怀疑自己。心理辅导针对的,是脱离不合理的罪疚感,并不是要除去合理的罪疚感(注3)。 

再思:基督徒应该拒绝心理学的五个原因 

因此,《基》文提出基督徒应该拒绝心理学的五个理由,需要有更清楚(提纲挈领)的梳理,或可减少/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1.  心理学不是出上帝? 

心理学的祖师都不是基督徒,这是事实。可是,教会只能接纳基督徒开创的行业、学科或学校吗?基督徒可否进入一个非基督徒创办的电脑公司?基督徒读于一所普通社区大学,合适吗? 关于基督徒与文化,斯托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提出了非常清晰的观点(注4): 

“一切福音行动,都需要建立文化桥梁……因为道成肉身意味进入他人的世界中,即他们的思想世界,以及孤寂、隔绝、痛苦的诸世界。不仅如此,道成肉身更导致十字架……祂如此深入地进入我们的的世界,为要接触我们,相较之下,我们接触人的微小努力,何等肤浅而不成熟……十字架也呼召我们参与社会,因为它要我们效法基督(见约一3:16-18)”(编注) 

《基》文把心理学等同于60-70年代的心理辅导学。当年的辅导学的确在理论与功效上,有很多的问题。可是在心理学的与时俱进后,当年的辅导学在很多方面,今天已经被抛弃了。比方说,彼时的确有些辅导师建议来访者放纵性欲、搞婚外情。而今专业上不再容许辅导师有如此建议,否则来访者或其配偶可以提出诉讼。 

2. 心理学与圣经教导冲突 

文章提出心理学主张“爱自己”, “以人为中心”, “高举人的自尊”,“应该抛弃罪疚感”。这些说法,需要比较清楚的思考与讨论。 

圣经也有要爱别人如同爱自己的说法,换句话说,爱自己是爱别人的一个标准,应该讨论的是,如何定义“爱自己”? 

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机制做研究,却不一定等于“以人为中心”或“高举人”。就如电脑工程师针对电脑进行,不一定就是在“高举电脑”、“以电脑为中心”;金融管理家研究投资,也不一定就是“以财富为中心”或“高举财富”。 

在讨论基督徒是否应该接纳、肯定自己(Self-Affirmation)的时候,斯托德提出人有尊贵的一面,因为人是上帝按上帝的形象造的;可是人也有卑贱羞耻的一面,因为人堕落、离开了上帝。而人应该尊重、肯定自己尊贵的一面,也应该舍弃、钉死自己犯罪邪恶卑贱的一面(参注4)。 

心理学并没有叫人抛弃合理的罪疚感。心理辅导是探讨如何帮助来访者,消除因过去创伤所造成的不合理罪疚感。 

3. 心理学没有比其他方法更显著的果效 

60-70年代的心理分析治疗,的确治疗功效很低(注5)。因此过去40年,心理治疗基本放弃使用心理分析。 

至于罗杰斯Carl Rogers非指导性辅导(Non-Directive Counseling), 60年代发现的所谓功效证据,后来被认为很可能是伪造的。主持该研究专案的Charles B Truax教授,在被质疑他的研究数据时在加拿大自杀(Truax于1960年在Wisconsin获得博士学位,罗杰斯是他的博士指导委员主席。他自1963年到1974年过世,曾发表许多有分量的论文。编注)。后来这事情不了了之。 

今天,很少人用非指导性辅导手段。其他心理治疗,比如认知、行为、人际、家庭治疗,都有治疗功效的证据。然而,若在2024年仍然提出上世纪70年代的观点,基本上是对心理治疗缺乏了解。 

4. 心理学将世界带进教会? 

假如带进教会的,是心理学对机制问题的讨论,那么教会不仅可以接受,并且会对教会里的心理问题给予有功效的帮助。心理学进入教会不但无可厚非,而且是应该做的事情。 

5. 心理学否定圣经的全备性 

基督徒相信圣经对救恩的全备性。可是究竟圣经对其他问题是否也同样有全备性,是基督信仰与文化关系的问题。比如说:圣经对建桥筑路、癌症治疗、城市建设、金融管理、软件设计,也同样有足够性吗? 

佛洛德的生平及心理分析学理论 

很多人知道些心理分析的理论,也可能听过佛洛德对宗教的攻击。所以我想要先简单介绍佛洛德的生平,然后介绍他的理论,讨论分析学没落的原因,最后对分析学做评估。 

佛洛德(1856-1939)生于当年的奥地利(今天的捷克),是世俗的东欧犹太人。父亲是羊毛商人。1881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本来想从事对可卡因的基础医学研究,后因家贫不得不放弃科研,专心当临床脑神经科医师。 

1885年,佛洛德到法国,在有名的查克尔(Charcot)手下学习催眠治疗。1890年代,佛洛德跟德国脑神经专家保罗尔(Josef Breuer)合作,以催眠来治疗癔症病人,开始创立潜意识里被压抑的心理动力可能造成精神病症状的理论。 

1897年,佛洛德用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来分析自己的潜意识思维。1900年,他发表第一本书《梦的分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1902年,他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动力分析师,成立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该学会在1907年容格(Jung)加入后兴旺起来。 

1909年,美国麻州克拉克大学(Clark University)成立20周年,特别邀请佛洛德和容格担任专题演讲。这是佛洛德唯一的一次在欧洲以外的演讲。 

1920年后,佛洛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开始被美国与欧洲的学术界所广泛接纳。可是,与此同时,佛洛德的同道在理论上跟他产生很多分歧,各持己见并造成严重的派系分裂与斗争。到了1930-40年代,儿童精神分析师Melanie Klein创的乳房嫉羡理论,其影响力似乎有超越佛洛德恋母情怀理论的趋势。 

1923年,佛洛德被诊断患了口腔癌,可是他拒绝戒烟。虽然动了30多次手术,口腔癌仍不断复发,造成他晚年非常痛苦。1938年,因着德国纳粹的兴起,佛洛德不得不离开维也纳,迁居英国伦敦北部。1939年,他请医师给他大量吗啡,以今天的所谓医师协助自杀的方式去世。 

佛洛德自认在他的最后一本书《精神分析大纲》(An Outline of Psycho-Analysis)中,可以找到他的精神分析学的最基本理论。我简单介绍如下: 

1. 人的心理机制(Psychical Apparatus分为自我(Ego)、本我(Id)和超我(Superego)。自我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Instincts)。因着本能的需求,跟外界的条件和要求有矛盾,自我(Ego)机制在人的成长中从本我中分出来,其功能是为了要调解本我需求跟外界条件之间的矛盾。 

2. 人有两种直觉或本能Instinct:爱的本能Eros,包括性欲力比多(Libido)。以及死亡的本能(Thanatos). 

力比多在0-5岁期间,从身体不同区域得到满足,依次是:口腔,肛门,生殖器。然后在5岁时进入潜伏期(Latency),等到青春期发育时重新出现。 

换句话说,佛洛德认为人的性欲在出生后就出现,而且童年的性欲一般跟攻击欲(Aggression)与嫉妒(Envy)一起产生。他也认为,男孩子在哺乳期有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ex):嫉妒父亲、想要杀掉父亲好占有母亲。这情结造成的矛盾,是精神疾病的根源。 

但Melanie Klein却认为,儿童对母亲的乳房有嫉妒Breast Envy,是该嫉妒造成精神疾病。这些派别之间争论不休的理论造成很大争议(注6)。 

3. 心理功能分为三部分:潜意识(Unconscious);前意识(Preconscious);意识(Conscious)。做梦是潜意识的表现。心理机制的矛盾,叫一个人把不能达成的欲望,埋在潜意识中。 

4. 心理分析的治疗目标,是把潜意识中的矛盾,提升到意识层面来化解。治疗手段是“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特别是把病人所做的梦的内容来做分析。 

心理分析因诉讼而没落 

美国社会一般以法律诉讼来解决问题。心理分析在1980年代快速没落,是因为一个诉讼的案件Osheroff v Chestnut Lodge。 

Osheroff 是马里兰州的一个医师,他在1979得了焦虑性抑郁症(Agitated Depression)。他因此进住Chestnut Lodge医院,该医院是当时美国有名的分析治疗医院。他的主治分析大夫认为他只需要密集分析,不需要药物治疗,认为药物治疗反而妨碍分析治疗,也不认同焦虑性抑郁症是大脑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 

Osheroff在医院里每周接受5次、每次1个小时的个人分析,每周10次、每次1.5小时的小组分析。可是在住院9个月以后,病情并没有好转。他诊所的伙伴,因为他长期无法工作,要求他退出诊所的业务。他的家人,则坚持他必须转换治疗手段,改用药物治疗。 

在Osheroff转换了医院,接受碳酸锂治疗10天以后,病情明显好转。几周以后出院,恢复工作。 

1982 年,Osheroff起诉Chestnut Lodge及主治大夫对他的病症误诊、担延药物治疗。1984年,马里兰医学会的仲裁会经过审核之后,裁判Chestnut Lodge应该赔款$250,000给他。 可是Osheroff不接受裁判,继续进行诉讼。1987年,在开庭前一周,双方达成庭外和解,估计没有公布的赔款应该是数百万美元。 

此案以前,Chestnut Lodge医院只对少于5%病人给予药物治疗;此和解案以后,医院里超过90%病人获得药物治疗。可是医院仍自此业务不振,终于2001年关门停业。 

与此同时,美国精神分析师因为缺少病人,经济出现困难,也因为当时中国改革开放,因此大批分析师前往中国开业、招生;心理/精神分析学因此在1990年后,于中国落地生根,大受欢迎。 

心理分析的评估 

佛洛德的心理分析理论与治疗手段,到了今天在美国,已经基本放弃。理由有两个: 大部分理论无法被实证,治疗手段缺乏功效证据。 

目前心理治疗手段,比如认知治疗及人际治疗,在双盲实验中都有功效证据。仍然留下来应用的分析理论,是潜意识的功能及治疗时候移情反移情的现象。 

佛洛德对宗教信仰的攻击,认为只有软弱的人,才需要依靠信仰来作支撑自己的拐杖,也因着过去25年的研究而瓦解。 

信仰对精神健康有帮助吗? 

上世纪60年代,不少心理治疗师都轻视宗教信仰。除了佛洛德以外,理情治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 的艾利斯Albert Ellis(1913-2007)也认为,只有心态不成熟的人,才需要宗教信仰来支撑自己。 

1990年,杜克大学的精神科教授Koenig, 开创以数据研究来探讨宗教信仰与精神健康的关系(注7)。过去20来年,其他学者也参与做同样专案的研究。总体来说,该研究发现基督教、犹太教和天主教,对精神健康有4方面的好处: 

1. 信仰提供病人生活目标、意义 

2. 信仰提供盼望 

3. 信仰增加病人内心的力量,叫病人能面对疾病、痛苦 

4. 信仰带给病人扶持的群体(比如教会),减少孤单 

还有其他的研究,发现信仰能帮助病人戒酒、戒毒;也可以减少病人的自杀率。 

结论 

1. 心理学与圣经从不同的层面、角度来讨论人生问题。心理学从机制的层面,圣经从意义的·层面。心理学家探讨神在大自然中的启示,基督徒探讨圣经中神对救恩特殊的启示。 

2. 心理分析学与圣经之间的矛盾,因着分析学已经落伍,可能不需要太多讨论。分析学目前在中国非常受欢迎,可能是因为中国社会被分析学理论的高深玄妙吸引,并且中国社会似乎并不注重实际功效证据。 

3. 很多两者之间的所谓矛盾,比如有些基督徒认为心理学高举人、以人为中心,提倡人应该爱自己而不是舍己、人应该抛弃罪疚感、放纵性欲等等,其实跟没有把问题想清楚有关。 

4. 心理学与圣经的关系,很多其中的问题其实跟基督与文化的关系有关联,我认为深入的讨论必须从基督与文化的关系的角度来入手(注8)。 

5. 华人教会需要建立独立思考,读书、探讨、研究的好习惯。研究圣经与心理学的矛盾,究竟在哪里,是建立该好习惯的一个很好的入口点,读者或可从本文的注2,4,7中,找几本书来读。 

 

1. IVP出版的Psychology and Christianity: five Views 以及Integrating Faith and Psychology两本书里面讨论的,几乎都是心理辅导与基督教的关系。 

2. Eric Johnson, Psychology and Christianity, (IVP, 2000)的其中一个作者David G Myers,是大学心理系的主任。他写的分层观 A Level of Explanation View (54-83) ,很值得一读。 

3. Paul Meehl, What Then Is Man, (Concordia 1958). 是一本最早讨论心理学与基督教的专业书,对合理与不合理的罪疚感,有详细的讨论。 

4. John Stott, The Cross of Christ(IVP, 1986), 281-84. 中文译本:斯托得,《当代基督十架:在21世纪重回救赎的原点》,刘良淑 译,(台湾:校园,2021)。见本书11章:了解自我与舍己(编注)。 

5. Saskia de Maat: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empirical evidence for psychoanalysis, Harvard Review of Psychiatry, 2013(3),107-37. Charles Rycroft: Psychoanalysis Observed,Pelican,1986,p57. 这两篇文章是我在很多讨论精神分析学缺乏治疗功效中我认为有代表性的两篇文章。 

6. 同注2。 

7. Harold Koenig: Handbook of Religion and Health,3rd Edition,Oxford,2023. 这本专业教科书列出信仰对精神健康有帮助的很多数据。 

8. DA Carson: Christ & Culture Revisited,Eerdmans,2008. 这是Carson讨论原来Niebuhr在1951写的Christ and Culture的书。Niebuhr 的原著太难读了,所以我建议读者参考Carson 写的这本书。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