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待到山花烂漫时(星学)

星学

本文原刊于《举目》第12期

       小时候看书,晓得“下人”,“仆佣”的意思。稍大点听说,“不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则对“仆人”一词肃然起敬。成人后看到不少“公仆”,竟在“主人”的头上做威做福,始叹今古仆人,“天翻地覆慨而慷”了。

         及至出国,接触了基督教,又闻另类“仆人”即上帝之仆一族,便留意观察,竟是不为名,不贪利,只求讨“主人”喜悦。但到有一日,反省自己,悟及信主的我也系“神仆”,才对“仆人”一词真有认知。

亦是牧者 为仆能事

         初信之时,我以为宣教工作自有神学院训练出来的“科班人士”担纲,“平信徒”们只备“受教的心”,“聆听的耳”即可,将来在天堂的旮旯里坐个小板凳就成。后 来才晓得,新约已没有旧约的“大祭司”,“祭司长”,“祭司”等阶级,我们仅有耶稣这一位大祭司,凡信他的人皆相当于“祭司”。也即在主之下“皆兄弟”, 信徒与传道者一样,同为神的仆人,都肩负著传福音,做见证的职责。以天主教为代表的“圣品人”、“平信徒”、圣俗二分、等级制等说法做法,在圣经中找不到 依据,所以不可“以讹传讹”。

         曾记否,耶稣末了都称呼他的门徒为“朋友”,“弟兄”(《约》15:14,20:16)天国里没有高下之分。神职人员,老基督徒,不可“自视清高”,抬举个人﹔普通会众,刚信主者,不必“自惭形秽”,矮化己身。大家都是上帝“算为义”的蒙恩者,都是神呼召拣选的族类, 都是主所重用的器皿。

         每个信徒只有把自己“赶上架”去,方能感受那大使命及其紧迫性;而每个“专职牧人”,也不是使出“浑身解数”,“声嘶力竭”地“单刀赴会”,而要善用圣灵“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全体投身到传道的滚滚洪流中。

谦卑柔和 为仆特质

         初信之时,对圣经所知有限,自讲不出个所以然来。遂学习,追求,毕竟为仆的要有“技艺”,才能更好地服侍主人。后来经读的多了,熟了,不觉地以一丝“舌战群 儒”之态进行“传教”了。结果“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伤了对方的心还懵然不知,甚至“振振有词”﹕“大概是上帝不拣选他们吧。”无形之中替神论断, 实在可怕。

         其实综观新约,典范仆人耶稣,绝对“胸有圣灵”,“满腹经纶”,祂却谦逊温驯得无以复加。祂讲道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否则岂不是只有“知识分子”才能得救?祂训诲充满慈爱,而非“声色俱厉”,否则淫妇,税棍,强盗,孩童焉能重生?

        面对顽梗多疑的,忘恩负义的,祂只是忧伤忍耐,不呵斥,不恫吓“下地狱”﹔面对“死到临头”仍还在争座次的门徒,祂躬亲为之洗脚,身体力行“想为大就要先为小”的哲理。显示了卑微柔和之仆人应有的特质,为我侪留下了效法之光辉样!

        故此莫以为要“护教”,就得大辩大论,面红耳赤。如此弄不好恼羞成怒,适得其反,等于“绊倒人”。君不见,自始至终,上帝都给人自由意志,从不“逼民为 徒”。我们仆人岂能“反仆为主”呢﹖我们只需尊主为大,常做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3:15)就是了。

内外如一 为仆功课

         初信之时,以为只有星期天来教堂,仆人才有“用武之地”﹕圣殿中不管做什么,均属事奉。后来渐知晓,如果基督徒仅仅在圣殿中“正襟危坐”,“顶礼有加”,在殿外却“我行我素”,“原形毕露”恐怕就是“假冒为善”的“仆”了。

         服事神不是去教堂“上班”,“作秀”,社会生活的各角落层面,皆是仆人“供职”,“司事”的地方。“圣俗”事务要等同对待,“里应外合”,因为全是给主做的嘛。这样便不至于沦为“礼拜天的基督徒”。

         一个人在教堂聚会中“圣洁”半天并不难,难的是在日常作息中天天敬虔。让家人,邻舍,同事们看到你基督馨香之气全方位的自然流露,感召更多的人归主,这才是真正的事奉。

         盐要撒入食物,方能防腐,调味,而非久贮瓶罐中﹔灯要置于案台高处,方能照明示路,而非藏在床底。基督徒“作盐作光”,也不能困囿于教堂,与教会圈子之内。因此,我们必须在殿内殿外,人前人后,每时每刻儆醒谨慎。这也是每个为仆之人要学的功课。

以行代言 为仆本色

         初信之时,想像著传福音“全凭嘴一张”,需擅讲演,有辩才。后来渐明了,传福音不单靠说服,更要靠“落实在行动上”。身教比言传好使,重要的是要去行道。因为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雅》1﹕22,2﹕20)。

         其实作为仆佣,主要就是干事,不是“耍嘴皮子”。言行并重,就说得到行得出,方令人折服。对从“说教泛滥区”来的人传道时,尤需注意。就少说多做,“春风化雨”,用具体行为,“肢体语言”,把神的爱彰显出来,强过“喋喋不休”,“万语千言”。

         林语堂曾曰﹕“中国人信教,都是因为和一个基督徒人格有过亲密的接触,而那个基督徒是遵守基督的彼此相爱教训的。没有任何教义的单方,能像这个单方那么有效。换句话说,基督徒产生基督徒,而基督教神学则不能。”

         的确如此,有时候,哪怕就是一张诚实灿烂的笑脸,一对真挚体恤的明眸,一双温暖送爱的手掌,一副勤快助人的脚板,都会“动人心弦”,融化心灵设防的坚冰,荡起神爱主恩的漪涟,奏“于无声处听惊雷”之功。想当年,我自个儿不正是被这“无偿”的爱心关怀所打动,所感化的吗﹖

         光翻动那“三寸不烂”之舌却“四体不勤”,不过是“鸣的锣,响的钹”,与人与己都无益。想想耶稣与我们一样受过试探,但不一样的是,祂没有犯罪,从而达到了 表里如一的完美,使得“无佳形美容”的祂大有力量,“语出救人”。所以,让行动来说话,是仆人该持的本色,亦是最好的传神之道。

         现如今,我仍在不断学习,总以“虚己”,“取了奴仆形像”的耶稣为表率,谦卑谦卑再谦卑,服事服事再服事。灵命增长,脾气不长﹔身量增长,傲骨不长。

         我常扪心自问﹕仆人算得了什么呢?理当“甘为人梯”,“为他人作嫁衣裳”,当好“普通一兵”,“幕后勤杂”,“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看着个个饥渴的灵魂被主得着,茁壮成长,与神同工的我满了欢欣,“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作者来自山东,现居加拿大多伦多。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