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4.12.04
馬川
士師基甸死後,他有一個兒子叫亞比米勒,不是上帝任命的士師,但與迦南地的假神巴力立約,依靠殘忍、陰謀和暴力,發動了一場血腥的政變,奪取了政權,自立為王。
依靠邪惡建立的政權不會長久,亞比米勒的統治僅僅持續了3年,結局悲慘,這是與魔鬼立約的後果。
一、不記念上帝的後果
忘恩負義是人的本性。
士師基甸死了以後, “以色列人不記念耶和華他們的上帝,就是拯救他們脫離四圍仇敵之手的, 也不照著耶路巴力,就是基甸向他們所施的恩惠厚待他的家”。(《士》 8:34-35)
這句話有一個關鍵詞“不記念”,意思是他們頭腦裡知道、記得耶和華為他們做過的事情,但他們的信仰跟生活沒有關係;他們可能仍然向耶和華獻祭,但獻祭之後,生活中並不願意按照上帝的律法、要求做——對上帝的態度是一種交換和利用的心態,利用完上帝之後,很快就把祂扔到一邊。
今天,我們也可能每週日做禮拜,但一離開教堂,每天實際的生活態度、價值觀沒有任何改變。這“不記念”,或者說忘恩負義的後果,是很可怕的。
當時,在“基甸死後,以色列人又去隨從諸巴力行邪淫,以巴力比利土爲他們的神。”(《士》 8:33 )
這巴力是迦南地掌管糧食豐收的假神,但以色列認為,巴力比耶和華更能給他們帶來經濟上的好處——哪個神更靈驗,他們就拜哪個神。比利土的意思,則是立約。巴力比利土即立約的巴力。也就是說,以色列人不是偶爾、隨便拜拜巴力而已,他們是非常認真、投入地向巴力承諾,要跟巴力建立長期立約關係。
以色列人原本是與耶和華立約的民族,現在卻與假神巴力立約——他們情願跟魔鬼做交易,來換取實際的利益。結果怎麼樣呢?
二、用殘忍和暴力奪權
亞比米勒的母親是基甸的妾,是示劍人。示劍人是迦南人,所以他是一半以色列血統,一半迦南人血統的混血兒。基甸有很多妻子,一共生了70個兒子。可能亞比米勒的母親在基甸家裡並不受寵,地位很低,因此在父家受到排斥,導致他可能從小就很自卑,心靈上受到歧視的傷害。
他是一個可憐的人,但可憐的人也可能變成可怕的人。
因為自卑、妒忌和仇恨,他從小就野心勃勃,希望將來可以飛黃騰達,高人一等,為自己從小受歧視的羞辱雪恥。因此受害者很快就變成加害者。
基甸死後,亞比米勒回到自己母親的娘家示劍城。他非常聰明,懂得怎樣用血緣關係來拉攏、收買人心。他對這些鄉親說,我的母親是示劍人,我是你們的骨肉兄弟;我來管理你們,比基甸的70個兒子來管理你們更好,他們跟你們沒有血緣關係,也不會關心你們的利益。
這個方法非常有效:狂熱的民族主義到了一個地步,可以爲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六親不認。
這些示劍人還真的從巴力廟庫房的公共基金中,拿出70舍客勒銀子給亞比米勒,用來雇了一些殺手,把他的兄弟全部殺光,只剩下一個小兒子約坦逃跑了。過程非常冷血,慘無人道。
然後,示劍人在示劍橡樹旁的柱子那裡,立亞比米勒為王。
以色列人集體背叛耶和華的結果,就是他們有了歷史上第一個王,一個靠陰謀非法篡位,取得的權力的王。在迦南,橡樹是拜假神的地方,橡樹旁的柱子就代表假神巴力所以,亞比米勒登基作王的儀式,相當於是一個在假神巴力面前立約的儀式。
亞比米勒是士師基甸的兒子:基甸曾經拆毀了巴力的像,現在他的兒子卻公開和巴力立約,也和幫助他謀殺弟兄的示劍人立約——這是魔鬼之約,是和兩個邪惡勢力之間的聯盟,建立在血腥的暴力之上。只有利益,沒有道德;只有互相利用,沒有公義。
不信上帝的人,相信槍杆子裡面出政權,相信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他們的確可能取得一時的成功,但不會長久。當邪惡的人掌權時,我們或許感到上帝好像消失了。但上帝說,“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因為上帝造人是照自己的形像造的”(《創》 9:6 )。
確實,就在他們在巴力面前喝酒狂歡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三、宣告上帝的審判
有人將這事告訴約坦,他就去站在基利心山頂上,向衆人大聲喊叫說:示劍人哪,你們要聽我的話,上帝也就聽你們的話。(《士》9:7 )
示劍城坐落在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之間。這兩座山是以色列和耶和華立約的象徵:基利心山常年都有綠色植物覆蓋,代表上帝所祝福的生命;以巴路山常年都是光禿禿的,代表上帝的咒詛。
在約書亞年老將離世前,曾經要求以色列人分別站在這兩座山上,宣告律法書上的祝福和咒詛。當年,以色列人都信誓旦旦,要永遠不背叛耶和華,不去拜假神。可是到了亞比米勒的時代,已經完全離棄了他們的誓言。
約坦是基甸兒子中唯一死裡逃生的,也是一個非常勇敢敬畏上帝的人。現在他站在基利心山上宣告,使原本代表祝福的山,成為咒詛——當人背約的時候,上帝的祝福就沒有了,剩下的只有咒詛。
約坦還對殺害他弟兄的兇手講了一個比喻:一群樹木想要一棵當王來管理他們,就像以色列人不想要耶和華管理他們,要選一個人當王一樣。他們先找到橄欖樹。可是橄欖樹拒絕當王。
這一群樹還是不放棄,最終願意當王的只有荊棘。荊棘不能結果,沒有經濟價值,反而會妨礙其他的農作物,只能拔掉當火燒。但荊棘有很強的權力欲,他威脅說,你們這些自以爲名貴的樹木,瞧不起我荊棘;如果不讓我當王,我就把你們燒死,讓你們知道我的厲害。( 參《士》 9:8-21)
示劍人選擇亞比米勒當王,最終會被迫吞下自己選擇的苦果——一群邪惡的人擁護一個跟他們同樣邪惡的人當王,結果會怎麽樣呢?火會從荊棘發出來燒死樹林,樹林也會發出火來燒滅荊棘,同歸於盡。
約坦和亞比米勒都是受害者。然而他們面對不公平的待遇,卻選擇截然不同的道路:不像武俠小說裡面的人,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你殺了我的兄弟,我將來要殺你的全家。約坦把申冤的權利交給上帝;亞比米勒則把復仇、用武力贏得別人的尊重,作為自己人生最高的價值。
四、審判的應驗
人可以拒絕上帝,不要上帝,但人不可能讓上帝消失。
上帝的審判不只是世界末日的時候才來臨,祂在人類社會中的審判,從來沒有停止。當上帝使惡魔降在亞比米勒和示劍人中間的時候,這對曾經的“結拜兄弟“互相懷疑(參《士》 9:22-24)。
由於亞比米勒只有一半的示劍人血統,現在示劍人不再信任他,開始擁護一個血統純正的示劍人加勒,加勒帶領示劍人起來造反,公開羞辱亞比米勒。
亞比米勒最恨的,就是有人瞧不起他,所以現在他恨死了示劍人。他非常狡詐,也很有軍事才能。在奸細西布勒的通風報信下,他先發制人,最終攻陷了示劍城,殺盡了城內的居民,把整座城夷爲平地,還撒上了鹽——讓示劍城永遠不能在重建。
約有1000名示劍城的老百姓逃跑了,躲在巴力神廟的一個堅固的碉堡裡。亞比米勒一把火把裡面的人全都燒死了。
約坦的預言應驗了一半,有火從亞比米勒發出,燒滅示劍人和米羅衆人。示劍人曾經跟亞比米勒一起合謀殺死了基甸70個兒子,現在他們為自己的罪得到了應得的報應。約坦預言剩下的一半,也必須全部得到應驗,又願火從示劍人和米羅人中出來,燒滅亞比米勒。這要怎麼應驗的呢?
可能是因為示劍城附近的城提備斯城,曾經幫助過示劍人,亞比米勒繼續進攻提備斯,要趕盡殺絕。提備斯城的人跟示劍城的人一樣,全部躲在一個堅固的碉堡裡。然而,亞比米勒一聲冷笑:這還不簡單,給我放火燒。
萬萬沒有想到,就在他走進碉堡門口,要放火燒樓的時候,一個女人從樓頂上丟下一塊磨盤石,正好砸在他的頭上,打破了他的頭蓋骨。
亞比米勒受了重傷,知道自己活不了,就命令幫他拿兵器的衛兵用刀把他殺死,免得別人說他死在一個女人的手下——這是奇恥大辱。亞比米勒的死,跟另外一個背叛上帝的王,掃羅的死,是一模一樣的。
這樣,神報應亞比米勒向他父親所行的惡,就是殺了弟兄七十個人的惡。 示劍人的一切惡,神也都報應在他們頭上;耶路巴力的兒子約坦的咒詛歸到他們身上了。 (《士》 9:56-57)
結論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學到3個教訓:
第一,荊棘做王的故事,讓我們小心那些像亞比米勒一樣,擁有強烈的權力欲,並且爲了得到權力不擇手段的人。不要輕易相信他的承諾、擁護他;不要跟魔鬼做交易。沒有道德底綫的人沒有真正的朋友,只有互相利用——他們可以爲了利益討好你,但同樣可以爲了利益出賣你。
第二,邪惡的人不會有好下場,“以人血建城、以罪孽立邑的有禍了”(《哈》2:12)!歷史很多時候都是由看似“偶然”的事件決定,而偶然的事件背後,是上帝的手。上帝可以讓硫磺和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死索多瑪城的人,上帝也可以使用邪惡的人作為祂審判的方法,讓邪惡的人互相殘殺,兩敗俱傷,同歸於盡。
第三,讓我們要像死裡逃生的約坦一樣,堅信上帝的公義,把申冤報應的權利交給上帝,因為上帝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來》10:30)。
作者是傳道人。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