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益師推薦:多讀“老書”(陳世賢)2024.10.07

陳世賢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言與思專欄2024.10.07

對老書的觀點

我們的書架上(或電子書庫裡),有許多買了卻還沒讀完的書。我們也常會聽到: “我真希望能好好把積欠自己的書讀完”。

 “把書讀完”,對21世紀的我們來說,較之於古人要難上加難。據保守估計,近期全球每年出版約400萬本新書(註1),而自1440年古騰堡印刷機發明以來,世界上單獲得國際標準書號(ISBN)出版的書,已累計有一億五千萬本(註2)。我想,任何求知若渴的人都能同意:“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傳》12:12)

未來,我們將更邁進無紙時代,面對出版效率更高的電子書,加上累積的紙本書,茫茫書海中,我們在有限的人生裡到底該如何選書呢?讓我們來聽聽英國基督教文豪魯益師(C. S. Lewis)的建議。(註3)

當我讀4世紀教父亞他拿修所寫的《論道成肉身》On the Incarnation)時,意外地發現魯益師寫的前言。(註4)在其中,他提出至少4個重點,推薦我們多讀老書(old books)。

老書經得起考驗

人生短暫,我們當然希望在有限時間內讀到好書,而不是揮霍光陰在平庸甚至差勁的作品上。那麼,如何知道一本近期出版的書,是否精彩呢?魯益師舉例:若人在上午11點才加入一場於8點就開始的對話,就沒有辦法馬上理解當前對話進展是如何。因為,我們無法知道進場前,誰已經說過了什麼?他們考慮過了什麼?又已經做了什麼決定?

確實,許多新穎吸引人目光的時事,經過幾個月就淡出了視野,一些轟動一時的書,在歷史長河中卻被證實只是曇花一現。然而,一本書經過了1500年仍廣為人知,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我相信,在當代出版的讀物中,一定會有好書,但經典老書,是百分之百經過了時間的考驗的。

老書不見得比較難讀

一些學生畏懼原典、只碰二手文獻的原因,是他們認為無法理解這些古代偉大作家的作品。我同意,某些經典並不好讀懂。然而,魯益師憑自身的經驗指出,其實許多老書本身,都比後代對其積累的詮釋要好讀。

確實,如果有人想知道“柏拉圖”的思想,給他一本《理想國》讀,應該會比閱讀過去幾世紀針對“柏拉圖主義”的理解與詮釋,要簡單得多。畢竟,任何東西後面加上個“主義”,就會變得難上加難,而“經典”是沒有“主義”的,“主義”是後人的發明。

以我手中的《論道成肉身》為例,亞他拿修談到上帝的創造,談到為什麼基督一定要道成肉身,他的論調遠比我的預期易懂,我也認為多數基督徒都能明白。其實,我們不需要畏懼讀“古人”的書;許多古人的用字遣詞,往往平易近人,而是後人把它們變的複雜了。

突破時代的盲點

魯益師說,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觀點(outlook)、自己的傾向,這意味著在每個時代都容易發現某些真理,也容易落入某些錯誤中。因此,我們需要一些能矯正我們盲點的書。

老書的作者們雖然活在跟我們不同的時代(因此不受我們時代的特性所約束),但探討著跟我們有關的題目(因為他們也是基督徒)。他們的思考方式與志向,能幫助我們換個角度思考自己的處境。

近年,華人非常重視“心理”。常見到網紅心理師在網路上發文或影片,教育大眾如何教養孩子、職場溝通、面對自己等等,這是過往前所未有的現象。我知道台灣的基督徒們也重視“內心”,救恩經驗往往與“耶穌安慰破碎的我”或“我在教會中找到溫暖”等相關;不過,許多人離開教會,也是因內心需要不被滿足——我稱為“成也心理,敗也心理”。

然而,若翻閱古代基督徒的著作(不用上千年,400年前的就可以),我們會很快地發現,這些古人不太在意同理與傾聽、認識自己或解構童年,他們的牧者不需要上諮商輔導課,信徒委身教會也不是因為有小組可以掏心掏肺。這不是因為他們少根筋或不夠真誠,也不是因為我們太脆弱或沒安全感,而是我們的“時代觀點”或“思想議程”不同。

藉著閱讀那些與我們“重視不同層次或方向的事”的書,我們的特長可以保留(例如細膩的內心),但同時也學習對方的優點,使我們的信仰更加豐富,甚至有時,我們久久無法克服的頓挫,正能因此被突破。

深化我們的靈修

跟我一同讀這本書的一位70多歲老奶奶問:“所以,亞他拿修說了這麼多之後,又如何呢?(so what?)我們的收穫是什麼呢?”

我想了想後回應:我的靈修心得是“祂正為我遠道而來”——亞他拿修指出,上帝(God Word)無法死亡,因此祂為了死,取了帶人性的身體,道成肉身,進入墳墓。

一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的一個朋友,為了見我,開一小時的車從鄰近城市而來,這是位好朋友;又有一朋友,為了見我一面,買張機票從台灣飛來加拿大,這更絕對是位好朋友。

有時,距離愈遠,愈顯真摯。而世界上最遠的距離,莫非從造物者的天國,到罪人毀滅後的死亡,而這正是基督為了我而踏上的旅程——祂為了救我們,從生命的源頭進入死亡的陰間,道成肉身的真理讓我看見基督為我遠道而來。

當然,這段靈修心得不是讀《論道成肉身》可以直觀得到的;許多經典作者想處理的問題,也不是直接應用性的。

但也正如此,他們不受限於我們狹小的人生關注,反而帶我們超越視野的限制,使我們看見更遼闊的天父世界。讀完經典後,我們需要思想、連結、進而能應用(這整個過程又被稱為“詮釋”),在此過程中同時與偉大心靈對話。

對魯益師個人而言:“教義的書比起靈修的書,更有助於靈修。”

我也有相同見解。我是到大學才初次接觸基督教書籍,當時讀了許多“小品”系列的書,但漸漸地發覺自己屬靈的飢渴沒獲飽足,很大原因是這些“靈修小品”過於淺顯易懂,難以引人更深地思考屬靈事物。

後來,我偶然接觸了一些經典,如:馬丁·路德的《基督徒的自由》、愛德華茲的《屬靈情操真偽辨》、潘霍華的《團契生活》、本仁·約翰的《天路歷程》、奧古斯丁的《懺悔錄》……它們讓我看見自己與自己的問題何等渺小,意識到神國與敬虔的知識是何等浩瀚,因此很多問題不再是問題;很多新的志向與方向,出現在我的視野中。

當然,其中一些書是寫於20世紀(我從不否認當代也會有好書),一些讓我享受的作品是出於出色的作者,像盧雲、提摩太·凱勒、紐畢真、巴刻、牟敦、沃弗、尼布爾、魯益師……

在汲取這些作品的養分後,我發現,我唱詩歌時更有感觸了,因為我想到歌詞指向的屬靈真理;我聽講道時更感動了,因為我想到很多以前不會想到的事;我的讀經眼界被打開了,發現上帝的真理原來如此浩大,而默想與禱告也因此變得更加深刻。

解開誤會

除了魯益師提到的重點(以及我對它們的過度延伸),讀老書還有一個附加的好處,那就是解開誤會。許多屬靈前人被誤解了,而我們只有親自閱讀,才有辦法理解他們真正的想法。

以亞他拿修來說,他有句名言:“上帝成為人,好使人成為上帝。”誤解他的人以為他救恩論不清楚,與異端沒差太多;又有一些稍微誤解他的人,以為他的救恩觀是某種人與上帝之間神秘的身份轉變。

事實上,這句話是在《論道成肉身》整本57章中,直到第54章才出現的,根本不是此書的重點。書寫至此,關於道成肉身的主要論述早已結束,亞他那修在那之前,已進行了正統且豐富的對救恩的論述。但如果沒有親自閱讀《論道成肉身》,這位教父給我的印象恐怕仍就只是那麼一句話。

結語:由您尋找您的老書

要只讀老書,也是不可能的。對此,魯益師建議的比例是“3:1”:我們每讀3本當代的書,就讀一本老書。

至於該讀什麼書?我本想給出一份具體的書單,但擔心自己程度不夠誤導他人,而網路上的經典推薦書單,我瀏覽了幾份後,覺得它們也不見得能廣泛地適切多元的讀者群,因此,對於有心尋訪經典但不知從何下手的讀者,我建議您詢問熟悉的傳道人或神學院老師。

閱讀就像是一場旅程,啟程時我們絕對預想不到,結果將如何(除了準備中途放棄的人)。但我相信,當我們有啟程的決心並付諸行動時,我們必被基督教千百年來累積於經典中的智慧所震撼,並視野為之擴張。

1. https://www.tonerbuzz.com/blog/how-many-books-are-published-each-year/ .

2. https://entertainment.howstuffworks.com/arts/literature/how-many-books.htm

3. 魯益師這些建議可能更適用於一般信徒,而非神學院的研究生。

4. Athanasius, and John Behr. On the Incarnation. Yonkers: St Vladimirʹs Seminary Press, 2011.

作者曾任台灣康華禮拜堂傳道,並在台灣中華福音神學院、普林斯頓神學院與牛津大學學習。現於多倫多大學攻讀系統神學博士。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