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益师推荐:多读“老书”(陈世贤)2024.10.07

陈世贤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言与思专栏2024.10.07

对老书的观点

我们的书架上(或电子书库里),有许多买了却还没读完的书。我们也常会听到: “我真希望能好好把积欠自己的书读完”。

 “把书读完”,对21世纪的我们来说,较之于古人要难上加难。据保守估计,近期全球每年出版约400万本新书(注1),而自1440年古腾堡印刷机发明以来,世界上单获得国际标准书号(ISBN)出版的书,已累计有一亿五千万本(注2)。我想,任何求知若渴的人都能同意:“著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传》12:12)

未来,我们将更迈进无纸时代,面对出版效率更高的电子书,加上累积的纸本书,茫茫书海中,我们在有限的人生里到底该如何选书呢?让我们来听听英国基督教文豪鲁益师(C. S. Lewis)的建议。(注3)

当我读4世纪教父亚他拿修所写的《论道成肉身》On the Incarnation)时,意外地发现鲁益师写的前言。(注4)在其中,他提出至少4个重点,推荐我们多读老书(old books)。

老书经得起考验

人生短暂,我们当然希望在有限时间内读到好书,而不是挥霍光阴在平庸甚至差劲的作品上。那么,如何知道一本近期出版的书,是否精彩呢?鲁益师举例:若人在上午11点才加入一场于8点就开始的对话,就没有办法马上理解当前对话进展是如何。因为,我们无法知道进场前,谁已经说过了什么?他们考虑过了什么?又已经做了什么决定?

确实,许多新颖吸引人目光的时事,经过几个月就淡出了视野,一些轰动一时的书,在历史长河中却被证实只是昙花一现。然而,一本书经过了1500年仍广为人知,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我相信,在当代出版的读物中,一定会有好书,但经典老书,是百分之百经过了时间的考验的。

老书不见得比较难读

一些学生畏惧原典、只碰二手文献的原因,是他们认为无法理解这些古代伟大作家的作品。我同意,某些经典并不好读懂。然而,鲁益师凭自身的经验指出,其实许多老书本身,都比后代对其积累的诠释要好读。

确实,如果有人想知道“柏拉图”的思想,给他一本《理想国》读,应该会比阅读过去几世纪针对“柏拉图主义”的理解与诠释,要简单得多。毕竟,任何东西后面加上个“主义”,就会变得难上加难,而“经典”是没有“主义”的,“主义”是后人的发明。

以我手中的《论道成肉身》为例,亚他拿修谈到上帝的创造,谈到为什么基督一定要道成肉身,他的论调远比我的预期易懂,我也认为多数基督徒都能明白。其实,我们不需要畏惧读“古人”的书;许多古人的用字遣词,往往平易近人,而是后人把它们变的复杂了。

突破时代的盲点

鲁益师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观点(outlook)、自己的倾向,这意味着在每个时代都容易发现某些真理,也容易落入某些错误中。因此,我们需要一些能矫正我们盲点的书。

老书的作者们虽然活在跟我们不同的时代(因此不受我们时代的特性所约束),但探讨著跟我们有关的题目(因为他们也是基督徒)。他们的思考方式与志向,能帮助我们换个角度思考自己的处境。

近年,华人非常重视“心理”。常见到网红心理师在网络上发文或影片,教育大众如何教养孩子、职场沟通、面对自己等等,这是过往前所未有的现象。我知道台湾的基督徒们也重视“内心”,救恩经验往往与“耶稣安慰破碎的我”或“我在教会中找到温暖”等相关;不过,许多人离开教会,也是因内心需要不被满足——我称为“成也心理,败也心理”。

然而,若翻阅古代基督徒的著作(不用上千年,400年前的就可以),我们会很快地发现,这些古人不太在意同理与倾听、认识自己或解构童年,他们的牧者不需要上咨商辅导课,信徒委身教会也不是因为有小组可以掏心掏肺。这不是因为他们少根筋或不够真诚,也不是因为我们太脆弱或没安全感,而是我们的“时代观点”或“思想议程”不同。

借着阅读那些与我们“重视不同层次或方向的事”的书,我们的特长可以保留(例如细腻的内心),但同时也学习对方的优点,使我们的信仰更加丰富,甚至有时,我们久久无法克服的顿挫,正能因此被突破。

深化我们的灵修

跟我一同读这本书的一位70多岁老奶奶问:“所以,亚他拿修说了这么多之后,又如何呢?(so what?)我们的收获是什么呢?”

我想了想后回应:我的灵修心得是“祂正为我远道而来”——亚他拿修指出,上帝(God Word)无法死亡,因此祂为了死,取了带人性的身体,道成肉身,进入坟墓。

一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的一个朋友,为了见我,开一小时的车从邻近城市而来,这是位好朋友;又有一朋友,为了见我一面,买张机票从台湾飞来加拿大,这更绝对是位好朋友。

有时,距离愈远,愈显真挚。而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非从造物者的天国,到罪人毁灭后的死亡,而这正是基督为了我而踏上的旅程——祂为了救我们,从生命的源头进入死亡的阴间,道成肉身的真理让我看见基督为我远道而来。

当然,这段灵修心得不是读《论道成肉身》可以直观得到的;许多经典作者想处理的问题,也不是直接应用性的。

但也正如此,他们不受限于我们狭小的人生关注,反而带我们超越视野的限制,使我们看见更辽阔的天父世界。读完经典后,我们需要思想、连结、进而能应用(这整个过程又被称为“诠释”),在此过程中同时与伟大心灵对话。

对鲁益师个人而言:“教义的书比起灵修的书,更有助于灵修。”

我也有相同见解。我是到大学才初次接触基督教书籍,当时读了许多“小品”系列的书,但渐渐地发觉自己属灵的饥渴没获饱足,很大原因是这些“灵修小品”过于浅显易懂,难以引人更深地思考属灵事物。

后来,我偶然接触了一些经典,如:马丁·路德的《基督徒的自由》、爱德华兹的《属灵情操真伪辨》、潘霍华的《团契生活》、本仁·约翰的《天路历程》、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它们让我看见自己与自己的问题何等渺小,意识到神国与敬虔的知识是何等浩瀚,因此很多问题不再是问题;很多新的志向与方向,出现在我的视野中。

当然,其中一些书是写于20世纪(我从不否认当代也会有好书),一些让我享受的作品是出于出色的作者,像卢云、提摩太·凯勒、纽毕真、巴刻、牟敦、沃弗、尼布尔、鲁益师……

在汲取这些作品的养分后,我发现,我唱诗歌时更有感触了,因为我想到歌词指向的属灵真理;我听讲道时更感动了,因为我想到很多以前不会想到的事;我的读经眼界被打开了,发现上帝的真理原来如此浩大,而默想与祷告也因此变得更加深刻。

解开误会

除了鲁益师提到的重点(以及我对它们的过度延伸),读老书还有一个附加的好处,那就是解开误会。许多属灵前人被误解了,而我们只有亲自阅读,才有办法理解他们真正的想法。

以亚他拿修来说,他有句名言:“上帝成为人,好使人成为上帝。”误解他的人以为他救恩论不清楚,与异端没差太多;又有一些稍微误解他的人,以为他的救恩观是某种人与上帝之间神秘的身份转变。

事实上,这句话是在《论道成肉身》整本57章中,直到第54章才出现的,根本不是此书的重点。书写至此,关于道成肉身的主要论述早已结束,亚他那修在那之前,已进行了正统且丰富的对救恩的论述。但如果没有亲自阅读《论道成肉身》,这位教父给我的印象恐怕仍就只是那么一句话。

结语:由您寻找您的老书

要只读老书,也是不可能的。对此,鲁益师建议的比例是“3:1”:我们每读3本当代的书,就读一本老书。

至于该读什么书?我本想给出一份具体的书单,但担心自己程度不够误导他人,而网络上的经典推荐书单,我浏览了几份后,觉得它们也不见得能广泛地适切多元的读者群,因此,对于有心寻访经典但不知从何下手的读者,我建议您询问熟悉的传道人或神学院老师。

阅读就像是一场旅程,启程时我们绝对预想不到,结果将如何(除了准备中途放弃的人)。但我相信,当我们有启程的决心并付诸行动时,我们必被基督教千百年来累积于经典中的智慧所震撼,并视野为之扩张。

1. https://www.tonerbuzz.com/blog/how-many-books-are-published-each-year/ .

2. https://entertainment.howstuffworks.com/arts/literature/how-many-books.htm

3. 鲁益师这些建议可能更适用于一般信徒,而非神学院的研究生。

4. Athanasius, and John Behr. On the Incarnation. Yonkers: St Vladimirʹs Seminary Press, 2011.

作者曾任台湾康华礼拜堂传道,并在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普林斯顿神学院与牛津大学学习。现于多伦多大学攻读系统神学博士。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