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与魔鬼立约的后果(马川)2024.12.04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4.12.04

马川

士师基甸死后,他有一个儿子叫亚比米勒,不是上帝任命的士师,但与迦南地的假神巴力立约,依靠残忍、阴谋和暴力,发动了一场血腥的政变,夺取了政权,自立为王。

依靠邪恶建立的政权不会长久,亚比米勒的统治仅仅持续了3年,结局悲惨,这是与魔鬼立约的后果。

一、不记念上帝的后果

忘恩负义是人的本性。

士师基甸死了以后, “以色列人不记念耶和华他们的上帝,就是拯救他们脱离四围仇敌之手的, 也不照着耶路巴力,就是基甸向他们所施的恩惠厚待他的家”。(《士》 8:34-35)

这句话有一个关键词“不记念”,意思是他们头脑里知道、记得耶和华为他们做过的事情,但他们的信仰跟生活没有关系;他们可能仍然向耶和华献祭,但献祭之后,生活中并不愿意按照上帝的律法、要求做——对上帝的态度是一种交换和利用的心态,利用完上帝之后,很快就把祂扔到一边。

今天,我们也可能每周日做礼拜,但一离开教堂,每天实际的生活态度、价值观没有任何改变。这“不记念”,或者说忘恩负义的后果,是很可怕的。

当时,在“基甸死后,以色列人又去随从诸巴力行邪淫,以巴力比利土为他们的神。”(《士》 8:33 )

这巴力是迦南地掌管粮食丰收的假神,但以色列认为,巴力比耶和华更能给他们带来经济上的好处——哪个神更灵验,他们就拜哪个神。比利土的意思,则是立约。巴力比利土即立约的巴力。也就是说,以色列人不是偶尔、随便拜拜巴力而已,他们是非常认真、投入地向巴力承诺,要跟巴力建立长期立约关系。

以色列人原本是与耶和华立约的民族,现在却与假神巴力立约——他们情愿跟魔鬼做交易,来换取实际的利益。结果怎么样呢?

二、用残忍和暴力夺权

亚比米勒的母亲是基甸的妾,是示剑人。示剑人是迦南人,所以他是一半以色列血统,一半迦南人血统的混血儿。基甸有很多妻子,一共生了70个儿子。可能亚比米勒的母亲在基甸家里并不受宠,地位很低,因此在父家受到排斥,导致他可能从小就很自卑,心灵上受到歧视的伤害。

他是一个可怜的人,但可怜的人也可能变成可怕的人。

因为自卑、妒忌和仇恨,他从小就野心勃勃,希望将来可以飞黄腾达,高人一等,为自己从小受歧视的羞辱雪耻。因此受害者很快就变成加害者。

基甸死后,亚比米勒回到自己母亲的娘家示剑城。他非常聪明,懂得怎样用血缘关系来拉拢、收买人心。他对这些乡亲说,我的母亲是示剑人,我是你们的骨肉兄弟;我来管理你们,比基甸的70个儿子来管理你们更好,他们跟你们没有血缘关系,也不会关心你们的利益。

这个方法非常有效:狂热的民族主义到了一个地步,可以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六亲不认。

这些示剑人还真的从巴力庙库房的公共基金中,拿出70舍客勒银子给亚比米勒,用来雇了一些杀手,把他的兄弟全部杀光,只剩下一个小儿子约坦逃跑了。过程非常冷血,惨无人道。

然后,示剑人在示剑橡树旁的柱子那里,立亚比米勒为王。

以色列人集体背叛耶和华的结果,就是他们有了历史上第一个王,一个靠阴谋非法篡位,取得的权力的王。在迦南,橡树是拜假神的地方,橡树旁的柱子就代表假神巴力所以,亚比米勒登基作王的仪式,相当于是一个在假神巴力面前立约的仪式。

亚比米勒是士师基甸的儿子:基甸曾经拆毁了巴力的像,现在他的儿子却公开和巴力立约,也和帮助他谋杀弟兄的示剑人立约——这是魔鬼之约,是和两个邪恶势力之间的联盟,建立在血腥的暴力之上。只有利益,没有道德;只有互相利用,没有公义。

不信上帝的人,相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相信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他们的确可能取得一时的成功,但不会长久。当邪恶的人掌权时,我们或许感到上帝好像消失了。但上帝说,“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因为上帝造人是照自己的形像造的”(《创》 9:6 )。 

确实,就在他们在巴力面前喝酒狂欢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三、宣告上帝的审判

有人将这事告诉约坦,他就去站在基利心山顶上,向众人大声喊叫说:示剑人哪,你们要听我的话,上帝也就听你们的话。(《士》9:7 )

示剑城坐落在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之间。这两座山是以色列和耶和华立约的象征:基利心山常年都有绿色植物覆蓋,代表上帝所祝福的生命;以巴路山常年都是光秃秃的,代表上帝的咒诅。

在约书亚年老将离世前,曾经要求以色列人分别站在这两座山上,宣告律法书上的祝福和咒诅。当年,以色列人都信誓旦旦,要永远不背叛耶和华,不去拜假神。可是到了亚比米勒的时代,已经完全离弃了他们的誓言。

约坦是基甸儿子中唯一死里逃生的,也是一个非常勇敢敬畏上帝的人。现在他站在基利心山上宣告,使原本代表祝福的山,成为咒诅——当人背约的时候,上帝的祝福就没有了,剩下的只有咒诅。

约坦还对杀害他弟兄的凶手讲了一个比喻:一群树木想要一棵当王来管理他们,就像以色列人不想要耶和华管理他们,要选一个人当王一样。他们先找到橄榄树。可是橄榄树拒绝当王。

这一群树还是不放弃,最终愿意当王的只有荆棘。荆棘不能结果,没有经济价值,反而会妨碍其他的农作物,只能拔掉当火烧。但荆棘有很强的权力欲,他威胁说,你们这些自以为名贵的树木,瞧不起我荆棘;如果不让我当王,我就把你们烧死,让你们知道我的厉害。( 参《士》 9:8-21)

示剑人选择亚比米勒当王,最终会被迫吞下自己选择的苦果——一群邪恶的人拥护一个跟他们同样邪恶的人当王,结果会怎么样呢?火会从荆棘发出来烧死树林,树林也会发出火来烧灭荆棘,同归于尽。

约坦和亚比米勒都是受害者。然而他们面对不公平的待遇,却选择截然不同的道路:不像武侠小说里面的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杀了我的兄弟,我将来要杀你的全家。约坦把申冤的权利交给上帝;亚比米勒则把复仇、用武力赢得别人的尊重,作为自己人生最高的价值。

四、审判的应验

人可以拒绝上帝,不要上帝,但人不可能让上帝消失。

上帝的审判不只是世界末日的时候才来临,祂在人类社会中的审判,从来没有停止。当上帝使恶魔降在亚比米勒和示剑人中间的时候,这对曾经的“结拜兄弟“互相怀疑(参《士》 9:22-24)。

由于亚比米勒只有一半的示剑人血统,现在示剑人不再信任他,开始拥护一个血统纯正的示剑人加勒,加勒带领示剑人起来造反,公开羞辱亚比米勒。

亚比米勒最恨的,就是有人瞧不起他,所以现在他恨死了示剑人。他非常狡诈,也很有军事才能。在奸细西布勒的通风报信下,他先发制人,最终攻陷了示剑城,杀尽了城内的居民,把整座城夷为平地,还撒上了盐——让示剑城永远不能在重建。

约有1000名示剑城的老百姓逃跑了,躲在巴力神庙的一个坚固的碉堡里。亚比米勒一把火把里面的人全都烧死了。

约坦的预言应验了一半,有火从亚比米勒发出,烧灭示剑人和米罗众人。示剑人曾经跟亚比米勒一起合谋杀死了基甸70个儿子,现在他们为自己的罪得到了应得的报应。约坦预言剩下的一半,也必须全部得到应验,又愿火从示剑人和米罗人中出来,烧灭亚比米勒这要怎么应验的呢?

可能是因为示剑城附近的城提备斯城,曾经帮助过示剑人,亚比米勒继续进攻提备斯,要赶尽杀绝。提备斯城的人跟示剑城的人一样,全部躲在一个坚固的碉堡里。然而,亚比米勒一声冷笑:这还不简单,给我放火烧。

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走进碉堡门口,要放火烧楼的时候,一个女人从楼顶上丢下一块磨盘石,正好砸在他的头上,打破了他的头盖骨。

亚比米勒受了重伤,知道自己活不了,就命令帮他拿兵器的卫兵用刀把他杀死,免得别人说他死在一个女人的手下——这是奇耻大辱。亚比米勒的死,跟另外一个背叛上帝的王,扫罗的死,是一模一样的。

这样,神报应亚比米勒向他父亲所行的恶,就是杀了弟兄七十个人的恶。 示剑人的一切恶,神也都报应在他们头上;耶路巴力的儿子约坦的咒诅归到他们身上了。 (《士》 9:56-57)

结论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3个教训:

第一,荆棘做王的故事,让我们小心那些像亚比米勒一样,拥有强烈的权力欲,并且为了得到权力不择手段的人。不要轻易相信他的承诺、拥护他;不要跟魔鬼做交易。没有道德底线的人没有真正的朋友,只有互相利用——他们可以为了利益讨好你,但同样可以为了利益出卖你。

第二,邪恶的人不会有好下场,“以人血建城、以罪孽立邑的有祸了”(《哈》2:12)!历史很多时候都是由看似“偶然”的事件决定,而偶然的事件背后,是上帝的手。上帝可以让硫磺和火从天上降下来,烧死索多玛城的人,上帝也可以使用邪恶的人作为祂审判的方法,让邪恶的人互相残杀,两败俱伤,同归于尽。

第三,让我们要像死里逃生的约坦一样,坚信上帝的公义,把申冤报应的权利交给上帝,因为上帝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来》10:30)。

作者是传道人。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