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學與聖經:矛盾究竟在哪? (徐理強)2024.04.03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4.04.03

徐理強 

最近,討論基督教與心理學的文章與書籍,似乎不少。在谷歌裡搜索“心理學與基督教”,立馬跳出一篇《基督徒應該拒絕心理學的五個理由》(下簡稱《基》)。雖然此文沒有註明作者,但估計該文章中提出的5個論點,應該得到很多華人基督徒的認同,並有很多基督徒認為,應該拒絕佛洛德對力比多(Libido)、 “戀母情結”的觀點,或認為基督徒得抑鬱症後,不應該接受世俗的心理治療。 

與此同時,或許在華人教會中,還有許多人困惑於面對質疑,到底該如何看聖經與心理學間的衝突?有什麼是我們忽略或誤解的?聖經/基督信仰是否絕無可能與心理學共處?本文就心理學的領域、心理學與聖經不同的層面、心理學的觀點、對《基》文質疑的回應,以及佛洛伊德與心理分析的起落,來做梳理與討論: 

​ 目錄

 

心理學的領域 

心理學主要是研討心理與行為機制(Mechanism)的問題,包括:記憶,知覺,思想,洞察力,學習,情緒,興趣,動力,欲望,感覺,選擇、病態心理行為等等。研討的方法,一般採用自然科學的假設、觀察、實驗、調查、統計等等的手段。 

心理學涵蓋的領域,包括:臨床心理學/輔導心理學,兒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職業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神經心理學,認知心理學,法醫心理學……等等。 

可惜,不少基督徒好像誤認為心理學就只等於臨床或輔導心理學上述《基》文即犯了這個錯誤。著名的美國基督教出版社IVP出版的兩本有關基督教與心理學的專著(註1),也犯了同樣的錯誤。其實臨床或輔導心理學只佔整個心理學領域的一小部分而已。 

另外一個誤解,是以為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就等於心理學。其實心理分析雖然在上世紀50-70年代非常流行,但現在已經落伍。目前,在美國很少人用心理分析的手段,來進行輔導。然而目前心理分析在中國,仍很流行。 

 

心理學與聖經的層面 

基本上,心理學與聖經是對宇宙、世界、人生、人性、社會、文化、歷史兩個不同層面的解讀和理解。簡單來說:心理學是從機制(過程、方法)的層面來討論這些問題,聖經則從上帝的特殊啟示來瞭解這些問題的終極意義。 

上面所提IVP出版的《心理學與基督教:5種觀點》中,只有第一個觀點:多層次解釋關,指出聖經與心理學討論的層面不同。該篇文章的作者大衛•邁爾斯,是心理學教授(註2)。該書其他4個觀點的作者,都是心理輔導師,可能因此引起誤會。 

同樣一個議題,可以從不同的層面來理解,因此得到不同的答案,但這兩個答案並不一定是彼此矛盾的。 

例一:死亡從意義(聖經)的層面,是人與上帝隔離的後果;從機制(生命科學)的層面,死亡是末端體Telomere磨損,造成染色體Chromosome組織破壞、細胞死亡的結果。 

例二:新生命的誕生,從聖經的觀點,生育下一代是上帝的恩賜,是上帝創造天地的美意之一;從機制的層面,則生育是精子與卵子結合的結果。 

對不同層面的理解,其實都是出於上帝的智慧:意義的層面,來自上帝透過聖經的特殊啟示;機制的層面,來自上帝在大自然創造中的啟示。若我們能接受,一個問題是可以從不同的層面來理解,並都是基於上帝的啟示,那麼就比較容易化解心理學與聖經間所謂的“矛盾”了。 

 

對心理學比較陌生的8個觀點 

所謂聖經與心理學之間的矛盾,假如從理論來入手梳理,恐怕不是寫一篇文章就可能解決的。所以,我想提出對心理學這個專業,一般基督徒比較陌生的8個觀點,來瞭解現代心理學。 

1. 採納科學方法 

所謂科學方法,是指其步驟包括:把問題定義,初步收集資料,定出假設,設計實驗(主要控制變數),重複求證,結論等等。心理現象有很多變數(Variables),所以心理學實驗難度大,進展慢。 

然而,以科學方法來研究對心理機制的結論,與時俱進,不是不變的真理。就如上面所提:心理分析學50年前普遍被接受,現在卻已經落伍。 

2. 可能性,不是決定性 

心理學的結論,是關於該機制發生可能性的大小。 

舉例來說,心理學經常做誘因研究,想要找出在哪些條件(誘因)之下,該情況比較可能發生。比如說,在缺乏關愛環境中長大的人,特別是在成長期失去母愛的人,比較容易得抑鬱症。這結論卻不代表在該環境下長大的人一定會得抑鬱症。 

同樣,父母都有抑鬱症的人,兒女也比較容易得抑鬱症,卻不是一定會得抑鬱症。就比如接受過新冠疫苗的人,比較不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但不是一定不被感染。 

3. 病態心理的誘因 

心理學認為一個病態心理(比如自卑感很重),一般都有前因(所謂誘因)。找出病態心理的誘因,需要找出該情況形成的機制。一個在惡劣環境下長大的小孩,比較一個在優良環境下長大的小孩,病態心理出現的可能性比較大。惡劣的環境是形成病態心理的誘因之一。 

可是,惡劣環境的哪一個因素比較容易造成病態心理?是缺乏關愛呢?是模仿別人的壞行為?是學校條件太差?是營養不良影響大腦網路成長?是吸毒、酗酒的結果?臨床心理學一般是用因數分析來處理誘因研究中得到的資料,找出個別誘因造成該問題可能性的份量。 

一些基督徒認為,談誘因就等於為自己的問題找藉口,因此認為心理輔導是助長病人推卸責任。比如說:小時候缺乏父愛的女人,婚姻關係經常會出問題。因此假如來訪者在輔導中,發現自己的婚外情可能是為了彌補小時候得不到的父愛,就會因此為自己推卸犯婚外情的責任。 

其實有效處理誘因,需要病人在瞭解誘因後,負責任勇敢找出有效處理誘因的方法。用上面的例子,婚外情其實無補於解決小時候缺乏父愛的傷痛,來訪者需要在輔導中,找到更有效處理缺乏父愛的對策。 

4. 心態間的關聯性 

早在上世紀50年代,心理學研究已經發現:人在不同方面的心態與行為上,彼此具有關聯性。 

一個賭博上癮的人,也經常酗酒、吸毒、犯法。反對墮胎的人,一般也反對男女同廁;同時,也傾向贊同死刑,反對放寬移民,不同意增強消除種族歧視或增加社會福利等的條例,也可能認為,民主制度不一定是最好的政治制度,而傾向接納一個強而有力的領導。 

為什麼人的心態有關聯性?認知心理學並沒有很好的答案。可是,人卻認為自己有關聯的心態是合情合理,甚至符合聖經真理的。換句話說,人用“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來解釋自己在各類心態間的關聯性。 

5. 每個人的脆弱度不一樣 

對同樣一個情況,每個人的反應不一樣。如,有些人在失業後非常沮喪,有些人則仍滿有信心。神經心理學認為,遺傳基因是影響脆弱度(Vulnerability)或敏感度(Susceptibility)的因素之一;其他還包括環境、性別、靈性、信心。 

舉例來說,在成長期中,女孩子12倍於男孩子,容易得進食障礙(Eating Disorder) ,而男孩子大約是女孩子的3倍容易得對立性反抗症(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所謂“脆弱性”,不是用來推卸責任,而是用來找出有效對策。 

舉例來說,進食障礙者不是對自己說:  我是女孩子,所以應該可以得此症。而是需要找出影響自己脆弱度的誘因(比如說,太關注別人如何看自己的體型、過度在意別人對自己身材的批評),然後改變自己的認知。 

不但如此,脆弱性跟靈性、信心不一 定有直接關係。世界各地研究數據都告訴我們:成長期的女孩子12倍於男孩子易得進食障礙,並不代表這些女孩子的靈性比男孩子差,或比男孩子更有罪。 

6. 基因影響心理狀況 

過去幾十年,科學家對基因功能影響心理情況的瞭解越來越多。舉例來說,有家族抑鬱症史的人,比沒有相同家族歷史的人,更容易得抑鬱症。 

7.  缺乏自知之明 

上面已經說過,人經常為自己的心態、行為辯護,企圖合理化。一般情況下,人對自己的負面動機常缺乏自覺,比如嫉妒。缺乏自知之明(Insight)的一個原因,是在潛意識裡,壓抑著一般人自己不願意面對的負面心態。 

8. 合理與不合理罪咎感的區分 

合理的罪咎感(Valid Guilt )是人犯錯後良心的自然反應。不合理的罪疚感(Non-Valid Guilt)則一般是來自成長期缺乏關愛、缺乏肯定, 或小時候曾遭遇欺負、霸淩、歧視,在過度挑剔批評,無理打罵的成長環境中成長的結果。 

長大後不合理的罪疚感包括:常自責,內疚不安,缺乏自信,習慣性地懷疑自己。心理輔導針對的,是脫離不合理的罪疚感,並不是要除去合理的罪疚感(註3)。 

 

再思:基督徒應該拒絕心理學的五個原因 

因此,《基》文提出基督徒應該拒絕心理學的五個理由,需要有更清楚(提綱挈領)的梳理,或可減少/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1.  心理學不是出上帝? 

心理學的祖師都不是基督徒,這是事實。可是,教會只能接納基督徒開創的行業、學科或學校嗎?基督徒可否進入一個非基督徒創辦的電腦公司?基督徒讀於一所普通社區大學,合適嗎? 關於基督徒與文化,斯托得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提出了非常清晰的觀點(註4): 

“一切福音行動,都需要建立文化橋樑……因為道成肉身意味進入他人的世界中,即他們的思想世界,以及孤寂、隔絕、痛苦的諸世界。不僅如此,道成肉身更導致十字架……祂如此深入地進入我們的的世界,為要接觸我們,相較之下,我們接觸人的微小努力,何等膚淺而不成熟……十字架也呼召我們參與社會,因為它要我們效法基督(見約一3:16-18)”(編註) 

《基》文把心理學等同於60-70年代的心理輔導學。當年的輔導學的確在理論與功效上,有很多的問題。可是在心理學的與時俱進後,當年的輔導學在很多方面,今天已經被拋棄了。比方說,彼時的確有些輔導師建議來訪者放縱性欲、搞婚外情。而今專業上不再容許輔導師有如此建議,否則來訪者或其配偶可以提出訴訟。 

2. 心理學與聖經教導衝突 

文章提出心理學主張“愛自己”, “以人為中心”, “高舉人的自尊”,“應該拋棄罪疚感”。這些說法,需要比較清楚的思考與討論。 

聖經也有要愛別人如同愛自己的說法,換句話說,愛自己是愛別人的一個標準,應該討論的是,如何定義“愛自己”? 

心理學研究人的心理機制做研究,卻不一定等於“以人為中心”或“高舉人”。就如電腦工程師針對電腦進行,不一定就是在“高舉電腦”、“以電腦為中心”;金融管理家研究投資,也不一定就是“以財富為中心”或“高舉財富”。 

在討論基督徒是否應該接納、肯定自己(Self-Affirmation)的時候,斯托德提出人有尊貴的一面,因為人是上帝按上帝的形象造的;可是人也有卑賤羞恥的一面,因為人墮落、離開了上帝。而人應該尊重、肯定自己尊貴的一面,也應該捨棄、釘死自己犯罪邪惡卑賤的一面(參註4)。 

心理學並沒有叫人拋棄合理的罪疚感。心理輔導是探討如何幫助來訪者,消除因過去創傷所造成的不合理罪疚感。 

3. 心理學沒有比其他方法更顯著的果效 

60-70年代的心理分析治療,的確治療功效很低(註5)。因此過去40年,心理治療基本放棄使用心理分析。 

至於羅傑斯Carl Rogers非指導性輔導(Non-Directive Counseling), 60年代發現的所謂功效證據,後來被認為很可能是偽造的。主持該研究專案的Charles B Truax教授,在被質疑他的研究數據時在加拿大自殺(Truax於1960年在Wisconsin獲得博士學位,羅傑斯是他的博士指導委員主席。他自1963年到1974年過世,曾發表許多有分量的論文。編註)。後來這事情不了了之。 

今天,很少人用非指導性輔導手段。其他心理治療,比如認知、行為、人際、家庭治療,都有治療功效的證據。然而,若在2024年仍然提出上世紀70年代的觀點,基本上是對心理治療缺乏瞭解。 

4. 心理學將世界帶進教會? 

假如帶進教會的,是心理學對機制問題的討論,那麼教會不僅可以接受,並且會對教會裡的心理問題給予有功效的幫助。心理學進入教會不但無可厚非,而且是應該做的事情。 

5. 心理學否定聖經的全備性 

基督徒相信聖經對救恩的全備性。可是究竟聖經對其他問題是否也同樣有全備性,是基督信仰與文化關係的問題。比如說:聖經對建橋築路、癌症治療、城市建設、金融管理、軟體設計,也同樣有足夠性嗎? 

 

佛洛德的生平及心理分析學理論 

很多人知道些心理分析的理論,也可能聽過佛洛德對宗教的攻擊。所以我想要先簡單介紹佛洛德的生平,然後介紹他的理論,討論分析學沒落的原因,最後對分析學做評估。 

佛洛德(1856-1939)生於當年的奧地利(今天的捷克),是世俗的東歐猶太人。父親是羊毛商人。1881在維也納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本來想從事對可卡因的基礎醫學研究,後因家貧不得不放棄科研,專心當臨床腦神經科醫師。 

1885年,佛洛德到法國,在有名的查克爾(Charcot)手下學習催眠治療。1890年代,佛洛德跟德國腦神經專家保羅爾(Josef Breuer)合作,以催眠來治療癔症病人,開始創立潛意識裡被壓抑的心理動力可能造成精神病症狀的理論。 

1897年,佛洛德用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來分析自己的潛意識思維。1900年,他發表第一本書《夢的分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1902年,他與幾位志同道合的動力分析師,成立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該學會在1907年容格(Jung)加入後興旺起來。 

1909年,美國麻州克拉克大學(Clark University)成立20週年,特別邀請佛洛德和容格擔任專題演講。這是佛洛德唯一的一次在歐洲以外的演講。 

1920年後,佛洛德的精神分析理論,開始被美國與歐洲的學術界所廣泛接納。可是,與此同時,佛洛德的同道在理論上跟他產生很多分歧,各持己見並造成嚴重的派系分裂與鬥爭。到了1930-40年代,兒童精神分析師Melanie Klein創的乳房嫉羨理論,其影響力似乎有超越佛洛德戀母情懷理論的趨勢。 

1923年,佛洛德被診斷患了口腔癌,可是他拒絕戒煙。雖然動了30多次手術,口腔癌仍不斷復發,造成他晚年非常痛苦。1938年,因著德國納粹的興起,佛洛德不得不離開維也納,遷居英國倫敦北部。1939年,他請醫師給他大量嗎啡,以今天的所謂醫師協助自殺的方式去世。 

佛洛德自認在他的最後一本書《精神分析大綱》(An Outline of Psycho-Analysis)中,可以找到他的精神分析學的最基本理論。我簡單介紹如下: 

1. 人的心理機制(Psychical Apparatus分為自我(Ego)、本我(Id)和超我(Superego)。自我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Instincts)。因著本能的需求,跟外界的條件和要求有矛盾,自我(Ego)機制在人的成長中從本我中分出來,其功能是為了要調解本我需求跟外界條件之間的矛盾。 

2. 人有兩種直覺或本能Instinct:愛的本能Eros,包括性欲力比多(Libido)。以及死亡的本能(Thanatos). 

力比多在0-5歲期間,從身體不同區域得到滿足,依次是:口腔,肛門,生殖器。然後在5歲時進入潛伏期(Latency),等到青春期發育時重新出現。 

換句話說,佛洛德認為人的性欲在出生後就出現,而且童年的性欲一般跟攻擊欲(Aggression)與嫉妒(Envy)一起產生。他也認為,男孩子在哺乳期有戀母情結(Oedipus Complex):嫉妒父親、想要殺掉父親好佔有母親。這情結造成的矛盾,是精神疾病的根源。 

但Melanie Klein卻認為,兒童對母親的乳房有嫉妒Breast Envy,是該嫉妒造成精神疾病。這些派別之間爭論不休的理論造成很大爭議(註6)。 

3. 心理功能分為三部分:潛意識(Unconscious);前意識(Preconscious);意識(Conscious)。做夢是潛意識的表現。心理機制的矛盾,叫一個人把不能達成的欲望,埋在潛意識中。 

4. 心理分析的治療目標,是把潛意識中的矛盾,提升到意識層面來化解。治療手段是“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特別是把病人所做的夢的內容來做分析。 

 

心理分析因訴訟而沒落 

美國社會一般以法律訴訟來解決問題。心理分析在1980年代快速沒落,是因為一個訴訟的案件Osheroff v Chestnut Lodge。 

Osheroff 是馬裡蘭州的一個醫師,他在1979得了焦慮性抑鬱症(Agitated Depression)。他因此進住Chestnut Lodge醫院,該醫院是當時美國有名的分析治療醫院。他的主治分析大夫認為他只需要密集分析,不需要藥物治療,認為藥物治療反而妨礙分析治療,也不認同焦慮性抑鬱症是大腦神經功能障礙引起的疾病。 

Osheroff在醫院裡每週接受5次、每次1個小時的個人分析,每週10次、每次1.5小時的小組分析。可是在住院9個月以後,病情並沒有好轉。他診所的夥伴,因為他長期無法工作,要求他退出診所的業務。他的家人,則堅持他必須轉換治療手段,改用藥物治療。 

在Osheroff轉換了醫院,接受碳酸鋰治療10天以後,病情明顯好轉。幾週以後出院,恢復工作。 

1982 年,Osheroff起訴Chestnut Lodge及主治大夫對他的病症誤診、擔延藥物治療。1984年,馬裡蘭醫學會的仲裁會經過審核之後,裁判Chestnut Lodge應該賠款$250,000給他。 可是Osheroff不接受裁判,繼續進行訴訟。1987年,在開庭前一週,雙方達成庭外和解,估計沒有公佈的賠款應該是數百萬美元。 

此案以前,Chestnut Lodge醫院只對少於5%病人給予藥物治療;此和解案以後,醫院裡超過90%病人獲得藥物治療。可是醫院仍自此業務不振,終於2001年關門停業。 

與此同時,美國精神分析師因為缺少病人,經濟出現困難,也因為當時中國改革開放,因此大批分析師前往中國開業、招生;心理/精神分析學因此在1990年後,於中國落地生根,大受歡迎。 

 

心理分析的評估 

佛洛德的心理分析理論與治療手段,到了今天在美國,已經基本放棄。理由有兩個: 大部分理論無法被實證,治療手段缺乏功效證據。 

目前心理治療手段,比如認知治療及人際治療,在雙盲實驗中都有功效證據。仍然留下來應用的分析理論,是潛意識的功能及治療時候移情反移情的現象。 

佛洛德對宗教信仰的攻擊,認為只有軟弱的人,才需要依靠信仰來作支撐自己的拐杖,也因著過去25年的研究而瓦解。 

 

信仰對精神健康有幫助嗎? 

上世紀60年代,不少心理治療師都輕視宗教信仰。除了佛洛德以外,理情治療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 的艾利斯Albert Ellis(1913-2007)也認為,只有心態不成熟的人,才需要宗教信仰來支撐自己。 

1990年,杜克大學的精神科教授Koenig, 開創以數據研究來探討宗教信仰與精神健康的關係(註7)。過去20來年,其他學者也參與做同樣專案的研究。總體來說,該研究發現基督教、猶太教和天主教,對精神健康有4方面的好處: 

1. 信仰提供病人生活目標、意義 

2. 信仰提供盼望 

3. 信仰增加病人內心的力量,叫病人能面對疾病、痛苦 

4. 信仰帶給病人扶持的群體(比如教會),減少孤單 

還有其他的研究,發現信仰能幫助病人戒酒、戒毒;也可以減少病人的自殺率。 

 

結論 

1. 心理學與聖經從不同的層面、角度來討論人生問題。心理學從機制的層面,聖經從意義的·層面。心理學家探討神在大自然中的啟示,基督徒探討聖經中神對救恩特殊的啟示。 

2. 心理分析學與聖經之間的矛盾,因著分析學已經落伍,可能不需要太多討論。分析學目前在中國非常受歡迎,可能是因為中國社會被分析學理論的高深玄妙吸引,並且中國社會似乎並不注重實際功效證據。 

3. 很多兩者之間的所謂矛盾,比如有些基督徒認為心理學高舉人、以人為中心,提倡人應該愛自己而不是捨己、人應該拋棄罪疚感、放縱性欲等等,其實跟沒有把問題想清楚有關。 

4. 心理學與聖經的關係,很多其中的問題其實跟基督與文化的關係有關聯,我認為深入的討論必須從基督與文化的關係的角度來入手(註8)。 

5. 華人教會需要建立獨立思考,讀書、探討、研究的好習慣。研究聖經與心理學的矛盾,究竟在哪裡,是建立該好習慣的一個很好的入口點,讀者或可從本文的註2,4,7中,找幾本書來讀。 

 

 

1. IVP出版的Psychology and Christianity: five Views 以及Integrating Faith and Psychology兩本書裡面討論的,幾乎都是心理輔導與基督教的關係。 

2. Eric Johnson, Psychology and Christianity, (IVP, 2000)的其中一個作者David G Myers,是大學心理系的主任。他寫的分層觀 A Level of Explanation View (54-83) ,很值得一讀。 

3. Paul Meehl, What Then Is Man, (Concordia 1958). 是一本最早討論心理學與基督教的專業書,對合理與不合理的罪疚感,有詳細的討論。 

4. John Stott, The Cross of Christ(IVP, 1986), 281-84. 中文譯本:斯托得,《當代基督十架:在21世紀重回救贖的原點》,劉良淑 譯,(台灣:校園,2021)。見本書11章:瞭解自我與捨己(編註)。 

5. Saskia de Maat: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empirical evidence for psychoanalysis, Harvard Review of Psychiatry, 2013(3),107-37. Charles Rycroft: Psychoanalysis Observed,Pelican,1986,p57. 這兩篇文章是我在很多討論精神分析學缺乏治療功效中我認為有代表性的兩篇文章。 

6. 同註2。 

7. Harold Koenig: Handbook of Religion and Health,3rd Edition,Oxford,2023. 這本專業教科書列出信仰對精神健康有幫助的很多數據。 

8. DA Carson: Christ & Culture Revisited,Eerdmans,2008. 這是Carson討論原來Niebuhr在1951寫的Christ and Culture的書。Niebuhr 的原著太難讀了,所以我建議讀者參考Carson 寫的這本書。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