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弃儿——耶弗他(曲雅各)2024.06.15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4.06.15

曲雅各

我认识一位江苏的孙弟兄,他吸毒。与青梅竹马的娟娟结了婚后,他不仅自己吸毒,把娟娟也带上了毒瘾。很快的,家里面的积蓄和财产,挥霍一空。

为了戒毒,他们试了社会上的各种办法,都功亏一篑。

他的父母都是信主的。因此,在走投无路时,他们夫妻去了教会,信了主,决心与过去的生活一刀两断。

虽然信主了,但戒毒之路却是极为艰难、痛苦的。娟娟戒毒相对顺利,在上海的福音戒毒机构3年,就完全摆脱了毒瘾。孙弟兄在福建、深圳等地的戒毒,却是一波三折。

他没有灰心。他知道,只有这条路,是他人生唯一正确的路。靠着主的大爱,以及主内肢体的无私帮助,他戒毒终获成功。

教会推荐他去外地上神学。两年以后,他回到了家乡,和妻子一起,开始了家乡的福音戒毒事工。

他特殊的经历,为许多“瘾君子”带来希望;身边逐渐聚集了二三十位来自各地的吸毒者。他们夫妻用来自上帝的爱,服事这特殊群体,用福音挽救了许多家庭,挽救了许多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生命。

一、英雄不论出处

读《士师记》11:13可以发现,耶弗他也同样是社会的弃儿。

1,不光彩的出身

他是妓女的儿子,被自己的弟兄和当地的百姓所不容。然而他有属天的眼光,能够看到国度的需要。上帝呼召他成为士师。

士师记》中被神呼召的士师有12位,其中绝大多数都不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如左撇子刺客以笏 (参《士》3:15),女性士师底波拉 (参《士》4:4),还有在自己的家族里面“至微小的”基甸 (参《士》6:15)。

因此,当我们在《士师记》11:1~3中看到,下一位士师耶弗他是“妓女的儿子”,被驱离家园,成了古代的游击队战士、恐怖份子……也不会过度惊讶 。

耶弗他是基列人。基列位于约旦河东。他是“基列所生的”(参《士》11:1),可能表示,他的父亲是基列这一带的人。在一个很看重血缘和出身的时代,耶弗他的身世并不光彩——是父亲与妓女的私生子,这在任何时代都被人所鄙视。

他不尽被亲族和社会所不容,连同父异母的兄弟,也不承认他的身份,不准他承受父亲的产业,将他赶出家门(《士》11:2)。于是,他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

2隐约指向耶稣

现代社会很注重分析人的原生家庭。从这方面看,耶弗他在成长中,没有任何好的环境和土壤。亲族拒绝他,亲朋好友不接纳他,他被整个社会关系所抛弃。

在这一点上,耶弗他的经历,隐约指向了耶稣:“祂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约》1:11) 耶稣也有旷野的生活,并且“凡事受过试探……只是祂没有犯罪。”(《来》4:15)

耶稣被社会拒绝,也与耶弗他有相似之处。

犹太社会认为,弥赛亚不可能来自加利利,起码应该出自宗教圣地。耶稣也不符合他们眼中的弥赛亚的形象,比如犹太人的宗教领袖严守安息日,耶稣却在安息日治病;宗教领袖厌弃的妓女、税吏,耶稣却亲近他们。而耶弗他也是整天与土匪等社会边缘人泡在一起……

然而耶稣被犹太社会拒绝,又与耶弗他有本质的不同。耶弗他是因不光彩的出身,而耶稣从肉身看,是大卫的后裔。祂被整个犹太社会拒绝,根本原因是祂全然正直的生命。

3有瑕疵也堪用

按理说,耶弗他所受的伤害,是别人无法想像的。然而恶劣的环境,却造就了他生命的成长。

他的成长环境,和《士师记》9的亚比米勒有相似之处,出身上都有瑕疵,在原来的家庭都被排斥,他们两人的身边都聚集了一帮土匪。然而,在对待自己的兄弟方面,他们却完全不同。

亚比米勒用及其残忍的手段,报复同父异母的手足。耶弗他却没有对自己的弟兄痛下杀手。他有宽阔的胸怀,以大局为重。上帝的灵在他里面,他受到了上帝的呼召!圣经称他是“大能的勇士”(《士》11:1)。

我们从圣经看到,上帝使用出身名门的人,但更多使用出身卑微、自身有瑕疵的人。上帝所看重的,不是我们的出身和能力,而是我们回应祂的呼召,愿意委身、愿意事奉的心志。这就是改教家所总结的:一切为了上帝的荣耀!一个为了上帝而活的人,正是上帝所喜悦的人。耶弗他就是这样的人。

、从土匪到元帅

继续阅读《士师记》11:4~11,看到了耶弗他身份的神奇转变!

1蜀中无大将

耶弗他在旷野,聚集了一帮土匪、无赖,以打家劫舍为生计。他是团伙头子。

他后来成为以色列人的领袖,完全是形势所迫。

圣经说:“过了些日子,亚扪人攻打以色列。”(《士》11:4)亚扪军队已经安营在基列,以色列人被动迎敌 (参《士》10:17)。队伍已经集结好了,却没有带兵打仗的将军。面对似乎不可能战胜的强敌,谁都不愿意冒险带兵!

在一个堕落的时代,很难找到智勇双全的领袖领导以色列人、抗击外侮。

“蜀中无大将”,在基列的以色列长老们只好来找耶弗他,想让他作元帅。这可能是考虑到他长期打家劫舍,具有相当的作战经验。

崇高的领袖名位,竟然自己送上门来!看似全不费功夫,但其实这一切尽在上帝的掌管中!上帝拣选了世人所厌弃的 (参《林前》1:27~28)!原来世人所厌弃的,却可能是上帝所拣选、所宝贵的 (参《彼前》2:4)。

2值得关注的谈判

耶弗他没有立即答应长老们,而是进行了谈判。这场谈判,有几点值得关注。他首先诘难长老:“从前你们不是恨我、赶逐我出离父家吗?现在你们遭遇急难,为何到我这里来呢?”(《士》11:7) 

这不是说,耶弗他不想作元帅。实际上,他应该很乐意当以色列人的元帅,甚至有些喜出望外。他只是提醒基列人,他们从前排斥、驱逐他是完全错误的。他可能想让基列人感觉到亏欠他,处于被动。借此,他不仅挽回面子,更得到基列人的尊重,为以后带领以色列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走笔至此,我想起了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军阀混战。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面对刘备的邀请,诸葛亮看似不太积极,其实他的心中是很热切的,很想抓住机会干一番大事。

诸葛亮待价而沽,自己早就想出山了,但是如果刘备一叫就去,岂不是很没有面子、也不会得到重视?因此,拖了3次才出山。诸葛亮很清楚,今后自己的才能能否得以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刘备对他的信任和依赖程度。因此,他摆出高姿态,让刘备低下头……

一切都按著诸葛亮所设计的剧情发展,最终在历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耶弗他最值得欣赏之处是,他跟以色列长老所有的谈判中,都强调耶和华。

耶弗他对基列的长老说:“你们叫我回去,与亚扪人争战,耶和华把他交给我,我可以作你们的领袖吗?”(《士》11:9) 这是在询问长老们,那么要我做你们的元帅,是出于人的意思,还是上帝的意思?如果是出于人的意思,就免谈。如果是上帝的意思,我会欣然接受。

而且,他想知道:如果我在战场上胜了亚扪人,你们愿意让我领导你们吗?基列的长老回答:“有耶和华在你我中间作见证,我们必定照你的话行。”(《士》11:10) 双方邀请了上帝作为协议的见证者。

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耶弗他摇身一变,由备受轻视的小角色,变为在关键时期挺身而出的民族领袖。

在米斯巴,百姓公开立他为领袖,他还取得了耶和华的认可 (参《士》11:11)。

在这一过程中,虽然他有玩弄心机的成分,但动机是无可指责的——他不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政治野心,而是为了事奉耶和华。《希伯来书》也清楚说出,耶弗他是有信心的人 (参《来》11:32)。他虽然有瑕疵,却不是纯粹的机会主义者。

三、先礼后兵的外交

阅读《士师记》11:1233,看到了耶弗他上任后的表现。

1, 先寻求和平方式

耶弗他并没有立刻攻打亚扪人。为了避免流血,他先寻求和平的方法解决争端。犹太律法也规定,与仇敌争战,首先要讲和平之言 (《申》20:10-11)。

耶弗他派使者去问亚扪人:“你与我有什么相干,竟来到我国中攻打我呢?”(《士》11:12) 即”你有什么理由入侵我们的国家呢?”

亚扪王为了显示自己师出有名,回答:“因为以色列人从埃及上来的时候,占据我的地,从亚嫩河到雅博河,直到约旦河。现在你要好好地将这地归还吧!”(《士》11:13)

对此,作为以色列的士师,耶弗他用以下四点,驳斥亚扪王:

第一,以色列自出埃及到进入迦南地,并没有侵犯过外邦列国。相反,为避免冲突,多次绕行 (参《民》20:14~21,21:11~13)。

第二,进入迦南地前,以色列想和平路过亚摩利人控制的地区,却受到亚摩利人的攻击。以色列人被迫反击,赢得了亚摩利人的全地,就是从亚嫩河到雅博河,直到约但河的地区 (参《民》21:21-35;《士》11:21-22)。因此,此地是他们从亚摩利人手中夺过来的,与亚扪人毫无关系。

第三,而且,300年来,你们对此并无异议。现在又突然来索取领土,真是无理取闹 (参《士》11:26)。

第四,耶和华神从亚摩利王西宏手中夺回此地,使它成为以色列的基业 (《士》11:23)。亦即,这是上帝赐给以色列的土地,难道你们不承认吗?

耶弗他表达得非常明确:这块地,本来就不是亚扪人的。更重要的是,耶和华把这块土地交给了以色列人——人的的看法并不重要,关键要看至高上帝的立场。这非常有力地证明了亚扪人的不是,而非上帝百姓的不是。

2,一样的嘴脸

亚扪人的王不肯听耶弗他的良言(参《士》11:28)。他急迫地要发动战争。

当外交斡旋无用的时候,战争已经不可避免,耶弗他只能选择迎敌。

历史上的独裁者,都有一样的嘴脸。二战前,希特勒为了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找的理由是:苏台德地区的主要居民是讲德语的,在捷克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德国出兵捷克,是为他们伸冤。这根本是无稽之谈。希特勒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在领土方面的私欲和野心。

这就像伊索寓言中的一个故事:一只小羊在河边喝水。狼见到后,便想找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吃掉小羊。于是狼恶狠狠地对小羊说:“你把河水搅浑浊了,使我喝不到清水。”小羊回答说:“我仅仅站在河边喝水,并且又在下游,根本不可能把上游的水搅浑。”(狼在上游)。

狼见此计不成,又说道:“我父亲去年被你骂过。”小羊说:“那时我还没有出生!”狼对羊说:“不管你怎样辩解,反正我不会放过你!”

3无上的完美榜样

耶弗他所做的,是将自己交托给那按公义审判人的主 (参《彼前》2:22-23)。结果就是,“他就大大杀败他们……攻取了二十座城。这样亚扪人就被以色列人制伏了。”(参《士》11:33)

我们所跟随的救主耶稣,祂的真理被讥笑,祂的公义被轻忽,但祂在真理与公义方面,没有丝毫妥协。在如何回应不公的控诉上,耶弗他留给我们的甚好的可学习的榜样,而基督留给我们的则是无上的完美榜样!

参考书目

1. J.Clinton McCann(2016),《解经讲道注释丛书:士师记》。(台北:基督长老会)。

2. 提摩太·凯勒(2006),《永不失败的神:士师记解密》,蓝慈理、姚传信译。(台北:校园书房)。

3. 威尔斯比 (2006),《随时候命:士师记》,姚静勤译。(香港:福音证主)。

4. 吴献章(2009),《士师记析读:背约沉沦的循环轨迹》。(香港:基道)。

5.《圣经精读本:士师记注释》。电子版。

作者为牧师,教牧博士,家庭教会神学院教师。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