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4.12.21
冯欣
2023年圣诞节的早晨,我点开社交媒体,收到海潮般的资讯,内容温馨且单一:圣诞夜,平安夜,圣诞夜,夜平安!
这段资讯来自圣经中的名节——《路加福音》2章14节:“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与祂所喜悦的人!”而关键字就是“平安”。
今早在女儿家和亲朋好友相聚一堂。大人孩子欢天喜地交换礼物,喜庆!交换完礼物回家路上看到邻居草地上灯光装饰的马槽和婴孩,开心!耶稣降世为婴孩,不就是为了把这平安带给我们吗?这不就是天使报给我们大喜的资讯吗?
但是回到家里打开手机,看到多少平安的消息呢?中东的战事,俄乌冲突,红海的无人机和飞弹,中国甘肃的地震,仔细思索,似乎有些不太好受了。现实世界总是事与愿违,平安何在?
耶稣降世带来和平了吗?作者路加到底要带给我们什么资讯?要说出地上的平安是什么似乎有些困难。但要分辨出什么不是平安,好像可以理出点头绪。
一、平安非和平
耶稣降世带来的平安,并非指政治上的或国际间的和平。
有些弟兄姊妹认为,耶稣来到世界上,就是为了和平,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更安全,更适合人类居住;而一些人则不以为然。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会认同,就是2023年不平安,也不要指望2024年会平安。
若回顾自耶稣基督降世以来的历史,就会发现世界2000多年来充满了战争、血腥和暴力。难道这就是天使报的喜讯吗?很明显,这并不是上帝的意思,新约圣经并没有这样说。耶稣基督降世,并不是,也没有彻底消灭战争。
再看看《路加福音》21章里,门徒问耶稣关于末日的预兆,耶稣回答说:“你们听见打仗和扰乱的事,不要惊惶;因为这些事必须先有。”“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9-10节)这就是耶稣说有关末日的事,而且祂的口气是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而且情况也会越来越严峻。
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我不是说基督徒不应该寻求和平。耶稣也说过“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太》5:9)我所要说的是,天使所说地上的平安,并非政治上或国际间的和平。
二、平安非平和
看到世界的现实,倍感失望的时候,有人可能自我安慰说:基督降世不是消除战争,而是为我们带来灵里的平安。换句话说,有很多人认为,既然世界不平安,那我追求内心的平安总可以了吧?这样就不至于心烦意乱了,是吧?
然而,《路加福音》里有另一处我们耶诞节没人想读的一段经文:“你们以为我来,是叫地上太平吗?我告诉你们,不是,乃是叫人纷争。从今以后,一家五个人将要纷争;三个人和两个人相争,两个人和三个人相争;父亲和儿子相争,儿子和父亲相争;母亲和女儿相争,女儿和母亲相争;婆婆和媳妇相争,媳妇和婆婆相争。”(《路》12:51-53)
请休息片刻,打开社交媒体,看看我们周围有多少眼花缭乱的事情:法律诉讼,枪杀抢劫,吸毒泛滥,网络诈骗、色情泛滥、越境走线……看到这一切,你心里还能平和吗?
若耶酥带不来世界和平,也带不来内心的平和,那信耶稣还有什么意义呢?
三、平安是和好
耶稣的的确确给我们带来了平安,不是遥不可及,而是真真实实地上的平安!我们不妨再细读一遍:“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有古卷作喜悦归与人)!”
思路清晰了一点吗?第一,上帝所创造的、就是曾经背离上帝,从前敌挡上帝的人,现在却蒙上帝喜悦了。请注意“古卷”之话“喜悦归与人”。就是说,平安和喜悦是上帝赐给人的,不是人自己乱碰乱撞,寻刺激求来的。第二,这一切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荣耀那创造宇宙万物,创造世界的至高之上帝。
其中最奇妙的,就在于上帝与人的和好。想想吧,世上的战乱,人类社会中的丑恶,这一切一切,都源于人背离了上帝,自以为是,骄傲且自我中心,“愚顽人心里说:‘没有神。’他们都是邪恶,行了可憎恶的事;没有一个人行善。”(《诗》14:1)
有些迷惑了是吗?那就对了,再往下思考就更明白了,路加在这里所表明的平安,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和睦,或心里的平和,而是上帝与人之间的和好。地上的平安,就是上帝赐给人的恩典。上帝和罪人是在敌对战争状态,可是现在变为和平:上帝和与人和好。这就是平安。
平安有两种形式:使人和睦,和经历平安。而这一切都来自与上帝和好的平安;使人和睦和经历平安总是局部的,但与上帝和好的平安却是完全和永久的。保罗在这样说:“我们既因信称义,就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上帝相和……我们作神仇敌的时候,且借着上帝儿子的死,得与上帝和好。”(《罗》 5:1、10)
如果你希望理解这份平安就是与上帝相和,那么你必须明白,这就是上帝的救恩所在,就是耶稣道成肉身的原因,就是上帝为了要与我们和好,让祂的独生子成为我们的赎罪祭,承担了我们所有的罪。使我们不再作上帝的仇敌。而我们必须认罪悔改,接受耶稣,在上帝的眼中成为圣洁。
四、经历平安
当我们与上帝和好后所得到的平安,绝对真实,绝对完美,绝对永久。耶稣所给的平安绝对不是世界所能给的平安。“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约》14:27)
什么是经历平安呢,就是《弥加书》 所说的“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弥》6:8)。
曾经有一位脾气倔强的姊妹和我分享说,接受耶稣前和人冲突后,内心之怒火耿耿于怀,久久不能平静。但接受耶稣后,虽然仍有冲突,但冲突后总是后悔自责,总是想着如何道歉,与对方和好。这正好验证了保罗的话:“你们从前与上帝隔绝,因着恶行,心里与祂为敌。但如今祂借着基督的肉身受死,叫你们与自己和好,都成了圣洁,没有瑕疵,无可责备,把你们引到自己面前。”(《西》1:21)
作者来自北京,原为大学电机系教授,退休后曾任[海外校园机构]校园和海归事工主任。
Leave a Reply