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的棄兒——耶弗他(曲雅各)2024.06.15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4.06.15

曲雅各

我認識一位江蘇的孫弟兄,他吸毒。與青梅竹馬的娟娟結了婚後,他不僅自己吸毒,把娟娟也帶上了毒癮。很快的,家裡面的積蓄和財產,揮霍一空。

為了戒毒,他們試了社會上的各種辦法,都功虧一簣。

他的父母都是信主的。因此,在走投無路時,他們夫妻去了教會,信了主,決心與過去的生活一刀兩斷。

雖然信主了,但戒毒之路卻是極為艱難、痛苦的。娟娟戒毒相對順利,在上海的福音戒毒機構3年,就完全擺脫了毒癮。孫弟兄在福建、深圳等地的戒毒,卻是一波三折。

他沒有灰心。他知道,只有這條路,是他人生唯一正確的路。靠著主的大愛,以及主內肢體的無私幫助,他戒毒終獲成功。

教會推薦他去外地上神學。兩年以後,他回到了家鄉,和妻子一起,開始了家鄉的福音戒毒事工。

他特殊的經歷,為許多“癮君子”帶來希望;身邊逐漸聚集了二三十位來自各地的吸毒者。他們夫妻用來自上帝的愛,服事這特殊群體,用福音挽救了許多家庭,挽救了許多掙紮在死亡線上的生命。

一、英雄不論出處

讀《士師記》11:13可以發現,耶弗他也同樣是社會的棄兒。

1,不光彩的出身

他是妓女的兒子,被自己的弟兄和當地的百姓所不容。然而他有屬天的眼光,能夠看到國度的需要。上帝呼召他成為士師。

士師記》中被神呼召的士師有12位,其中絕大多數都不是人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如左撇子刺客以笏 (參《士》3:15),女性士師底波拉 (參《士》4:4),還有在自己的家族裡面“至微小的”基甸 (參《士》6:15)。

因此,當我們在《士師記》11:1~3中看到,下一位士師耶弗他是“妓女的兒子”,被驅離家園,成了古代的遊擊隊戰士、恐怖份子……也不會過度驚訝 。

耶弗他是基列人。基列位於約旦河東。他是“基列所生的”(參《士》11:1),可能表示,他的父親是基列這一帶的人。在一個很看重血緣和出身的時代,耶弗他的身世並不光彩——是父親與妓女的私生子,這在任何時代都被人所鄙視。

他不盡被親族和社會所不容,連同父異母的兄弟,也不承認他的身份,不准他承受父親的產業,將他趕出家門(《士》11:2)。於是,他開始了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涯。

2隱約指向耶穌

現代社會很注重分析人的原生家庭。從這方面看,耶弗他在成長中,沒有任何好的環境和土壤。親族拒絕他,親朋好友不接納他,他被整個社會關係所拋棄。

在這一點上,耶弗他的經歷,隱約指向了耶穌:“祂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約》1:11) 耶穌也有曠野的生活,並且“凡事受過試探……只是祂沒有犯罪。”(《來》4:15)

耶穌被社會拒絕,也與耶弗他有相似之處。

猶太社會認為,彌賽亞不可能來自加利利,起碼應該出自宗教聖地。耶穌也不符合他們眼中的彌賽亞的形象,比如猶太人的宗教領袖嚴守安息日,耶穌卻在安息日治病;宗教領袖厭棄的妓女、稅吏,耶穌卻親近他們。而耶弗他也是整天與土匪等社會邊緣人泡在一起……

然而耶穌被猶太社會拒絕,又與耶弗他有本質的不同。耶弗他是因不光彩的出身,而耶穌從肉身看,是大衛的後裔。祂被整個猶太社會拒絕,根本原因是祂全然正直的生命。

3有瑕疵也堪用

按理說,耶弗他所受的傷害,是別人無法想像的。然而惡劣的環境,卻造就了他生命的成長。

他的成長環境,和《士師記》9的亞比米勒有相似之處,出身上都有瑕疵,在原來的家庭都被排斥,他們兩人的身邊都聚集了一幫土匪。然而,在對待自己的兄弟方面,他們卻完全不同。

亞比米勒用及其殘忍的手段,報復同父異母的手足。耶弗他卻沒有對自己的弟兄痛下殺手。他有寬闊的胸懷,以大局為重。上帝的靈在他裡面,他受到了上帝的呼召!聖經稱他是“大能的勇士”(《士》11:1)。

我們從聖經看到,上帝使用出身名門的人,但更多使用出身卑微、自身有瑕疵的人。上帝所看重的,不是我們的出身和能力,而是我們回應祂的呼召,願意委身、願意事奉的心志。這就是改教家所總結的:一切為了上帝的榮耀!一個為了上帝而活的人,正是上帝所喜悅的人。耶弗他就是這樣的人。

、從土匪到元帥

繼續閱讀《士師記》11:4~11,看到了耶弗他身份的神奇轉變!

1蜀中無大將

耶弗他在曠野,聚集了一幫土匪、無賴,以打家劫舍為生計。他是團夥頭子。

他後來成為以色列人的領袖,完全是形勢所迫。

聖經說:“過了些日子,亞捫人攻打以色列。”(《士》11:4)亞捫軍隊已經安營在基列,以色列人被動迎敵 (參《士》10:17)。隊伍已經集結好了,卻沒有帶兵打仗的將軍。面對似乎不可能戰勝的強敵,誰都不願意冒險帶兵!

在一個墮落的時代,很難找到智勇雙全的領袖領導以色列人、抗擊外侮。

“蜀中無大將”,在基列的以色列長老們只好來找耶弗他,想讓他作元帥。這可能是考慮到他長期打家劫舍,具有相當的作戰經驗。

崇高的領袖名位,竟然自己送上門來!看似全不費功夫,但其實這一切盡在上帝的掌管中!上帝揀選了世人所厭棄的 (參《林前》1:27~28)!原來世人所厭棄的,卻可能是上帝所揀選、所寶貴的 (參《彼前》2:4)。

2值得關注的談判

耶弗他沒有立即答應長老們,而是進行了談判。這場談判,有幾點值得關注。他首先詰難長老:“從前你們不是恨我、趕逐我出離父家嗎?現在你們遭遇急難,為何到我這裡來呢?”(《士》11:7) 

這不是說,耶弗他不想作元帥。實際上,他應該很樂意當以色列人的元帥,甚至有些喜出望外。他只是提醒基列人,他們從前排斥、驅逐他是完全錯誤的。他可能想讓基列人感覺到虧欠他,處於被動。借此,他不僅挽回面子,更得到基列人的尊重,為以後帶領以色列人打下良好的基礎。

走筆至此,我想起了東漢末年,群雄並起,軍閥混戰。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面對劉備的邀請,諸葛亮看似不太積極,其實他的心中是很熱切的,很想抓住機會幹一番大事。

諸葛亮待價而沽,自己早就想出山了,但是如果劉備一叫就去,豈不是很沒有面子、也不會得到重視?因此,拖了3次才出山。諸葛亮很清楚,今後自己的才能能否得以發揮,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劉備對他的信任和依賴程度。因此,他擺出高姿態,讓劉備低下頭……

一切都按著諸葛亮所設計的劇情發展,最終在歷史上留下一段佳話。

耶弗他最值得欣賞之處是,他跟以色列長老所有的談判中,都強調耶和華。

耶弗他對基列的長老說:“你們叫我回去,與亞捫人爭戰,耶和華把他交給我,我可以作你們的領袖嗎?”(《士》11:9) 這是在詢問長老們,那麼要我做你們的元帥,是出於人的意思,還是上帝的意思?如果是出於人的意思,就免談。如果是上帝的意思,我會欣然接受。

而且,他想知道:如果我在戰場上勝了亞捫人,你們願意讓我領導你們嗎?基列的長老回答:“有耶和華在你我中間作見證,我們必定照你的話行。”(《士》11:10) 雙方邀請了上帝作為協議的見證者。

雙方各取所需,皆大歡喜。耶弗他搖身一變,由備受輕視的小角色,變為在關鍵時期挺身而出的民族領袖。

在米斯巴,百姓公開立他為領袖,他還取得了耶和華的認可 (參《士》11:11)。

在這一過程中,雖然他有玩弄心機的成分,但動機是無可指責的——他不是為了實現個人的政治野心,而是為了事奉耶和華。《希伯來書》也清楚說出,耶弗他是有信心的人 (參《來》11:32)。他雖然有瑕疵,卻不是純粹的機會主義者。

三、先禮後兵的外交

閱讀《士師記》11:1233,看到了耶弗他上任後的表現。

1, 先尋求和平方式

耶弗他並沒有立刻攻打亞捫人。為了避免流血,他先尋求和平的方法解決爭端。猶太律法也規定,與仇敵爭戰,首先要講和平之言 (《申》20:10-11)。

耶弗他派使者去問亞捫人:“你與我有什麼相干,竟來到我國中攻打我呢?”(《士》11:12) 即”你有什麼理由入侵我們的國家呢?”

亞捫王為了顯示自己師出有名,回答:“因為以色列人從埃及上來的時候,佔據我的地,從亞嫩河到雅博河,直到約旦河。現在你要好好地將這地歸還吧!”(《士》11:13)

對此,作為以色列的士師,耶弗他用以下四點,駁斥亞捫王:

第一,以色列自出埃及到進入迦南地,並沒有侵犯過外邦列國。相反,為避免衝突,多次繞行 (參《民》20:14~21,21:11~13)。

第二,進入迦南地前,以色列想和平路過亞摩利人控制的地區,卻受到亞摩利人的攻擊。以色列人被迫反擊,贏得了亞摩利人的全地,就是從亞嫩河到雅博河,直到約但河的地區 (參《民》21:21-35;《士》11:21-22)。因此,此地是他們從亞摩利人手中奪過來的,與亞捫人毫無關係。

第三,而且,300年來,你們對此並無異議。現在又突然來索取領土,真是無理取鬧 (參《士》11:26)。

第四,耶和華神從亞摩利王西宏手中奪回此地,使它成為以色列的基業 (《士》11:23)。亦即,這是上帝賜給以色列的土地,難道你們不承認嗎?

耶弗他表達得非常明確:這塊地,本來就不是亞捫人的。更重要的是,耶和華把這塊土地交給了以色列人——人的的看法並不重要,關鍵要看至高上帝的立場。這非常有力地證明瞭亞捫人的不是,而非上帝百姓的不是。

2,一樣的嘴臉

亞捫人的王不肯聽耶弗他的良言(參《士》11:28)。他急迫地要發動戰爭。

當外交斡旋無用的時候,戰爭已經不可避免,耶弗他只能選擇迎敵。

歷史上的獨裁者,都有一樣的嘴臉。二戰前,希特勒為了侵佔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找的理由是:蘇臺德地區的主要居民是講德語的,在捷克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德國出兵捷克,是為他們伸冤。這根本是無稽之談。希特勒只是為了滿足自己在領土方面的私欲和野心。

這就像伊索寓言中的一個故事:一隻小羊在河邊喝水。狼見到後,便想找一個名正言順的藉口吃掉小羊。於是狼惡狠狠地對小羊說:“你把河水攪渾濁了,使我喝不到清水。”小羊回答說:“我僅僅站在河邊喝水,並且又在下遊,根本不可能把上游的水攪渾。”(狼在上游)。

狼見此計不成,又說道:“我父親去年被你罵過。”小羊說:“那時我還沒有出生!”狼對羊說:“不管你怎樣辯解,反正我不會放過你!”

3無上的完美榜樣

耶弗他所做的,是將自己交託給那按公義審判人的主 (參《彼前》2:22-23)。結果就是,“他就大大殺敗他們……攻取了二十座城。這樣亞捫人就被以色列人制伏了。”(參《士》11:33)

我們所跟隨的救主耶穌,祂的真理被譏笑,祂的公義被輕忽,但祂在真理與公義方面,沒有絲毫妥協。在如何回應不公的控訴上,耶弗他留給我們的甚好的可學習的榜樣,而基督留給我們的則是無上的完美榜樣!

參考書目

1. J.Clinton McCann(2016),《解經講道注釋叢書:士師記》。(臺北:基督長老會)。

2. 提摩太·凱勒(2006),《永不失敗的神:士師記解密》,藍慈理、姚傳信譯。(臺北:校園書房)。

3. 威爾斯比 (2006),《隨時候命:士師記》,姚靜勤譯。(香港:福音證主)。

4. 吳獻章(2009),《士師記析讀:背約沉淪的迴圈軌跡》。(香港:基道)。

5.《聖經精讀本:士師記注釋》。電子版。

作者為牧師,教牧博士,家庭教會神學院教師。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