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4.12.14
阿猛
“請聽天使高聲唱,歡迎君王到世上……”歡樂的詩歌,悠揚的鐘聲,金光閃閃的聖誕樹,人們洋溢的笑臉,當然,還有拿不完的糖果,構成了我對聖誕節的固有印象……
六年級:流奶與蜜
那年,我6年級,整個家庭沉浸在失去親人的痛苦之中,一片陰霾。而親戚們都對我們唯恐避之不及,更不必說施以援手。
正當此時,有一位姐妹來到了我們家,在她的幫助下,我們開始有了正常的信仰生活——就宛若初春的第一抹陽光,衝破了籠罩在全家頭頂的陰霾。
那一年,我第一次參加教會的聖誕節。悠揚的鐘聲、甜美的音樂、新奇的小品……無一不吸引我。舞臺上耶穌降生的聖劇,更是直撞我的心靈。平時看過的經文、情節,如同電影解說一般,隨著聖劇劇情的發展,不斷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到了聖經知識搶答節目,一位頭髮斑白的老者,手持話筒,不斷向台下眾人拋出一個個問題。不斷有人回答他的問題,並得到小禮物。“你要是會,就直接舉手回答問題。”旁邊的姐妹提醒我。
我興奮極了,沒有想到平時看的經文,在聖誕節也能派上用場……不知道過了多久,我已經賺得“盆滿缽滿”,更是收穫了旁人的掌聲和讚美——這是從來沒有的!
那一年,聖誕節對我而言,是甜蜜的,是“流奶與蜜”。
時光匆匆如流水。進入中學以後,繁重的學業佔據了我大量的時間。我一次又一次地錯過了快樂的聖誕節。然而,早已種在心中的信仰種子,卻已生根發芽……

大一:辛苦與驕傲
又是一年聖誕節。那年,我大一。和眾多高考學子一般,我也是懷著憧憬的心態,進入了大學這個象牙塔。
沒有了繁重的學業,沒有老師時刻的監督,我整個人慢慢放鬆下來。我又開始懷念當年那甜蜜的聖誕節。
只是,這一年的聖誕節格外不同,我不再是坐著享受“奶與蜜”。團契給我安排了諸多的後勤事項,興奮與激動成了我那年的主旋律。只是,忙前忙後,眼見諸事運轉起來,我的內心慢慢發生了改變。我開始享受起這種“辛苦”所帶來的優越感:“他們都離不開我!”
服事的喜樂,變成了驕傲。
大二:責任,付出,謙卑
大二,我對聖誕節的激情已褪去。弟兄姐妹的關心、團契的牧養……幫助我加深了對上帝的認識和經歷。
團契裡的姐妹找到我,希望我能給當年的聖誕節,寫一個適合當代大學生的小品。我受寵若驚,又深覺壓力重大。
那年聖誕,在我懷揣著壓力與期待中,緩步而來。那段時間,我幾乎是沒日沒夜地泡在圖書館找資料,在網路各大平臺上找素材和思路。我採訪舍友、同學、社團成員,調查當代大學生的喜好……
劇本寫了改,改了刪,刪了重寫。我無比希望能夠寫出吸引年輕人眼球的作品,讓他們聽了之後,渴望聽講道,進而接受基督——哪怕只是埋下一個小小的福音種子!
隨著聖誕的臨近,我的內心逐漸歸於平靜。我開始更多關注是否有大學生前來,他們有沒有接受福音的意願。
那一年的聖誕,我謙卑地等候在主面前,懇求祂的恩典與光照,讓這部小品能夠成為福音講道的鋪路石,而非全場的中心。我對他人的靈魂的關心,達到一個從未有過的程度。那一年的聖誕,是責任,是付出,是謙卑。
大三:優雅大方的女孩
不知道感慨了多少次時間如手中沙,握也握不住,大三這一年的聖誕,是團契聯合事工,倒也不必像去年那般寫劇本、排話劇。我期待自己再次體會最初的甜蜜。
這一年,我認識了聯合團契的一個女孩。她舉止優雅,談吐大方,在不經意間,給我心中留下了不少好感。雖然我們服事的交集並不多,留下了彼此的聯絡方式之後卻並不聯絡,但這個女孩卻在日後,成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人。

畢業後:福音的果子
大學畢業之後兩三年,社會工作環境不如象牙塔裡面單純、友善。在職場的摸爬滾打、不斷探索,常令我身心俱疲。教會團契似乎也沒有往日那般溫馨。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在職場中,因我從不掩飾自己的信仰,有位同事就主動找我談論信仰、福音,有時甚至談到深夜、淩晨。寒冬臘月的寒風,都似乎阻擋不了他對福音的興趣。
在上帝奇妙的帶領下,我邀請這位同事參加教會的聖誕節。不巧的是,由於工作原因,我們竟無法參加我們教會的聖誕節。我略為失望之際,突然想起,我可以帶他去參加其他教會的聖誕佈道會……
就在另一個教會的聖誕節活動中,我又見到了那個女孩。她身著紅裙,簡約卻不失大氣。她半跪著,對著舞臺,指揮小朋友表演。“原來她是主日學老師!”
之後,我們開始了頻繁的聯繫。
這一年聖誕節,同事信主了。我也碰到了愛情……
一年又一年:聽啊!
“一代過去又一世,親像草木冬過冬。”聽著耳邊的詩歌,已成家的我,帶著妻兒,度過了一年又一年的聖誕。我不再有少年時的激情,取而代之的,是默默關注著身邊的每個人,注意他們的需要,體會他們的痛苦、他們的軟弱,給予共情,給予陪伴……
看啊,又是一年聖誕,提醒著我們,基督降生,為要將平安賜予,將恩典賜下……
聽啊,耳邊詩歌再一次響起:“願和世人同居起,真是以馬內利!”
作者來自大陸。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